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先秦道家思想研究》明道家思想之淵源,論道家思想之流變,述道家諸子之異同,並及道家與其他諸家之關係,上採《尚書》、《易經》,下集《史記》、《漢書藝文志》、《說文》,闡釋義理。收錄林尹先生序,及徐芹庭先生序。
目錄
序/導讀
(推薦序)
林序
張生成秋,以所撰《先秦道家思想研究》一書,即將刊印問世,而求序於余。余為先秦之時,百家爭鳴,學術之盛,蔚成大觀,而道家思想,影響尤鉅,故司馬談《論六要旨》,獨崇道德之言。蓋道家者流,出於史官,史官明歷史故實,知成敗興衰之由;故體驗事實,而成結論。若「柔弱勝剛強」,若「後其身而身先」,若「無為而無所不為」,若「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皆人情世故變化之極致也。夫極明人情世故者,其流必趨於二極端:一則知人世之變偽,研求以應變,此黃老之術也;一則以人世之變偽,反感而憤世,此老莊之說也。黃老之術,為道家入世之用,老莊之說,乃道家出世之想,要皆本於老子道德之言。
司馬遷《史記》以為老子百有六十餘載,或言二百餘歲,而於老聃、老萊子、太史儋,疑莫能明。後人論《老子》之書,為春秋時作,為戰國時作,亦爭辯未決。余謂老子為殷柱下史,周守藏史,其世為史官,已無可疑。故其立論,世代相傳,要旨相同。余又嘗謂:老子之稱,老蓋其姓,子乃尊稱,稱為老子,亦猶今之稱為某先生也,老為其姓,則其父可稱老子,其子及孫亦可稱為老子,太史公所舉之老聃、老萊子、太史儋,皆老子也,然決非一人。孔子問禮於老聃之老子,當先於孔子,為關尹著書之老子,則後於孔子。今《道德經》雖為戰國時代集大成而成之簡策,然歷世相傳,淵源已久。故先秦諸子,多採其說,而受其影響也。
成秋此書之作,明道家思想之淵源,論道家思想之流變,述道家諸子之異同,並及道家思想與他諸家之關係,用工既勤,採集遂富,其所論證,亦多可取,故為之序云。
中華民國六十年二月瑞安林尹
試閱
林序
張生成秋,以所撰《先秦道家思想研究》一書,即將刊印問世,而求序於余。余為先秦之時,百家爭鳴,學術之盛,蔚成大觀,而道家思想,影響尤鉅,故司馬談《論六要旨》,獨崇道德之言。蓋道家者流,出於史官,史官明歷史故實,知成敗興衰之由;故體驗事實,而成結論。若「柔弱勝剛強」,若「後其身而身先」,若「無為而無所不為」,若「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皆人情世故變化之極致也。夫極明人情世故者,其流必趨於二極端:一則知人世之變偽,研求以應變,此黃老之術也;一則以人世之變偽,反感而憤世,此老莊之說也。黃老之術,為道家入世之用,老莊之說,乃道家出世之想,要皆本於老子道德之言。
司馬遷《史記》以為老子百有六十餘載,或言二百餘歲,而於老聃、老萊子、太史儋,疑莫能明。後人論《老子》之書,為春秋時作,為戰國時作,亦爭辯未決。余謂老子為殷柱下史,周守藏史,其世為史官,已無可疑。故其立論,世代相傳,要旨相同。余又嘗謂:老子之稱,老蓋其姓,子乃尊稱,稱為老子,亦猶今之稱為某先生也,老為其姓,則其父可稱老子,其子及孫亦可稱為老子,太史公所舉之老聃、老萊子、太史儋,皆老子也,然決非一人。孔子問禮於老聃之老子,當先於孔子,為關尹著書之老子,則後於孔子。今《道德經》雖為戰國時代集大成而成之簡策,然歷世相傳,淵源已久。故先秦諸子,多採其說,而受其影響也。
成秋此書之作,明道家思想之淵源,論道家思想之流變,述道家諸子之異同,並及道家思想與他諸家之關係,用工既勤,採集遂富,其所論證,亦多可取,故為之序云。
中華民國六十年二月瑞安林尹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