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臺灣人類學的百年發展,奠基在日本殖民臺灣時期的發展與在中國的發展後移植臺灣的二傳統,此二傳統在1949年匯整沿流,累積了相當的研究成果。為了回顧這段學術發展史,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與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在2011年11月18、19日於臺大文學院合辦了「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
我們以人類學與臺灣社會的發展作為主軸,從二個面向來討論人類學與臺灣社會的發展關係:一方面,回顧這百年來臺灣人類學的發展歷史,尤其是人類學者如何經由學術研究來參與臺灣社會的發展歷程;另一方面,期許臺灣人類學能從回顧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思考人類學觀點與研究視野如何回饋當代臺灣社會在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與現象,以期能永續經營臺灣,並提昇人類學的學術研究視野。
本書包含三個主題:1. 考古學發展與歷史建構:從考古學、生態考古及體質人類學等面向來探討臺灣史的問題。2. 臺灣社會的蛻變:包括對於族群建構、原住民族群史、漢人宗教、社區營造與文化產業等研究領域的回顧探討。3. 博物館與文化資產的人類學視野:以當代相當受到重視的人類學的博物館研究與文化資產問題作為人類學應用面向的展現。
目錄
導 論 林淑蓉、陳中民、陳瑪玲 1
第一篇 考古學發展與歷史建構
導 讀 陳瑪玲 17
考古學視野的臺灣歷史 劉益昌 21
生態學取向的臺灣史前史研究:一個臺南科學園區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案例 李匡悌 49
百年體質人類學與臺灣社會的交會 陳叔倬 91
第二篇 臺灣社會的蛻變
導 讀 林淑蓉、陳中民 129
臺灣「南島問題」的探索:臺灣原住民族研究的一些回顧 陳其南 133
對臺灣人類學界族群建構研究的檢討:一個建構論的觀點 林開世 217
地方文化的再創造:從社區總體營造到社區文化產業 呂欣怡 253
重讀臺灣漢人宗教研究:從「國家與民間信仰的關係」的角度 張 珣 291
第三篇 博物館與文化資產的人類學視野
導 讀 林開世 343
物的旅程:從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排灣族展品談起 童元昭 355
展演臺灣:博物館詮釋、文化再現與民族誌反思 王嵩山 391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