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蔡文姬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224
    320

內容簡介

蔡文姬是漢末三國時期的才女,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耳濡目染隨父親蔡邕學詩、學琴,因而「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但是她生不逢時,皇帝荒淫,外戚與宦官專權,軍閥混戰,異族入侵,時局動亂。蔡文姬在逃難途中被匈奴騎兵擄掠淪落匈奴十二年,遭綁架逼婚。後曹操遣使臣贖她歸漢時,她悲喜交加,決定回歸,但必須捨棄兩個親生兒子。蔡文姬歸漢,老家已無一個親人,「煢煢對孤景,怛吒糜肝肺」。第二任丈夫匈奴左賢王遭仇家殺害,曹操於是賜婚,命董祀娶蔡文姬為妻。她的第三次婚姻又遇波折,董祀獲罪將被處斬,她拼力營救,蓬頭跣足向曹操求情……
 

從小說中可以看出,但凡女人所能經歷的苦難,蔡文姬幾乎都經歷了,苦難容易使人消極沉淪,萎靡頹廢。但是蔡文姬面對重重苦難,沒有被嚇倒和壓垮,而是勇敢地承受苦難,並用淚水、用心血、用生命進行創作,用詩歌和音樂吟詠苦難、展示苦難,最終創作出《悲憤詩》、《胡笳十八拍》兩部豐碑式的經典作品,因而名垂青史,世代流芳。

作者

張雲風

 

江蘇射陽人。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學者,作家。在大陸和臺灣出版有:長篇歷史小說《秦宮花后──趙姣娥》、《漢宮梟后──呂娥姁》、《漢宮豔后──衛子夫》、《晉宮妖后──賈南風》、《漢武大帝》、《唐明皇》、《赤壁之戰》、《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蘭陵王傳奇》;文史專著《中國著名山水詩評注辭典》、《中國帝王事略》、《中國宰相事略》、《中國將帥事略》、《中國后妃事略》、《中國外戚事略》、《中國宦官事略》、《漫說中華孝文化》;歷史故事集《二十四孝》、《新編四十八孝故事》、《新編四十八忠故事》、《中華精忠報國故事》、《中華近代報國故事》等。共四十八部(本)著作,逾一千萬字。

目錄

序言:苦難鑄就堅強 吳玟/009

 

第一章 蔡家愛女/015
大儒蔡邕眈擱了婚事/016
天上掉下個老姑娘/019
從《青衣賦》到《協和婚賦》/024
寶貝愛女姍姍來遲/029

 

第二章 福兮禍伏/035
老蔡家的福氣與好運/036
小文姬三四歲就學習認字和背誦古詩/040
平地狂飆,晴天霹靂/045
朔方,好遙遠好荒寒呀/051

 

第三章 江南煙雨/057
蔡邕獲赦又亡命江海/058
封橋,如詩如畫的水鄉/064
《女訓》,慈父對愛女的告誡/069
詩樂基因之煙雨,浸潤稚嫩心田/075

 

第四章 書香琴韻/081
吳城刺繡,吳越爭霸/082
神奇會稽山:《論衡》與《琴操》/086
曹娥江畔曹娥廟,曹娥廟前曹娥碑/092
金響玉振焦尾琴/097

 

第五章 喪母之痛/103
蔡文姬因娘生病而憂心和擔心/104
趙玉玉病逝,北方發生大事變/109
蔡文姬三個堂兄和外公死於大事變中/117
返回老家圉里,再添喪親之痛/122

 

第六章 悲苦婚姻/129
衛仲道巧遇蔡文姬一見傾心/130
準新娘有幸認識了曹操叔叔/135
無歡無愛的婚姻,難於啟齒羞於啟齒/141
十六歲小寡婦回娘家孀居/146

 

第七章 驚世變亂/153
殺戮,殺戮,董卓坐收漁利/154
惡魔濫施淫威,蔡邕二進官場/159
美貂蟬拜訪蔡文姬/166
遷都長安,焚毀洛陽/173

 

第八章 天坍地陷/179
蔡邕升官封侯,王允銷毀金人/180
蔡琬情願嫁個二婚男人並當後娘/184
醜惡而殘忍的連環計/191
王允殺害蔡邕/196

 

第九章 惶惶惴惴/203
蔡文姬決定在長安為爹守喪三年/204
四大金剛殺進長安城/210
承志耀親,創作欲望/214
亂亂亂,怎一個「亂」字了得/219

 

第十章 淪落匈奴/227
異族異國男女的邂逅/228
「禮貌」的擄掠--遠赴匈奴/232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237
男方求婚逼婚,女方無處可逃/243

 

第十一章 王妃屈辱/251
新婚之夜的大火/252
胡笳激發的靈感/257
屈辱:風雨雷電,問天問神/262
大難不死,絕處逢生/269

 

第十二章 上善大愛/275
上善若水,大愛無疆/276
混血兒赫朗並非畸形怪胎/282
《胡笳詩》與《胡笳引》/288
慈祥慈愛慈母心/294

 

第十三章 歸漢悲情/301
忽遇漢使稱近詔,遣千金兮贖妾身/302
浸血裹淚的決定/308
生死離別,斷腸夢魘/315
桑梓瘡痍,何處是家/322

 

第十四章 詩樂盛會/327
蔡文姬住進丞相府笑雲院/328
「建安七子」與「三曹」/333
拜見曹操叔叔,默寫古籍孤本/339
詩樂雙絕《胡笳十八拍》/343

 

第十五章 託命新人/351
凶訊:匈奴左賢王遭仇家殺害/352
驚喜:蔡文姬見到蔡琬妹妹/356
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勵/362
尬尷,難堪,營救,苦盡甘來/367

 

第十六章 山林禪心/375
不是親娘勝過親娘的巧姨死在匈奴/376
歸隱山林,修煉禪心/381
曹操造訪,破解三十多年的啞謎/386
安詳辭世,名垂青史/391

序/導讀

苦難鑄就堅強 吳玟
 

上世紀六○年代,讀過六幕歷史話劇劇本《蔡文姬》,劇中截取曹操派遣使臣贖蔡文姬歸漢一段史事,著力反映漢、匈民族友好的主題,明顯帶有那個時代的印記,政治氣味過於濃厚。本世紀初,讀過三十二集電視連續劇劇本《曹操與蔡文姬》,劇中回避蔡文姬十六歲喪夫孀居這重大史實,混淆時間、地點、人物年齡等概念,描述蔡文姬與曹操、董祀、匈奴左賢王之間的感情糾葛,有點像「四角戀」;曹操與蔡文姬未能成為夫妻,雙雙遺憾,在曹操彌留之際,蔡文姬到病榻前為之彈琴,劇本寫道:「一個拋卻了權欲的曹操在文姬心中復活了,那,將是她來世的愛人。」嚴格地說,這只是利用幾個歷史人物的名字編造的故事,虛假近乎荒誕。近日讀到學者、作家張雲風先生新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蔡文姬》書稿,不由心中一喜,眼睛一亮:相對而言,這才是歷史的蔡文姬,真實的蔡文姬,經歷了各種苦難而又堅強不屈、堅韌不拔的蔡文姬。
 

蔡文姬的事蹟,主要見於《後漢書·列女傳》。《後漢書·蔡邕傳》以及《悲憤詩》、《胡笳十八拍》中也透露了一些資訊。張先生的小說以此為骨架,參閱有關資料,尊重史實,同時虛構幾個人物,進行合理演繹,在東漢末年波譎雲詭的社會大背景下,講述了一個關於蔡文姬的完整故事,塑造了一個血肉豐滿的蔡文姬的藝術形象。小說內容豐富,結構緊湊,脈絡清晰,文筆流暢,代表了張先生歷史小說創作的最新成果。
 

閱讀小說《蔡文姬》,給人突出的印象和有益的啟示是:苦難鑄就堅強(堅強包含堅定、堅毅、堅韌與堅忍)。蔡文姬出身書香門第、孝悌之家,父親蔡邕集經學家、史學家、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於一身,學富名高,譽滿天下。她自幼耳濡目染父親的人品與才學,並隨父親學詩學琴,因而「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但是她生不逢時,皇帝荒淫,外戚與宦官專權,軍閥混戰,異族入侵,時局動亂而又混亂。這決定了她顛沛流離、淒風苦雨的人生,蹇促乖舛,苦難重重。她五歲時就跟隨父親流放朔方,繼「亡命江海,遠跡吳會」。十一歲喪母。十五歲有過一次短暫的婚姻,未滿一年就喪夫守寡。孀居期間爆發十常侍之亂和董卓之亂。董卓以誅家滅族相威脅,強逼蔡邕二次為官。她不得不跟隨父親再次播遷,到洛陽到長安。王允殘酷殺害蔡邕。李傕、郭汜等更生禍亂。蔡文姬在逃難途中被匈奴騎兵擄掠,淪落匈奴整整十二年。十二年像一場夢魘,遭逼婚遭綁架,險些葬身火海,險些淪為奴隸,飽受屈辱,九死一生。她曾悲憤問天:「天何配我殊匹」?她無限想念祖國和家鄉,「悲深兮淚成血」。當曹操派遣使臣贖她歸漢時,她悲喜交加,決定回歸,但必須捨棄兩個親生兒子。母子生離死別,那場景撕心裂肺,此後又陷入日夜想念兒子的巨大痛苦之中。蔡文姬歸漢,老家已無一個親人,「煢煢對孤影,怛吒糜肝肺」。匈奴左賢王遭仇家殺害。曹操於是賜婚,命屯田都尉董祀娶蔡文姬為妻。她的第三次婚姻又遇波折,董祀獲罪將被處斬。她拼力營救,蓬頭跣足向曹操求情。忽又傳來噩耗,不是親娘勝過親娘的巧姨死在匈奴,而巧姨之死竟是她所生的混血兒赫朗凶狠與乖戾造成的……
 

從小說中可以看出,但凡女人所能經歷的苦難,蔡文姬幾乎都經歷了,而且她個人的苦難是和國家的苦難、人民的苦難、民族的苦難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怵目驚心。苦難容易使人消極沉淪,萎靡頹廢。但對智者強者而言,苦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可以錘鍊意志與品質,使人變得更加堅強,奮發進取,有所作為。蔡文姬屬於智者強者,面對重重苦難,沒有被嚇倒和壓垮,而是勇敢地承受苦難,並用淚水用心血用生命進行創作,用詩歌和音樂形式吟詠苦難、展示苦難,最終創作出《悲憤詩》、《胡笳十八拍》兩部豐碑式的經典作品,因而名垂青史,世代流芳。
 

中國史聖司馬遷名言:「西伯(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左思明)失明,厥有《國語》;孫子(孫臏)髕腳,《兵法》(《孫臏兵法》)修列;不韋(呂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報任安書》)印度詩人泰戈爾名言:「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練,才能擁有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飛鳥集》)蔡文姬用苦難鑄就堅強,憑藉堅強在文學、音樂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生動印證與詮釋了這兩段名言。她的故事有力揭示,生命的真諦在於堅強,生命的光彩因為堅強而愈發璀璨奪目。
 

小說《蔡文姬》除了蔡文姬外,還塑造了蔡邕、衛氏、趙小巧、曹操等人物形象。特別要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在《三國演義》中是「奸逆」、「漢賊」,在戲曲舞臺上多是個白臉角色。郭沫若先生在為曹操翻案時指出:「從蔡文姬的一生可以看出曹操的偉大。她是曹操把她拯救了的。」(《談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張先生的小說根據這一觀點,描寫曹操不僅在政治上、軍事上、文學上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而且很有人情味,重友情重人才,確實是他把蔡文姬從苦難深淵中「拯救了」的。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是曹操,那麼蔡文姬就不可能歸漢,當然也就不可能產生《悲憤詩》、《胡笳十八拍》那樣震古鑠今的傳世之作。   
 

小說《蔡文姬》致力於描繪歷史文化,底蘊比較厚重。前半部分圍繞蔡邕,寫經學、史學、文學、書法、音樂;後半部分圍繞蔡文姬,寫文學、音樂,著重寫《悲憤詩》、《胡笳十八拍》從源起到問世的全過程,寫「三曹」與「建安七子」, 寫建安文學與建安風骨。書香琴韻,琳琅滿目。立足於中原大地描寫黃河流域文化,南寫長江流域文化,北寫塞外匈奴文化,三大地域文化熔於一爐,從中可管窺中華文化萬千氣象之一斑,蔚為大觀。小說在謀篇布局上精於剪裁。在蔡文姬生活的那個時代,發生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黃巾起義,外戚、宦官、軍閥禍亂,王允用貂蟬實施連環計,曹操統一北方,赤壁之戰,曹丕改朝換代,等等。這些事件構成主人公生活的大環境,不能不寫,但又不宜多寫。為此,小說中運用側寫手法予以處理,以提到點到為原則,寫得概括而簡約,避免了喧賓奪主現象的出現。小說中描寫的若干細節,我曾有過懷疑。如王充的《論衡》果真是經蔡邕之手流傳的麼?丁廙果真作過一篇《蔡伯喈女賦》麼?曹操果真將三個女兒同時嫁給漢獻帝為貴人麼?「建安七子」中的五人果真是死於同一年的瘟疫麼?蔡文姬果真有個侄兒叫蔡襲麼?等等。經查閱典籍發現,這些細節均有記載,白紙黑字,確鑿無疑。這體現了張先生歷史小說的一貫風格,宏觀上與微觀上都尊重歷史,注重準確地傳播歷史知識。記得《韓非子·外儲說》記述一件事:「客有為齊王畫者。齊王問曰:『畫孰最難者?』曰:『犬馬最難。』『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現)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現)於前,故易之也。」犬馬是實物,天天可見,畫得像與不像,有據可憑,所以難畫;而鬼魅之類,無形,誰也沒有見過,胡畫一氣,無所謂像與不像,所以易畫。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歷史小說創作。尊重歷史,在此前提下用藝術手段展現歷史,等同畫犬馬;為迎合流行的噱頭,隨心所欲編造歷史或「戲說」歷史,等同畫鬼魅。前者展現的歷史真實可信,後者則把歷史弄得面目全非。二者孰難孰易、孰優孰劣?答案不是明明白白麼?
 

長篇歷史小說《蔡文姬》即將由大地出版社出版。這裡,我熱忱推薦這部小說。小說主人公的經歷會告訴你:人生的本質絕非享樂,而是苦難;苦難並不可怕,它可鑄就堅強。寶劍鋒從砥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當你生活中遭遇困難甚至不幸的時候,當你事業上遭遇挫折甚至失敗的時候,切莫怨天尤人,切莫自暴自棄,而應選擇堅強。堅強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動力,一種生活度態,它能帶領你促使你跨越坎坷,攀上成功之梯,創造生命的精彩與輝煌。


二○一七年二月於臺北

試閱

第一章 蔡家愛女

大儒蔡邕眈擱了婚事

西漢中期,哲學家董仲舒把孔子創立的儒學思想,改造成「儒術」,寫成三篇文章,合稱《天人三策》,獻給漢武帝,建議「獨尊儒術,罷黜百家」。漢武帝採納了這一建議,儒學(實際上是「儒術」)便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儒學研究成為一門大學問,由此產生了眾多博學多才、造詣高深的大儒。東漢末年的蔡邕就是其中一位,集經學家、史學家、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於一身,名滿天下。這位大儒,就是本書主人公蔡文姬的父親。蔡文姬之所以能成為傑出的女詩人、音樂家,各方面皆受到父親的深刻影響。

蔡邕字伯喈,兗州陳留郡陳留縣圉里(今河南開封杞縣圉鎮)人。父親蔡棱任新蔡(今河南新蔡)令,母親袁氏出身名門。叔父蔡質任陳留縣尉,主管社會治安;叔母衛氏,一個性格爽朗、爭強好勝的女人。蔡質和衛氏生有兩個兒子:蔡睦和蔡谷。圉里蔡家,把孝廉當作傳統家風,兄弟之間和睦友愛,絕不分家。這在當地傳為美談。

蔡邕三四歲時就學習認字,七八歲時就能讀寫兒童啟蒙識字課本《急就章》裡的一千三百多個字,並開始讀《孝經》和《詩經》。圉里庠序的老師不敢收這個學生,說:「這孩子,我不敢教,也教不了。」蔡棱因此只好自己當老師,教兒子讀書。他找來一本傳抄的《說文解字》,作為兒子讀書的工具書。蔡邕利用這本工具書,不僅讀懂了《孝經》和《詩經》,而且讀完了家中的大部分藏書,內容涉及天文、地理、歷史、文學、藝術、數術等各個方面。他喜愛歷史,喜愛文學,同時喜愛藝術,尤愛寫字和彈琴,因而一生中與書法與琴藝結下了無法割捨的特殊情緣。

蔡邕十六歲那年,父親突然病故,給他留下的遺囑是:「傳承家風,清白做人。」朝廷給蔡棱賜了個貞定公諡號,所以蔡棱的喪禮至為隆重。按照禮制,蔡邕為父親守喪三年,在老蔡家祖墳塋地搭個草棚居住,桉照《禮記》的規定,「斬衰(一級喪服),苴杖(藤木喪杖),居倚廬,食粥,寢苫(草鋪),枕塊(磚瓦)」,過著苦行僧一樣的生活。每天早、晚兩次祭祀父親,其他時間都用於讀書、寫字、練琴。三年除喪,他已從少年變成青年,學問、書法、琴藝水準遠遠超過了同齡人。蔡邕除父喪時十九歲,正是娶妻成家的年齡。可他的心思全放在治學上。這期間,他的叔父蔡質由陳留縣尉升任陳留郡尉。陳留郡治所陳留,就是陳留縣縣城(今河南開封陳留鎮),那裡住著一位高人橋玄,繼承祖上巨額家產,富甲一方,特別崇尚儒學,開辦一所儒學庠序,聘請博士胡廣為老師,系統教授《五經》,培養高級儒學人才。庠序每五年招收一期學生,每期只招收六人,學生必須是品學兼優,有志於終生研究儒學者。蔡質徵得嫂子袁氏的同意,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帶著蔡邕去見橋玄、胡廣,請求讓侄兒上這所儒學庠序。胡廣見蔡邕個頭高高的,面龐圓圓的,眼睛大大的,挺討人喜歡;問了一些問題,發現他書讀很多,問一知二,又擅長書法和琴藝,不由大喜,說:「孺子可教也!」 蔡邕從此進了儒學庠序,師從知識淵博的胡廣,接受系統的正規的儒學教育。五年裡,他每天閱讀《五經》,背誦《五經》,聽老師講解《五經》,和同學討論《五經》,完全成了個《五經》迷,也就成了個《五經》通。在此基礎上,胡廣講解關於儒學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如孔子儒學思想的核心是仁,支撐仁的根基是孝,仁與孝的關係,孝與忠的關係等等。蔡邕及其同學,聽了胡廣的講課,都有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感覺。

蔡邕在儒學庠序,每天的作息都是固定的:卯初起床,亥正睡覺,除上課、早讀、晚讀外,還要用半個時辰練書法,半個時辰練琴。練書法多在早晨,尋找一處地上鋪有青磚的街道,用大毛筆蘸水,在青磚上寫大字。若遇雨天,就在住處用小毛筆寫小字。輪流運用篆書、隸書兩種書體,寫來駕輕馭熟,得心應手。練琴多在下午飯後,所練曲子是當時流行的《鹿鳴》、《伐檀》、《鵲巢》、《白駒》等,琴藝日趨精湛。庠序六個學生,都練書法和練琴。其中四人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唯蔡邕、王允日復一日,堅持不懈,二人因此成為最好的朋友。王允字子師,太原郡祁縣(今山西祁縣)人。他和蔡邕同歲,同學五年,老師一樣,讀的書一樣,練的書法練的琴曲也一樣,但學業、書法、琴藝水準,都比不上蔡邕,這使他每每生出嫉妒之心。蔡邕二十五歲時,在儒學庠序學習期滿,告別橋玄、胡廣,告別同學,回到圉里家中。這時,他還算不上大儒,但對儒學尤其是對《五經》已很有研究,講述起來頭頭是道,並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叔父蔡質最為高興,拍著侄兒的肩膀說:「好小子,你比你爹和我強啊!」袁氏最關心兒子的婚姻大事,擬託媒人說媒,不想卻又病倒了,一病就是三年,蔡邕的婚事也就被耽擱了。

蔡邕把侍奉母親作為第一位大事。母親病重時,他曾七十天不解衣帶,孝名遠近傳揚。求醫問藥無效,袁氏還是病故了。蔡邕又搭個草棚居住,再守喪三年,一靜一動,皆遵禮制。這三年裡,蔡邕一面守喪,一面讀書、練字、練琴,學問、書法、琴藝水準又上了一個台階。

蔡邕除母喪時三十一歲,早已是四個侄兒的大伯了。他的堂弟蔡睦娶妻何芬,生了兩個兒子:蔡振、蔡興。蔡谷娶妻葛蘭,也生了兩個兒子:蔡飛、蔡翔。蔡棱死後,蔡質為一家之長。蔡質和衛氏非常操心蔡邕的婚事。可蔡邕還是說「不急,不急」。他的不急,使婚事又耽擱下來,一耽擱就又是四年。

天上掉下個老姑娘

圉里蔡家是個殷實之家,祖上傳下一百多畝土地,一個院落房屋,蔡質當官有俸祿,蔡睦、蔡谷經營土地收成不錯,所以一家人的生活足可以說是豐衣足食。蔡邕過了而立之年,也開始掙錢了。他的書法很有名氣。有孝子為亡父亡母立墓碑,往往請他書寫碑名,然後刻石。書寫一方碑名,孝子付潤筆費三千緡錢。蔡邕的文章寫得好。又有孝子請他代寫碑文,一併刻石,潤筆費合計八千緡錢。東漢流通貨幣是銅製的五銖錢,一枚銅錢為一緡,俗稱一文錢。黃金還不是流通貨幣,但可當作貨幣儲存,鑄成銅錢狀,但中央無方孔,像圓圓的餅,通稱金餅。一枚金餅重約半兩,合一萬緡錢。這樣,蔡邕每年靠書寫碑名、代寫碑文,就能掙數十萬緡錢,比蔡睦、蔡谷經營土地的收入多得多。他把掙得的錢全部交給叔母,再向叔母要回少許錢,用來購買書籍和古董。蔡邕生性清高,不愛交往他心目中的俗人,收藏書籍、品玩古董成了一時的樂趣。尤愛古籍孤本,但凡見到,務要設法購買下來。他受東方朔、揚雄、班固、崔駰等人設疑自通的治學方法啟發,決心也走這條路子,斟酌百家之言,比較鑑別,肯定糾正是非,去偽存真。為此,他寫下一篇《釋誨》以自戒自勵,假託一個「務世公子」,向一位「華顛胡老」請教「安貧樂賤,與世無營」之道,「華顛胡老」引經據典,洋洋灑灑講出一番人生大道理來,中心意思是要加強自我修養,切莫戀貴貪財,還援琴而歌道:「練余心兮浸太清,滌穢濁兮存正靈。和液暢兮神氣寧,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無由生。踔宇宙而遺俗兮,眇翩翩而獨征。」「華顛胡老」的話與歌,實是蔡邕自己的話與歌,表達了他的思想和心態。他的志向和理想在於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做一個堂堂正正,能「舒」能「收」的大儒。為了表明心跡,他寫了一副條幅懸掛在書房裡:「耕耘心上地,涵養性中天」。他認為,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一塊土地,每個人的性情都是一片天空,需要永不停頓地「耕耘」和「涵養」,土地才會肥沃厚實,天空才會蔚藍純淨。

蔡邕的琴藝也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而且從別人彈的琴聲中,能聽出那人的所思所想和心情心境。一天,鄰村一位老者壽辰,兒孫宴請賓朋,為之祝壽,專門邀請了受人尊敬的蔡邕。蔡邕前往赴宴,將到那家門前,忽聽到有人彈琴,聽著聽著,覺得奇怪,說:「嘻!這家人請我赴宴,而琴聲裡卻有殺氣,何也?」他不敢貿然前往,掉轉頭回家。有人告訴老者說:「蔡君前來,將到門前,又回去了。」老者及其兒孫,包括那個彈琴的人,忙快步追上蔡邕,詢問緣由。蔡邕如實相告。眾人聽了,全都感到驚訝。彈琴人笑了,說:「我以前彈琴,曾想起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一隻螳螂前面有一隻鳴叫的蟬,蟬將要飛去,但還沒有飛起。螳螂為了捕到蟬,全神貫注,一進一退。螳螂後面另有一隻黃雀,黃雀為了捕到螳螂,也全神貫注,一進一退。我的心懸著,生怕螳螂捕不到蟬,又生怕黃雀捕不到螳螂。剛才彈琴,想起這個故事,表現在琴聲裡,恐怕就是殺氣吧?」蔡邕點頭,也笑著說:「這就對了,琴聲傳達心聲哪!」這件事流傳很廣,經人添油加醋,甚至傳到皇宮裡,連專斷朝政的「五侯」也聽說了。當時的皇帝叫劉志,史稱漢桓帝,依靠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個宦官之力,剷除了梁氏外戚,所以極度寵信宦官。單超等五人均任中常侍,同日封侯,故合稱「五侯」。「五侯」為討好皇帝,建議召蔡邕進京,專為皇帝彈琴。漢桓帝喜愛音樂,自然同意,立命陳留郡太守徐況,派人護送蔡邕,趕赴京城洛陽。蔡邕上路,越想越覺得憋屈,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是當一個大儒,而非琴師,此去若被皇帝留下,那麼「華顛胡老」的話和歌何以實現?他思來想去,陡生一計,暗暗咬破舌尖,口吐鮮血,聲稱患了急病。護送他的衙吏信以為真,慌忙又護送他原路返回,治病要緊,並將情況報告徐況。徐況據實轉奏皇上,蔡邕赴京彈琴一事遂不了了之。事後,他寫了一篇《述行賦》,記述這次中途夭折了的京城之行。

蔡質、衛氏埋怨侄兒,說他做了一件傻事,誤了大好前程。蔡邕說:「皇上召我彈琴,我彈好了,可任娛賓遣興的御用琴師,此非我所願。再則,皇上身邊,『五侯』驕恣,禍國殃民,和那夥閹豎為伍,亦非我所願。」蔡質、衛氏覺得侄兒的話不無道理,也就不再埋怨。他倆最著急的還是蔡邕的婚事,侄兒遲遲不婚,他倆覺得對不起死去的哥哥嫂嫂。直到蔡邕三十五歲那年,總算交上桃花運,天上突然掉下個老姑娘來。

蔡邕才華橫溢,創作的多篇賦文都是膾炙人口。其中有一篇《青衣賦》經人傳抄,流傳極廣:

金生沙礫,珠出蚌泥。歎茲窈窕,生於卑微。盼倩淑麗,皓齒蛾眉。玄髮光潤,領如螬蠐。縱橫接髮,葉如低葵。脩長冉冉,碩人其頎。綺繡丹裳,躡蹈絲扉。盤跚躞蹀,坐起昂低。和畼善笑,動揚朱脣。都冶嫵媚,卓礫多姿。精慧小心,趨事如飛。中饋裁割,莫能雙追。《關雎》之潔,不蹈邪非。察其所履,世之鮮希。宜作夫人,為眾女師。伊何爾命,在此賤微!……

該賦描寫一個出身低微、美貌賢淑的青衣婢女,作者讚賞她愛慕她又思念她,文筆優美,感情真摯。正是這篇賦,促使蔡邕走進了婚姻殿堂。陽春三月,豔豔紅日,煦煦東風,天氣變暖,萬物清和。這天,蔡邕正在書房讀書,蔡谷領來一位客人,說是來求字的。客人四十多歲,衣飾齊整,拱手說:「準確地說,我是代我們家小姐,來求蔡君寫一幅字的。」接著自我介紹,說他姓鄔,是距圉里五十里外,考城縣(今河南開封蘭考)趙寨趙員外家的管家。趙員外是趙寨第一富戶,有個女兒叫趙玉玉,喜愛琴棋書畫,最愛讀蔡君的文章。她聽說蔡君的書法也是天下第一,所以讓趙員外派自己前來,求蔡君寫一幅字,就寫那篇《青衣賦》,奉上五兩黃金權作潤筆費。鄔管家說著,把十枚金餅放到桌上。

一幅字五兩黃金?蔡谷驚訝,嘴巴張得老大。蔡邕笑著說:「我的字,沒那麼值錢,五兩黃金太多了。」鄔管家說:「不多不多!在我們趙寨,人人都說蔡君是個大儒,墨寶堪稱極品,一字足值千金!」蔡邕大笑,說:「哦?我是大儒?一字千金?好啊,那我這輩子光寫字算了!」他停了停,又說:「鄔先生,這幅字我寫了,三天後來取就是。」

鄔管家告辭。蔡谷大喊大叫,全家人立刻都知道了這件事。一幅字五兩黃金,相當於一百多畝地全年的收入,真是不可思議!衛氏敏銳地捕捉到「趙家小姐」這一稱謂,忙找蔡邕,問:「趙家小姐求你寫字了?」蔡邕答:「是呀!鄔先生說,那小姐叫趙玉玉,考城縣趙寨趙員外家的千金。」

「趙玉玉多大?長相怎樣?結婚沒有?」

「鄔先生沒說,我哪知道?」

衛氏瞪了蔡邕一眼,說:「那你就不能問問?」蔡邕笑了,說:「我一個大男人,哪能問人家那樣的問題?」衛氏問明,鄔先生三天後將來取字,滿面笑容,關照蔡谷說:「鄔管家來取字,務要告訴我,我有話要問他。」

三天後,鄔管家取字來了。蔡谷出面,將客人請到堂屋落坐。衛氏大大方方,會見鄔管家,像拉家常似的,打聽起趙員外一家人,重點當然是趙家小姐,年齡,長相,性情,喜好,關鍵一點是結婚了沒有?鄔管家一一回答,頓使衛氏滿心歡喜,笑眼如花。原來,趙員外家境富裕,妻子方氏生有一女一男,女兒就是趙玉玉。玉玉自小是個美人胚子,長大後更是雪膚花顏,美豔亮麗,而且識字,讀了很多書,喜愛琴棋書畫,前來說媒的媒婆踏爛門檻。玉玉心高氣傲,提出擇偶三條標準:相貌一流,品行一流,才藝一流。她十五歲那年,京城一位姓華的高官,帶領兒子登門求婚。華公子一表人才,正上太學,談吐文雅。玉玉見男方基本符合三個「一流」,答應求婚。華家立即下了聘禮,訂了婚約,並確定八月初娶玉玉過門。誰知就在婚期前十天,方氏突然患病身亡。玉玉悲痛,決意為母守喪,以盡孝道,要華家推延婚期。華家不許,說確定了的事哪能隨意更改?兩家於是發生爭執,最終不歡而散,婚約解除,趙家退還聘禮。玉玉為母守喪,遵循禮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是讀書,待三年除喪時,已經十八歲。求婚者仍絡繹不絕,但無一人符合三個「一流」的。趙員外著急,要女兒降低標準。玉玉說:「不!若無合適人選,我就終身不嫁!」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玉玉成了個「剩女」。她弟弟趙正小她五歲,都結了婚有了兒子,而她二十五歲,仍是個老姑娘。

衛氏打聽到大概情況,心中暗喜。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衛氏要對侄兒的婚事負責到底,第二天便讓蔡谷趕馬車,親自去考城趙寨進行了一次明查暗訪,果然如鄔管家所說,二十五歲,還是個老姑娘,美貌孝順,知書識禮。衛氏樂得一拍手說:「我的侄兒媳婦,就是她了!」蔡質休沐回家。衛氏跟丈夫一商量,決定聘請圉里最精明的馬媒婆,立即去趙寨為邕兒說媒提親。

從《青衣賦》到《協和婚賦》

鄔管家把取回的字交給趙員外,趙員外再交給女兒趙玉玉。那是一副條幅,隸書,豎寫。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造出了可以用於書寫的纖維紙,稱「蔡侯紙」。《青衣賦》正是寫在蔡侯紙上的,並裱褙在淡黃色帶暗花的絹上,上有細軸,下有粗軸,可捲可掛,古色古香。關鍵是字寫得漂亮,豐腴圓潤,雍容典雅,每筆每畫都精美絕倫。落款字體較小,寫的是:「書拙作《青衣賦》,玉玉小姐雅正。蔡邕伯喈丁未年(西元一六七年)於圉里。」其下鈐一方形印章,篆體「蔡邕伯喈」四字,印泥鮮紅,紅得耀眼。玉玉欣喜萬分,雙手放在胸前,激動地說:「啊!太美啦!」趙員外看字,也是讚不絕口,說:「五兩黃金,求得蔡邕一幅字,值!」玉玉問:「爹,蔡邕多大年齡?」趙員外說:「聽鄔管家說,約三十四五歲吧?」玉玉心中一動:人人都說蔡邕是個大儒,怎麼?才三十四五歲?玉玉將條幅懸掛在閨房裡,直覺得滿房生輝。她站前站後欣賞條幅上的字,每個字都像飛舞的蝴蝶,盛開的花朵。夜間,這個老姑娘失眠了,所思所想都是蔡邕。她想,他的文章為何寫得那樣好?他的字為何寫得那樣好?聽說他的琴也彈得好,只可惜無緣欣賞,無法一飽耳福。他在《青衣賦》裡描寫的那個婢女是誰?他的初戀?他的妻子?蔡邕三十四五歲。玉玉既嫌這個年齡小,又嫌這個年齡大。嫌小,是因為堂堂一個大儒,至少也應有五六十歲呀!嫌大,是因為他肯定早結婚了,兒女都怕是一大群了。他若年輕些,沒有結婚,那麼自己和他倒是……玉玉想到這裡,不由面紅心跳,自己和他,怎麼可能呢?她長歎一聲,懊惱地化用屈原《離騷》裡的兩句詩,輕聲吟道:「長太息以掩涕兮,哀伊人之早婚。」

玉玉坐在梳粧檯前,托腮欣賞條幅,有點心不在焉,常常走神。這天,侍女小巧匆匆前來,沒頭沒腦地說:「小姐小姐,媒婆來了!」小巧也姓趙,十二歲,算來是玉玉的遠房堂妹,因家境貧窮,所以到趙員外家,當了玉玉的侍女。玉玉沒好氣地說:「什麼媒婆媒婆?咋咋呼呼的!」小巧一吐舌頭,說:「媒婆來給小姐說媒了,正和老爺說話呢!」「老爺」係指趙員外。

玉玉心中一喜,又有點緊張,緩和語氣,問:「媒婆從哪裡來的?」小巧撓頭,說:「那地方好像叫雨里,又好像是於里,反正有個魚字。」玉玉又是一喜:雨里?於里?魚里?莫不是圉里吧?她正欲命小巧再去打聽,她的爹領著媒婆進了閨房。媒婆正是蔡邕叔母衛氏聘請的馬媒婆。馬媒婆一見趙玉玉,那臉早笑成一朵花,說:「喲喲喲,好一個妙人兒!該不是嫦娥下凡,西施轉世吧?」

趙員外介紹馬媒婆。玉玉忙請馬媒婆坐。馬媒婆一落坐,立刻就說起男方來。大出玉玉意外又令她驚喜的是,男方正是大名鼎鼎,剛剛給她寫了一幅字的蔡邕!蔡邕本來就很優秀,經馬媒婆一張嘴一說,更是盡善盡美,無與倫比,比玉玉提出的三個「一流」還要「一流」。玉玉從馬媒婆口中,確知蔡邕今年三十五歲,生出一個疑問:這樣一個極品男人,為何至今未婚?馬媒婆好像覺察了她的疑問,直誇蔡邕是個大孝子,光為父守喪,侍奉母病,又為母守喪,就用了九年時間;其後全力治學,根本不考慮個人問題,所以遲遲未婚,他若想結婚,早就結了,哪會拖到今天?玉玉的疑問消除了,面泛紅暈,心跳如鼓。趙員外笑瞇瞇地問:「玉兒,這個蔡邕,你看怎樣?」玉玉羞羞答答,說:「全憑爹作主。」馬媒婆撫掌大笑,說:「成了成了!老身說了大半輩子媒,從未見過這樣般配的金玉良緣!」

圉里方面,馬媒婆無須饒舌。因為女方的情況,衛氏盡知。蔡邕得知婚事已經說成,女方恰是求他寫字的趙玉玉,二十五歲,據說是才貌雙全。他雖然還沒見過趙玉玉,但總覺得自己和她離得很近很近,冥冥之中,好像有一根繩子,一頭繫著自己,一頭繫著她,繩子拉緊,自己和她就會成為夫妻。這,大概就是緣分吧?

接下來的事順風順水。馬媒婆乘坐蔡谷趕的馬車,來去奔波,一一進行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禮」程序。十月親迎之日,新郎蔡邕神采奕奕,去趙寨迎娶新娘。新娘趙玉玉紅衣紅裙紅面衣(蓋頭),登上披紅掛彩的馬車,一路吹吹打打,到了圉里。婚禮舉行。新郎新娘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入夜,新郎揭去新娘面衣。新郎見新娘,嬌嬌羞羞,美若天仙。新娘見新郎,偉岸帥氣,溫文爾雅。一切盡在不言中,急急領略枕席風光。鳳凰情,鴛鴦愛,巫山雲,高塘雨,翻覆顛倒,酣暢淋漓……

次日,蔡邕有感於已大婚,作了一篇《協和婚賦》,寫道:「惟情性之至好,歡莫備乎夫婦。受精靈於造化,固神明之所使。事深微以玄妙,實人倫之端始。考遂初之原本,覽陰陽之綱紀。乾坤和其剛柔,艮兌感其每腓。」進而用華麗辭藻描寫妻子之美:

其在近也,若神龍彩鱗翼將舉;其既遠也,若披雲緣漢見織女。立若碧山亭亭豎,動若翡翠奮其羽。眾色燎照,視之無主,面若明月,輝似朝日,色若蓮葩,肌如凝蜜……

玉玉讀賦,整個身心像浸糖裹蜜,甜美無比,幸福無比。

蔡邕娶了妻子成了家。蔡質、衛氏喜極而泣,他們可以告慰哥嫂的亡靈了。新郎陪伴新娘回門,蔡邕正式拜見岳父大人。趙員外見女婿,學富名高而又恭敬謙和,一百個滿意,一千個滿意。趙正和妻子范荃親熱地叫著姐夫,趙正還口口聲聲說,要跟姐夫學寫字學彈琴哩!趙玉玉成了蔡邕的妻子,和丈夫朝夕相處,看他讀書、著文、寫字,又看他、聽他彈琴,如做夢一般,心滿意足。蔡家是禮儀之家、孝悌之家,家庭成員之間很和睦很友愛,也很寬容和包容。玉玉知書識禮,很快融入這個家庭。她知道怎樣孝敬叔父叔母,怎樣處理和蔡睦夫婦、蔡谷夫婦的關係,怎樣關愛侄兒蔡振、蔡興、蔡飛、蔡翔。因此全家人都很喜歡她,彼此誠信,親密無間。衛氏知道玉玉在娘家嬌生慣養,所以不讓她幹什麼重活粗活,只叫她幫助蔡邕抄抄寫寫,再就是趕快懷個寶寶,為老蔡家再添一口小人。誰知一晃三年,玉玉的肚子毫無動靜。衛氏著急,悄悄對蔡質說:「這兩口子,該不會有什麼毛病吧?」

這期間,東漢皇帝換人了。漢桓帝三十六歲駕崩,無子,十二歲的解犢侯劉宏被推上皇位,史稱漢靈帝。蔡邕視為恩師的橋玄、胡廣,應徵入朝,出任太傅、太尉、司徒等高官。新一代宦官曹節、王甫等任中常侍,取代「五侯」,扶搖直上,大紅大紫。橋玄改任司空,記起當年庠序的高才學生蔡邕,將其召為幕府成員,擬予重用。偏巧,河平縣長(東漢末縣令通稱縣長)出現空缺,橋玄於是推薦,讓蔡邕先出補河平長,去基層鍛鍊。蔡邕接到任命,頗為躊躇。叔父叔母高興,認為侄兒既然成家,就當立業,竭力鼓動接受任命。蔡質語重心長地說:「邕兒,你是通曉《孝經》的。《孝經》怎麼說來著?『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現在呀,是你事君、立身的時候了。古人常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齊家是為了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就得事君,而立身往往又是事君的必然結果。立身通常包括立德、立功、立言三個方面。你在立德、立言上已很有建樹,缺的是立功。如何立功?就得事君,報效朝廷,報效國家,建立功業。《孝經》又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為我們老蔡家光宗耀祖,全靠你啊!」

叔父一番話,說得蔡邕心裡熱烘烘的。他說:「那我就去當這個縣長?」蔡質、衛氏同聲說:「當!老蔡家有當縣令的傳統,當,就要當好!」蔡質接著補充說:「當好縣長,就是立功,那樣就有可能晉升,爭取調進京城,到皇帝身邊做事!」建寧三年(西元一七○年),蔡邕三十八歲,寫了一篇《辟司空橋玄府出補河平長》,對橋玄的推薦表示感謝,然後懷著立功的渴望,去河平縣走馬上任。妻子玉玉隨行。衛氏把玉玉拉到一邊,叮囑說:「你的任務,一是要照料好邕兒,再就是要趕快懷個寶寶,為老蔡家添一口小人!」玉玉含羞點頭,但心裡直犯嘀咕:我比誰都想懷個寶寶,可為何就懷不上呢?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402275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0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