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四月練習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168
    240
  • 分類:
    電子書文學現代詩華文現代詩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黎漢傑 追蹤
  • 出版社: 初文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7/08/25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是詩人第二本詩集,除了繼承上一本《漁父》擅長以幽默輕鬆筆法描寫家人的生活細節,作者也不忘社會現實,觀照的觸角延伸至在本港工作的外籍傭工、底下勞動階層、疲於應付學校考試制度的小孩等等,每篇行數大多不超過三十行,以精簡的白描,刻劃人生的壓抑、猶豫。

作者

黎漢傑

曾任《聲韻詩刊》總編輯。

著有《詩經譯註》及個人詩集《漁父》、編有《2011香港新詩選》、《2012香港新詩選》、《2013香港新詩選》、《2014香港新詩選》。

合編有《風媒集:周策縱翻譯詩集》、《周策縱訪談集》(即將出版)。

目錄

朝著火星前進——序陳立諾詩集《魚的來歷》  葉英傑

輯一:想起卡夫卡
城堡
惰性
失眠夜

墮落
人生
我和我之間
渴望
邏輯哲學論
傳道者
厭世者
厭世者2號
根基
相遇
給一位朋友
種子
泰國
世界
回家

輯二:房間裏的黑暗

道路
途中
熱愛
那年那天

天空
清明
聆聽
結局
樅樹
戒指
吃粥之前
小巴
臨界
無名狀的……
冬日下午
房間裏的黑暗

輯三:魚的來歷
浪花
同居
偶遇
魚的來歷
回顧
北京
第一次
距離
理由
前往希臘小島
無題
回眸
悼念
八月
吃晚餐時

後記

序/導讀

我很少寫新詩,也很少看新詩,因為看不懂;因此,最不適合為新詩集寫序。漢傑的邀約,本想婉拒,但想到跟他認識,是因為他讀過我寫卞之琳的文章,這是新詩結的緣,那就寫幾句話吧。

如果說黎漢傑跟卞之琳有甚麼相似之處,那是他承傳了卞詩淺白明朗的一面,還擅於寫低下層人物,像生活貧乏、給雜誌投稿的藍叔和每天賣魚蛋只賺得幾個零錢的老婆婆。其中以〈隧道〉描繪的情景最真實。詩人快步穿過隧道時,觀察入微的目光已攝取了 「她們」的樣貌、形態和進行的活動,連繫到她們的處境和身世:

遠方的兒子對著手機說
媽媽,我們要一起好好長大
長高長胖,等你回來
記得帶最貴最甜的巧克力
我還在等你說未完的故事

許多人在假日走過聚集無數外傭的場所,只會感到煩囂討厭,有誰想到她們離鄉別井、拋夫棄子的哀傷?詩人卻以廣闊的胸襟、悲憫的心懷,寄以人道的同情。如果我們讀過漢傑第一本詩集《漁父》,當會記得他的〈圖書館的菲律賓女傭〉描述他和一個年輕的菲律賓女傭在圖書館裏讀同一本小說,用朋友的語氣交談,充分表現出他相信一切人,儘管種族和地位不同,都生而平等,都應互相尊重。

他不只寫貧苦無告的小人物,也寫其他掠過眼前而觸動心神的人,如〈書店的背影〉叫他猜測主人公可能是那位白髮蒼蒼的小說家,流露出親切和欽佩之情。當然,人物素描中以他描繪雙親的最動人。我很喜歡〈媽媽〉這一首,在瑣碎平常的家事中見出母子之情,筆調帶點幽默,卻不失溫馨。《漁父》標題詩中父親的形象刻劃得深刻感人;《四月練習》的〈那天回來以後〉和〈Loop〉承其餘緒,敘述退休後的父親呆在家裏打發時間的日常活動、漸漸衰老的身體和行徑、鄰居以為不堪其擾的噪音,這一切在兒子眼中卻那麼自然,覆蓋了厚厚的親情和愛護。

這個集子的風格是多樣的,上述兩首語言樸實,平鋪直敍。標題詩〈四月練習〉筆調輕盈婉約,寫愛情是那麼含蓄:

草地上
一個人
只看到
長凳上的一個人
望着湖
低頭
在筆記本畫了幾幅素描

宿舍的四月
有一個人
練習着

〈流光〉和〈冰塊〉是懷舊之作。前者記敘詩人回到母校演講時撫今追昔,不盡欷歔。〈冰塊〉的冰是個象徵,它凝結了童年的往事。同一種結構法可見於跟着的一首〈那個小孩〉,詩人要送孩子玩具車: 巴士、小巴、電車、的士。孩子都不要,最後說出了心底話:

的士啦好嘛?
你爸爸都是的士司機

我不要
每晚爸爸摸黑回來
都不說話
我不要的士
我要爸爸

詩人活在廿一世紀香港,周遭的光與影、人與物,觸動他敏感的心,也許為此他嘗試以廣東話入詩,可以活靈活現當時當地的情景。〈那個小孩〉是用對話寫的;〈覆診記之一〉是醫生的獨白,隱藏了病人的反應和回答;〈知死〉則用 「小女孩問/她問」和「我話」來交代說話人。這些詩中說話調子和語氣都很自然。

《四月練習》收二〇一四年底到二〇一六年底兩年的詩作四十三首,比起第一個集子的作品,白話文明顯寫得平易圓熟、節奏流暢。期望看到在未來的日子他的敘事抒情更為聚焦,內涵更深刻,技法上有進一步的突破。


張曼儀
二〇一七年一月二十三日


【個人簡介】

張曼儀,生於香港,原籍廣東番禺。五十年代末期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和翻譯,一九六二年香港大學文學士畢業後,負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考取英文及比較文學碩士,其後又在英國華威大學完成翻譯學博士。自一九六七年起在香港大學任教翻譯及現當代文學近三十年,現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副教授。

現代文學方面的著作包括《現代中國詩選》(合編)、《卞之琳著譯研究》等,其英譯卞之琳:《雕蟲紀歷》(The Carving of Insects,與倫戴維合譯)

獲美國筆會二〇〇七年度翻譯獎。近年從事佛教經典及禪詩的英譯。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8782701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32開13*19cm
    • 出版地
    • 香港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