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零距離的溫暖:比家人更貼心的遠傳待客學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服務,就是認真對待眼前的每個人,
從真誠開始,卻不只在感動結束,
持續用心,才能永遠守護顧客的心。
做服務,並不稀奇。
要讓全台超過800家門市都能提供一致的服務,才是水準,
但能讓每一位員工都可以創造感動顧客的服務,更是極致之作。
當溫暖與驚豔的DNA已植入每位遠傳員工心中,
讓顧客驚呼感動的故事,每天都在門市不斷上演。
談到服務,大家可能會立刻聯想到餐飲、飯店,或是遊樂園等產業,但鮮少人會在第一時間就把服務與電信連結在一起。
在台灣,卻有一家電信業者,持續八次取得國際知名檢驗公司SGS的合格認證,還勇奪《遠見雜誌》、《工商時報》、《壹週刊》三家媒體服務評鑑的首獎,創造了電信服務三冠王的紀錄。
這家電信業者,就是遠傳。
從「只有遠傳,沒有距離」到「開口說愛」,原來把溫暖融入服務當中,一直是遠傳默默實踐的事情,唯有透過服務,才能將待客人如家人的精神真正傳遞到顧客身上,並讓愛和溫暖在人與人之間不斷流動。
從愛出發,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具現化的結果就是一連串細膩、縝密的精準流程,加上每位門市人員為顧客設想的貼心思維,推演出許許多多充滿驚艷的感人故事。
要看遠傳如何讓感人故事天天上演,在服務過程總是令人驚艷,以及深具特色的集客門市、教學評核系統,就先來親身感受本書想傳遞的「零距離的溫暖」。
目錄
序 客戶滿意,是遠傳持續成長的最大動力
第1部:只有真心,沒有距離的遠傳
●把客人當家人的服務理念
1提供溫暖的服務,讓愛遠傳
2用心,就是要讓客人說WOW
3訂作感動滿分的門市待客學
4任何時候都能滿足客戶需求
5尋找最佳夥伴,攜手創造「三贏」
第2部:懂待客也會帶人的交心哲學
●7位金牌店長的款待服務
1靈活變通,連外國客人也說讚(台北西寧南蔡佩君)
2圓融細心,贏得客人的微笑(中壢龍東洪龍輝)
3真心款待,服務不只是做好SOP(花蓮中正張瑞萍)
4穩扎穩打,將服務落實為習慣(台中三民賴惠敏)
5歡喜服務,每位客人都是貴人(新營民治吳珊蝞)
6主動出擊,帶給客戶超乎想像的服務(高雄博愛陳忠明)
7柔軟堅毅,用小動作傳遞大感動(屏東民生劉盈君)
第3部:第一線傳遞的感動
●20則有溫度的服務故事
1服務,就是解決疑惑
被取消的違約金/尋找爺爺的專屬手機/當客戶的手機中毒了/
千里親情一LINE牽/熱情加主動,訊號無死角
2服務,就是將心比心
消失的女兒,心急的媽/宅配到府的維修服務/用愛推出溫馨路/
每一筆手指輸入的溫情/寒風中的溫暖壽司
3服務,就是使命必達
失而復得的珍貴照片/拼回撕碎的繳費收據/消失的螢幕,不滅的聯繫/
電話那頭的溫柔天使/下班後的手機教學課
4服務,就是多想多做
遇上細心靈活的萬事通/沉默爺爺的溫柔心聲/聽見無聲的謝意/
為客奔波的熱忱汗水/改變客戶心意的神奇熱忱
第4部:服務背後的精工細琢
●營造最佳體驗的幕後團隊
1有好的管理,才有好的服務
2全方位服務背後的超級團隊
3打造「集客力」的特色門市
序/導讀
【內容試閱】
第1部第3章:訂作感動滿分的門市待客學(摘自第1部)
他,清晨醒來,卻發現屋子裡有點不對勁。
浴室剛被人用過,餐桌上留著吃過的早餐,在他還來不及回神之際,有人駕著他的車子飛馳離去……
接下來的一天,總是有人早他一步,辦好他該辦的事,完成他該完成的任務,甚至連約會都被對方搶先了一步……
2014年6月,透過張震擔綱演出的微電影《即刻未來》,遠傳向台灣社會宣告:「4G時代已正式到來!」透過4G科技更快速、更穩定優質的通訊品質服務,消費大眾能夠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工作與生活,並以更創新即時的方式彼此溝通交流。
很難想像,1973年才問世的行動電話,短短四十年,經過不斷蛻變,如今已成為消費大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手機的迅速演化,也帶動了電信通訊產業的蓬勃發展,隨著電信業者群雄並起,通路門市與日俱增,「服務」的價值便顯得格外重要。
或許有人會感到好奇,電信門市不外就是賣門號、手機、配件,為什麼要特別突顯「服務」這件事?
這是遠傳經常被問到的議題,正好也是遠傳得以出類拔萃的主要原因。
「服務,是創造差異化價值的關鍵,」遠傳門市通路處副總經理袁興指出,電信業者的「商品」,並非「獨家專有」,「當你打一通電話給家人或朋友,用的是哪一家電信業者的門號,其實差別不大。」至於手機,各大電信門市,甚至通訊行,也都買得到,因此,電信業者要創造差異化價值,就必須從「服務」切入。
在服務已成顯學的今日,身為台灣電信三雄之一的遠傳,又是如何詮釋「服務」這兩個字?
.只要進入門市,都是服務的對象
關於服務,袁興舉了個例子。
在遠傳台北館前直營門市,有位老先生三不五時會到店裡坐坐、吹冷氣。某天,他有出現在門市,身上有傷,門市人員趕緊上前詢問:「伯伯,你怎麼了?」
對方搖搖手:「沒事、沒事,我只是跌倒了。」
這位門市人員還是找出店內的急救箱幫他處理,知道對方沒吃午餐,還幫他買了個便當。
袁興透露,這位老先生其實不是遠傳的用戶,但是當他來到店裡,門市人員就把他當成客人去對待,這正是「服務」的表現。
「服務的本質,就是『關懷』,」遠傳通路管理處資深協理郭忠良認為,「幫助和關心我們周遭的人,包括了顧客、同事、主管和部屬。因此,只要是身在門市的人,都是遠傳展現服務的對象。」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除了創造差異化,好的服務會增加來客數和客戶滿意度,降低處理客訴的成本,同時打造出更好的工作環境,吸引優質的人才加入,並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因此遠傳對於提升服務品質,始終不遺餘力。
郭忠良透露,像他就經常提醒門市人員,在提供服務之前,必須建立幾個基本觀念:首先,要以能夠提供客人貼心服務而感到自豪;其次,每個客戶需求不同,訴求的狀況也不一樣,因此,服務有時候會不公平;另外,客人難免會帶著情緒上門,為了安撫對方,服務有時也必須做出一點讓步。
值得一提的是,服務有時候還需要一點「演出」。當客人提出的要求,並不符合作業的規則,即使明知不可為,為了表示善盡服務的誠意,並減低顧客不舒服的感覺,門市人員還是應該透過一些動作的展現,讓消費者感受到你願意協助解決問題的態度。
當然,並非每位門市人員天生就知道該怎麼做到好服務,因此,反覆練習並熟悉服務的步驟,是做好服務的基本功夫。
.從「僕人式服務」到「顧問式服務」
服務,早已成為這個時代的顯學,各行各業在與客戶的關係上,都離不開服務這件事。講究「服務力」,也成了大家在經營管理上的重點。
相較其於他類型的服務業,電信服務有一個特色,就是消費者的需求會不斷地改變,造成服務的內容和重點,也必須跟著調整和演化,才能追得上時代。
而遠傳,便一直扮演著電信服務「領頭羊」的角色。
郭忠良回憶,行動電話問世之初,功能簡單,用戶也不多,電信門市只要幫客人申辦門號,任務單純,也談不上有「服務」可言。
隨著手機用戶愈來愈多,遠傳也開始意識到「服務」所創造的「差異化」價值,因此從2003年起,不論直營或加盟門市,率先導入精緻化服務的概念,開啟了「遠傳式服務」的第一頁。
一開始,遠傳門市服務,是從落實基本禮儀著手,也就是「僕人式服務」的實踐。
曾經膾炙人口的《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The Servant: A Simple Story About the True Essence of Leadership)一書指出,真正的領導,扎根在日常的生活裡,從尊重、負責與體貼他人開始。同樣的「僕人」概念,也可以應用在服務之中,「找出客人的需求,竭力滿足,把顧客當主人,確實全心伺候他們,」袁興指出。
為了讓客人「賓至如歸」,除了服務禮儀之外,主動接近並服務客人,並快速而有效地提供服務,也是「僕人式服務」的重點。
不過在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後,也改寫了電信服務的面貌。郭忠良表示,經過了大約兩年的起步期,智慧型手機在2009年有了突破性的成長,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除了申辦門號、購買手機,消費者上門的需求,還增加了請教操作方式,以及故障排除。
舉例來說,當每一代新型號手機推出,便有消費者上門詢問手機的差異性、有哪些新功能與如何使用,另外,也有愈來愈多的爺爺奶奶,為了跟子女、家人有更多的聯繫,也都開始學著使用智慧型手機。
也因此,門市人員從原本銷售者的角色,多了一個「顧問」的身分,必須精準掌握客人的需求,使用各項工具展現專業,除了提出解決方案,還要貼心提供個人化加值服務。
要稱職扮演「顧問」,門市人員必須具備充分的專業知識,還要能分析、整合、說明,才能夠完成客戶的要求,甚至能夠預見對方未來的需求,積極提供專業的建議。比方說,當較為年長的顧客提出要辦手機,從他對科技產品認識的缺乏,就可以推想應是為了想跟子女、孫子多點互動;當上班族的客戶想要申辦平板,又能如何從他的職業出發,提供更合宜且有助於工作的產品和功能。
所以除了門市人員要有為客人解決疑難雜症的熱忱,扎實的教育訓練支援,以及系統工具的輔助,都是「顧問式服務」不可或缺的環節。
.創新,從需求切入
貼心之外,「遠傳式服務」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創新」。
袁興表示,遠傳門市有很多創舉,都可以說是電信產業的標竿,比方說近年來持續推動的「360度門市心服務」就是很好的例子。
由於電信服務與一般服務業有個很大的不同,它不像餐飲、遊樂或飯店業,是讓顧客從一開始,就抱持著享受歡樂的初衷前往。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