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台灣:苦悶的歷史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80
    40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第一本站在台灣人立場,以台灣史觀濃縮概述的台灣島史

★戒嚴時期的島內禁書,讓海外台灣人「一面哭一面讀」的真史

 

所謂台灣人歷史,就是台灣人在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而奮鬥的過程

 

對台灣人來說,歷史真相經常是曖昧難辨的,因為大部份出自殖民統治者或和歌德派觀點的台灣史都充滿著神話、謊話和廢話。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之後的台灣黑暗時代,天不清、月不明,神不寧、氣不爽,「苦悶」正是台灣良心知識份子的典型寫照。

 

就在那個白色恐怖的禁忌時期,流亡日本的王育德先生以生命為賭注,奮力完成了這部石破天驚的台灣史名著。本書是頭一次站在台灣人立場,以完全的台灣史觀濃縮概述台灣千年來的脈絡軌跡,深入分析各時代的特色和真實,不僅依循歷史視野追溯台灣的特殊性,並且也為台灣獨立提出了有力的論證。

 

本書於1964年先以日文版在東京問世(弘文堂出版),立即成為日本台灣研究界鳳毛麟角的參考工具書之一,十五年間賣了四萬本以上。漢譯本於70年代同樣先問世於日本,再流傳美、加各地的台灣僑界,無數台灣熱血青年是「一面哭一面讀」,有些是初識台灣母親的「真史」,有些則是澈悟原來他們所知的台灣史竟是被歪曲乖張的歷史。因其震撼力超強,大大撞擊了中國統派和鷹派「台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的思維邏輯,中國共產黨痛罵它是「品質惡劣的壞書」,國民黨更乾脆把它列為禁書。

作者

王育德

1924年出生於台南世家,1943年考進東京帝國大學,1944年因避空襲返台,任嘉義市役所庶務課職員。1945年終戰後,任台南一中教員,兼事台灣新戲劇運動。1947年二二八事件,其兄王育霖遇害。1949年,他深感危機四伏,乃經香港輾轉逃亡日本。1950年復學進入東京大學,1953年考上東京大學研究所,1955年獲碩士學位,並考取博士班,1958年起任明治大學兼任講師,1960年創設「台灣青年社」,發行《台灣青年》雜誌,積極展開台灣獨立運動。1967年獲聘明治大學專任講師。1969年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升任明治大學副教授,並在多所大學兼課,專事語言教學。1975年出任「台灣人元日本兵補償問題思考會」事務局長。1985年9月9日因心肌梗塞去世。
王育德博士本身多才多藝,他不僅是享譽國際的台語語言學家,也是台灣獨立運動的先驅和精神領袖,是大名鼎鼎的台灣獨立運動教父。他對台灣的疼惜,一生一世,堅定無悔,他對台灣獨立建國的用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譯者

黃國彥

1945年生於台北。東京大學語言學碩士,語言學博士課程修畢。專攻日語語言學、日語教育學。曾任文化大學東語系日文組主任;東吳大學外語學院院長、日本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台灣版【王育德全集】編輯總召集人。

譯作:
《台灣─苦悶的歷史》(王育德原著)
《台灣話常用語彙》(王育德原著)
《台灣話講座》(王育德原著)
《輕鬆學日文敬語》
《聽!說!校園生活日語會話》等書

編著:
《日語調調的50音技巧》
《日語發音入門》
《日語基礎語法教室》(與趙姬玉合著)
《漫畫迷說日語:看漫畫學日語》等書

目錄

〔目次〕

 

譯序

中文版序

日文版序

補充修訂版序

 

序章 風雲詭譎的台灣

 

第一章 命運曲折的島嶼──尋求新天地

1 「台灣」──地名的由來

2 海盜的族譜

3 苦難始於澎湖島

4 日本人的魔掌

5 高山族悲慘的命運

 

第二章 不完全的新天地──荷蘭時代(一六二四~一六六一年)

1 荷蘭確立控制權

2 西班牙人在北部的足跡

3 獲得暴利的轉口貿易

4 懷柔高山族得到成功

5 開頭的蜜月時期

6 荷蘭統治下的台灣社會

7 郭懷一之亂

 

第三章 國姓爺的明暗兩面──鄭氏時代(一六六一~一六八三年)

1 酷似國民政府的鄭氏政權

2 逃到台灣的過程

3 鄭氏統治的本質

4 鄭氏政權的內部矛盾

5 抗戰乎和平乎

6 苛斂誅求達到極點

 

第四章 血汗的累積──清朝時代(一六八三~一八九五年)

1 隔離危險分子

2 前赴後繼奔向台灣

3 開拓者的生活

4 腐敗無能的清廷官吏

5 「三年小反五年大反」

6 分類械鬪

7 福建的殖民地

8 化外之地和化外之民

9 歷史的分水嶺台灣海峽

 

第五章 只剩下台灣人──台灣民主國(一八九五年)

1 不知不覺之間被遺棄

2 台灣民主國的本質

3 清兵和台灣人

 

第六章 近代化的漩渦中──日據時代(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

1 日本人繼承的東西

2 得到成功的殖民地統治

3 縱與橫的比較論

4 絕望的武力抵抗

5 徹底的軟硬兼施政策

6 簡大獅和陳秋菊

7 利用迷信的「陰謀事件」

8 林獻堂與留學生

9 文化協會的理想和現實

10 「當十足的日本人有何不可」

11 勃興中出現分裂

12 台灣共產黨和日共、中共

13 兩博士的批評和評價

14 苦悶中的蛻變

 

第七章 和中國人全面針鋒相對──國民政府時代(一九四五~一九六三年)

1 狗去豬來

2 二二八大叛亂

3 香港的台灣再解放聯盟

4 逃竄到台灣的前後

5 大鎮壓和吳國楨的垮台

6 矛盾百出的難民政權

7 掛羊頭賣狗肉的土地改革

8 「反攻大陸」的把戲

9 假面具下的醜惡

10 悲壯的極限鬪爭

11 雷震和反對黨運動

12 海外的獨立運動

13 美國和國民政府之間

14 中共和國民政府之間

 

第八章 從六十年代步入七十年代(一九六四~)

1 內憂外患

2 越戰和文化大革命

3 日本資本的進軍

4 蔣經國和彭明敏事件

 

終章 台灣的獨立

 

我如何寫「台灣」

後記

 

台灣史年表

序/導讀

日文版序

 

出於無法克制的心情,我寫了這本書。提筆的念頭是為了探討:我一千萬同胞背負著什麼樣的過去?現在處於什麼樣的境地?將來應該朝哪個地方找尋活路?

今天台灣已經成為東西冷戰最熾熱的接觸點之一,我期盼這本書能進一步幫助外國的讀者加深對台灣現況的認識,瞭解問題的來龍去脈,摸索正確的解決途徑。

每次到書店,我就深感羨慕和焦躁。書刊之多可謂汗牛充棟,包羅萬象琳琅滿目。但其中到底有幾本是寫台灣的?偶而發現一兩本,內容也不是我想要知道的。既然如此,不管有沒有才能,自己下功夫研究然後公諸於世,就成為無法逃避的責任。

也許令人難以相信,台灣人對台灣的歷史關心的很少,進而研究的更是寥寥無幾。

統治者唯恐台灣人關心自己的歷史,常施加有形或無形的壓力。禁忌並不限於歷史方面,有助於鼓舞台灣人自覺的事物完全不准思考,禁止發表。其間的空白補之以統治者事先預備好的一套思想體系。反對者不是死就是整肅。

我選擇語言學──台灣話為專攻,甚至於必須意識到背後冷酷的眼光。研究語言當然要附帶研究歷史地理。收集資料在日本,埋頭研究在日本,寫成書出版也在日本。

國民政府統治下的現在當然不用說,就是過去任何時代,這種書籍在台灣也根本不能出版,像我這種提筆的人大概早就被砍頭。日本雖說還算安全,仍然有許多台灣統治者的爪牙潛伏在內,出版這本書仍須以生命為賭注。

即使不致於被暗殺,對充滿敵意的毀謗中傷還是要有心理準備。公正的讀者翻閱這本書就知道我並非鼓吹危險思想。

台灣屬於台灣人;只有台灣人才是台灣真正的主人翁;合理解決台灣問題才能對世界和平有所貢獻──我所講的只是極為單純的事實。但是這些話統治者並不中聽。統治者為了自己的方便而歪曲歷史,利用權力與財力向全世界誇大宣傳被歪曲的歷史。因此,在不知不覺之中相信這種誇大宣傳的人們很有可能反而攻擊我所說的是歪曲歷史。

但我相信真理只有一個,獲勝的一定是真理。我擔心的是我的研究是否合乎科學,所建立的台灣史觀是否經得起立場公正的第三者的批判。

在涉獵的過程中,我瞭解到有關台灣的史料並不少,但都是站在當時的統治者或第三者的立場寫的。

台灣人在日據時代以前幾乎都處於文盲的狀態,並未留下什麼可觀的文獻和記錄。因此工作一開始就必須面對困難──從有限的資料中描繪出台灣人不見面貌的面貌,辨聞出台灣人不聞呼聲的呼聲。所幸從許多師長那裏獲得懇切的指導和建議,自己也覺得總算大致正確地──雖不中不遠矣──摸索出台灣人的足跡。

本書如能成為促使我同胞產生自覺的一個轉機,加深全世界的人們對台灣問題的認識,我將感到莫大的喜悅。

最後謹對賜予指導的師長,尤其是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上山春平教授和答應負責出版本書的弘文堂諸位先生衷心致謝。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五日

識於東京池袋寓所

王育德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801857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4
    • 商品規格
    • 15*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