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二十多年前(1987)所寫的心物能一元論的簡明修正本,也可以把本書看作為是心物能一元論的續集。我之所以採用如下所述的方式寫作本書,是因為我覺得心物能一元論原書收集了許多相關題材,以旁證我所撰述的心物能一元之義理;這些旁證材料占了很大的篇幅,但對我所要敘說的旨趣,並沒有很大的助益;因為心物能一元的概念與體系是新穎且獨一無二的。即使事隔二十多年,仍然沒有別個可以對此理論,有所增益或批駁;篇幅增多,反累讀者無法一氣呵成,快速且直接地對我的理論洞見全貌。因為這個緣故,這次寫此簡明修正本,仍然沿用心物能一元論原來的基本結構及全書章節不作更改,只是把內容作了調整;刪去非心物能一元論本文的各段文字,加入這二十多年時間對心物能一元之新的瞭解與認知(用斜體字);因此篇幅大為縮減,然內容反有大量增加,成為真正的簡明扼要的修正本。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宇宙三元——心、物、能
1.哲學的主體——心與物
2.物理學的主體——物與能
3.功、能、力
4.宗教的主體——心和能
5.心物為哲學主體的缺失
6.心物能三元宇宙
第二章 近代物理學的哲學意義
1.近代物理學簡介
2.相對論的哲學意義
3.量子力學的哲學意義
第三章 心、物、能的基本特性與宇宙基本法則
1.近代物理觀念所帶來的新科學哲學
2.物、能的基本法則與特性
3.心的基本特性
4.心物能整體宇宙的基本法則
第四章 宇宙三界
1.光的境界
2.形而中境界
第五章 宇宙的生成變化
1.太極、兩儀、四象
2.宇宙之結構及宇宙只有一顆心
第六章 總結與應用
第一章 宇宙三元——心、物、能
1.哲學的主體——心與物
2.物理學的主體——物與能
3.功、能、力
4.宗教的主體——心和能
5.心物為哲學主體的缺失
6.心物能三元宇宙
第二章 近代物理學的哲學意義
1.近代物理學簡介
2.相對論的哲學意義
3.量子力學的哲學意義
第三章 心、物、能的基本特性與宇宙基本法則
1.近代物理觀念所帶來的新科學哲學
2.物、能的基本法則與特性
3.心的基本特性
4.心物能整體宇宙的基本法則
第四章 宇宙三界
1.光的境界
2.形而中境界
第五章 宇宙的生成變化
1.太極、兩儀、四象
2.宇宙之結構及宇宙只有一顆心
第六章 總結與應用
序/導讀
前言
本書是我二十多年前(1987)所寫的心物能一元論的簡明修正本,也可以把本書看作為是心物能一元論的續集。我之所以採用如下所述的方式寫作本書,是因為我覺得心物能一元論原書收集了許多相關題材,以旁證我所撰述的心物能一元之義理;這些旁證材料占了很大的篇幅,但對我所要敘說的旨趣,並沒有很大的助益;因為心物能一元的概念與體系是新穎且獨一無二的。即使事隔二十多年,仍然沒有別個可以對此理論,有所增益或批駁;篇幅增多,反累讀者無法一氣呵成,快速且直接地對我的理論洞見全貌。因為這個緣故,這次寫此簡明修正本,仍然沿用心物能一元論原來的基本結構及全書章節不作更改,只是把內容作了調整;刪去非心物能一元論本文的各段文字,加入這二十多年時間對心物能一元之新的瞭解與認知(用斜體字);因此篇幅大為縮減,然內容反有大量增加,成為真正的簡明扼要的修正本。
在心物能一元論出版之後,經過多年整理,如今將之彙整而以《當哲學遇到近代物理學》為名。本書所討論的內容,包含宇宙內外一切可見與不可見的現象;並力求以簡潔扼要的文字,將宇宙所有現象背後的基本原理、演進變化的過程;以及何以會有這些原理?這些現像是如何產生的?它們代表著什麼意義?依據現有科學之所知,而以哲學研討及探索方法,加以說明。這樣的討論範圍,除了在哲學上涵蓋了所謂的本體論、宇宙論及認識論,也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宗教所關心的領域。而本書所討論是以相對論及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實驗結果為根據,並確切地將近代物理學所明確表述的,超乎以往一切哲學探討範疇的各種新物理基礎觀念,應用於此一新哲學(心物能一元)理論及體系的建立。可以這樣說,心物能一元的哲學理論與體系,其實是結合了科學、哲學、宗教於一堂。
本書所闡述的具體現象及現象背後的理論,都是以本次宇宙誕生(大爆炸)為限,所有的說明也只以這次宇宙的演進變化為根據;讀者可能會認為本書中所說的理論似乎只限於此一宇宙,而且只有我們所生存的宇宙。事實上,我的理論並不是僅僅局限於這個宇宙,我認為只要其他的宇宙(如果有別個宇宙存在的話),假如它的結構原理是與本宇宙類似的話,則本書所言的種種演進過程和事相,以及建構宇宙的基本原理都應該是相通的;也就是別個宇宙也是運用與本宇宙相同的原理所建構。
天文物理學家經常在懷疑這世間可能不止一個宇宙,可能在同一時刻還有著無數的宇宙在多處運行;而大爆炸也不是只發生了這一次,在過去的歲月裡曾經有過無數次的大爆炸;而在未來,在我們所存活的宇宙毀壞之後,仍然會有新的宇宙再次誕生。宇宙這種生生滅滅的現象會一直持續,從過去到未來,永遠不停止。雖然這只是科學家的臆測,但從心物能一元的觀點來看,這種生生不息,永遠不會停止的生成壞滅的變化,本來就是如此,本宇宙並無任何特殊之處;而宇宙不止一個,同時有著千千萬萬個宇宙在運行的假想,也是理之所當然。憑什麼宇宙就只有一個?可以生出我們所存在的宇宙,又為什麼不能生出更多的宇宙?然而,宇宙如此生生不息的機制是什麼?宇宙為什麼會創生?這些問題在本書裡都有詳盡的說明與交代。
看完了本書至少可以對宇宙的生成變化、宇宙的的結構原理,為什麼會有此一宇宙誕生,乃至為什麼會有我、有你、有人類、有眾多生命的存在,都會有一個簡潔扼要的瞭解。本書之所言,是以近代物理學為基礎,在整個立論的根基上是有依據的,不是純以臆想、玄想而憑空架構,這與過往的所有哲學理論,在立足點上就完全不同。讀完了本書,再回過頭來看西洋哲學,不管是康德、黑格爾、笛卡兒乃至近代的胡賽爾,你都會很容易找到他們學說的長短處、優劣價值及他們立論的局限性,並對他們理論與宇宙人生真實面相互脫節的所在,你都可以看清,並了然於胸。通過了本書所建構的觀點,再去學西洋哲學就不會那麼困難、艱澀及無法理解,因為你已站在比他們更高的制高點上來觀察他們了。
各大宗教,不論是佛教、基督教、回教、道教乃至儒家思想,無不都是勸人為善,希望提升人類心靈層次;期許幫助人類能夠從生存競爭、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的純獸性演化過程裡,往上提升;由獸性而人性,由人性而神性、聖性。各個宗教也許立論有差異,觀點有不同,乃至因為種種原因及外界的環境壓力,而在表像上有些偏頗之處;但是,這絕不是創始者的初心;更何況在這二千多年的傳播中,很有可能其原始教言精意已經遭到後人的誤解與篡改,已經不是當年創教者所說的原貌了。很高興,在近數十年裡,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不管是基督徒還是佛教,都有人在做還原真象,重現原貌的工作,而這些工作已經有了一定的成績。另一方面,宗教界自己本身也在作各種改進工作,讓宗教更貼近生活,更能與眾多信徒的內心企盼相結合,這未嘗不是讓人能夠削弱殘存的獸性,發揮人性光輝的一種良好方法。總之,各個宗教都在努力地為提升人性步向神性與聖性而投入心血,每個從事宗教傳播工作者,也都是儘量秉持著無私無我的慈悲大愛在戳力不懈。在宣揚的過程,如果發生些偏差也在所難免,而我之所以要寫這一段,則是因為通過本書以及我另二本書中所言,讀者可以從中對各個宗教的理解及對各教的修行方式,有更多的瞭解和體驗,不論您是信仰哪一個宗教。
胡塞爾現象學引用了數學研究的方法,但他只運用了數學裡的實數概念及一些數學研究模式。但在量子力學裡,在每一個量子的基礎運算裡,都充滿了虛數及半虛半實的複數。虛數與複數所代表的是什麼呢?沒有人能夠說明。量子力學家在運算中,會設法將虛數與複數消解,最後只剩下實數;而我們所存在的宇宙,在具體現象裡也只能用實數來表示。那麼,虛數與複數為什麼會在量子境界出現,他們到底代表著什麼意義?這些極為基本的概念與事實,至今尚未有人加以說明,而我在心物能一元論一書中,已經約略說了些,在本書則對之作了更多、更為明確的說明。簡言之,只知實數,不知虛數,就只能在整體宇宙的一部份裡觀察與運作,實數加上虛數才是宇宙的全貌,是可見與不可見宇宙的全體;而複數則是表示著,我們在可見與不可見宇宙之間,所可運用的介面,也是我們能夠由虛轉實或由實轉虛的必經之途。以上這些概念及想法,都是前人所未曾道,但是這卻正是揭開宇宙真象的鑰匙。
心物能一元論可以解決數千年來,從柏拉圖就一直憧憬著,希望得以解答的現象界與觀念界間的鴻溝;也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心與物合一,而這正是數百年來所有哲學家所夢寐以求卻難以圓成的美夢。心物能一元論,不單是心物合一,而且把能、能量觀念與心物合在一體;並不是勉強湊合,而是心物能三者自然地合而為一;而且非合一不可,因為這就是宇宙真相。心物能沒有不合一、不成為心物能一元的道理;心物能是在合於近代物理、相對論及量子力學的原理之下合一,是合乎科學原理的合一;且在心物能一元的觀念之下,找到了心,找到了生命,也找到了意識主體。心物能一元論可以非常清楚地說明意識是如何產生的,而意識為何會有主體?這些都是當代哲學界難以解決的大難題,是現代哲學大師們百思不解,無從自圓其說的根本問題;然而這些難題在心物能一元的觀點下,似乎並不是難以說明,無可理解的大惑。
心物能一元解決上述諸般難題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從相對論光速是一項絕對值這一點突破。這個宇宙一切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空間,空間是可改變的;沒有絕對時間,時間的長短是不一定的;質量與能量都是可變的;可就是有一樣是不變的,是絕對的,那就是光速。光速是絕不依任何外在的環境、狀態、條件而有所改變,光速是一項定值,是一絕對值;相對論這一光速是絕對的結論,天翻地覆地為物理學掀起了一場革命,但其實它也為哲學埋下了徹底翻新的種子,只是一時還未引起人們的注意而已;直到我心物能一元理論的建立,才將這一奧秘揭露。
廣義的說量子力學是從普朗克發現能量最小單位,所謂的能量量子開始;而能量量子化,能量量子也為哲學步入新階段打下了新的基石。宇宙中一切存在、一切現象、所有的物質、能量都是由最小單位的粒子(能量量子及物質基本粒子)所構成;而這一最根本的現象,也為心物能一元提供了最直接而又不可否定的根基;心物能一元論是在光速絕對值、及能量和物質皆量子化的基礎上建立來的新哲學理論。
光速是絕對的,表明了宇宙間有著絕對;而絕對的存在不再是哲學家的虛妄想像,或是憑空造作出來的;而是真實的,不可否定的實相。在這個實相的基礎上,又看到了一切存在是動態及粒子,所有的物質與能量都是在這二個基本要件及基礎現象上存在。所有的科學家及哲學家們都看到了粒子與波動的共存現象,但是竟然全都忽視了在粒子與波動共存的現象裡,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現象存在著;從大爆炸開始就存在著,但是卻一直被世人所輕忽、所迷失的現象;那就是與粒子相對的全體,與有限的粒子相對存在的無限整體。而我的心物能一元理論,就是建立在相對論的絕對光速及量子力學的波粒共存現象,這二個基本觀念之上。光速所顯現的絕對與波粒現象背後的整體,都是真實而具體的存在於宇宙萬象裡;心物能一元的觀念不是憑空虛構的,是真實存在的宇宙實相。
講到「實相」(Reality)這個名詞,少不得要略加說明,科學界及歐美人士習慣把真實存在,被正確認知的事物及現象,皆以實相名之;以與誤認或虛假不實的存在相區分。是故,實相在一般的概念裡就是真實存在,而又被正確認知的一切事象。然而實相這個名詞在佛學、在佛家思想裡,是指無形無色、不可見聞、不可想像思議、永恆不變、不生不滅的真如絕對;而世間一般可聞可見的事象,佛教認作是假相,是生起變滅、時時刻刻更迭不休的假存在、假相;在佛陀看來只有永恆不易,永遠長存的東西才是真的,才是實相。是故,佛家認為在這世間一切存在都是假
本書是我二十多年前(1987)所寫的心物能一元論的簡明修正本,也可以把本書看作為是心物能一元論的續集。我之所以採用如下所述的方式寫作本書,是因為我覺得心物能一元論原書收集了許多相關題材,以旁證我所撰述的心物能一元之義理;這些旁證材料占了很大的篇幅,但對我所要敘說的旨趣,並沒有很大的助益;因為心物能一元的概念與體系是新穎且獨一無二的。即使事隔二十多年,仍然沒有別個可以對此理論,有所增益或批駁;篇幅增多,反累讀者無法一氣呵成,快速且直接地對我的理論洞見全貌。因為這個緣故,這次寫此簡明修正本,仍然沿用心物能一元論原來的基本結構及全書章節不作更改,只是把內容作了調整;刪去非心物能一元論本文的各段文字,加入這二十多年時間對心物能一元之新的瞭解與認知(用斜體字);因此篇幅大為縮減,然內容反有大量增加,成為真正的簡明扼要的修正本。
在心物能一元論出版之後,經過多年整理,如今將之彙整而以《當哲學遇到近代物理學》為名。本書所討論的內容,包含宇宙內外一切可見與不可見的現象;並力求以簡潔扼要的文字,將宇宙所有現象背後的基本原理、演進變化的過程;以及何以會有這些原理?這些現像是如何產生的?它們代表著什麼意義?依據現有科學之所知,而以哲學研討及探索方法,加以說明。這樣的討論範圍,除了在哲學上涵蓋了所謂的本體論、宇宙論及認識論,也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宗教所關心的領域。而本書所討論是以相對論及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實驗結果為根據,並確切地將近代物理學所明確表述的,超乎以往一切哲學探討範疇的各種新物理基礎觀念,應用於此一新哲學(心物能一元)理論及體系的建立。可以這樣說,心物能一元的哲學理論與體系,其實是結合了科學、哲學、宗教於一堂。
本書所闡述的具體現象及現象背後的理論,都是以本次宇宙誕生(大爆炸)為限,所有的說明也只以這次宇宙的演進變化為根據;讀者可能會認為本書中所說的理論似乎只限於此一宇宙,而且只有我們所生存的宇宙。事實上,我的理論並不是僅僅局限於這個宇宙,我認為只要其他的宇宙(如果有別個宇宙存在的話),假如它的結構原理是與本宇宙類似的話,則本書所言的種種演進過程和事相,以及建構宇宙的基本原理都應該是相通的;也就是別個宇宙也是運用與本宇宙相同的原理所建構。
天文物理學家經常在懷疑這世間可能不止一個宇宙,可能在同一時刻還有著無數的宇宙在多處運行;而大爆炸也不是只發生了這一次,在過去的歲月裡曾經有過無數次的大爆炸;而在未來,在我們所存活的宇宙毀壞之後,仍然會有新的宇宙再次誕生。宇宙這種生生滅滅的現象會一直持續,從過去到未來,永遠不停止。雖然這只是科學家的臆測,但從心物能一元的觀點來看,這種生生不息,永遠不會停止的生成壞滅的變化,本來就是如此,本宇宙並無任何特殊之處;而宇宙不止一個,同時有著千千萬萬個宇宙在運行的假想,也是理之所當然。憑什麼宇宙就只有一個?可以生出我們所存在的宇宙,又為什麼不能生出更多的宇宙?然而,宇宙如此生生不息的機制是什麼?宇宙為什麼會創生?這些問題在本書裡都有詳盡的說明與交代。
看完了本書至少可以對宇宙的生成變化、宇宙的的結構原理,為什麼會有此一宇宙誕生,乃至為什麼會有我、有你、有人類、有眾多生命的存在,都會有一個簡潔扼要的瞭解。本書之所言,是以近代物理學為基礎,在整個立論的根基上是有依據的,不是純以臆想、玄想而憑空架構,這與過往的所有哲學理論,在立足點上就完全不同。讀完了本書,再回過頭來看西洋哲學,不管是康德、黑格爾、笛卡兒乃至近代的胡賽爾,你都會很容易找到他們學說的長短處、優劣價值及他們立論的局限性,並對他們理論與宇宙人生真實面相互脫節的所在,你都可以看清,並了然於胸。通過了本書所建構的觀點,再去學西洋哲學就不會那麼困難、艱澀及無法理解,因為你已站在比他們更高的制高點上來觀察他們了。
各大宗教,不論是佛教、基督教、回教、道教乃至儒家思想,無不都是勸人為善,希望提升人類心靈層次;期許幫助人類能夠從生存競爭、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的純獸性演化過程裡,往上提升;由獸性而人性,由人性而神性、聖性。各個宗教也許立論有差異,觀點有不同,乃至因為種種原因及外界的環境壓力,而在表像上有些偏頗之處;但是,這絕不是創始者的初心;更何況在這二千多年的傳播中,很有可能其原始教言精意已經遭到後人的誤解與篡改,已經不是當年創教者所說的原貌了。很高興,在近數十年裡,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不管是基督徒還是佛教,都有人在做還原真象,重現原貌的工作,而這些工作已經有了一定的成績。另一方面,宗教界自己本身也在作各種改進工作,讓宗教更貼近生活,更能與眾多信徒的內心企盼相結合,這未嘗不是讓人能夠削弱殘存的獸性,發揮人性光輝的一種良好方法。總之,各個宗教都在努力地為提升人性步向神性與聖性而投入心血,每個從事宗教傳播工作者,也都是儘量秉持著無私無我的慈悲大愛在戳力不懈。在宣揚的過程,如果發生些偏差也在所難免,而我之所以要寫這一段,則是因為通過本書以及我另二本書中所言,讀者可以從中對各個宗教的理解及對各教的修行方式,有更多的瞭解和體驗,不論您是信仰哪一個宗教。
胡塞爾現象學引用了數學研究的方法,但他只運用了數學裡的實數概念及一些數學研究模式。但在量子力學裡,在每一個量子的基礎運算裡,都充滿了虛數及半虛半實的複數。虛數與複數所代表的是什麼呢?沒有人能夠說明。量子力學家在運算中,會設法將虛數與複數消解,最後只剩下實數;而我們所存在的宇宙,在具體現象裡也只能用實數來表示。那麼,虛數與複數為什麼會在量子境界出現,他們到底代表著什麼意義?這些極為基本的概念與事實,至今尚未有人加以說明,而我在心物能一元論一書中,已經約略說了些,在本書則對之作了更多、更為明確的說明。簡言之,只知實數,不知虛數,就只能在整體宇宙的一部份裡觀察與運作,實數加上虛數才是宇宙的全貌,是可見與不可見宇宙的全體;而複數則是表示著,我們在可見與不可見宇宙之間,所可運用的介面,也是我們能夠由虛轉實或由實轉虛的必經之途。以上這些概念及想法,都是前人所未曾道,但是這卻正是揭開宇宙真象的鑰匙。
心物能一元論可以解決數千年來,從柏拉圖就一直憧憬著,希望得以解答的現象界與觀念界間的鴻溝;也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心與物合一,而這正是數百年來所有哲學家所夢寐以求卻難以圓成的美夢。心物能一元論,不單是心物合一,而且把能、能量觀念與心物合在一體;並不是勉強湊合,而是心物能三者自然地合而為一;而且非合一不可,因為這就是宇宙真相。心物能沒有不合一、不成為心物能一元的道理;心物能是在合於近代物理、相對論及量子力學的原理之下合一,是合乎科學原理的合一;且在心物能一元的觀念之下,找到了心,找到了生命,也找到了意識主體。心物能一元論可以非常清楚地說明意識是如何產生的,而意識為何會有主體?這些都是當代哲學界難以解決的大難題,是現代哲學大師們百思不解,無從自圓其說的根本問題;然而這些難題在心物能一元的觀點下,似乎並不是難以說明,無可理解的大惑。
心物能一元解決上述諸般難題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從相對論光速是一項絕對值這一點突破。這個宇宙一切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空間,空間是可改變的;沒有絕對時間,時間的長短是不一定的;質量與能量都是可變的;可就是有一樣是不變的,是絕對的,那就是光速。光速是絕不依任何外在的環境、狀態、條件而有所改變,光速是一項定值,是一絕對值;相對論這一光速是絕對的結論,天翻地覆地為物理學掀起了一場革命,但其實它也為哲學埋下了徹底翻新的種子,只是一時還未引起人們的注意而已;直到我心物能一元理論的建立,才將這一奧秘揭露。
廣義的說量子力學是從普朗克發現能量最小單位,所謂的能量量子開始;而能量量子化,能量量子也為哲學步入新階段打下了新的基石。宇宙中一切存在、一切現象、所有的物質、能量都是由最小單位的粒子(能量量子及物質基本粒子)所構成;而這一最根本的現象,也為心物能一元提供了最直接而又不可否定的根基;心物能一元論是在光速絕對值、及能量和物質皆量子化的基礎上建立來的新哲學理論。
光速是絕對的,表明了宇宙間有著絕對;而絕對的存在不再是哲學家的虛妄想像,或是憑空造作出來的;而是真實的,不可否定的實相。在這個實相的基礎上,又看到了一切存在是動態及粒子,所有的物質與能量都是在這二個基本要件及基礎現象上存在。所有的科學家及哲學家們都看到了粒子與波動的共存現象,但是竟然全都忽視了在粒子與波動共存的現象裡,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現象存在著;從大爆炸開始就存在著,但是卻一直被世人所輕忽、所迷失的現象;那就是與粒子相對的全體,與有限的粒子相對存在的無限整體。而我的心物能一元理論,就是建立在相對論的絕對光速及量子力學的波粒共存現象,這二個基本觀念之上。光速所顯現的絕對與波粒現象背後的整體,都是真實而具體的存在於宇宙萬象裡;心物能一元的觀念不是憑空虛構的,是真實存在的宇宙實相。
講到「實相」(Reality)這個名詞,少不得要略加說明,科學界及歐美人士習慣把真實存在,被正確認知的事物及現象,皆以實相名之;以與誤認或虛假不實的存在相區分。是故,實相在一般的概念裡就是真實存在,而又被正確認知的一切事象。然而實相這個名詞在佛學、在佛家思想裡,是指無形無色、不可見聞、不可想像思議、永恆不變、不生不滅的真如絕對;而世間一般可聞可見的事象,佛教認作是假相,是生起變滅、時時刻刻更迭不休的假存在、假相;在佛陀看來只有永恆不易,永遠長存的東西才是真的,才是實相。是故,佛家認為在這世間一切存在都是假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