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大海的誘惑:從大洪水到度假勝地,近代西方海洋意象的探索與形塑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當代感官史巨擎阿蘭.柯爾本 揭開西方人眼中森羅萬象的大海面紗
究竟是洪水猛獸的巢穴、世界罪惡的淵藪,
還是療養育樂的仙境、人定勝天的繁榮象徵?
歐洲人如何克服恐懼,投身大海的懷抱,找尋他們身心靈的避風港?
讓我們一同透過文學繪畫、科學醫療與社會脈動,探索人們內心最深沉的渴望。
大海──這塊無邊無際、深不見底的廣闊領域,自古皆是人們未知的深淵。大洪水氾濫的懲罰傳說,正是源自於這塊人類無法征服的海域,自此海洋始終是充滿深不可測的未知恐懼符號,象徵文明社會之前的混亂、更是上帝懲罰與災難的工具。不同於小溪流水,大海不間斷的潮汐與高聳浪潮,破壞了人類試圖留下的痕跡,淹沒了渴望海上航行的水手與眾多旅人,進而形塑了人們對大海的敬畏之情。
當人們對大海的興趣漸增、西方社會開啟世界航海之旅,隨之而來的海洋氣味、惡劣天氣與暈船現象也讓人聞之卻步。十八世紀,隨著科學的進展,他們也逐漸探索海洋的奧秘,了解其對沿海居民的意義,甚至藉此完善了自然科學的研究,探究了地球遙不可及的廣闊歷史。
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岸沙灘成為人們沉思和享樂之地,騎馬、散步、作畫、漫步、紮營、罷工在此隨處可見,起初對海岸的恐懼與敬畏之情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海洋深遂又神秘的醫療效用──對城市感冒的青年走到陸地的邊緣、跳入海中,精神憂鬱與身體疾病將自然康復!除外,此時興起的浪漫主義風潮,也搭上了追逐海洋的浪潮而起,浪漫主義者在此盡情吸取海洋的渴望,激發靈感、隨興創作,拜倫、雪萊、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義者使海岸成為自我發現與美學的特權之地。
從渾沌未開的萬惡深淵,到歡愉明亮的海濱勝地,究竟近代以降的歐洲人如何克服自身的恐懼,投身大海的懷抱,找尋他們身心靈的避風港?柯爾本從聖經的大洪水開始談起,不限於歷史與科學觀,詳盡地從文學、藝術、旅遊與社會角度來討論海洋對人類身體與心靈上的轉變及影響。人們從海洋汲取靈感創作、體驗全新的感官感受,從懼怕到慾望、自我釋放、裸露於海洋。人類對於海洋又愛又恨,恨海難餘辜、愛海濱勝地;愛新鮮海水、恨河港惡臭,這種複雜情感自古交融參雜,演變成今日現代人看待海洋的觀感。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對海的無知與牙牙學語的渴望
第一章 恐懼與反感的根源
第二章 海洋崇拜的先驅
第二部 海濱新愉悅的描繪
第一章 海水與身體間的新和諧
第二章 世界奧祕的閱讀與探索
第三章 面對奇景的新鮮感受
第四章 蜉蝣一生的旅程
第三部 社會景觀的複雜化
第一章 港口巡禮
第二章 沙灘百科全書
第三章 人物的透明度
第四章 悲愴海岸與其轉變
第五章 創建海灘
結語
研究方法考量
謝辭
註釋
序/導讀
序
今日,文化史學者已懂得如何研究過去的社會制度、物質生活與風俗習慣,但仍舊不敢探討其中的情感生成機制。然而,唯有對此面向的深入了解,專家們長期耕耘的學術研究方能開花結果。
學者們的膽怯,是由於在文化史領域當中,文獻的地位和證據的有效性,都構成了特別棘手的難題。若學者僅針對特殊案例進行分析,可能會冒著缺乏代表性、草率歸納結果,與製作出可笑、毫無意義彙編的風險。此外,即便學者已對過去社會裡不同階層、環境間的情感流動加以留意,然而一但其研究樣本僅限於有創造力的社會菁英身上,便會使得文化史的探勘領地銳減。天真閱讀歷史資料來放大微不足道的文獻意義,或欲從先驗(a priori)知識中掙脫,拒絕採用柏拉圖巨匠造物主(démiurge)的觀點,事實上就等同於是在遠離對歷史偉大進程的分析,或偏離詮釋學(herméneutique)的航道。這點在摸索陌生途徑時,更顯得其重要性。
依我的拙見,文化史研究最根本的問題,仍舊是學者們心態上的時代錯置(anachronisme),其中最糟糕的即對過去歷史泰然自若、過份確信或盲目篤定的態度。學習劃定可思考範圍的輪廓、識別新情感的機制與慾望起源、掌握特定時代人類體驗痛苦與歡愉的方式、描述不同社會族群的慣習(habitus),以及尋覓再現(représentation)與鑑賞(appréciation)系統間的連貫性等,均屬文化史研究中缺一不可的課題。了解過去人類的唯一途徑,即採用其視角以體驗其情感。唯有訴諸於此模式,本書方能重新構築自一七五○年到一八四○年間,西方世界浮現、流傳對海岸的渴望。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