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臺灣歷史畫帖寫真照片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1935年(昭和10年),日本殖民臺灣「始政四十週年紀念」時,臺灣總督府特別委託畫家小早川篤四郎完成本書所收錄的《臺灣歷史畫帖》之21幅畫作,畫作主題以貫穿臺灣的重大歷史事件為要,為日本治理臺灣時期留下重要的圖像紀錄。
此外,本書附錄亦收錄多張收藏家楊蓮福先生珍藏之日治時期畫作明信片,亦可供讀者一窺一九三0年代前後,臺灣畫壇創作者的風格與流行趨勢。
目錄
導讀
《臺灣歷史畫帖》
日治時期風景畫作與政策明信片
日治時期畫家畫作明信片
臺灣歷史名人、景點與現場
序/導讀
導讀
本書分為幾部分:
一、《臺灣歷史畫帖》
二、日治時期風景畫作及政策、廣告明信片
三、日治時期畫家展覽明信片
四、臺灣歷史名人、景點與現場
一、《臺灣歷史畫帖》
本書所採用之圖畫是1935年(昭和10年),日本殖民臺灣的所謂「始政四十週年紀念」時,特設臺灣歷史館,總督府委託畫家小早川篤四郎所製作。小早川涉獵各種歷史文獻,經過詳細考證,並獲得臺北帝國大學教授村上直次郎、岩生成一,以及臺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臺南一中教諭前嶋信次等人的協助最終完+AN5成。
原畫尺寸為百號大(五尺五寸、四尺三寸)之油畫,所收錄之畫作為貫穿臺灣的重大歷史情事為主軸,除上述人等提供助力之外,並以曾任臺南市尹(長)古澤勝之的研究參考資料為刊登內容,於1939年(昭和14年)由臺南市役所(政府)正式出版。
古澤勝之,1894年生,富山縣人氏;1912年5月,臺灣總督府普通文官考試合格;1913年9月,任職於總督府秘書課;1923年,律師考試及格後出任總督府監察官兼參事官,經官房審議,1927年任地方理事官;1929年5月,任臺中州彰化郡守;1932年4月,任臺中市尹;1933年10月,任臺南市尹。
本書共收錄21幅畫作,除第九幅〈最後之別〉是交由同是師承岡田三郎助甫從法國回臺的新銳畫家的顏水龍(1903-1997)來畫外,其中20幅應為小早川所繪。
小早川篤四郎(1893-1959),日本廣島人氏,幼年來臺,從石川欽一郎(1871-1945)學習水彩畫,後返東京師從岡田三郎助(1868-1939)。1924年於臺北個展,並入選第六回帝展;1935年受邀為臺南歷史製作22幅歷史畫。
第一幅為〈古代之臺南〉,內容講述臺南原還是一處稱為「赤崁」的地方小村寨時,前面有沙洲名為「臺窩灣」,北邊隔著一水道與北尾線接壤的是鹿耳門的沙洲。「臺窩灣」的南方與眾多被稱為鯤身的島嶼連接延伸至本島。這些島嶼所環抱的內海,中國人稱為臺江,而荷蘭人以島嶼的形狀似鯨骨而稱之為twaluis Been。
明朝張燮在《東西洋考》裡稱臺南為「大圓」,何僑遠的《閩書》則稱「大員」,荷蘭人則稱「臺窩灣」,其他中國古書還有稱「大冤」、「臺員」等等。由於物產豐富,附近住有操Sideia語的新港社人。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