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毒理學全書:長期失眠、內分泌失調、腹瀉……理解生活中潛伏的各類毒物,激發人體保護機制的防毒聖經

深入淺出的探討生活周遭的各類毒物,讓你徹底遠離慢性中毒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385
    55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愛吃海鮮,竟是長期頭痛的原因?
不菸不酒生活單純,卻依然難逃肺腺癌的魔爪?
難以捉摸的自由基,原來是誘發癌症的罪魁禍首?
其實,毒物早就侵蝕了你的健康,你卻渾然不覺!

空氣汙染、過度用藥、塑化劑、農藥、細菌、殺蟲劑……毒物就在我們生活周遭、無孔不入,傷害身體重要器官,甚至會在體內累積,造成神經系統受損、慢性中毒,甚至引發癌症。

一年又一年,罹患癌症與神經受損的病人數量逐年攀升、生活中要預防的汙染毒物越來越多,癌症、腫瘤、失智症、突變逐紛紛找上門,這一切都是毒物惹的禍!

事實上,強壯健康的人體擁有抵抗毒物的基本能力,肝臟、腎臟內的細胞分子,勤勞地將毒物透過生物轉化排出體外。然而,現代人生活在充斥毒物的社會,連不小心中了毒都渾然不覺,導致體內的健康細胞受損,長期累積下來就會引發病變。舉凡造成癌症的細胞突變、誘發腫瘤的DNA損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你中了毒!

然而,什麼樣的物質可以被稱為毒物?它會如何進入人體?進入人體後又會在哪些器官內累積?毒物跟藥物的差別又在哪?我們該如何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目標?

為了解答這些疑惑、重建最全面的毒理學知識,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透過解析毒物的分類、侵害人體的方法、人體的應變之道,深入淺出的探討生活周遭的各類毒物,讓你徹底遠離慢性中毒!

●讀完這本書你會學到的:
1.毒物的定義為何?藥物跟毒物的差異在哪?
2.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毒?又該如何防備?
3.毒物如何進入人體?會累積在人體的那些器官?
4.慢性中毒是指什麼?有辦法解除慢性中毒的症狀嗎?
5.人體是否有因應的排毒細胞?該如何增強人體的抗毒能力?
6.細胞是如何受損誘發癌症?自由基就是導致疾病的罪魁禍首?
7.細胞有自我修復功能嗎?為何細胞死亡也是保護身體的方式?



《毒理學全書》新書座談會
陽光、空氣、水:原來這些都有毒?
主講人:招名威(毒理學教授、美國毒理學會認證毒理專家、本書作者)
時間:4/8(六)下午3點~5點
地點:金石堂汀洲店(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184號)

 

作者

招名威

又稱「毒理威廉」,中原大學生科系副教授,美國毒理學會認證毒理專家(Diplomate American Board of Toxicologist),研究專長領域為分子毒理醫學,著重於各式毒物對人類健康之影響與其防治工作,5年內發表毒理醫學領域的國際期刊文章已超過45篇,研究工作成果傑出,也獲得科技部優秀人才獎勵。

自2012年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完成其博士後研究員訓練後返台加入中原大學團隊,致力推動PM2.5毒理學教育及毒理科普知識資訊平台,結合當下空氣汙染與食安議題適時提供民眾正確毒理資訊。

威廉是少數可以將毒物科研知識與實務結合的專家,擅長以簡單的方法解說毒物致病知識、健康食品保養美容等健康議題,加上橫跨毒理醫學的專業背景,常受邀至各大媒體、廣播節目,以及全台各大企業、社團和校園演講,已成為新一代最受觀眾矚目的毒理專家。

目錄

推薦序  普通人的毒理學敲門磚  臺灣毒理學學會理事長 王應然
推薦序  揭開毒理學迷霧的第一步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  林嬪嬪
推薦序  在充滿毒物的環境裡趨吉避凶  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兼任教授  許瑞祥
自序

第一章 毒理學概論
毒理學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中毒的管道
從對毒理學的認知防止中毒
☆毒物的排放,你我都有責

第二章 毒理學的「劑量」概念
引發毒性反應的因素
不同種類的劑量與毒性反應關係
☆水喝多了也會中毒?一切都跟劑量有關

第三章 各種毒性試驗的標準與概況
為何要做毒性測試
依據暴露時間差異為基準的毒性測試
☆毒性測驗比較
依據發育及生殖毒性為基準的毒性測試
依據誘突變性為基準的毒性測試
☆現今較為知名的突變案例
依據致癌性為基準的毒性測試
依據免疫毒性為基準的毒性測試
☆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失智症
其它毒性測試

第四章 人體如何面對毒物的入侵?
毒物進到細胞的方式
吸收:毒物被人體吸收的途徑
分布:毒物散布到全身的過程
☆大腦的保護機制:腦血管障壁
☆胎盤如何保護腹中的孩子?
代謝:讓毒物失去能力的方式
排泄:排出毒物的最後一關
人體自身的排毒機轉:麩胱甘肽

第五章 毒性如何侵蝕身體機能?
如何評估毒性的效果
毒物與標靶分子間的關係
造成的後果
細胞分子自體修復的方法

第六章 我們會遇到的毒
食品添加物:飲食中常見的化合物
塑膠毒素:現代文明的新危機
☆生活中的塑膠毒物
亞硝酸鹽:一不小心就會致癌?
☆預防亞硝胺毒性的方法
黃麴毒素:導致死亡的霉菌
☆如何預防黃麴毒素?
農藥:農產品中隱藏的殺手
☆巴拉刈禁不禁?
☆正確清洗蔬菜,避免農藥殘留
細菌:食物中毒的原因
☆如何避免細菌性食物中毒?
酒精:小心享樂之時卻不慎中毒
藥物:不當服用便會成為毒
肥胖也是一種中毒
☆如何減重?

第七章 環境中的毒物與防毒觀念的養成
陽光:來自太陽的輻射毒物
☆防止紫外線傷害的正確方式
☆你知道嗎?其實太陽眼鏡也會過期!
空氣:飄散在空氣中的汙染物質
☆開車時會昏昏欲睡,小心你其實中毒了!?
水汙染:被我們喝下去的重金屬與塑料微粒
☆一不小心就會鉛中毒!?
改善生活的防毒關鍵

序/導讀

前言

身為毒理醫學專家同時也是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我長年研究空汙懸浮微粒造成人體傷害之議題,發現隱形殺手之稱的細懸浮微粒PM2.5體積非常小,可輕易地到達肺部深處並穿過肺泡流竄血液循環,導致全身性氧化壓力及發炎反應發生,長期暴露,容易增加心肺疾病和肺腺癌的發生率。因此,如果要有效的減少疾病的發生,避免PM2.5進入人體、降低自由基是關鍵,這代表著了解毒物如何進入身體以及機轉過程,是幫助大眾避免與預防的不二法門。

然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PM2.5之外,還有許多有形或是無形的有毒物質存在,除了大自然既有的毒素之外,人為因素所產生的毒素也與日俱增。而這些有毒物質其實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要如何避免受到毒物的影響,讓我們可以健康的活下去,卻儼然變成了人類最嚴酷的挑戰。

隨著生物科技與醫學的進步,我們逐步有系統性的了解這些毒物的特性以及防治手段。為了傳達正確的知識,身為毒理醫學專家和教授的我除了研究PM2.5,也將研究毒物的機制以及解毒方法視為責任,在忙碌的教學與研究之餘,在Facebook粉絲專頁或報章媒體上有系統性的將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有毒物質細項解說或辨識真偽資訊,並提出最有效的解毒方式,以衛教社會大眾。

本書乃以結合基礎毒物知識與現實生活概念的方向出發,結合毒物的機轉、預防、排毒等各個方面,並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說明,盼望出版後有助於增進大眾對於毒物的敏銳度,以降低毒物所造成的傷害與社會成本。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053481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