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再造的祖先:西南边疆的族群动员与拉祜族的历史建构
內容簡介
                        
1950年代,在建構合法性和穩定邊疆的內外需求下,國家開展了民族識別工作。中緬邊界上的“倮黑族”被改稱為“拉祜族”。然而,被改變的不只是名字,其族群的身份和歷史也被重新改寫:世代生活在西南邊疆一直與漢人抗爭的“倮匪”,被替換成一個虛構的,來自青海且與漢人友好共處的“拉祜族”。
拉祜身份替換的例子狹特且意味深長,其背後是知識在國家權力的籠罩下層層扭曲的過程:為配合國家的民族識別工作,歷史學者建立了一套中國民族史論述,確定了漢族的先進性及民族大團結的基調;拉祜族的知識精英依據這套論述,主動為族群塑造了一個符合國家需求的身份;而這種被再造的身份,在知識的多向流動中進入了拉枯村民的日常生活,逐漸替代了族群真正的身份和歷史。
作者經過這十五年連續的田野調查,結合全面的史料梳理,剝離出在邊疆政治格局變化與國家主體性建立的背景下,“拉祜族”被邊緣化和重構的過程。同時,通過挖掘“倮黑”在與漢人和官軍的對抗中興起、遷徒的歷史,作者試圖為這個族群找回原本的信仰和身份。
				拉祜身份替換的例子狹特且意味深長,其背後是知識在國家權力的籠罩下層層扭曲的過程:為配合國家的民族識別工作,歷史學者建立了一套中國民族史論述,確定了漢族的先進性及民族大團結的基調;拉祜族的知識精英依據這套論述,主動為族群塑造了一個符合國家需求的身份;而這種被再造的身份,在知識的多向流動中進入了拉枯村民的日常生活,逐漸替代了族群真正的身份和歷史。
作者經過這十五年連續的田野調查,結合全面的史料梳理,剝離出在邊疆政治格局變化與國家主體性建立的背景下,“拉祜族”被邊緣化和重構的過程。同時,通過挖掘“倮黑”在與漢人和官軍的對抗中興起、遷徒的歷史,作者試圖為這個族群找回原本的信仰和身份。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