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展覽,需要一定的空間、環境作為容器,本文即是從空間與設計的角度來思考展覽的各種可能。
設計是把一種計劃、規劃、設想通過視覺的形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以空間為概念的展示設計,將所有的靜態動態、實體虛擬活動所需視為一個整體具有跨界、統合的概念。
本書以展覽的角度重新定義展示設計,並以空間作為統合的論述;以展覽活動的可能性為基礎,將空間與展覽兩個議題並置以設計作為論述的基礎。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空間展示設計概述
	一、概念
	二、性質與特徵
	三、範疇與分類
	
	第二章 空間展示設計的發展歷程
	一、空間展示設計的起源
	二、當代空間展示設計的發展 
	三、空間展示設計的未來發展
	
	第三章 空間展示設計的構成元素與形式法則
	一、空間展示設計的構成元素
	二、空間展示設計的視覺元素
	三、空間展示設計的語言與法則
	
	第四章 空間展示設計的程序與表現
	一、空間展示設計的基本程序
	二、空間展示設計的前期工作
	三、空間展示設計的進度程序
	
	第五章 空間展示設計的細項設計
	一、空間展示的空間設計
	二、空間展示的平面設計
	三、空間展示的照明設計
	四、空間展示的色彩計畫
	五、空間展示設計的道具設計
	
	第六章 空間展示設計技術及其應用 
	一、聲音光電的應用
	二、新媒體的應用
	三、互動裝置的應用
	四、多媒體的應用
	
	第七章 結論--空間的展示設計,以空間為主的展演策略
	一、新的城市治理術
	二、不能脫離的文化脈絡
	三、迎向未來,空間展示設計專業挑戰
	
	參考書目
序/導讀
序言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字典的解釋「展示」字意是「明顯的表現出來」;「展覽」是「陳列物品供人觀賞」。「展覽」具有更積極主動的意圖,是針對特定對象觀賞所需而做的。展示是單向的,展覽則是雙向的。展,是展開、展示、舒張;而覽,是另一方的瀏覽,是一看再看,具有閱讀的意思。展示,相對是靜態的,展覽,則具有多元的意涵。因此,展覽是具有各種可能的傳達、溝通與經驗的活動,設計是展覽中,核心的操作手法。展覽的可能,越來越多元,從櫥窗設計、展示陳列、藝術展演、造街節慶到世界博覽會、運動會等等,都可視為展覽概念擴張的結果。展覽,需要一定的空間、環境作為容器,本文即是從空間與設計的角度來思考展覽的各種可能。
設計是一種把計劃、規劃、設想通過視覺的形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人類通過勞動改造世界,創造文明,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最基礎、最主要的創造活動是造物。設計便是造物活動進行預先的計劃,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動的計劃技術和計劃過程理解為設計。傳統的設計專業,大致有都市計畫、景觀、建築、室內、視覺⋯等等。過去,不同的專業與其指涉的論述,有著明確的專業範疇以及刻板的印象,例如:以建築為主體的觀點,認為景觀是填補建築的空隙,室內是建築內部的裝潢,都市計畫是決定建築量體與密度⋯如今的趨勢是,專業之間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強調分工,更強調合作與跨界,而空間則是這些專業共同的基礎。因此,以空間為概念的展示設計,將所有的靜態動態、實體虛擬活動所需視為一個整體具有跨界、統合的概念。空間展示設計不只是為了特定展覽而進行的設計,也包括:
What life you want ─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生活是人生選擇的總和,每個選擇的背後,都存在著生活價值的認同以及與社會的距離。多數人的選擇,累積成為社會的價值,構成生活的樣貌。重新檢視人們的選擇,讓永續循環的價值,因為你的選擇,而被重視,讓你想要的生活,真的被實踐!
What chang e you want ─你想要改變什麼
有一個好的想法,是可以影響並改變大眾的使用方式、生活習慣,進而影響社會的價值觀的。因為有了改變,而帶動社會思考、激發群體意識!讓創新能量發酵,透過城市態度的創新,而構成社會影響力,讓你想要的改變,真的被實踐!
Who you d esig n for ─ 你為誰設計
透過設計思維,讓生活更美好!將你的設計,提升為社會關懷的溫度,以概念、行動、物件或事件的創新設計,來醞釀使生活變得更好的力量,解決社會大眾或城市必須面對的問題,讓你的設計能量,真的被實踐!
本書以展覽的角度重新定義展示設計,並以空間統合論述;以展覽活動的可能性為基礎,將空間與展覽兩個議題並置以設計作為論述的基礎。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