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人活在自己的信念中, 所以,快樂天堂可以在你心底! 走,看天空去! 西藏有最澄藍的天空……
在拉薩時,有人問你, 為何年近八旬還到西藏旅行? 你說,你到西藏是為了完成某件事情。 你是在藍光和神意中,了悟這件事的。 你也是這世界的一道光芒。 我們降臨於你,展現於你, 讓你知道你擁有那光芒, 且與我們合而為一。 這是一本尋求內在自我的日記。
在書中,作者敘述了生命的點滴故事,
並道出這些事件如何交錯聚合的引領他圓滿的實踐自我。
在旅程中,他也從西藏古代哲人和神聖的文明中,領受到了許多教導和智慧,並且提出他對西藏醫療、草藥療法、神秘現象及新時代黎明的看法。
這是一本尋求內在自我的日記。在書中,作者敘述了生命的點滴故事,並道出這些事件如何交錯聚合的引領他圓滿的實踐自我。在旅程中,他也從西藏古代哲人和神聖的文明中,領受到了許多教導和智慧,並且提出他對西藏醫療、草藥療法、神秘現象及新時代黎明的看法。
作者是有名的自然健康運動推行者,著作等身;也是世界級的演說家,他鼓勵讀者向發覺內在真實的自我挑戰,勇敢向前行,尋找生命的答案。
在拉薩時,有人問你, 為何年近八旬還到西藏旅行? 你說,你到西藏是為了完成某件事情。 你是在藍光和神意中,了悟這件事的。 你也是這世界的一道光芒。 我們降臨於你,展現於你, 讓你知道你擁有那光芒, 且與我們合而為一。 這是一本尋求內在自我的日記。
在書中,作者敘述了生命的點滴故事,
並道出這些事件如何交錯聚合的引領他圓滿的實踐自我。
在旅程中,他也從西藏古代哲人和神聖的文明中,領受到了許多教導和智慧,並且提出他對西藏醫療、草藥療法、神秘現象及新時代黎明的看法。
這是一本尋求內在自我的日記。在書中,作者敘述了生命的點滴故事,並道出這些事件如何交錯聚合的引領他圓滿的實踐自我。在旅程中,他也從西藏古代哲人和神聖的文明中,領受到了許多教導和智慧,並且提出他對西藏醫療、草藥療法、神秘現象及新時代黎明的看法。
作者是有名的自然健康運動推行者,著作等身;也是世界級的演說家,他鼓勵讀者向發覺內在真實的自我挑戰,勇敢向前行,尋找生命的答案。
目錄
關於本書
譯序 走,我們看天空去
導讀 從伊甸園到香格里拉
前言
楔子 尋訪香格里拉
第一篇 西藏的過去和未來
第二篇 我們的探險
第三篇 我的日記,我的思想
第四篇 結語
關於作者
譯序 走,我們看天空去
導讀 從伊甸園到香格里拉
前言
楔子 尋訪香格里拉
第一篇 西藏的過去和未來
第二篇 我們的探險
第三篇 我的日記,我的思想
第四篇 結語
關於作者
序/導讀
序文
我生長在一個基督教的家庭,有虔誠的信仰,然而我始終對所有的宗教懷抱興趣。
我們都需要某種超越於我們的東西——更有力量、更有智慧,且隨時可以幫助我們。若沒有像「上帝」這樣全知全能的神存在,我們也會創造出來。不管人們稱呼這位至高無上者為「主」、「耶和華」、「神」、「宙斯」、「法」、「道」或其他稱謂,都顯示人對真理的渴求和尋找神的需要。
我研究宗教,因為我期許自己為真理的追求者。當我不完全同意某些宗教的教義時,我仍會把他們的意旨看成是有益處和良善的。對我來說,就像欣賞滿園怒放的花朵,我絕不會認為某一朵花最美麗。與其費心比較各宗教觀念的不同,我寧願關注其精神面,因為就是這精神提升了追求覺悟之道的人們的境界。
抱持這樣的態度,我熱切地想到西藏旅行,想親身了解那愉快、堅韌、精進、溫和,刻苦耐勞又富有靈性的人們;我要體驗那種在西方人眼中,過著樸實剛強的生活,卻對神心懷感恩的人們的生活。
當我真正到了世界屋脊——西藏時,我也進入了一種更高深、更重要的精神層次,我想這就是一直陪伴我的東西,因為我已經看到了西藏人敏銳的心靈,和令人驚嘆的精神。
我曾經目睹兩個喇嘛的辯經過程。這兩個年輕的喇嘛,在辯論「生命」的真義,旁邊有個較有智慧的年長喇嘛做仲裁,這位穿著袈裟的喇嘛,不時打斷他們的辯論,表達他的觀點。
這些喇嘛如此精進開展其思想,使他們成為靈修的運動家,而其辯論層次是讓一般人深感困惑的。對西藏人而言,思考是成長的工具。他們對上天賜予的一切,都持著開放的心。
當然,西方文明的忙碌與紛亂,確實提供了我們一個安靜思考西藏佛教思想的機會。我們常常不是陷於擁擠的車陣中,就是浪費時間排隊付錢;不是忙著填寫各種表格,就是將自己投入永不可能贏的電腦戰爭中。噪音無處不在,街頭的喇叭嘶鳴、輪胎的嘎嘎聲;家裡電視傳出的音樂嘈雜聲,也從未停歇。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愛麗絲夢遊奇境》中的小白兔,在那裡轉來轉去,對著每個人大叫:「沒時間說再見了!我來不及了!我來不及了!我來不及了!」我想許多人會認為靜靜地冥想很美,但平日的生活卻從未帶給我們寧靜和餘暇。我們還是一直對自己承諾,要找時間好好靜一靜,卻從未做到。
我比較幸運,因為我可以到西藏旅行,可以在那裡吃、睡、走路;並和那些跟大自然和諧相處的人們相交。我可以站在世界屋脊,思考我的生命和我的一生。
心靈弟兄
我想我從未曾有這樣的經驗。在靜謐的西藏,好像有人透過「我」來對我說話,或許它並不是用聽得見的聲音跟我溝通,只是用掠過心上的紛亂念頭。
這種當你獨處,或是某些久已混亂不安的東西,突然明光閃過時,所產生的自我對話情形,真的是非常奇怪的現象,但我卻沒有發覺到這點,特別是待在寧靜西藏的時候。
我用兩人對話的模式,寫下這些領悟,使用「你」作為第二人稱。我也在每段文字下,署名「心靈弟兄」(Spiritual Brother)或「心靈守衛」(Spiritual Guardian),以記錄我這些更高心靈層次思想的湧現(編註:以仿宋體呈現,以利閱讀)。你們都相信,每個人都有位守護天使,陪伴我們走過一生,這個觀念,或許可讓我們比較了解「心靈弟兄」的意義。前幾年,有部電影《我的保鏢》中,一個大塊頭、孔武有力的學長,保護一個四十公斤瘦弱的小男孩。電影中,這個保鏢保護這個小男孩;而在此書中,我們討論的是心靈的護衛和成長。
我將此私人的日記公諸於世,因為我覺得,許多人都把他們的見聞和體驗靜靜地隱蔽了起來,藏在毫無用處的角落裡。
既然我相信與他人分享我們的生活和生活體驗,是很重要的事,所以我將這本個人日記坦承佈公。讓你閱讀並享受它,並用開放的心輕鬆閱讀,了解我所領悟的東西,或許會對你是有益。
我生長在一個基督教的家庭,有虔誠的信仰,然而我始終對所有的宗教懷抱興趣。
我們都需要某種超越於我們的東西——更有力量、更有智慧,且隨時可以幫助我們。若沒有像「上帝」這樣全知全能的神存在,我們也會創造出來。不管人們稱呼這位至高無上者為「主」、「耶和華」、「神」、「宙斯」、「法」、「道」或其他稱謂,都顯示人對真理的渴求和尋找神的需要。
我研究宗教,因為我期許自己為真理的追求者。當我不完全同意某些宗教的教義時,我仍會把他們的意旨看成是有益處和良善的。對我來說,就像欣賞滿園怒放的花朵,我絕不會認為某一朵花最美麗。與其費心比較各宗教觀念的不同,我寧願關注其精神面,因為就是這精神提升了追求覺悟之道的人們的境界。
抱持這樣的態度,我熱切地想到西藏旅行,想親身了解那愉快、堅韌、精進、溫和,刻苦耐勞又富有靈性的人們;我要體驗那種在西方人眼中,過著樸實剛強的生活,卻對神心懷感恩的人們的生活。
當我真正到了世界屋脊——西藏時,我也進入了一種更高深、更重要的精神層次,我想這就是一直陪伴我的東西,因為我已經看到了西藏人敏銳的心靈,和令人驚嘆的精神。
我曾經目睹兩個喇嘛的辯經過程。這兩個年輕的喇嘛,在辯論「生命」的真義,旁邊有個較有智慧的年長喇嘛做仲裁,這位穿著袈裟的喇嘛,不時打斷他們的辯論,表達他的觀點。
這些喇嘛如此精進開展其思想,使他們成為靈修的運動家,而其辯論層次是讓一般人深感困惑的。對西藏人而言,思考是成長的工具。他們對上天賜予的一切,都持著開放的心。
當然,西方文明的忙碌與紛亂,確實提供了我們一個安靜思考西藏佛教思想的機會。我們常常不是陷於擁擠的車陣中,就是浪費時間排隊付錢;不是忙著填寫各種表格,就是將自己投入永不可能贏的電腦戰爭中。噪音無處不在,街頭的喇叭嘶鳴、輪胎的嘎嘎聲;家裡電視傳出的音樂嘈雜聲,也從未停歇。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愛麗絲夢遊奇境》中的小白兔,在那裡轉來轉去,對著每個人大叫:「沒時間說再見了!我來不及了!我來不及了!我來不及了!」我想許多人會認為靜靜地冥想很美,但平日的生活卻從未帶給我們寧靜和餘暇。我們還是一直對自己承諾,要找時間好好靜一靜,卻從未做到。
我比較幸運,因為我可以到西藏旅行,可以在那裡吃、睡、走路;並和那些跟大自然和諧相處的人們相交。我可以站在世界屋脊,思考我的生命和我的一生。
心靈弟兄
我想我從未曾有這樣的經驗。在靜謐的西藏,好像有人透過「我」來對我說話,或許它並不是用聽得見的聲音跟我溝通,只是用掠過心上的紛亂念頭。
這種當你獨處,或是某些久已混亂不安的東西,突然明光閃過時,所產生的自我對話情形,真的是非常奇怪的現象,但我卻沒有發覺到這點,特別是待在寧靜西藏的時候。
我用兩人對話的模式,寫下這些領悟,使用「你」作為第二人稱。我也在每段文字下,署名「心靈弟兄」(Spiritual Brother)或「心靈守衛」(Spiritual Guardian),以記錄我這些更高心靈層次思想的湧現(編註:以仿宋體呈現,以利閱讀)。你們都相信,每個人都有位守護天使,陪伴我們走過一生,這個觀念,或許可讓我們比較了解「心靈弟兄」的意義。前幾年,有部電影《我的保鏢》中,一個大塊頭、孔武有力的學長,保護一個四十公斤瘦弱的小男孩。電影中,這個保鏢保護這個小男孩;而在此書中,我們討論的是心靈的護衛和成長。
我將此私人的日記公諸於世,因為我覺得,許多人都把他們的見聞和體驗靜靜地隱蔽了起來,藏在毫無用處的角落裡。
既然我相信與他人分享我們的生活和生活體驗,是很重要的事,所以我將這本個人日記坦承佈公。讓你閱讀並享受它,並用開放的心輕鬆閱讀,了解我所領悟的東西,或許會對你是有益。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