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中緬印戰場影像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349
    499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疊陣亡美軍少校塵封60餘年的照片,引起一群熱血人士動念要拼湊回已被世人遺忘的中緬印戰場影像實況。

自2010年起,他們埋首在美國「國家檔案館」中,整理、分類、建檔、數位化二戰期間中美英三盟國戌衛「中國西南大後方」所留下的影、音,及文字資料,從通信兵團164照相兵連、媒體記者、自由攝影師無懼兵險砲火所拍攝下的兩萬多張龐雜的影像照片、100多小時的動態影片,及200多萬字的原始紀錄,加上之前多年的田野調查、口述史料以及文獻彙編,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影音複製資料庫,還原自1941年中英「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至1945年抗日勝利西南邊區的歷歷回憶。

本書特別從兩萬多張影像照片中整理出280餘幅精采的影像及精確珍貴的照片說明,從這些栩栩如生的畫面,加上對二戰中緬印戰場的概述,以及此資料庫創建的歷程記錄,讓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及諸先烈們,永遠在後人的緬懷中光榮長存。

目錄

005 __序
007 __獻辭
013 __中緬印戰場概述 文/張力
023 __追尋的歷史 文/章東磐、楊延康、牛子
038 __譯者說明 文/晏歡
039 __「國家記憶」中緬印戰場珍貴影像
231 __對準CBI按快門 文/李.巴克Lee Barker
239 __感謝

序/導讀



從此我們不再盲目一切開始得如此簡單。1999年,雲南的人文學者孫敏在滇西騰衝縣尋找當年抗戰時的歷史故事,機緣巧合間,她從中國創辦最早的和順鄉圖書館退休館員張孝仲先生處看到了二十幾張騰衝光復之戰的照片。騰衝是中國西南的極地邊城,但二千年來僅靠著翻越高黎貢山的那幾條細若遊絲的古道,竟然完整的保存著來自遙遠內地的民風,成為漢文化最活躍的末梢神經。整個中國抗戰期間,或者說自1894年始的中日戰爭起,騰衝是中國軍隊靠自己的戰鬥從侵略者手裡奪回的第一座縣城。在那座城裡,七十年前的抗戰是最熱門的話題,真正是無分老幼,人人張口都能講出那場已經從民間記憶裡演化成神話的戰爭傳說。但他們捐給你看的彈孔是千真萬確的,歷歷在目,那些打在火山石牆壁上的傷痕。張孝仲先生珍藏的照片是當年一位國軍軍官在他父親的小照相館裡沖印時,他的父親──當地第一個照相館老闆,偷偷加印的。七十多歲的張老先生說起那次聽著三公里外隆隆炮聲的徹夜沖印照片,對父親的那次加印仍喃喃的連聲說:「真是對不起人家,沒經過人家同意呢。現在,也不知道那位年輕軍人怎麼樣了。」但是,這一小批照片掀開了我們重新審讀那段歷史巨卷的第一頁。從好奇的想要查清楚那次舉行於戰場上的盟軍軍事葬禮的主角開始,一場翻越高黎貢山,跨越太平洋的尋找啟動了。我們找到了那位英勇陣亡者的姓名,找到了他的家人,找到了與他一起獻身於中國滇西抗戰的另外十八位美國軍人的名字。我們請梅姆瑞少校的女兒們站到了父親戰死的那片土地,那是她們的母親畢生未竟的心願,我們為十九位陣亡於中國滇西的美國軍人重新建立了紀念碑,使今天的人看到的不再是一個冰冷的數字,而是一個個曾經和我們一樣有情感、有體溫的人。這件事停不下來了,從一張照片開始,漸漸發展成了現在的「把歷史搬回家」的系統工程。
這次臺北展的圖片,選自我們2010年的那次搬家行動,那一次,我們複製了大約23,000幅中緬印戰區的歷史照片,它們幾十年來安靜的保存在美國國家檔案館,幾乎無人問津。那是我們祖國歷史的一部分,現在,它回家了。三年來,已有幾萬觀眾通過我們的尋找開始認識了那段歷史,曾被刻意遺忘的歷史被真實的影像一幕幕重新投射,使更多曾經盲目與盲從的人有機會獲得真相。這本繁體版的《國家記憶》更是從兩萬多張影像照片中精選出280餘幅精采的影像,及精確珍貴的照片說明。從這些栩栩如生的畫面,加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張力先生對二戰中緬印戰場的概述,以及此資料庫創建的歷程記錄,讓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及諸先烈們,永遠在後人的緬懷中光榮長存。曾有媒體問我們:如此大規模的複製歷史不是政府的事情嗎,為什麼你們這群民間人士來做呢?我們說:主人的歷史要自己記住,這樣,才不會再被僕人丟失。

前言

在異國尋找歷史的背影 章東磐

五年前,牛子從美國拍攝紀錄片《尋找少校》歸來。他向我們展示了190幅美國通信兵照相部隊拍攝於雲南戰場的照片。那批在當時堪稱數量很大的歷史影像幫我在心裡初建了滇西抗戰的視覺記憶。牛子同時告訴我,這批照片來自一座寶庫──美國國家檔案館。那裡收藏的中國、緬甸、印度(CBI)戰場的歷史照片初步估計超過20,000幅。

影像對於歷史研究的重要性是任何文字與回憶都無法替代的,何況我們的抗戰史本就極度缺乏來自視覺的佐證。從那一天起,這收藏於地球另一面的數量巨大到難以置信的檔案照片就成為了我把田野調查擴展到大洋彼岸的明確目標。牛子同時展示給我們的,還有美國軍隊記錄、保存歷史的方式。我也才知道了美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起,便組建了使用當時才發明不久的照相機和膠片攝影機全方位拍攝戰爭的專門兵種。

對於抗戰歷史研究,我自喻為一個特殊情境時能為人救急的獸醫,但畢竟是治牛馬的功夫,心裡還是期望專給人治病的醫生能擔綱恢復歷史健康的重任。偏偏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這些專業醫生令人失望。就在我們尋找到了陣亡在雲南的梅姆瑞少校戰場墓地期間,也得到了牛子帶回的這批戰場照片,此時恰逢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紀念,專家們紛紛上陣發言。在中央電視臺的紀念節目上,一位據稱是那段歷史研究權威的人大聲說:史迪威的美國陸軍在中國沒有一兵一卒。荒唐的不是這位「權威」無知至此,而是整個官方史學機構對這種不負責任的信口胡言長期視而不見。

我們官方的歷史機構自稱為社會科學,而恰恰忽視了一切科學以實證為前提的基礎。歷史是什麼?在我這個業餘的歷史調查者眼裡,如果歷史是根,今天就是樹;歷史是種子,今天就是果實;歷史是父親,今天就是兒子。從這個意義上講,編造歷史無異於認賊作父。哪怕說故事一樣的「歷史」編得再完整周到,在面對真實的鏡鑒時,總會看見濃厚的脂粉後面那張骨子裡心虛的賊娃子臉孔。歷史這張臉是不可以任意塗抹的,她不是到城裡出賣色相的村姑,她高貴的貞節令這些無知的假權威難以想像。

歷史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無論我們是不是瞭解,是不是遺忘,它仍然發生過,這一點無從改變。有意思的是,恰恰是那位權威不瞭解或者故意遺忘的那一段,偏偏留下了詳盡的證據。因為進入中國抗日戰場的美國陸軍不僅遠不止一兵一卒,而是一支數量龐大的多兵種成建制部隊,而且還有隨軍作戰的照相兵。牛子他們在美國國家檔案館掃描的將近二百幅照片是他們拍攝的,我們準備全部複製的目標也是他們留下的戰場檔案影像。

2003年春節前,為了寫作將在臺灣出版的《三峽記》,我第一次走進湖北省宜昌市檔案館,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走進叫做檔案館的機構。那一次的資料查詢對於我的寫作確有助益,但手續與等待令人印象更為深刻。在我心裡,檔案這個詞是嚴肅而神秘的,以至於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知曉自己有一個叫檔案的檔袋,裡面詳盡記載和保存著如影隨形的榮辱,或者還有你自己不知道,也永遠不允許你自己獨自接觸的與你有關的文件。帶著幾分畏懼,我反覆問牛子:國家檔案館?國家檔案館呵,真得可以讓我們隨意查閱和複製嗎?膽子一貫很大的牛子肯定回答了連續幾年,漸漸也被我愈加詳細而具體的追問給弄毛了。畢竟,他也只去過一次,不過兩天時間。

恰在此時,晏歡的一位美國朋友出現了。晏歡是留學於英國的建築學博士研究生,他和美國人打交道不需要中文,但為了告訴我這位美國人是誰,他急匆匆地給那位胖乎乎的三藩市郵差起了個中文名字:唐亨蔚Don Henvick。這位姓了唐的洋朋友近乎瘋狂地在業餘時間搜尋CBI Theater(中緬印戰區)的資料,因為他的岳父那時也在緬甸戰場上。他把並不寬裕的收入抽出一部分用在了對歷史的研究中,同時充滿激情地為我們提供有求必應的幫助。未經任何動員,他成為了檔案照片複製團隊的美國成員,而且是完全義務的志願者。

有了唐亨蔚的協助,我們瞭解了美國國家檔案館的相關規則,使我們確知可以不需付給館方任何費用,複製屬於美國的公開檔案。唐亨蔚幫我們聯繫了足夠整個團隊住宿的獨棟花園住宅,還把每天的租金成功地從標價280美元降低到150美元。當然這個功勞並不完全屬於唐先生的談判技巧,因為房東得知了這群中國租客是要來尋找中國抗戰的歷史資料,而她的叔叔恰好也是當年美國空軍的飛行員,她還欣喜的告訴唐亨蔚,叔叔是飛虎隊的成員。雖然後來知道了她的叔叔是在歐洲戰場,但基於那段共同戰鬥歷史的感情紐帶,使房東對我們團隊的態度遠遠超越了對待普通房客。

我和晏歡由於公司事務的要求只能擠春節和前後幾天假期去美國,牛子則率領大部隊在年初二啟程。為了協助我們儘快進入狀況,唐亨蔚特意在我和晏歡到達美國前一週從三藩市飛抵華盛頓。雖然他幫我們砍價省下了大筆房費,但晏歡再三勸說,在我們抵達前,他仍堅持住在只有公共浴室的廉價旅館裡,絕不讓我們為他多花一毛錢。我們沒到之前,他每天早早去檔案館,為我們後續的複製找出了完整的檢索流程。檔案館之大,收藏檔案數量之巨,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如果沒有唐亨蔚,我們這幾隻沒頭的外國蒼蠅在流程上就要耗去不知多少時間,根本沒可能在預計的二個月內圓滿完工。

飛機降落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已是夜裡近十點,在國內就知道這裡降下了五十年來最大一場雪,交通幾乎癱瘓。來接我們的唐亨蔚一臉輕鬆,車開上路,直至駛進首都中心區,居然毫無擁堵。只是許多路段積雪盈膝,不是老唐租的這種越野車真走不了。唐亨蔚告訴我們:政府在電視上滾動播出資訊,通告各條公路的疏通情況,請出行者選擇業已清開的主要公路。同時呼籲沒有迫切出門需求的居民儘量不出門,緩解交通壓力。我在華盛頓伴著二十床棉絮一樣厚的積雪過了一週,天天早出晚歸,幾次穿越首都,盡覽童話世界般的美景,沒看見一起車禍。

儘管我心裡做足了準備,第一眼看見美國國家檔案館,仍然嚇了一跳。晏歡根據路牌告訴我,前面就是檔案館。我放眼望過去,連人工建築的影子都沒有,根本就是一片黑壓壓的,遮天蔽日的森林。這座只有六層的檔案館,建在六十公頃森林中間,汪洋大海裡的一條船。六十公頃,六平方公里,也就是中國九千市畝土地,是馬里蘭大學捐贈給聯邦政府建國家檔案館的。在那裡工作的幾天,每到眼睛累了,走到窗邊,看到的除了樹還是樹,除了藍天還是藍天。

什麼叫寶庫,什麼叫金礦,來到這裡就知道了。晏歡帶著一點不安問我:咱們試著根據卡片索引取二盒照片看看?我也不信天上掉餡餅這種好事。按照國家檔案館的規定,你只要根據它的索引填寫索取表格,工作人員會為你把整個資料夾,整個紙箱,整個小推車,甚至幾個小推車取來原始檔案供你查閱、摘抄、拍照、掃描。因為不允許帶進館外的紙張和筆,館內備好了專用的紙張和鉛筆,任意取用。潔白的細棉紗手套也是無償提供,並且要求你在觸摸照片時必須戴,每天要換。晏歡為了尋找他祖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882051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3.5*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