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佛教論書。原名《勝遍至大金剛持道次第開顯一切密要論》,又稱《密宗道次第廣論》,亦稱《德勝主大金剛次第道開顯一切密要論》。明永樂四年(1406)宗喀巴著於西藏絳巴林寺。此論概括密宗的四部教法,而以無上瑜伽為重點,對密宗四部的修行次第、儀軌、方法、法器使用等方面作了詳細論述。此論問世後,在藏傳佛教中廣為流傳,歷代相承,未曾間斷。現代有法尊的漢文譯本。注釋有宗喀巴大弟子克主傑的《續部總建立廣釋》,甚為精要。
序/導讀
序
密宗道次第論序
太虛大師
密宗道次第,原名續部總建立廣釋,西藏克主大師造,世苑漢藏院法尊教授譯。
聞此譯尚為略論,別有廣論,亦如菩提道次之分略廣。雖略去廣辯及細析各端,而事理之綱要固已完具也。譯師出稿本屬為序之,乃察閱一過,就隨感所及筆述於下:
密宗之判教不詳於梵、漢,由漢傳日後,東密始為十住心論及顯密二教論以竪判橫判。台密初依天台教判,後因東密之影響,遂為法華理密真言理事俱密之高判。今西藏此論尤為晚出,蓋承菩提道次之後,乃黃衣士之密咒道次第觀也。
東密勇為化身釋迦顯教、法身「大日」密教之建立;而台密則謂「遮那」即釋迦;今此論乃先為成佛之建立。初出聲聞之成佛義,略同台、賢之藏教、小教佛;次出大乘一顯二密,顯同法相大乘。而密又分三:一、作行兩部同法相大乘,二、瑜伽部二說:一以淨飯王子入第四靜慮時,諸佛來集,引意生身往色究竟,五相成身,降須彌頂說瑜伽續,還來人間示現成佛。二以最後身菩薩於色究竟天入徧空定,諸佛來集,五相成佛,往須彌頂說瑜伽續,乃生人間現十二相。其與顯不同處,唯其諸佛灌頂五相成身而已。至一依人間色身引成天上報身,二成天上報身化降人間生身,不過報化先後之次第。初釋即化是報近台密義,次釋從報起化符法相義。三、無上部亦同法相,唯於「最後有」承諸佛第三第四灌頂,成雙運金剛持報身,為此部之特義。由此知成佛及佛身,均可以法相大乘為決定義。聲聞但是於法相見未完備,密續但於「最後有」至「成佛」間加入其特義。推之大乘各種成佛及佛身說,皆不過法相大乘義中加其特義或詳略開合之殊爾。故台、賢分四教五教各別之成佛與佛身說,及東密之法身密教說,皆應廢止。
東密於說真實攝等根本經之「大日如來」為法身佛,復因本地及加持之爭而分古義新義,閱此所傳印度三論師同判此是住須彌頂說經之變化身──可是勝應身或隨類化身──不唯非法身,且非報身,殊足拔除東密之立義根本。
密續之分作、行、瑜伽、無上四層,殆為紅衣士以來所共許之說。無上部之特異瑜伽部者,在雙身之特殊修法,亦為紅黃之所共承。其不同者,除黃衣派之依律、依菩提道次之外,此中所破「於無上續分父、母、無二三續」義,及以「歡喜金剛為無二最勝密」之義,應即紅衣派密──聞別有金剛道次。然紅衣派自居最高無上,而判黃衣派猶有一間之不及,則如台、賢各標自勝,未足折服。中立旁觀,黃派勝在律及次第,優長世間建立,近於教下;紅派勝在直截頓超,較能得力修證,近於宗下。而同取雙身和合為最上密,乃承印度末期所傳。
於佛所轉法輪,既采深密三時說,又以第二時為最上,顯違經教,似有未妥。然曰:第一四諦法輪,第二無相法輪,第三善辨法輪,立名頗當,以楞伽、華嚴等入第二法輪,尚應抉擇。
密續之作部、行部,可統於瑜伽部,瑜伽部亦有其統,略同東密、台密之兩界。然無上部對瑜伽等三部有如何統屬關係?且五金剛并立,雖可以集密統大威德、歡喜、勝樂,但時輪又如何關攝?故似多頭而缺統一之組織!此論乃謂「曼陀羅諸尊,若廣分別雖無邊際,然彼一切或於五部或於身語意三密金剛,或於三密不離一切部主金剛持第六部,罄無不攝」,則應於五大金剛上以「金剛持」總統之。
民國二十五年七月十七日在廬山記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