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雲端上消失的獵人:再現八通關布農族的聚落原貌與遷移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38
    34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西段起自南投東埔村、東段起自花蓮玉里卓麓村的八通關越嶺道,直線全長115公里,一路蜿蜒,煙霧繚繞,部分路段或地形險峻,或溪水相隨,沿途景致美麗又深邃,而主要的沿線大多為布農族巒社群及郡社群聚落昔時安身立命之地。

隨著時代遷移、政權影響,布農族曾歷經四次大遷徙,昔日居所橫遭湮滅,人跡罕至的八通關古道,亦曾淹沒於荒草;面臨不同階段的遷移歷史,布農族呈現出非常獨特的遷徙文化,神話傳說的影響,更深深地鑿於布農族的每個移動行止。這段流浪的歷程,觸發了住於花蓮馬遠村的作者,撰著論文,展開尋根。

作者以最大心力,為遺失或謬誤的地名加以正名,這段正名的過程,作者更找回地名與環境地貌歷史的深密關係,更對於聚落舊屋的生活意義有最豐富而詳盡的詮釋,使得這本著作堪為布農族生活史的最佳紀錄。

作者

江冠榮

魯瑪夫.達瑪畢瑪
Lumaf.Tamapima
臺灣原住民布農族
臺灣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

學歷
中國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博士

經歷
南島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籌備委員會主席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兼任助理教授
世界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差傳會(WIRI)創辦人兼執行長
北京清華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跨文化差傳研究
東南亞邊境學研究
跨文化民族宗教研究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南島與台灣原住民族傳統建築研究

其他
北京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中國大陸教育部優秀博士一等獎
台灣國家青年國際參與獎(國家一級獎章)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原住民訪問研究學者

著作
山信雨恩:少數民族當代宣教實踐
雲端上消失的獵人:再現八通關布農族的聚落原貌與遷徙

目錄

第一章 回首八通關
  第一節 布農族的流浪
  第二節 荒煙漫草裡的返鄉路
  第三節 原貌再現與歷史辨認
  第四節 追尋與回顧

第二章 布農族遷移歷程重構
  第一節 遷徙路徑與社群分布
  第二節 神話傳說與遷徙文化
  第三節 遷徙儀式與文化禁忌
  第四節 時代變動與四大遷徙
  第五節 遷徙原因與歷史關連

第三章 聚落位置與地名勘誤
  第一節 舊社聚落位置
  第二節 勘誤與對照

第四章 聚落原貌與歷史空間
  第一節 舊社聚落的傳統建築
  第二節 舊社聚落的空間原貌
  第三節 結合生活的命名思維
  第四節 歷史與事件的詮釋
  第五節 口傳歷史與文字偏見

第五章 布農族與八通關
  第一節 找回真正的原色
  第二節 布農族文化的時代性

序/導讀

序言

近十年來,臺灣社會愈來愈重視原住民文化。曾讓族人對於身分認同感到極度混淆的族群文化,如今已成為正式的教學課程或豐富觀光產業的文化資源。能夠被陳列於館室或展示於舞台的文化內容,多為衣物、器具、歌舞或祭儀,經由這些物質及非物質文化,或多或少能夠推斷出文化所屬族群對於地理環境的理解過程及理解結果。

然而,最能直接表現出某個族群對於所處地理環境的詮釋,莫過於地名和家屋,因為這些都是因應環境而生,是對環境共生的直接表述。地名除了表達環境之外,有時也與歷史背景相關。因此,對於古地名的研究不僅是在族群文化的研究方面有其必要,另一方面也可以加速熟悉環境。

現今布農人傳統領域所通行的地名,大抵透過日語或布農語音譯成為漢語,其實並無法彰顯原文真義,使得當代只知其名,不知其實。甚至所根據的日語地名,有些是日治時期的另行定名,後來再以此為本翻譯而成,已經與布農原音相去甚遠,或者根本改變了布農人的地景觀念。

在本土文化當道及生態文化、人文觀光日益高漲的當代,本土地名逐漸正名躍然於地圖之上;然而,關於布農人傳統領域的地名,卻依然湮沒於荒山野草之中。如果,對於原住民文化的保存與恢復,在可能達成的範圍內,是政府、學界共同的目標,那麼,傳統地名的研究與恢復,應屬可為且應為的大事。再者,文化的本土性及活化性,也是國際潮流的趨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建立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鑑別,就特別看重這二個特點。經查,列於世界文化遺產的,大多位於少數民族所在的地區。臺灣布農人傳統領域內的石版家屋,是目前臺灣存在期間最長久的建築古蹟,與其他現存的家屋形式相比之下,最具特色。無論從文化內涵或時間因素而言,布農人傳統領域的物質或非物質文化,都非常貼近世界文化遺產的資格要件。

本書不敢誇言對於僅僅傳統地名或家屋空間元素的釋明,即可成就世界文化遺產的大功,著者無非是為此略盡棉薄之力,多少累積出這方面可資保存的文獻素材。感謝所有族人的文化智慧結晶,讓我可以擷取這麼豐富且珍貴的寫作素材,成就了這篇論文。文化內涵包羅萬象,常陷於各種想法迴旋與衝擊的漩渦之中,在素材的增刪取捨之間,幸而有諸多學界先進適時給予導正,成為著者漂流在茫茫思緒之海的浮木及明燈。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586031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7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