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多重奏:香港流行音樂聲像的全球流動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橫跨香港過去四十年歷史,以流行音樂為脈絡,嘗試書寫關於身份、記憶、語言和政治的紀錄;以本土特殊性為起點,探討華語流行音樂領域究竟正在發生甚麼。作者之一周耀輝是從事流行音樂20多年的學者。兩位作者從歌詞書寫、視像製造到粉絲文化、唱片公司、表演場所等流行音樂產業的場域切入,逐步展現和分析香港流行音樂生產、消費和流通各環節。
本書聚焦香港流行音樂,把它看作跨越本土,乃至於全球網絡流動的一部分,借此挑撥一些已經固化的名詞,在我們需要面對以至抗衡日漸令人窒息的「中國崛起」之時,尤為重要。──洪美恩,澳洲西雪梨大學文化研究教授
作者對香港流行曲有深入認識,更具紮實的理論基礎,字裏行間又處處流露對香港流行曲的戀戀深情。本書實屬對香港文化、流行音樂、文化研究以至區域研究感興趣者必讀之選。──朱耀偉,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香港研究課程主任
本書帶著局內的懇切與神經,也有局外的淡定和風景。可能我們要退後幾步,與這困局保持一段距離才能看清楚,究竟這個流行音樂工業的確步進夕陽,還是這個城市會再見黎明。──黃耀明,香港音樂人
兩位作者提出鮮活的證據、集體的回憶、另辟蹊徑的論述和自己的故事,反駁「粵語流行曲已死」的說法,同時將中國音樂及粵語流行曲重置於全球化、中國化與重新國家化的交叉口。──馮應謙,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本書聚焦香港流行音樂,把它看作跨越本土,乃至於全球網絡流動的一部分,借此挑撥一些已經固化的名詞,在我們需要面對以至抗衡日漸令人窒息的「中國崛起」之時,尤為重要。──洪美恩,澳洲西雪梨大學文化研究教授
作者對香港流行曲有深入認識,更具紮實的理論基礎,字裏行間又處處流露對香港流行曲的戀戀深情。本書實屬對香港文化、流行音樂、文化研究以至區域研究感興趣者必讀之選。──朱耀偉,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香港研究課程主任
本書帶著局內的懇切與神經,也有局外的淡定和風景。可能我們要退後幾步,與這困局保持一段距離才能看清楚,究竟這個流行音樂工業的確步進夕陽,還是這個城市會再見黎明。──黃耀明,香港音樂人
兩位作者提出鮮活的證據、集體的回憶、另辟蹊徑的論述和自己的故事,反駁「粵語流行曲已死」的說法,同時將中國音樂及粵語流行曲重置於全球化、中國化與重新國家化的交叉口。──馮應謙,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