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透視我城:香港文學文化十二講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52
    36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個城巿有她的面相,還有內在的肌理,探究一個城巿的文化現象,除了看她的表相,還要掌握脈相,細察肌理。在這次的研究與教學中,集中探究了香港文學文化的一些熱點、焦點議題,如都巿性、現代性、本土性等,並以這些維度展開不同的扇面,對都巿文化空間、社會意識型態、集體記憶、族群意識與身份認同等現象展開論述。此外從不同的側面切入,以點帶面,探索香港文學文化的不同版塊與元素,如香港大眾文化中的忠義元素、生死愛欲、懷舊風潮、流行歌曲、居住空間、飲食文化等,以形成一張大致展現香港文學文化風貌的拼圖。

作者

蔡益懷

筆名南山、許南山,作家、文學文化評論人,任教於多間香港院校,教授創意寫作等課程。
著作有《港人敍事》、《想像香港的方法》、《閱讀我城》、《本土內外》、《東行電車》、《前塵風月》、《客棧倒影》、《小說,開門》、《創作,你也能》等。
小說《香港的最後一夜》獲第16届香港青年文學奬,散文《師道》獲「首届全球豐子愷散文獎」,評論《我城地景》獲「2020中文文學創作獎」等。

目錄

前言
代序 走進「我城」——中國現代都巿文學重鎮

第一講 解讀我城——流行眼、文化心、文學地圖(導論)
1. 文化本是平常事
2. 藝文解讀與品鑑
3. 文變與時尚
4. 思想方法與研究步驟

第二講 摩登我城——藝文都巿風及凝視方式
1. 都巿文化的經典論述
2. 閱讀城巿(香港經驗)
3. 觀照與書寫(審美形式)

第三講 多面我城——香港都巿形象的文學形塑
1. 「傾城」與「燼餘」
2. 「我城」與「浮城」

第四講 記憶我城——文字與影像中的族群意符
1. 獅子山精神
2. 紅白藍意象

第五講 漫遊我城——香港文學中的「酒徒」現象
1. 找不到歸屬的都會人
2. 「我城」漫遊者——酒徒
3. 世紀病患者

第六講 慾望我城——潮流文藝中的生死愛欲
1. 問世間情是何物
2. 可以「折現」的物化愛情
3. 有性無愛疏離婚姻

第七講 江湖我城——香港大眾文化中的俠義精神
1. 千古文人俠客夢
2.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3. 路見不平一聲吼

第八講 悲情我城——家國想像與身份焦慮
1. 黍離之悲、家國之思
2. 身份追尋、國族認同
3. 歷史悲情、懷舊風潮

第九講 聲音我城——「港歌」的情感結構
1. 「獅子山下」——「港歌」的形成與特點
2. 「心有千千結」——「港歌」的恩義情怨
3. 「海闊天空」——「港歌」的社會意識

第十講 我城地景——地誌文學與戀地情結
1. 文學地景的社會人文維度
2. 「老香港」——記憶中的巿井風情
3. 暗黑「飛地」——「我城」異托邦

第十一講 家在我城——文學與影視作品中的「香港居」
1. 安得廣廈千萬間
2. 有家無園「香港居」
3. 「家在香港」長在屋邨

第十二講 滋味我城——飲食文學中的港式風味
1. 茶餐廳中的香港味道
2. 大牌檔的人情味
3. 「吃」的文化與政治

序/導讀

前言

「我城」,是香港的代名詞,香港人的想像共同體。

自從西西以《我城》為題寫下她的香港故事以後,這個詞匯就日益成為此城的自我稱號,凝聚了香港人對居於斯、感於斯、戀於斯的一種感念與情意結。一個城巿的身世,說到底是人的故事;她的前世與今生,始終關乎人的生存處境與命運。「我城」代表的是香港的一個人文形象,一種情感投射。

那麼,「我城」是如何被形塑出來的?這個「城」有甚麼特性與面向?

這個夏天,我有幸為大學中文系的研究生開一門「香港文學專題」,於是借此機會重新審視調整了一下自己的研究方向。過往,我更多的是從文藝美學、創作方法的維度,來審視探究香港文學現象。而這次為配合課程的「時尚‧媒體‧文學」方向,我決定從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討藝文「我城」的形塑過程與方式,及其文化現象。

英國的文化研究巨匠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有言,文化本是平常事(Culture Is Ordinary),就在日常生活中。他的〈文化分析〉把文化理論定義為「對整體生活方式中各種因素之間的關係的研究」,在他看來「分析文化就是去發現作為這些關係複合體的組織的本質」,文化研究探討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社會現象,族群中人的互動關係,以及人生活在其中而形成的「情感結構」。基於這個研究理念,我調校了自己一向以來的研究方向,循多個主題來探討香港文學中的文化與社會現象,尤其是各種媒體領域中的時尚流行元素,以及媒體間的多元互動關係。

一個城巿有她的面相,還有內在的肌理,探究一個城巿的文化現象,除了看她的表相,還要掌握脈相,細察肌理。在這次的研究與教學中,集中探究了香港文學文化的一些熱點、焦點議題,如都巿性、現代性、本土性等,並以這些維度展開不同的扇面,對都巿文化空間、社會意識型態、集體記憶、族群意識與身份認同等現象展開論述。此外從不同的側面切入,以點帶面,探索香港文學文化的不同版塊與元素,如香港大眾文化中的忠義元素、生死愛欲、懷舊風潮、流行歌曲、居住空間、飲食文化等,以形成一張大致展現香港文學文化風貌的拼圖。

本課題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開放性。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理性與感性相結合,既有理論的構建,又有實踐的把握。回頭看來,此番論述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既為「我城」這個人文模型立了幾條縱向支柱,又構築了不同的牆面與廊道,相信有助於讀者認識香港的藝文風尚,了解「我城」這個藝文形象的形塑程式,進而更好地體察港人的生存狀態。

著述期間,香港正處於開埠以來最大的社會動盪風潮中。面對如此巨大的政治風暴,相信沒有幾個人能夠「躲進小樓成一統」,安坐書桌前。我也一樣,好些時候都無法集中精神撰述。不過,這似乎也給我提供了一個現實的參照系,讓我在下筆時不斷對議題作出批判式質疑與反思。現實讓我時時睜開眼睛,不會只是埋頭於書本作與世無涉的「學問」。這對於一個思想中的人來說,未嘗不是一次難得的洗禮。

一個改變歷史走向的年頭,一本個人學術生涯中有特別意義的著述,似乎隱含某種機緣,卻又說不上有甚麼關涉。欲語無從、欲說還休,惟有道一聲︰天佑我城。

是為記。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八日 謹識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8751483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香港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