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
內容簡介
從關懷弱勢、倡導環保、監督政府的非營利組織,到2013年8月3日25萬白衫軍促成軍事審判法改革,都是公民社會理念的實踐,也都是非由政治動員、代表自身覺醒的動態文本。
因此,「公民社會」已經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現實的構成部分,並且一直在台灣社會運作不息。甚至被多數台灣人視作為理所當然。
愛德華茲他念茲在茲的,乃是這個「大理念」如何實際改善全球人類的生活品質,同時形成一股促進制度性改革的草根力量。了解此一觀念的複雜內涵,並在生活周遭觀察各種與它相關的現象,乃至親身涉入了其所蘊涵的實踐行動。以本書所探討的方式而言,「公民社會」這個概念有助於同時解釋世界和改變世界。
我們期待讀者閱讀本書,除了汲取知識的養分外,若能回饋到以行動灌溉台灣公民社會的幼苗,並協助其繼續成長茁壯,共創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目錄
作者序
致謝辭
出版序
導讀
1 導論—這個大理念到底是什麼意思?
2作為社團生活的公民社會
3公民社會作為良善社會
4公民社會作為公共領域
5融合:破解公民社會之謎團
6那麼什麼是該做的呢?
參考書目
序/導讀
出版序
公民力量的崛起,是台灣未來不能忽視的一種能量。就在本書出版前夕,8月3日晚間,凱達格蘭大道上擠滿了25萬自發前來參與「公民自覺、拒絕愚弄」集會的群眾。這個活動的發起單位是由39位來自各行各業的「政治素人」所組成,為了想幫一位在退伍前遭到軍隊過度操練致死的洪仲丘下土伸冤,要求徹查真相,結果藉由網絡動員,竟然掀起了被稱作「白衫軍」的巨大公民運動,事後國內外媒體紛紛報導這場集會秩序井然、和平理性,算是創造了公民社會的新典範。
「台灣的公民社會成熟了嗎?」這是幾年前,學界普遍仍然存在的質疑,因為我們看到太多政治動員背後的不單純動機,以及公共議題無法被理性討論的困境,令社會菁英們擔心台灣的公民素質始終無法提升。但在這一次,聽聽發動「白衫軍」走上街頭的發言人,在終場前如何詮釋自己的成果: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創下歷史,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不由任何政治人物或名人引導,單純由公民發起、公民策畫、公民參與的一場公民活動。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你,你們參與並且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演講者繼續說:「我們都是公民社會的一份子,因此這場活動,我們一開始的共識,就是強調公平性。我們希望這個社會,從今天起,不再是政治人物、或是台下的媒體來主導議題。而是像你和我一樣的普通人,用憲法賦予我們的公民身份來主導議題。」
這麼清楚的「公民心聲」,不應該令人動容嗎?公民參與、公民身份、公民社會……一連串的政治學、社會學概念,被鮮活地應用到超大型的群眾集會上,讓每個參與者都感受到自己正在實踐「公民權利」,而這股「公民權力」又真正起了改變現實的作用。學理上經常被闡述的「賦權、充權或培力」(empowerment),不就活生生地躍然體現在集體行動之中嗎?
誠然,「公民社會」本身屬於複雜的「大理念」,有非常多的面相必須更深入地去梳理、探討和論證,這也是開學文化出版社決定翻譯這本《公民社會》的用意所在。巧合的是,本書的出版正逢台灣的公民運動進入到一個分水嶺,以後再談公民參與、公民身份、公民社會等種種概念,我們不應再覺得那是「舶來品」,因為在台灣,我們已經將公民社會的核心價值內化了!
感謝陳巨擘、李錦旭兩位老師的引介,以及所有譯者—尤其張義東—的努力,希望這本書對於傳播及踐履公民社會的「大理念」也能有所貢獻,是為序。
顧忠華2013.08.05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