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重返《國史大綱》:錢穆與當代史學家的對話
跟著歷史學家品讀大師經典內容簡介
細緻解構錢穆的思想 理解《國史大綱》的最佳入門書
王汎森、王健文、孔令偉、丘文豪、徐兆安、高震寰、許凱翔、游逸飛、傅揚、鄭丞良、閻鴻中——
11位史學專家,規劃12個議題,跟著歷史學家品讀大師經典
《國史大綱》的魅力延續近百年,要讀懂史學巨著,就不能不了解錢穆的思想。本書以閱讀、史料、學說為三大方向,從錢穆寫作的時代背景談到他對各朝代的史觀,第一本全方位解析《國史大綱》的微言大義。
匯集當代史學觀點 主題式解讀錢穆的學術世界
《國史大綱》脫胎於錢穆的教學講義,他一九三八年在西南聯大時,眼見局勢劇烈變動,決心撰寫新的中國通史,激發大眾對社會的關懷。錢穆以大綱式寫作,蘊含古今幾千年的史料與研究心得,實際內容龐大且深厚,然而在成書近百年後的讀者視野下,如何理解史學巨著背後的時代精神?又如何了解以「綱目體」樹立起的歷史詮釋?
本書分為「錢穆的思想世界」、「《國史大綱》的歷史世界」兩大主題,從歷史書寫、閱讀視角、學術精神、士人概念、域外觀點、宗教影響、朝代史觀等論點著手,帶領讀者一步步打開《國史大綱》。
目錄
出版緣起 商務一百二十五年 出版不朽始終如一/王春申(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
企劃序 重返一九四○ 與錢穆對話/陳建守(臺灣商務印書館選書顧問)
壹 錢穆的思想世界
歷史時間是延續的嗎?——錢穆與民國學術/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在鄉的新知識份子
一九三〇年代的三種歷史觀
從「內部」或「外部」評判歷史
「文化的」或「文明的」
「新通史」
時間是斷裂的還是連續的?
中國歷史的「本質」是什麼?
小結
需要一種新的國史——錢穆與《國史大綱》/王健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歷史書寫與國族形塑
中華民族:一個新國族的誕生
國史書寫改造運動:需要一種新的國史
時代潮流之外/內的錢穆
意義危機與技術危機:《國史大綱》的寫作
為故國招魂
未來預言書
小結
開放性思考的歷史敘事——《國史大綱》與通史精神/閻鴻中(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副教授)
近代的「通史」和「國史」
〈新史學〉與國史的「理想」
「國史」寫作運動
《國史大綱》的「國史」觀念
中國史的系統論
政治史的動態:政體演進
封建帝國與立國形勢
歷代的立國形勢
中國政治的疑難問題
學術思想的通史考察
中國宗教特質的演變
經濟重心的推移
面對歷史難題
歷史思考的開放性
如何閱讀《國史大綱》——經典.學說.史料/游逸飛(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國史大綱》何以為經典:中國通史的典範
《國史大綱》涵攝的各家學說:勝義紛披的史論
《國史大綱》徵引的史料:森羅萬象的傳世文獻
小結
情的融合?——《國史大綱》與域外思想/孔令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近代中國史學界的域外觀
錢穆的域外論述
重思「中國」與「域外」的概念
小結
士之自覺——能動性問題與現代中國思想史中的《國史大綱》/徐兆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軼出歷史解釋的士人自覺
逆風的士
以內在的自覺對抗外在的公理
悲欣交集的文化復興觀
小結
錢穆與余英時/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亞之寶余英時
錢、余治學觀點的出入
貳 《國史大綱》的歷史世界
從文獻中抽繹時代精神——《國史大綱》的上古史/高震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我與《國史大綱》的接觸
錢穆書寫的上古史
中國上古史的研究方向
大時代的氣運盛衰——《國史大綱》的中古史/傅揚(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合理的立國精神
君、士、民的互動
制度及其精神
大時代的沒落
延續錢穆的探索
小結
立基於社會治理——《國史大綱》中古代至中古的宗教/許凱翔(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宗教的定義及其時代性
政治關懷下的宗教評價
小結
以政治為走向的書寫——《國史大綱》的宋元史/鄭丞良(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內容要點
史識舉隅
爭論焦點
小結:錢穆在《國史大綱》的潛流脈絡
專制下的經濟與學術——《國史大綱》的明清史/丘文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前言
《國史大綱》的創作背景
通史視野下的的明清史
小結:如何看待《國史大綱》?
序/導讀
出版緣起
商務一百二十五年 出版不朽始終如一
王春申/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
呈現在讀者眼前的這本《重返國史大綱:錢穆與當代史學家的對話》,乃是臺灣商務印書館與王雲五基金會於二○二二年合辦「重返《國史大綱》」系列講座的成果。二○二二年是臺灣商務印書館遷臺七十五週年暨商務印書館創辦一百二十五週年的重要日子,我召集同仁集思廣益,設想如何慶祝這個別具紀念意義的年分。在同仁的建議之下,我們決定推出兩項大型的系列講座:一是《國史大綱》、二是《歷史的轉換期》,後者因為時間安排和疫情反覆的緣故,不得不割愛。
選擇錢穆《國史大綱》作為系列講座主題的理由很簡單,《國史大綱》一直長踞臺灣商務暢銷書排行榜前三名,迄今已經是第五版了(最新版為二○二三年三月出版)。學院內外的讀者也都知曉錢穆的大名,在一個紛亂的年代,重溫大師的經典之作,不失為一件好事。我們的規劃是每週進行一次講座,壓軸場則在當年度(二○二二)的國際書展會場舉行。我要感謝應邀演講的諸位師長,我參與了每一場講座,獲取許多過去我不知道的知識。我也要特別感謝王汎森院士,王院士在國際書展的講座高朋滿座,因為場地時間的限制,讓許多讀者未能盡興。我看著臺下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在講座結束後,又特別勞駕王院士加演特別場,希冀能一解讀者求知的慾望。這些講座的影音,我們也後製完成,放在臺灣商務印書館的YouTube官方頻道,提供給無暇與會的讀者觀看。
最後,我要藉著這個機會,向讀者介紹王雲五基金會。位處新生南路巷弄的王雲五基金會已經整修完成,一樓有常設的王雲五展覽,地下室則有講座和上課的空間。王雲五基金會除了推廣講座活動之外,對於偏鄉教育、兒童閱讀和自學獎學金亦大力支持。我誠摯歡迎讀者前來參觀基金會,也衷心希望大家加入我們的行列。
企劃序
重返一九四○ 與錢穆對話
陳建守/臺灣商務印書館選書顧問
二○二二年春天,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囑咐我規劃關於《國史大綱》的系列講座,要作為紀念臺灣商務印書館遷臺七十五週年的慶賀。我接獲任務後,心中浮現兩個想法:第一,實體講座要有相互搭配的成果出版,不能在演講結束後,隻字片語也隨之煙消雲散;第二,講者的規劃既要有術有專精的成熟學者,也要有初出茅廬的年輕學者。因此,我的規劃就朝這兩方面去進行。有學者從《國史大綱》的成書脈絡和錢穆的學術交游切入,有學者從《國史大綱》的專題史和時代分期入手。後者主要交由年輕學者來進行,看中的是他們在各自專業的領域上,重讀《國史大綱》的反響。
「重返《國史大綱》」系列講座一共進行了十二場,我很感謝這些受邀而來的學者不僅提供了這麼精彩的講座,還耗費心神將演講逐字稿改成書面文章,交付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重返國史大綱:錢穆與當代史學家的對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錢穆的思想世界」,主要著眼於錢穆的學思歷程與《國史大綱》蘊含的義理。這部分有孔令偉和徐兆安的兩篇文章,原先是安排在《國史大綱》專題史的範疇,惟臺灣商務編輯部同仁閱讀後,認為安排在第一部分更加妥貼,我閱畢內容後,從善如流接受同仁的建議。本書的第二部分是「《國史大綱》的歷史世界」,由出色當行的年輕學者各自分工,層層剖析《國史大綱》的歷史分期。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提出近來研究的新趨勢,這等如是和錢穆進行時代對話了。要特別說明的是,錢穆在《國史大綱》是以朝代的遞嬗作為書寫的重心,講座的安排則是以講者的專業和講題為主要考量,也因此會出現以時段為主的「中古」和以朝代為主的「宋元明清」混用的情況,這點還請讀者諸君諒察。
「重返《國史大綱》」系列講座舉行之時,正是臺灣疫情反覆的最後一波高峰,這當然影響了講座時間的規劃和參與的人數,但絲毫不減損講者的風采與內容的豐富。臺灣商務印書館同仁為了體恤無法參加的讀者,花了一番心力將影片後製放上網路。如今講座更編為書籍《重返國史大綱》,出版在即,正是讀者重溫《國史大綱》的最佳時機。相較於講座進行的場次順序,讀者現在可以更自由地挑選,無論是要按照書中編排的次序去搭配觀看影片,還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挑著閱讀饒富興味的篇章,都無妨於各位進入錢穆的世界。與此同時,讀者也可以藉此細細品嚐口語與文字的力量與溫度。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