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金剛經的真面目,你讀對版本了嗎?:八種譯本的比較 以派系思想為主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從《金剛經》譯本的71項差異中,
發現印度派系代遷的思想演進時,
讓經文有龐大的改動!
這將令古譯的研究價值再次受到關注,
更可能令現代佛學文本對比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受到衝擊。
古來皆知金剛經各譯本有所不同,其差異有哪些?內容是什麼?
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是什麼?是翻譯者?還是源於底本?
若源於底本,所牽涉的內容是什麼?是否與印度的派系代遷有關?
若與印度的派系代遷有關,是否表示各譯都有各自所要發揚的義理?當中用詞可否互相取代?
若義理不同,用詞又不可互相取代,那麼,純粹文本對比的研究方法,便可能對問題提供不正確的結論了。如此,我們應該如何改進?
在《金剛經》的近代二英譯本和古代六漢譯本中,差異較大的鳩摩羅什大師譯本廣受質疑與批判。本書採現代文本對比的佛學研究方法,對八譯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義理對比,從71項差異中,發現《金剛經》不同的譯本,暗藏著源於印度派系代遷的思想演進,導致經文出現龐大改動。現代學者作為對比之用的梵本,極可能是古代已被改動過的《金剛經》新型態。
目錄
第壹章 緖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範圍
二、研究方法
第三節 文獻回顧
第四節 論文架構
第貳章 七十一項文本差異(前)
第叁章 七十一項文本差異(後)
小結
第肆章 重要思想的演進
第一節 大乘正宗的開教
一、須菩提前後二問
二、發菩提心與行菩薩乘
三、住、修行、降心
四、世尊的回答
五、無四相
第二節 前半菩薩應無「所」住的開示
一、無住布施
二、無為法
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四、是名般若波羅蜜的存廢
第三節 後半菩提心無「我」相的悟入
一、諸法如與真如
二、心與心流注
三、善法與無上菩提
四、三十二具足相
五、四句與八句偈
第四節 度眾而無相的證入境界
一、不生、不取與不住
二、一切有為法
第五節 能斷與瑜伽行派
第伍章 義理以外的翻譯對比問題
第一節 羅什與流支的翻譯風格
第二節 直譯與意譯
第三節 經本序幕與大乘初興
第四節 印度本土的派系代遷
第五節 時空與底本
第六節 底本的時空位置
第七節 現存梵本的對比局限
第陸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的總結與功用
第二節 研究的限制與展望
參考書目
序/導讀
自序
本作《金剛經八譯的文本比較──以派系思想為主》,是2016年筆者就讀碩士班時的畢業論文,並經過若干修訂後進行出版的。
撰寫本文的近緣是筆者決定剃度前,為免貽害眾生,便曾以另一本至今仍未出版的《金剛經八家譯注》,交給家師 上暢下懷長老鑑定內容是否吻合佛法,方敢出家。那算是我十多年來研究《金剛經》的一個總歸納吧!老師父認可了,結果便使我加入了僧人的行列。
首先必須向廣大的讀者說明,這是一本非常學術性的書刊。若然讀者是以純粹修行佛法的立場閱讀它的話,甚有可能會令閣下感到沉悶無趣。但還是請各位按捺一下心情繼續閱讀,因為您在其他佛典上遇到的問題,也許在本書多元的討論中會找到一點點線索,助您破除障礙。
研究《金剛經》,一是因為我初信佛時,它給與了我新的生命,因此我對它感情深厚,珍之重之;二是因為在研習的過程中,曾面對過無數各式各樣的問題,在一一解決的同時,往它更深處發掘便成為了我的樂趣!尤其是研究《金剛經》的現代學者們,都會拿久遠遺留的梵文斷片作為準則,來裁決漢傳譯本的不正確。對於既是學者又是修行者的我而言,這是件值得追查探討並研究清楚的事,是絕不能敷衍了事的。因此,把過去搜羅的資料和一直研究所得的見解加以整理,便是這篇論文,更希望能藉此提升我國古代譯典的學術價值和地位。
本書之能夠出版,首先必須多謝恩師 上暢下懷長老,他的多次認同,每令我信心培增,知道所說離佛不遠。其次是淨覺僧伽大學校長 上淨下心長老,感謝他提供了優良的環境和師資,讓我安然地在幾個月內整理文章,更要感恩他為本書撰序,並在我往泰國進修給與莫大幫助。還有感謝五位當日論文答辯的主考老師,分別是 上從下慈法師、鄭振煌教授、楊永慶教授、黃運喜教授和陳劍鍠教授(排名不分先後),幾位教授的評價與支持,都是本書出版的最大力量。特別是 陳劍鍠教授,他極力提議本書出版,乃至百忙中為此撰序,內容既專業,又充滿著對佛學研究的熱情,實在令我深深感動!本書的刊印工作是由 鄭振煌教授領導的中華維鬘學會所襄助的,故此必需向學會的各位成員,特別是 鄭教授與 李倫慧居士表示至高的謝意。另外, 曾泓議先生不但在資源與聯繫上出力,更為此書擔當義務校對,實在感恩非常。
最後,筆者願以此書,奉獻給我那已過世的父親 吳水桃居士,以紀念他常懷護念眾生的情操,以及一直以來對我的幫助;也要獻給所有古代的翻譯家,他們的忘我法施,實應獲得我們的肯定與尊重!
筆者自知才疏學淺,故文中若有所不善處,還望各方大德及善知識勿吝指正為盼。
釋定泉
序於泰國曼谷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