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探索越南文化本色:從系統及類型論的視角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476
    68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探索越南文化本色》原書在越南是研究越南文化者必讀的經典著作,有系統地探討越南人的民族特色。本書高達40萬字,耗時8年由國立成功大學翻譯出版。

《探索越南文化本色:從系統及類型論的視角Exploring the Vietnam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TÌM VỀ BẢN SẮC VĂN HÓA VIỆT NAM- Cái nhìn hệ thống - loại hình
(bản dịch tiếng Hoa)這本書的貢獻在為越南文化的特色及主體性發展做出學術性的詮釋。過去,在大中國沙文主義思維下,總是把包含越南在內的東南亞當做野蠻的邊陲,經由中華文化傳播後才被啟蒙而稍具有文化。然而,陳玉添教授提出論證反駁這樣的謬論。

作者

陳玉添

陳玉添教授 (GS. Trần Ngọc Thêm) 為越南知名的文化研究專家,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曾擔任越南胡志明市國家大學社會人文大學文化學系主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及俄羅斯社會科學院名譽院士。

目錄

|序言一| 13
|序言二|越南經典名著顛覆中原觀點 16
|序言三|詮釋越南文化的系統與類型 19
|作者中文版 序言| 21
|作者越文第四版 序| 22
|作者越文初版 序| 23
範例說明 29
【第一章】系統-類型視角下越南文化之理論基礎 31
引言 33
§ 1. 文化語文化結構 34
1.1. 文化概念 - 文化的特徵與功能 34
1.2. 文化與文獻、文物、文明 38
1.3. 文化體系的結構 39
§ 2. 文化之類型 42
2.1. 比較文化學:從多樣到相同 42
2.2. 文化類型之劃定原理 44
2.3. 兩種文化類型之若干特徵 49
§ 3. 越南文化的座標 60
3.1. 三維座標系列 60
3.2. 越南民族 (文化的主體) 之來源 60
3.3. 越南的地理環景、文化空間以及文化區 64
3.4. 越南文化的歷史、社會環境 (即越南文化與中國文化在根源上的關係) 68
延伸閱讀1:在被遺忘的過去中閃爍的新光芒 73
§ 4. 越南文化之進程 78
4.1. 本地文化層 78
延伸閱讀2:關於神農及中國若干神話人物之南亞來源 81
4.2. 與中國及區域交流的文化層 88
4.3. 與西方文化交流的文化層 91
延伸閱讀3:所謂雄王時代的古越文字系統 94
【第二章】認知文化 98
引言 100
§ 5. 關於宇宙本質的思想:陰陽哲理 101
5.1. 陰陽哲理:形成過程、本質及概念 101
5.2. 陰陽哲理的兩個規律 (與西方邏輯學的對比) 103
5.3. 兩種文化類型之陰陽本質 105
5.4.「左右」對立觀的陰陽性質 106
5.5. 陰陽哲理的南方起源以及越人的性格 109
5.6. 陰陽哲理之兩個發展趨向 117
§ 6. 關於宇宙空間結構之南方哲理:三才與五行模型 121
6.1. 三才 121
6.2. 五行之概括特徵 122
6.3. 五行之基礎:河圖 123
6.4. 在河圖角度下的五行 126
6.5. 洛書與五行相剋 127
6.6. 五行之用途及其南方來源 129
§ 7. 關於宇宙的空間結構之北方哲理:四象與八卦模型 137
7.1. 四象 137
7.2. 先天八卦 138
7.3. 後天八卦 138
7.4.八卦與五行相比:關於五行的南方來源與八卦的北方來源之補充證據 140
§ 8. 宇宙時間之結構:曆法與干支體系 145
8.1. 曆法與陰陽曆 145
8.2. 干支數系 148
8.3. 關於陰陽曆法的南亞來源證據 153
延伸閱讀4:陽曆日期轉為干支曆的方法 155
§ 9. 人之認知 158
9.1. 像陰陽五行之模型的自然人 158
9.2. 對於社會人的傳統看法 161
【第三章】集體生活的組織文化 166
引言 168
§10. 農村機構 169
10.1. 基於血統而組織農村:家庭和家族 169
10.2. 基於居住地盤而組織農村:村與社 171
10.3. 基於業務與愛好而組織農村:坊與會 172
10.4. 基於男性傳統而組織農村:甲 173
10.5. 基於行政機構而組織農村:村與社 175
10.6. 群體性與自治性──越南農村的兩個基本特徵 177
10.7. 南部村社 184
§11. 國家組織文化 186
11.1. 從村落至國家:愛國之心與全民團結精神 186
11.2. 國家與組織管理社會的需求 189
11.3. 國家與農業文化中的傳統民主 191
§12. 都市結構 201
12.1. 都市與國家的關係 201
12.2. 都市與農村的關係 204
12.3. 越南社會的組織規則 210
【第四章】 共同體組織文化:個人生活 212
引言 214
§13. 信仰 215
13.1. 崇拜自然與人類的繁殖:繁殖信仰 215
13.2. 崇拜自然的信仰 221
13.3. 崇拜人類的信仰 227
13.4. 越南信仰的概括 232
§14. 風俗 234
14.1. 婚姻習俗與其共同性 234
14.2. 葬禮習俗與其陰陽哲理 238
14.3. 禮節、廟會的風俗及其系統性 242
延伸閱讀5:臨近「Tết」(過新年) 的日子 243
延伸閱讀6:求運氣過年市場 245
§15. 交際文化與語言藝術 251
15.1. 越南人交際文化的基本特徵 251
15.2. 越南言詞藝術中的象徵性、表感性及靈活性 260
延伸閱讀7:越南人罵人 264
§16. 戲曲音樂藝術 271
16.1. 越南音樂、民歌及表演藝術的概述 271
16.2. 戲曲音樂藝術的像徵性 277
16.3. 音樂戲曲藝術的表情性、綜合性以及靈活性 281
§17. 造型藝術 287
17.1. 越南繪畫及雕刻藝術之概論 287
17.2. 越南造型藝術的象徵性 292
17.3. 越南造型藝術的表情性以及綜合性 305
【第五章】與自然環境相處的文化 310
引言 312
§18. 利用自然環境:飲食與保健 313
18.1. 飲食觀念以及越南人飲食結構中的農業烙印 313
延伸閱讀8:「檳榔荖葉一起紅」 324
18.2. 越南飲食的綜合性與群體性 329
延伸閱讀9:台灣飲食專家視線角度下的越南飯菜 332
延伸閱讀10:喝稈酒習俗 334
18.3. 越南人飲食的辯證性與靈活性 337
§19. 應對自然環境:穿著與打扮 344
19.1. 越南人的穿著觀念以及源於農業的服裝布料 344
19.2. 越南人各個時代的服飾以及應對環境的靈活穿著方式 347
§20. 應對自然環境:居住與行走 361
20.1. 應對距離:交通方面 361
20.2. 應對氣候:房子與建築 ── 越南人居住方式的和諧性、靈活性以及象徵性 368
【第六章】與社會環境相適應的文化 384
引言 386
§21. 與印度交流:占婆 (CHĂM) 文化 387
21.1. 來自印度的婆羅門教以及占婆文化的三個來源 387
21.2. 占婆建築的特點 390
21.3. 占婆雕刻的特點 395
21.4. 當地語系化婆羅門教和回教影響的力量 404
§22. 佛教與越南文化 406
22.1. 佛教的形成及其主要內容 406
22.2. 佛教在越南傳播及發展過程 409
22.3. 越南佛教的綜合性和靈活性 419
23. 儒教與越南文化 428
23.1. 儒教的形成 428
23.2. 儒教的基本內容、雙重來源及其發展中的兩面性 430
23.3. 儒教向越南傳入、發展過程以及越南儒教的特點 438
§24. 道教與越南文化 448
24.1. 從道家到道教:農業從事者的哲理和宗教 448
24.2. 道教在越南的傳播及發展 452
§25. 西方與越南文化 460
25.1. 基督教與越南文化 460
25.2. 西方文化對越南文化其他方面的影響 471
§26.應對社會環境的文化:融合性──應對社會環境文化的典型特徵之一 479
26.1. 應對社會環境的文化:軍事、外交領域 479
26.2. 融合以及區域文化的融合:三教 486
26.3. 東、西文化的融合:從啓定陵到高台教 491
26.4. 東、西文化與社會主義理想的聚集:阮愛國-胡志明 498
【結論】 504
§27. 越南文化:從傳統到現代 506
27.1. 越南文化本色與性格的回顧 506
27.2. 面臨工業化與現代化事業的傳統文化 511
27.3. 保存、發揚及建設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越南先進文化之問題 515
延伸閱讀11:探戈轉調 520
參考文獻 522
附錄 544
一、與讀者對話 545
(一)「文化」概念與文化結構 545
(二)關於兩種文化類型 547
(三)關於南方文化與北方文化之問題 550
(四)陰陽與五行問題 554
(五)其他問題 560
二、相約週末‧越南文化的未來:「偏於陽性的和諧…」 562
三、一些評價意見 564

序/導讀

【推薦序】
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 蕭新煌教授推薦


本書對越南文化系統的描述周詳生動,對文化類型的比較相當新奇和有創見。我有幸先睹為快其中譯初稿,無異是上了一學期的越南文化探源和演化課程,深感獲益良多。

【作者序】

一個族群必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本色才能發展。其中,族群文化本色就是一些特殊文化特徵讓該族群可以區別於其他族群。把握自己族群文化特徵也有益於不同族群的人們加強互相之間的理解認識。這就是這本書的研究目的與動力。

這本書主要探究越南文化與遙遠的西方文化及鄰近的中國文化的差異。其中,越南文化被界定為以水稻農業為主的「陰性文化」類型。這個特徵會讓越南文化特色區別於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西方文化本來是屬於遊牧民族的「陽性文化」類型。而中國文化同時具有兩種文化類型,一邊擁有陽性的西方文化特徵,一邊擁有像越南及東南亞文化特徵那般的陰性文化。

《探索越南文化本色》越文原著於1996年首次出版,至今已20幾年了。本書內容含有非常廣泛的領域及專門用語讓翻譯工作遇到不少困難。儘管如此,雖然有點晚但最終還是譯成中文版了,讓我非常開心!為了完成本書中文版的翻譯及校對項目,我已受到很多越南學生的幫助及台灣與中國學者的協助。其中,我特別感謝台灣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主任蔣為文教授之建議及一直出力協助我完成本出版計畫。我非常感謝大家的協助與支持。

二十年後重新看待這本書,若要我重新撰寫,或許書中裡面會有些微修改及更新,但是本書的精神與結論仍然不變。因此,對於這本中文版裡有一些還來不及更新的內容本人很希望讀者可以多多包容與原諒。本人預先感謝讀者對這本書提供意見讓我們可以更了解越南文化特徵且克服文化障礙讓各族群越來越互相了解與尊重包容。

越南胡志明市,2019/05/04
Trần Ngọc Thêm (陳玉添)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44796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67
    • 商品規格
    • 16開19*26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