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_李珠珢的主場日記

【電子書】流雲抄

固定
版型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週年慶】情緒小夥伴全面9折

  • 7 357
    510
  •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地獄無門。災難從寂靜中升起,生命自敗滅中一再重生。

 

年青作家李日康的第一本散文集

書寫香港及其倒影

細察蟄伏日常的確幸與確哀

 

◎樊善標撰推薦序◎蔡琳森、沐羽知音推介

 

「由不測起始,而後悲鳴,嘆息,毀滅,神秘,恐懼,堅定,夢幻。」

 

《流雲抄》是年青作家李日康的第一本散文集,收錄散文近作二十篇。本書以「不測」為題,所關注的卻並非轟烈的天災人禍,而是著眼於日常經驗裡,逐漸發生的崩壞現場。他將「一瞬」拉長放大,重組成無限的命運鏈條,由是,有〈奈良電幻〉中前仆後繼的守經人,在悠長的年月裡窮其一生,守著脆弱的經書;〈雪白如嬰〉中天真的狗一再被賣,年幼的母親對人類的信任日漸瓦解;又如〈平安神宮前寫生〉,作者在大眾熱衷的祭典裡,所注視的卻是歷史巨流中被一一遺落的犧牲者。

 

留學日本對李日康帶來不只是文化衝擊,還有天災的威脅:地震、雨災、熱浪一再來臨,置身多災多難的陰翳之島,使人不得不逼視無常。然而他的異鄉經驗,卻無一不與傷痕纍纍的香港對照重疊,與本土記憶融合而得到轉化。偌大的人間之世,承載無處容身的過客,此刻可是島國的北方圖書館、轉念亦可是風風火火的亡命小巴。

 

有別於一般的旅遊散文,作者的視野不限於地域,而是將生命視作一場廣義的行旅。漫長的旅程中,他到過真實的異地;去過泰拳教練口中的故鄉、健身室的鐵之國;聽到由歷史另一端傳來的戰爭回音,蟄伏在日常事物當中,終將傳到未來的耳裡。

 

「我不能擺脫無門地獄,於是我唯有把自己打開,讓事物轉蓬開去。這不是圓滿的句號,但我們暫時只好藉此安頓下去。」

作者

李日康

香港年青作家,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哲學博士,文學雜誌《字花》編輯,擅長散文、小說及評論,獲大學文學獎、兩岸三地短小說大賽、中文文學創作獎等獎項。多年來專注創意寫作教學,參與何鴻毅家族基金「筆可能」創意寫作計劃,並於多間中學擔任創意寫作導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講師。作品見於《明報》、《Sample樣本》、《聲音與象限:字花十年選小說卷》等。

目錄

推薦語一/蔡琳森

推薦語二/沐羽

推薦序:深邃與連結──序《流雲抄》/樊善標

消失

奈良電幻

通學路

一清二楚

擊影之外

雪白如嬰

消失的蕃薯

鐵的國

空之聲

鼠尾草

地獄無門

亡命旅程

北方圖書館

徒行

小小

無題

平安神宮前寫生

後來你我消失在街頭巷尾

漂流的法則

跋:混淆序列的筆記

序/導讀

深遽與連結──序《流雲抄》
/樊善標(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
 
《流雲抄》的書名起得輕描淡寫,但讀來花了氣力,也許作者和我賴以生存的譬喻很不一樣吧。這當然是借用〈跋〉裡提到過雷可夫(George Lakoff)和詹林(Mark Johnson)那本書的名字。李日康關注寫作倫理、怎樣保持創作的能量同時黏貼現實,以及審查限制等問題,這些我也深感興趣。李日康三十出頭,《流雲抄》是第一本創作集,他同時研究古典文學,這些背景也和我昔年有點相似。可是我們畢竟並非同代人,他提到「肌肉型」和「流水型」兩種散文,引用李嘉儀說要把事物「描寫至起格的程度」,這些妙喻令我忍俊不禁,繼而想起一九二○、三○年代之交,梁遇春在〈醉中夢話〉之一裡建議:「若使因為年輕人力氣太足,非用不可,那麼用來去求ease同charm也行」,「賣力氣的理想目的是使人家看不出賣力氣的痕跡」。
 
梁遇春當時要比李日康今天小上差不多十歲,但他追隨的是周作人,難免過早地沾上了中年的風霜。梁遇春認為,「小品文是用輕鬆的文筆,隨隨便便地來談人生,因為好像只是茶餘酒後,爐旁床側的隨便談話,並沒有儼然地排出冠冕堂皇的神氣。」(〈《小品文選》序〉)。這些給談話設置的情境,顯然來自廚川白村令人神往的描述:「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爐旁邊的安樂椅子上,倘在夏天,便披浴衣,啜苦茗,隨隨便便,和好友任心閑話,將這些話照樣地移在紙上的東西就是essay。興之所至,也說些以不至於頭痛為度的道理罷。也有冷嘲,也有警句罷,既有humor(滑稽),也有pathos(感憤)。所談的題目,天下國家的大事不待言,還有市井的瑣事,書籍的批評,相識者的消息,以及自己的過去的追懷,想到甚麼就縱談甚麼,而托於即興之筆者,是這一類的文章。」這是魯迅的中譯,不遺餘力地提倡小品隨筆的卻是周作人和他的後學。
 
梁遇春並非僅僅依傍周作人,他自有獨到的觀察:「小品文同定期出版物幾乎可說是相依為命的。……這自然是因為定期出版物篇幅有限,最宜於刊登短雋的小品文字,而小品文的沖淡閒逸也最合於定期出版物讀者的口味,因為他們多半是看倦了長而無味的正經書,才來拿定期出版物鬆散一下。……中國近代的文壇豈不也是這樣嗎?有了《晨報副刊》,有了《語絲》,才有周作人先生的小品文字,魯迅先生的雜感。」最後一句應該不包括魯迅某些用作投槍匕首的雜文。稍後林語堂主持的《論語》、《人間世》、《宇宙風》也都催生了大量小品文──不管是否合乎梁遇春的口味。
 
現代散文以好像和友人聊天的親切語調寫作,把古代正經文章居高臨下的傳道解惑,轉為人我平等的抒發交流。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報刊「專欄」盛極一時,有些論者甚至把它認作香港文學的正字商標、香港文化的奇花異卉,這種盛況恐怕周作人、梁遇春、林語堂都料想不到。可是文章既然發表於面向公眾的消閒刊物,必須處處替素不相識的廣大讀者著想,入俗的代價是有時親切流於虛偽,輕鬆變得浮薄。然而有花開就有花落,近年紙張媒體日趨式微,由報刊專欄培養出來的新作者,已經少之又少了。取而代之的電子媒體,能夠精準地連結具有共同點的作者和讀者,雖然再難捧出萬眾矚目的作家,但在小範圍裡獨特變成共性,就有可能發展出披肝瀝膽的情誼、拈花微笑的默契,閒談風調不必然是散文的正宗了。李日康本是新世代的人,書中各文又最後成形於一個特異的時機,告別舊傳統、呼喚新感性的意味也就更強烈了。
 
《流雲抄》一直令我有點無從進入的苦惱,直至讀到〈後來你我消失在街頭巷尾〉那句「空氣刺眼」,才覺恍然。此後,對「天真或自視過高」、「親切勝於危險」云云,就都深有同感了。我於是明白,共享暗碼的人是不會再追問為甚麼是「斯巴達兵」、「騎兵」(〈亡命旅程〉),而不是其他的。不過我仍有點猶疑,是因為那體驗太凶險刺骨,不便直陳,還是作者思維表達的習慣本來如此?〈空之聲〉的零式戰鬥機模型、〈北方圖書館〉的高台寺餓鬼,都在我的經驗以外,不能有所感,但仍可理解;〈小小〉的人物關係、時序先後,都無從理清,就有點茫然了?進一步想,這是著意的經營吧,就像多次出現的よしこ,直到〈漂流的法則〉才赫然宣布不是日本人,似乎都暗示沒有寫出來的還有很多。不寫出來,並非為了製造懸疑,而是認為一切皆屬枝節浮光,無從把握根源和底蘊──我認為這就是〈跋〉所說的「不測」了。多寫一些、少寫一些,並沒有明顯分別──前提當然是讀者要有同感。
 
這不限於某次災難中(例如大阪地震)的心理狀態。篇幅短小的〈爪〉是個方便說明的例子。此文把一宗扶手電梯意外寫得陰森可怖,那個普通的中年婦人因為失足而想抓著作者的小腿作支撐,竟令他感到巨大的惡意瞬間附在婦人身上。這事在作者看來如此可怕,是由於沒有預兆的災禍隱伏在日常的場景裡吧。不過作者在〈跋〉裡說,入集各文往往經過大幅修訂,所以這未必是多年以來的陰影,而是近期創傷後對過去的重新感受也說不定。
 
〈雪白如嬰〉裡的叔母為了七、八百元把懂性的唐狗賣到市場宰掉,文中特意寫到叔母純粹爽直的笑聲,在承諾不賣和轉頭就賣掉之後都一樣,變生肘腋令人心裡發毛。文中還有另一隻幾乎被抓去人道毀滅的狗,那是母親幼時的玩伴,雖然逃出生天,卻已性情大變,母親也從此不養寵物。兩位女性長輩、兩隻狗顯然易見地各成對照,但我更有興趣的是,母親的童年創傷解開了她後來不允許作者養貓之謎,如果同樣進入叔母的內心,會不會讓她變得沒有那麼不可預測呢?無論如何,對不測的疑懼沒有令作者過於自我保護,真可慶幸。書中可見,和他有交往的人可不少,文化背景和國籍也未成障礙,例如〈擊影之外〉那些泰國拳擊教練,雖然聚散無憑,仍有不止於顧客和服務人員的互動,儘管善意最後只能黑色地表達。
 
硬裝的悲天憫人固然令人齒冷(〈徒行〉),但像下面這段話,實在是非常溫暖有力的鼓勵:「現在對痛苦的忍耐又再次刷新,當日的極限壓縮成鹽樣的結晶,只偶爾在皮膚上一閃。人承擔苦難的潛能原來是極大的,但把人充撐起來的不是救助,而是苦難在內,燃燒。只要人不停下來,那透明無明像汗的成分便會源源不絕自體內溢出,流佈全身。」(〈通學路〉)。讀《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我所得的最大啟發,是每個人看到事物的某些層面,同時忽略了另一些層面,而各人所見或者很不一樣。所以承認別人可以有另一套隱喻,嘗試去體會它的喻指,並且把自己的隱喻翻譯成對方能領會的意思,是彼此溝通的基礎。災難之中,要有堅忍,要有善意;堅忍煥發個體的潛能,善意把個體連結成強韌的群體。然則今後的文學要怎樣在深邃與連結之間拿捏分寸,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李日康是強於自覺的作者,他走下去的步姿值得期待。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8780218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0
    • 商品規格
    • 13.5*19
    • 出版地
    • 香港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