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猶太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打破世人刻板印象,猶太文化第一手貼身觀察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24
    32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十三歲成年、遵守「西達喀」行善、愛吃中國菜也打麻將
打破世人刻板印象,猶太文化第一手貼身觀察


猶太人是個古老的民族,從古典《聖經》記載到遍布世界各地的猶太人。

精神分析學之父佛洛伊德、作曲家馬勒、哲學家史賓諾沙、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社會經濟哲學家馬克思、現代藝術創始人畢卡索、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演員丹尼爾‧戴路易斯、臉書創始人馬克‧祖克柏、歌手巴布‧狄倫等,都是猶太人或有部分猶太人血統。

為什麼猶太人僅占全球0.2%人口數,在各領域表現卻如此出色、成功?相關討論很多,卻沒有絕對答案,而這正是猶太人所思所想、如此生活的重大祕密。

本書作者寫出第一手觀察與交往的猶太朋友的生活面貌及他們的想法觀念,讓我們看見猶太人真實的一面。

作者

丘引

自助旅行作家/專欄作家/親子作家/老年學作家/多元文化和跨宗教熱愛者/出版22本書(臺灣和中國)

說多語,目前持續學習希伯來文中
常出席美國不同猶太會堂的安息日、逾越節、贖罪節、新年等活動

曾擔任報社主筆、師大人文課程講師、電視八點檔編劇、專欄作家
自助旅行五十多國後,放逐到美國求學迄今

曾經循著摩西和以色列人的腳步,走訪埃及
跟著他們過紅海,到西奈山和曠野流浪
又隨著他們到達約旦的尼布山,隔著約旦河眺望「牛奶與蜜之地」
而後到死海,才跟著約書亞和以色列人進入耶路撒冷

該旅程於1998年出版成《埃及、約旦、以色列逍遙遊》一書。丘引是臺灣第一個介紹這三個國家的旅行作家,也是第一個出版希臘和土耳其旅行書《希臘、土耳其精緻深度之旅》的旅行作家,屬於臺灣前鋒的旅行家。丘引的著作《後青春:優雅的老》,榮獲衛生福利部2014優良好書獎。

丘引粉絲頁:www.facebook.com/chiuyin538
丘引email:chiuyin538@gmail.com

目錄

自序 原汁原味
前言 猶太人的世界舞臺

第一章 賺錢、慷慨、做慈善

猶太人不追錢,是錢追他們
1 有個人去當學徒,被錢追著跑二百多年
2 前鋒為猶太人開錢路
3 高飛,讓錢追

猶太人很慷慨
1 猶太人的農田角落屬於寡婦和窮人
2 西達喀是猶太人慷慨的來源
3 窮人由猶太組織解決
4 猶太女人是募款高手
5 猶太人愛捐款做慈善
6 猶太人慈善名單

第二章 長大、成年、不啃老

我要長大,我要成人
1 猶太人成功的祕密之一
2 成年禮的歷史
3 成年禮要「家教」
4 成年禮的儀式慶典
5 成年禮大派對
6 成為猶太男人、猶太女人

猶太人沒啃老,不吃小
1 猶太人的家人關係
2 猶太人沒啃老
3 猶太父母不吃小

第三章 吃飯、說話、愛跳舞

猶太人吃飯,皇帝大
1 猶太人不到你家吃飯
2 猶太人吃飯,皇帝大
3 不吃豬肉的真正原因
4 猶太可食分三類
5 猶太可食限制社交
6 中國餐館安慰猶太人聖誕節的落寞

猶太人個個會跳舞
1 猶太婚禮跳舞大驚奇
2 猶太人為自由跳舞
3 猶太人愛跳圓舞

猶太人愛多語
1 猶太人是多語天才
2 說多語是猶太人的傳統
3 多語讓猶太人更傑出

第四章 娛樂、休閒、打麻將

猶太人愛打麻將
1 猶太人愛玩麻將
2 麻將是猶太女人的交友利器
3 麻將聯繫猶太媽媽和女兒之間的關係
4 麻將全國聯盟誕生
5 猶太人愛麻將一如愛吃中國菜
6 麻將在猶太大屠殺博物館輪展

猶太夏令營很嗨
1 不嗨,哪成夏令營?
2 猶太大哥哥、大姊姊夏令營
3 生重病,也有夏令營

第五章 信仰、禁忌、去偏見

猶太廟拜書,就是拜神
1 全世界絕無僅有:猶太廟拜書
2 要皈依為猶太人,先讀「這本書」再說
3 猶太廟藏書豐富

猶太人的禁忌
1 猶太人的禁忌就是你我的禁忌
2 反猶主義與偏見
3 別說猶太人掌握世界
4 不能和猶太人說的話1:耶穌的殺手
5 不能和猶太人說的話2:小氣、廉價、狡猾詐騙、德國納粹
6 猶太人不慶祝聖誕節與復活節
 
第六章 溫暖、幽默、愛追夢

猶太人很溫暖
1 我來陪你坐,好嗎?
2 善待前任丈夫或妻子,給予溫暖
3 幫助非猶太人一如幫助猶太人

猶太人愛追夢
1 猶太人愛追夢
2 猶太人追夢的背後
3 為什麼猶太人敢追夢?

猶太人愛說笑
1 諧星多是猶太人
2 幽默是猶太人的傳統
3 猶太人的喜劇表演方式

後記

試閱

猶太人很慷慨

1.猶太人愛捐款做慈善

也許,也許,你聽過猶太人很貪婪、很小氣,是很狡猾的商人,或者更直接的說法是,「你很猶太」,意思是你很小氣。

這些刻板印象,來自於納粹黨嫉妒猶太人成功,宣傳說商人就是貪婪,而貪婪的商人就是小氣,請參見威爾拉比(Rabbi Sherwin Wine)《挑釁的人:猶太人的世俗歷史》(A Provocative People: A Secular History of the Jews)。

猶太文化很早就強調掃盲和教育,因此,猶太人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從事的工作,以金融、醫療、商業和法律為多。因為中產階級的關係,猶太人的文化水準在早期平均比基督徒還高,收入就更高。

中世紀時,猶太人幾乎在各個定居的國家都被排擠在其他經濟領域,如不允許有土地,也不允許從事大部分的職業,而基督徒因為宗教的關係被限制,不可從事放貸。

需要用錢的基督徒,就得向猶太人貸款。而猶太人放貸的錢來自當地國貴族或地主。貴族或地主索取高昂的利息,但在政治槓桿運作下,他們嫁禍給猶太人,讓急迫用錢的基督徒以為猶太人是吸血鬼,放高利貸。

根據2008年皮尤論壇研究(2008 Pew Forum Institute Study)發現,猶太人是美國最富裕的宗教團體,有46%的猶太人一年賺十萬美金或更多,相比全美國總人口中才18%的人有同樣的收入,但猶太人在美國的人口少於2%。

從皮尤的研究,可以推敲回中世紀歐洲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猶太人的經濟能力,也可見希特勒的納粹黨大肆利用,將猶太人和貪婪的商人、小氣、狡猾劃上等號,替德國經濟欠佳作為代罪羔羊。

事實是,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凡爾賽條約》中規定德國得賠償鉅額戰爭債,以致德國拚命印鈔票,造成馬克猛跌,引發通貨膨脹和失業。德國人每賺一百元,其中五十元就賠款去了。而1929年世界經濟大恐慌,又重創德國經濟。

如果你還繼續以為猶太人很小氣,顯然是中了納粹黨的毒計了。用貼標籤的方式,將猶太人孤立。

事實上,猶太人並不像你想的那樣小氣。雖然我沒有在猶太公司工作過,但有許多猶太朋友,他們都對我很慷慨。不只對我慷慨,我的猶太朋友們幾乎個個都捐款做慈善,而且還是每個月、每一年,年年如此。因為,慈善,救濟窮人,一直是好的猶太人非做不可的終生任務。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一些猶太人的慈善行為吧!

臉書的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是1984年出生的,他在2010年9月捐給美國紐澤西州的公立學校一億美元,改善教育品質。同年12月,祖克柏簽「承諾」約,承諾在他有生之年要捐出他財產至少50%出來做慈善。

2015年,祖克柏的大女兒馬斯(Max)出生,他和華裔太太普莉希拉寫給女兒的公開信中,捐出99%臉書的股份給慈善機構。99%就是四百五十億美元。

四百五十億美元,對你我來說,都是天文數字。如果你想知道四百五十億美元換算成多少台幣,乘以30就是。

接下來,2016年9月,祖克柏用夫妻倆姓氏成立的陳祖克柏計畫(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CZI)),未來十年將投資至少三十億美元用在科學研究,以幫助治療、預防和管理所有疾病。緊接著,2017年9月,祖克柏為墨西哥三十二年來最嚴重的7.1級地震捐了一百萬美金。

祖克柏,一個三十幾歲的年輕人,他的慈善舉動震撼世界。

祖克柏是紐約州白原市出生的猶太人。他的父母都是醫生。雖然他自稱是無神論者,但無論是猶太文化或猶太教經典,慈善,是每個猶太人的基因,因為慈善是猶太人的傳統,也是律法。

祖克柏如此,那麼,其他的猶太人呢?先來說說我們大眾所熟悉的人物,以拍《大白鯊》、《紫色姐妹花》、《ET外星人》、《雷霆救兵》、《侏羅紀公園》、《辛德勒名單》的最知名導演之一,史蒂芬‧史匹伯(Steven Allan Spielberg)來說,他也是猶太人。

史匹伯不只是知名導演,也是赫赫有名的慈善家。史匹伯在小學就開始拍電影,國中或高中時,他導演的一部影片在他們所居住的城市電影院上映,影片賺了錢,他想將那些錢拿去買錄影器材,但他的爸爸建議史匹伯把錢捐出去更重要。所以,他人生的第一部電影賺的錢就捐出去了。

以後史匹伯拍的電影幾乎每一部都大賣,而他也照樣捐錢。不同的是,史匹伯是很低調的人,他大部分的捐款都是以匿名方式捐出。因此,外界知道他捐款做慈善的是《辛德勒的名單》,那是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大屠殺猶太人的電影。

史匹伯說,《辛德勒的名單》是血錢,他分毫不能入自己的口袋。史匹伯將該部電影的收入,成立了「正義基金會」(the Righteous Persons Foundation)專門研究猶太歷史和文化;另外成立了「秀娥基金會」(the Shoah Foundation),專門做大屠殺的研究和訪談紀錄,如單就納粹大屠殺猶太人的部分就訪談了五萬個見證人,包括倖存的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者……;不只這樣,這個基金會也做了「南京大屠殺」和非洲的「盧旺達種族大屠殺」……。

在健康方面,史匹伯至少贊助了八個以上的醫療醫藥和研究,最多的是兒童疾病,癌症和心臟病等。

在藝術方面,史匹伯至少捐助了七個基金會,如動畫電影,一出手就是一千萬美金或三千萬美金。

而教育和青少年、環境和動物,也都是史匹伯關注的對象,這些大都是由他成立的「神童基金會」(The Wunderkinder Foundation)負責處理。

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我們所熟悉的電影人物,影星保羅‧紐曼,他也是猶太人。保羅‧紐曼是天生的色盲,他的帥氣在1960年上映的《出埃及記》,叫人印象深刻。

保羅‧紐曼演紅的電影,如《虎豹小霸王》、《鐵窗喋血》、《金錢本色》、《非法正義》……。

保羅‧紐曼和他的鄰居作家朋友霍齊納(A. E. Hotchner)於1982年共同出資成立一個食品公司叫做紐曼王(Newman’s Own)。紐曼王的稅後盈餘100%全捐給慈善。雖然保羅‧紐曼已於2008年過世,紐曼王的政策不變,繼續捐款。至今,紐曼王已經捐出超過五億美元。

再舉個更年輕的演藝人物,《亞當等大人》、《當我們混在一起》、《阿呆闖學府》等多部電影的喜劇演員,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也是猶太人。

山德勒除了演喜劇,他還是歌者和導演及創作者。山德勒除了2008年捐給他長大的家鄉,美國新罕布州的男童軍和女童軍一百萬美元外,他還長期捐給十幾個慈善組織,包括非洲自閉症兒和動物保護等。

2016年開了一百歲生日派對,三次被提名奧斯卡的男主角,奪得終身奧斯卡成就獎,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名列美國一百年來最偉大演員排名第17,一生演過至少九十部電影的柯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s),如《萬夫莫敵》、《梵谷傳》、《龍爭虎鬥》、《萬里奪金記》、《大逃獄》、《海底兩萬疇》等眾多電影。我愛極了他演的《玉女奇男》(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挺有魅力的。

道格拉斯是紐約州阿姆斯特丹城的人,父母是白俄羅斯移民美國的猶太人。道格拉斯的爸爸在白俄羅斯時是沿街叫賣、收買破爛的人。道格拉斯的家窮,他從小就要靠賣東西賺取麵包生活的人,在他成為演員之前,他從事超過四十種工作,有一次冬天甚至沒地方過夜,還在監獄裡待了一個晚上。

道格拉斯和妻子安捐款無數,除了捐給他的高中,成立道格拉斯獎學金、成立音樂團,和大學母校聖羅倫斯大學(St. Lowrence University)獎學金外,還捐給諸多加州的學校,以及女遊民、道格拉斯劇院、道格拉斯護理館……。

就以幾個捐款為例,1990年道格拉斯捐款四千萬美金給阿茲海默症團體,九十九歲生日時捐了一千五百萬給道格拉斯護理館,2012年捐五百萬美金給母校大學,2015年捐二百三十萬美金給洛杉磯兒童醫院。這只是一小部分道格拉斯的捐款。道格拉斯和妻子都還活著,他們預計將八千三百萬美金淨額再度捐出。

猶太人捐款不分性別,現在我們來看看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她也是猶太人,是非常出名的歌唱家、演員、製作人、作曲者、編劇和導演。

芭芭拉‧史翠珊演的電影也很多,如《往日情懷》、《姻緣訂三生》、《門當父不對》、《俏佳人》……。我愛極了她演的《楊朵》(Yentl)、《我愛紅娘》(Hello, Dolly)。

芭芭拉‧史翠珊個人就募款二千五百萬美金。史翠珊基金會(The Streisand Foundation)成立於1986年,捐款一千六百萬美金給一千個國家級非營利組織,如環保團體、婦女團體、公民投票、核裁軍。2006年捐一百萬美金給柯林頓基金會的氣象改變,2009年捐五百萬美金給西奈醫療中心的婦女心臟做女性心血管研究。根據《遊行雜誌》(Parade magazine)的《30回饋》調查,在捐款公開紀錄中,芭芭拉‧史翠珊是2007年美國最大的捐款人,也是美國第三大的慈善名人。

芭芭拉‧史翠珊的捐款族繁不及備載,實在太多了。

說慈善,猶太人真是不勝枚舉。2. 猶太人慈善的名單

英文有二十六個字母,從ABC…XYZ,這是我們都學過的英文第一課。

而猶太人的慈善,一定要叫你驚訝連連。當我上維基網路辭典,一查猶太慈善家(Jewish philanthropists),名單居然不是一個個來,而是按照字母,就像是猶太慈善家字典一樣。猶太人慈善家人數之多,是可想而知的。

我好奇的算一算,猶太慈善家的姓氏佔了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的二十二個,頁數長達一百三十六頁(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tegory:Jewish_philanthropists)。

根據慈善記事(the 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2010年的慈善調查,美國五十三個慈善家中,有十九個是猶太人。而慈善記事2017年的報告,美國五十個慈善家在2016年捐助了五十六億美元。

其中,捐助第三大的是一對猶太夫婦馬卡斯(Howard and Lottie Marcus),他們捐了四億美元給以色列的本-古禮安內蓋夫大學(Ben-Gurion University of the Negev),是以色列有史以來收到最大筆的捐贈。

馬卡斯夫婦是戰後在紐約認識結婚的,丈夫哈瓦是牙醫師,而太太洛蒂是華爾街一個大公司的秘書,他們住在紐約市長島的大脖子城。大脖子是猶太人社區,我的朋友大衛也在同一個社區長大。

馬卡斯夫婦的雙方家人親友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納粹殺光了。他們兩人都是在那期間從歐洲輾轉逃到美國,也順利的生存下來的。

洛蒂和股神巴菲特的導師,也就是知名的投資家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是終身朋友。他們經由格雷厄姆介紹認識了當時還在哥倫比亞商學院的天才學生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就成為巴菲特的黏巴達,從1960年初將大部分的儲蓄買了巴菲特所屬的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股票,成為不折不扣的投資者。

不同的是,馬卡斯夫婦買了股票,就一動也不動的讓股票在股票市場睡覺。而巴菲特也說,他和馬卡斯夫婦是超過五十年以上的好朋友。

退休後的馬卡斯夫婦搬到西部奧瑞岡的一個房間的公寓,而過世後,捐出這麼龐大的金額給以色列大學,非常受矚目。

為什麼馬卡斯夫婦會捐給以色列的一所大學這麼多錢呢?

馬卡斯夫婦於1997年初次到以色列參與此大學的水資源和沙漠計畫研究,他們認為若把水的問題解決了,中東就會和平。這是他們夫婦過世後將最大筆的財產捐給本-古禮安內蓋夫大學的動機。

而在生前,馬卡斯夫婦也捐助了不少慈善團體,以猶太人團體居多,根據哈瓦寫的一篇短文,說他1933年在希特勒權力上升時,離開德國的家人和朋友,一個人流浪到義大利去。在義大利,哈瓦不會說義大利語,也不懂社會風俗,又無親無靠,但猶太社區給了他精神支柱,讓他沒有孤單崩盤。1939年,納粹的秘密警察蓋世太保到了義大利,哈瓦又被迫離開,三轉四轉轉到美國來,也是一個人,不會說英語也不懂美國社會,孤單寂寞,還是猶太社區給他溫暖。

哈瓦於2014年以一百零四歲過世,洛蒂則於2015年以一百歲過世。洛蒂過世後,一個幫忙他們夫婦處理財產的組織就把錢捐出給大學。

猶太人做慈善的那麼多,而且還都是長期捐贈的。甚至猶太團體還出了捐款指南,指導想捐款的人可以考慮捐給哪些慈善組織。

根據研究,猶太人捐款和美國人捐款的對象類似,50%以上的捐款,跑到母校去,也就是畢業的大學母校。這是美國大學很有錢的原因,能提供學生很好的學習環境,以及美國大學教育品質在世界上排名居前的因素。

一般來說,猶太人除了捐給母校外,排名第二的捐款對象,居然是我最熱愛的交響樂。



3. 猶太女人是募款高手

2017年逾越節,我受邀到愛綸家參加猶太人最重要的節慶之一,自由。當天在場的有三十幾人,我是唯一的不是猶太人座上客。

逾越節是猶太人最歡欣鼓舞的節慶,這是紀念他們在埃及為奴四百三十年後,在摩西的帶領下逃離埃及。因此,逾越節的食物非常豐盛。

食物一道道上來,讀書聲也此起彼落。而在逾越節的尾聲,愛綸的妹妹蘇西就傳達出募款的訊息出來,她正在為她所工作的醫院的一個年輕等待換腎的病人募款,希望大家可以開支票捐款,「現金也行!」當然現金不行,在美國,很少有人身上帶很多現金的。

不只是蘇西募款,她的姊姊愛綸明說是家庭主婦,其實她是名符其實的慈善家。愛綸的丈夫大衛原來在喬治亞理工(Georgia Tech)教書,他教的是企業管理碩士班(MBA)。美國大學的教授本來就同工不同酬,就看教的是什麼科系。像是MBA的教授,收入肯定比英文系或歷史系教授高很多。因為MBA的教授在外面的行情火熱。也因此,大衛的收入高,而他後來還因著專業而創業成功。

丈夫創業成功,收入高,太太是最順理成章的慈善家。她把丈夫賺來的錢捐出去。而捐錢也是很有學問的。如要捐給哪個單位?要捐給哪個國家?都要做很多的思考和研究,以達到真正慈善的目的。

像愛綸和蘇西這樣的猶太女人比比皆是。猶太女人要不是慈善家,就是募款高手。因為猶太女人從小就耳濡目染,又在猶太文化環境長大,知道「西達喀」是猶太人最重要的價值。

而如《猶太女人愛打麻將》一章所說,猶太女人相聚打麻將,在打麻將時,也是她們募款的時刻。透過打麻將,她們會認識更多社區的人,可以募款更多。

猶太人的家庭主婦在家做菜,照顧一家大小,在家裡或外面的宴會,她們和企業家或高官達人平起平坐。猶太女人因為需要募款,她們打扮得宜,很難得看到猶太女人衣服皺皺的出門,或隨便套上衣服就離開家門,不只這樣,她們的社交能力超強,知識也豐富。

由於知識豐富,猶太女人在社交上不乏話題。而她們募款的技術也因此而節節升高。

如前面所提,芭芭拉‧史翠珊不只自己捐出龐大的金額給慈善機構,她個人也是募款高手,在我所閱讀到的資料裡,芭芭拉‧史翠珊個人至少募款了三千二百萬美金。

「西達喀」讓猶太女人的生命豐富,她們回到家就是家庭主婦,出了家門,就有任務上身~募款或慈善去。



4. 猶太人的農田角落屬於寡婦和窮人

你家稻田種的稻米成熟了,是不是全部是你家的?你家水果樹上長的水果,是不是全部是你家的?

「這還用問!當然是我家的!」也許,你要這麼回答我上面的問題。

可是,猶太人是不一樣的。從遠古開始,猶太人土地的四個角落的農產品,就不是農田主人的。因此,雖然你是農田主人,土地的四個角落的農作物是你種的,是你灌溉和除草施肥的,但收成時,你得跳過四個角落的農作物,不可收割。

你問我,「為什麼我不能全部收割?那是我家的啊!」

不,那不是你的。四個角落的農作物,歸屬寡婦、孤兒和窮人的。

同樣地,猶太人所種的果樹,如橄欖樹。橄欖成熟時,主人將橄欖樹搖一搖,將樹上的橄欖搖下來,去炸油,成為橄欖油或者加工成橄欖產品,給家人食用或賣到市場去賺錢。

請慢步!搖橄欖樹時,你不能把樹上的橄欖全部搖下來,必須要留一些在樹上,因為那是給寡婦、孤兒和窮人的。

這是在猶太人還是農人的時代。猶太人的文化裡就有這樣的規定,收割時,你得保留一部分農作物給孤兒、寡婦和窮人。

而祖克柏的太太普莉希拉和妹妹一起逛街時,她愛上了一雙鞋子。鞋子的標價是六百美金,約台幣一萬八千元。普莉希拉拿起鞋子,看到鞋子的價錢,又放下鞋子。

普莉希拉的妹妹說:「姊姊,妳那麼有錢,就買吧!」

普莉希拉最終沒有買下那雙鞋子。她說:「錢不是我的。」這意思不是說她的丈夫祖克柏小氣,不肯讓太太買鞋。而是,在她的觀念上,錢不是個人的。錢,是該救助窮人,或者拿來做更有意義的事,如在科學醫療上的奉獻,讓全世界的人都因此免於疾病的糾纏。

這是西達喀(Tzedakah)的精神。因為寡婦和窮人沒有你的幸運,你必須要行使正義。慈善,是正義之一。或者說,公義也行。



5.西達喀是猶太人慷慨的來源

西達喀(Tzedakah, צדקה)是希伯來文,字面上的意思是正義(justice or righteousness or fairness)、公道、正直。做最簡單的解釋是,做對的事。

英文的justice和righteousness翻譯成中文都是正義。因此,在中文世界,很難理解其中的真義。為此,我問一個美國朋友,究竟justice和righteousness在英文上的差別是什麼,他舉了很多例子做說明。最主要的是righteousness是建立在right上。而right有很多解釋,但在這兒應該是「對的」。因此,做對的事,對猶太人來說,是再重要不過了。

做什麼事情才是正義,才是對的事呢?

因為沒有恰當的英文字可翻譯出「西達喀」,因此,通常在英文裡「西達喀」被翻譯成慈善。但「西達喀」不只是慈善,更是正義的代表,是做對的事。慈善是有錢人救濟窮人,那是有選擇的,有錢人可以選擇做慈善或不要做慈善。而猶太人的「西達喀」是沒有選擇的,身為猶太人,你非做不可。

包括不可以歧視窮人,也不能幫他們搖橄欖樹,得讓窮人自己去搖。

為了要了解猶太人的「西達喀」,所謂的正義、正直、公道公平,最直接的方法是上哈佛大學桑德爾(Michael Sandel)教授的開放課程,《正義:做什麼事是對的?》(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中文字幕,http://www2.myoops.org/main.php?act=course&id=2258)

在中文字幕中,將其翻譯成《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不過,思辨講的是桑德爾教授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的上課方法,但真正的精髓一如英文的標題,做什麼事情是對的、是正確的,才符合猶太人對正義的詮釋。

這個系列課程非常精彩,既是哈佛大學第一個開放課程,也是哈佛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每堂課有一千個學生坐在戲院中參與桑德爾教授的講課。

我個人受惠很多,我認為上這系列的課程對自己的思想觀念有相當大的幫助。

●(英文字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BdfcR-8hEY)。

桑德爾教授是猶太人,他從小就和其他猶太人一樣,一出生就接受「正義、正直、公道」的「西達喀」教育,加上他個人的靈活,他的課程非常有趣,都是用說故事的方式帶出什麼事情才是對的?以激發思考思辨能力。

總的說來,西達喀是猶太人慷慨的種子,也是慷慨的來源。所以,身為猶太人,慷慨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你有錢,是因為你比沒有錢的人幸運,所以,你需要濟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我的猶太朋友對我說的話。而有錢的人沒有去幫助窮人或有需要的人,那就是缺乏正義了。

對猶太人來說,「西達喀」是猶太人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人生大事。如果你是有錢人,你沒有「西達喀」,那麼,你欠上帝,而且,你也不是好的猶太人或猶太教徒。

對猶太人來說,西達喀不只是慈善,不只是有錢人濟助沒錢的人,而且,態度非常重要。在《猶太人價值觀之書》(The Book of Jewish Values)一書中,作者拉比特魯希金(Rabbi Joseph Telushkin)說他的太太和女兒在紐約街上遇到乞丐乞錢,他的太太給錢後,母女就離開了。走了一段路,女兒對媽媽說:「媽媽,妳剛才給乞丐錢時,妳的眼睛沒有看著乞丐的眼睛,妳犯錯了!」

於是,母女再度回到乞丐面前,再給乞丐一塊美金,這次拉比的太太注視著乞丐的眼睛。回家後,她對丈夫說,「這次我看著乞丐的眼睛,我驚覺他是人,不再是乞丐。」

一般人看到乞丐或遊民都快速走過,而拉比特魯希金說,對猶太人來說,即便十個乞丐中只有一個是真正需要錢的人,猶太人仍然願意給乞丐錢,因為猶太人的價值觀中,這個缺錢的乞丐需要生存。

這就是猶太人的「西達喀」精神。在一個猶太晚餐桌上,坐在我旁邊的八十歲魏斯勒先生(Ed Wexler)對我說,猶太教與其他宗教最不一樣的是,慈善。

慈善,是猶太教的三大支柱之一。猶太教的另外兩個支柱是《妥拉》和學習。

支柱的意思,是最主要的精神、最大的方針,就像一棟房子的支柱,讓房子能夠穩固。

我問魏斯勒先生:「猶太人的慈善有什麼不一樣?」

「猶太人給錢,都是給最高%的。沒錢上大學的人就給獎學金,沒錢去以色列的,就給錢去以色列旅行。給錢,是免息貸款,沒有利息的。還款的期限,由借錢的人提出來,多久可以還。」

例如魏斯勒先生曾經在美國喬治亞州靠海的沙巴那(Savanna)住了三十一年。沙巴那的人口不多,但沙巴那有三個猶太廟。魏斯勒先生是其中一個保守派猶太廟的董事之一,熟稔猶太廟的運作。

「只要是猶太人,從年輕時就會被期待需要做慈善,不需要是有錢人才做,只要經濟許可,就該做。捐錢或捐時間都可以,捐錢是做慈善,捐時間就是做義工,也是慈善。若能兩者都做,是幸運者!」魏斯勒先生對我解釋,身為猶太人,就知道自己被期待做什麼。

「住在沙巴那的猶太人,需要的錢若超過當地猶太廟所能提供,當地的猶太廟就向亞特蘭大的猶太廟請求支援,等於是跨廟協助。」

因為國家被滅,消失了兩千年,讓猶太人吃盡苦頭,以色列才在1948年時復國,因此,猶太人很鼓勵十五歲以上的猶太年輕人至少到以色列旅行一次。而十天的旅行,包括機票、食宿和旅費全部由一個叫做「生存權」(Birthright)的機構,上網(https://www.birthrightisrael.com/countries)去申請就成。

魏斯勒先生領養兒子的女兒去年十九歲時就透過「生存權」去以色列兩星期,生命經驗因此改變。

而蘇珊的女兒2018年要從大學畢業,她已經透過「生存權」申請成功,將免費去以色列旅行十天。

蘇珊的女兒是在中國廣東的孤兒院被收養的,但她由猶太媽媽蘇珊教養長大,她算是猶太人。因此,蘇珊的女兒有「生存權」,可以和其他各國的年輕猶太人免費去以色列旅行。

「生存權」也是西達喀之一,這是瑞內告訴我的,而魏斯勒先生也如是說。



6. 猶太人的窮人由猶太組織解決

「西達喀」既是慈善,也是解決猶太人貧窮的管道。

「我小的時候,在逾越節時,就參加我居住的大脖子城給窮人家送食物。他們住的房子很小,環境不是很理想。」我的朋友大衛對我說,非猶太人常以為所有的猶太人都很有錢,那是刻板印象,不是真的。

猶太人解決貧窮的方法是,「如果你是猶太人,你家窮,需要錢買食物、水電、重要物資等,就可以向猶太組織借錢,而這些錢是永遠不需要歸還的,」魏斯勒先生說。

「如果是猶太人,你的孩子要上大學,沒錢,就可以向猶太組織借錢讀書,不需要利息,本金則在孩子畢業後有能力歸還時歸還。」

美國是除了以色列外,猶太人最多的國家。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re Search)2013年的調查報告指出,美國猶太人和以色列猶太人加起來佔了猶太人的83%。而其他九十八個國家的猶太人只佔了17%。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逃到美國的猶太人以歐洲為主,東歐不少。當時的猶太人被納粹限制,很多人下船都很窮,就住在紐約市的下東區。

猶太人窮,就有猶太免利息貸款組織(Hebrew Free Loan Association,https://www.hflasf.org/apply/loans-we-offer/)提供免利息貸款,至今這個組織還是繼續活絡,而猶太免利息貸款從1897年就在美國生根了。

「沒錢,有猶太免利息貸款組織提供借錢,申請,經過面試,猶太人就可以取得無息貸款創業。」魏斯勒先生解釋。

「不是每個借錢的人都會如期歸還,例如有可能有人每年還到佛羅里達去度假半年,還說沒錢還。而猶太免利息貸款組織也不會因此就緊縮貸款給需要錢的人。」當魏斯勒先生這樣說時,我就想起拉比特魯希金對於給乞丐錢的觀念是一致的,就是即便十個乞丐中只有一個是真的乞丐,還是要給錢,要不然真乞丐的生命就危險了。同樣地,猶太無息貸款也是如此。猶太人沒有「防為杜絕」,對猶太人來說,救一個生命就是救整個世界。

這也難怪,在美國,領救濟金的不是猶太人。因為,窮猶太人有猶太組織提供出路,也不至於因為貸款欠債欠利息就走投無路而全家同歸於盡。所以,我們看不到窮猶太人,並不表示沒有窮猶太人。

甚至,我在「猶太無息貸款」網站上,還看到第一次買房子的人也可以申請無息貸款,連健康保險沒涵蓋的部分也可以無息貸款,還有,個人緊急事件發生都在內。

「西達喀」在猶太人的世界扮演的角色作用如此之大,對內,幫助猶太人上大學,解決貧窮,對外,關懷世界,慈善不遺餘力。

「西達喀」,真是太偉大了!我不禁要對「西達喀」喝采!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137408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