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權力與王座:貿易、征伐與基督信仰,中世紀如何奠定歐洲強盛的基礎?
《聖殿騎士團》作者創作里程碑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從羅馬帝國的瓦解到宗教改革的興起,
長達千年的「黑暗」是如何奠定了璀璨的文明?
要了解歐洲如何主導世界史的發展,
就必須回望中世紀的璀璨歷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泰晤士報》、《新政治家》、《旁觀者》年度選書
《聖殿騎士團》作者創作里程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羅馬城曾經的強健與輝煌、蠻族的劫掠,到十六世紀新舊世界的交流與移轉,中間近千年的歷史,在過往曾被抹為「黑暗時代」,彷彿西歐的文明在五世紀時結束,只剩下莊園、農奴與封建,直到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後才大展光明。然而,這種充斥進步史觀的想法,卻讓中世紀蒙上一層灰黯無知的面紗,讓現代的我們難以真正理解世界史如何發展、歐洲如何強盛,以及今天與中世紀的人們差異有多大、又有多相似。
攤開世界史的地圖,我們將發現商業革命、宗教改革等關鍵歷史事件,早已根基於中世紀;氣候變遷、大規模移民、流行病、技術變革和全球網絡,這些聽起來像是非常現代甚至後現代的問題,也早在中世紀就已影響了歷史的進程、成就了歐洲的強盛!想要回溯歐洲文明的誕生,就不能不揭去黑暗時代的面紗,看看在啟蒙運動、科學革命之前,繁榮如何扎根?
在撥開面紗後的中世紀,究竟是什麼模樣?原來,中世紀是充滿激情、謙卑、虔信、忠誠的時代,此時的人們相信忠心與永恆超越一切,任何人與人的相處與儀式都充滿了典範;那是個充斥無助與戰爭的年代,人們相信在戰亂之時唯有神與禱告能夠拯救一切,信仰與神學成為舉足輕重的議題,凡人的點點滴滴都充斥著神的意志;同時,那也是個充斥著滋味的時代,人們珍惜著土地賜予的點滴,享受上天降下的雨水,任何溫暖與飽食的瞬間都讓人回味。在中世紀蒙昧無知的面紗之下,是活生生的男男女女在大時代下掙扎與創造的故事,是歷史往前的動力,更是璀燦文明的根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書分成四個部分,分別從羅馬帝國的瓦解、法蘭克人的興起、歐洲文明的重生,與世代轉變的開端來闡述中世紀的歷史發展。不同於以往,這次丹.瓊斯將再次帶著幽默風趣的筆法,橫跨千年的中世紀、爬梳歐亞大陸上繁忙的時代革新,並以「人」為角度,敘述歷史發展中,個人或族群帶來的龐大影響,從匈王阿提拉到聖女貞德,看見不同的身分如何登上了權力的舞台、推動時代的巨輪前進,最終成就了我們難以直視的進步與繁華。
目錄
Part I 帝國
羅馬人
蠻族
拜占庭人
阿拉伯人
Part II 統治
法蘭克人
僧侶
騎士
十字軍
Part III 重生
蒙古人
商人
學者
建築家
Part IV 革命
倖存者
重生者
領航員
新教徒
序/導讀
前言
十六世紀時,英國歷史學家約翰‧法克斯(John Foxe)曾回頭望向廣闊的過去。法克斯認為,歷史(或者應該說是教會史,因為那才是他真正重視的東西)可以切成三大塊。
首先是「原始時期」(the primitive time)。在這段遠古的日子裡,基督徒為了躲避邪惡又不信神的羅馬人而躲在地下墓穴,好逃過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或更慘的遭遇。最終,歷史來到法克斯口中所說的「我們後期的日子」,也就是宗教改革時代。這時,天主教會對歐洲日常生活的控制受到了挑戰,西方航海家也在此時開始探索新世界。
在這兩個時代之間,有一塊長約一千年的尷尬夾心,法克斯稱作「中世紀」。就定義來說,這段時期既非驢、亦非馬,難以界定。
今天,我們仍然沿用了法克斯的標籤,將西元五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新教改革之間的這段期間稱為中世紀,斷代方式大致上也跟法克斯相同。中世紀(通常被認定)是古典世界消失、現代世界卻又還沒啟動;人們興建城堡、穿著盔甲騎馬打仗;人們認為世界是平的、一切都非常非常遙遠的一個時代。在二十一世紀,有些全球歷史學家雖曾嘗試更新這個詞,不說中世紀,而是改用「中千紀」,但是這目前還不流行。
文字總是滿載著各種意涵。中世紀常常被當作歷史上的笑話,「中世紀的」(medieval)這個形容詞,在英文裡便經常被當作骯髒不堪的詞語使用,報社編輯特別喜歡用這個單字,來表達愚笨、野蠻或恣意妄為的暴力行徑(這個時期還有另外一個很受歡迎的名稱「黑暗時代」,達成的效果差不多,都是把中世紀當成知識永夜期的諷刺詞彙)。不用說,這當然很容易觸怒今天的歷史學家。要是碰巧遇見一位歷史學家,最好不要把這個形容詞當成羞辱性的言語使用,除非你想被訓一頓或被揍一拳。
你即將開始閱讀的這本書,講述的是中世紀的故事。這本書很厚,因為講述這個故事是個大工程。我們會跨越許多大陸、穿越好幾百年,而且速度常常是迅雷不及掩耳。我們會遇見幾百位男男女女,包括匈王阿提拉(Attila)和聖女貞德(Joan of Arc)。最後,我們還會一頭栽進少說有十來個不同的史學領域,如戰爭、法律、藝術和文學。我會提出一些很大的問題,也希望能夠加以回答,像是:中世紀發生了什麼事?誰是這時候的統治者?這時候的權力是什麼樣子?塑造人們生活的龐大力量是什麼?如果有的話,中世紀是如何形塑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
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有點招架不住。
但是我向你保證,這趟旅程會很有趣。
我把這本書按照時間順序大致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講的是一個很優秀的現代歷史學家所說的「羅馬傳承」(inheritance of Rome)。這個部分會以退敗崩垮的西羅馬帝國開頭,探討氣候變遷和延續好幾個世代的大規模遷徙等原因,如何造就帝國的衰亡,接著談談繼羅馬之後崛起的次要超級強權:為歐洲王國奠立基礎的所謂的「蠻族」;改頭換面的拜占庭帝國(Byzantium);以及最早出現的伊斯蘭帝國。這個部分會從西元五世紀初講到八世紀中葉。
第二部分一開始講的是法蘭克人的時期,探討這個民族如何在西方復興一個基督教的偽羅馬帝國。這個部分的歷史有一部分在講政治,但不完全如此,除了描述把歐洲分成數個基督教王室的朝代是如何興起的,我們也會看看即將邁入第一千紀時所出現的一些新型態文化「軟」實力。這部分想問的是,修士和騎士如何在中世紀的西方社會漸漸變得如此重要,而這兩種心態的結合又是如何催生十字軍運動(crusade)的概念。
第三部分會從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全球超級強權開始說起。蒙古人在西元十二世紀的崛起,是歷史上突如其來又醜惡殘暴的一個篇章;這個首都位於今天北京的東方帝國,竟曾經短暫地統治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土地,奪走數以百萬條人命。在這個全球地緣政治出現劇烈變化的脈絡下,第三部分也會探討有時被稱作中世紀「高峰」時期出現的其他力量。我們會認識一些商人、學者以及建築師與工程師,看著他們如何發明卓越的金融技術,讓自己和整個世界變得更富有;復甦古人智慧,創建今天一些最偉大的大學;興建五百年後依然屹立不搖、帶領我們回到中世紀世界的城市、教堂和城堡。
在這本書的第四部分,中世紀將進入尾聲。這個部分先從一個由東到西橫掃世界的全球流行病開始講起,描寫這場病如何摧毀人口、重塑經濟、改變人們思考周遭世界的方式。接著,這個部分會談到世界的重建過程,介紹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期的天才,跟出發尋找(最後成功找到)新世界的偉大航海家一同遊歷。最後,我們會看看宗教信條的改變和新興的通訊科技如何聯手帶動新教改革,進而(像法克斯所認為的那樣)拉下「中世紀」的帷幕。
這就是本書的基本輪廓。但是,我也要說說本書關注的一些焦點。如同書名所說的,這本書跟力量(power)有關。我指的不單單是政治力量,甚至也不只是人類的力量。我們會遇到很多力量強大的男男女女(不過因為這是中世紀,前者必然多於後者),但我也想要描繪人類掌控範圍之外的龐大力量,諸如氣候變遷、大規模遷移、流行病、科技變化和全球網絡。這些議題聽起來非常現代,甚至後現代,但是它們也有影響中世紀的世界。既然我們從某方面來說全都是中世紀的後裔,除了承認我們跟中世紀的人之間存在的深刻差異,也應該要知道彼此有多相似。
這本書的焦點大部分是放在西方,並以西方人的角度觀看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歷史。對此,我不覺得抱歉。我對亞洲和非洲的歷史相當著迷,也嘗試透過此書證明中世紀的西方世界跟東方和南方世界是多麼緊密交織。但,中世紀就是西方歷史特有的概念。此外,我也是在西方寫下這本書,我大部分的生涯都是在這裡居住、研究。有一天,我──或者很有可能是別人──將會顛倒這個視角,寫下一部中世紀的補史,從「外面」觀看這段時期。可是,今天不是那一天。
這就是接下來的一切大致的樣貌了。如同我前面說的,這是一本很厚的書。然而,這也是一本短到不能再短的書。我用了不到一千頁的篇幅涵蓋了超過一千年的歷史,書中的每一章都有一個獨立專精的學術領域(書末註解和參考書目可幫助讀者深入了解他們有興趣的領域)。所以,這裡雖然有很多東西可看,但是也留下了許多沒收錄到的內容。我只能說,我撰寫每一本著作的目標,除了提供知識,還有娛樂讀者。這本書要是兩者都能做到一點,我就很欣慰了。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