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電子書】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

  • 7 273
    39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重慶大廈」,
大家可能只在王大導演的《重慶森林》中有所耳聞。
這幢舊式樓宇位於寸土尺金的香港鬧市,毗鄰高級酒店,甚至被新式商場所環抱。
但它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的廉價落腳點;
是非洲、南亞裔商家的重要交易所。
為什麼它對於香港、對於世界,有如此舉足輕重的地位?
大廈的大門裡外兩個世界,它究竟如何運作?
裡面的點點滴滴又如何協助商人尋找商機?

重慶大廈是一座位於香港旅遊區中心的殘舊的十七層商住建築,也是各色人群的家園。來自亞非各國的商人、勞工和避難者在那裡生活和工作,甚至背包旅行的遊客,也在這所或許是世界上最全球化的地點租房間。然而正如《世界中心的貧民窟》一書所指出,大廈與耀眼奪目的跨國企業總部大相徑庭,它是世界上大多數人可體驗到的全球化的縮影。通過具教育意義並令人入迷的故事,麥高登揭露大廈居民與國際商品、金錢、理念有何等錯綜複雜的聯繫。

譯者


Yang Yang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碩士,研究非洲商人在中國的經濟生活狀況,文章發表於《低端經濟全球化》(Economics Globalization from Below)及《中非合併關係》(China-Africa: Merging Relations)書中。

目錄

導讀-2
前言-11
地點-19
重慶大廈介紹..........20
世界中心的貧民窟..........28
重慶大廈為何存在和為何值得關注..........32
大廈..........38
歷史..........55
業主立案法團..........62
生意..........65
我的親身經歷..........80
人群-89
商人..........90
業主和經理..........102
臨時工..........114
避難者..........121
家庭傭工..........128
性工作者..........130
癮君子..........134
遊客..........138
不同人群如何互動..........144
商品-159
重慶大廈中的商品流通..........160
販賣商品..........164
佔買家的便宜..........170
仿冒品..........173
製造商和中間商..........178
手機店的騙術和辛酸..........181
各式商人..........187
商人之間的代溝..........194
商人的技巧..........198
中國大陸的誘惑..........204
海關險境..........208
商品和商人的意義..........224
法律-229
無處不在的法律陰影..........230
法律界線裡外的衝突..........232
警察的角色..........239
簽證與居留權..........251
避難者與法律..........256
「真假」避難者..........262
避難者的生活..........269
避難者的待遇變化..........288
未來-295
重慶大廈的不斷變幻的想象..........296
重慶大廈如何改變人群..........300
文化身份認同..........306
在全球的意義..........313
重慶大廈的未來∕世界的未來..........324
參考書目-330

序/導讀

前言

重慶大廈匯聚來自五湖四海的各色人群,有南亞和非洲的商人及避難者、印度的臨時工,還有囊中羞澀的各國旅客。下文將要描述的重慶大廈是一幢代表「低端全球化」的搖搖欲墜的大樓,位於香港旅遊區中心,並與加爾各答(Kolkata)、拉各斯(Lagos)、達累斯薩拉姆(Dar es Salaam)等地區緊緊相連。儘管香港的許多人覺得重慶大廈就像一個神秘世界,被錯放在城市中心,但其存在是拜香港所賜。我在此簡述香港的地理歷史環境,以明晰重慶大廈的周邊環境。

香港於一八四一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直到一九九七年才回歸中國。在殖民時代,香港成為中國與外界交流的口岸,英國公司曾經在此停靠運載鴉片入中國的船隻,之後又以最低關稅在此進行自由貿易。香港人口漸漸全球化,雖然以華人為主,但也包括了許多其他族裔的人。19世紀末的書籍記載香港鬧市「滿是英國人、德國人、英印混血、廣東人、來自加爾各答的美國人、孟買的帕西人、巴格達的猶太人」,這種景象與如今的重慶大廈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另一處19世紀末的記載評價香港「可被稱作世界上最國際性的城市,在街道中隨處走上一個小時,能見到的各族人士,比在五旬節看到的得還多;各膚色和宗教信仰的摩肩接踵、和平相處。」這也是重慶大廈現在的樣貌,只不過現在出現種族之間的緊張關係和歧視現象。

香港在歷史上曾是一個貧瘠之地。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批大陸人逃難到香港,令人口迅速增加。香港在70年代是工業生產的中心,在80年代末成為中國貨品的集散地。同時,異於中國大陸的香港本土意識和身份認同漸漸形成。90年代的香港已經較為富裕,人均收入比中國大陸或當時的殖民者英國還高。二零零七年,香港人均收入以購買力計算已經是美國人的93%,遠遠高於多數歐洲國家,並且是中國大陸人均收入的八倍,當然香港也成為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地區之一。這也是為什麼重慶大廈這個「貧民窟」一樣的角色,在香港顯得如此不協調的緣故。香港人對重慶大廈所感到的不屑或恐懼,源於「我們香港人已不再是發展中地區,已經很富裕了,為什麼這些非洲人和南亞人要跑到我們的新家來呢?」

同樣道理,書中也記錄重慶大廈的一些商人對中國大陸人的不滿,不論是非洲人、南亞人,還是香港人,大家都對北方的中國大陸人抱有一絲不安情緒。許多人認為中國大陸人是香港人不被認可的政治主人,同時也是經濟上的矮子,儘管大陸有錢人在香港隨處可見,大陸經濟也越來越有超越香港的趨勢,可是他們仍視大陸為經濟較劣等的地區。雖然重慶大廈是一個異類的孤島,但它也是一個人們得以生活工作的香港的一部分。南亞人和非洲人來到重慶大廈白手起家,其經歷無異於許多到香港創業成功的大陸人。即使如此,這兩個族群之間並沒有太多的相互同情和理解。

香港過去一百五十年來的殖民歷史對重慶大廈的形成有很大影響。自早期殖民之後一直到現在,香港有越來越多的南亞人。一九六二年建立的重慶大廈如果沒有這一群南亞人,不可能成為如今的國際市場。我曾陪同一位目光精明的記者參觀重慶大廈,他指出那個地方除了有各種族裔之外,還餘留了一些英國殖民的色彩。確實,雖然大廈中多數人根本不是英國殖民的受害者或受益者,但我們卻能見到一大群東非人和南亞人,部分原因在於他們會說最常見的社交語言—英文,即重慶大廈中的通用語。即使是現在,持這些國家護照的人能較容易拿到無需簽證逗留香港的優惠,殖民色彩可能就來源於此。

許多非香港的讀者也許認為,香港在一九九七年回歸之後已今非昔比,中國已經控制了香港。在過去幾十年中,全球媒體都在關注香港的去殖民化和回歸中國後的「香港故事」。當然,我們也必須注意到香港社會自回歸之後一直保持穩定。許多媒體仍然直言不諱地批評中國,儘管有人指責香港某些媒體自我審查,但言論自由仍被密切關注著。雖然香港已經歸於中國,但它有自己的法律系統和出入境管制,其內部行政系統大致上也獨立運行。香港長久以來存在某些社會問題,比如政府常常被貼上商業化的標籤,特別是政府與地產商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問題在回歸前後都存在。另一方面,香港回歸甚少影響重慶大廈的運作,但一九九七年之後有幾個顯著變化:非洲商人在二千年左右開始來到香港,國際難民也大批到港,重慶大廈本身的修繕和保安系統有所提升,許多中國大陸遊客也到此住宿。這些變化卻都與香港回歸毫無關聯。一些大廈內的小販常跟我說,「重慶大廈依然如故」。

重慶大廈坐落在香港的主要旅遊區尖沙咀,位於九龍半島頂尖處。香港由四個主要地區構成:離島,包括香港國際機場所處的大嶼山;港島,也是香港金融中心和許多舊樓之所在;九龍,比港島稍微低檔一些,人口也稍微多一些,但卻是香港的旅遊中心,也是最擁擠的地區;新界,連接中國大陸,香港一半以上人口的居住地區。這幾個地區加起來才不過四百平方英里多一點而已,加上香港的公共運輸系統四通八達,重慶大廈的人們出發去香港各處地點一般不超過一個小時就能到達。

在此我稍微描述一下香港的幾個地區。深水(土步)是一個以工人階級為主的聚居地,大致距離重慶大廈以北兩英里,有許多廉價的裁縫店,非洲商人常專門去那裡訂制批量的衣服銷售到非洲市場。南亞及非洲避難者也會去這些地方買二手貨,其價錢比重慶大廈的貨品還便宜。灣仔則是一個夜生活豐富的地方,人們從尖沙咀越過維多利亞港即可到達,有些重慶大廈的人會跑到那裡尋求女人和酒精,當然大多數人捉襟見肘,只能做做白日夢了。錦田,是許多遊客參觀圍屋的新界小鎮,但重慶大廈的商人們去那裡買來源於香港人報廢或遺棄的二手汽車零件。還有位於中港交界的羅湖,商人們在這裡過境,去中國大陸南方的商城和工廠購物,臨時工則去那裡更新簽證。重慶大廈的商人住在香港各個角落,但不論他們做什麼,以上所描述的就是他們最常去的幾個地方。

本書第一章將更加詳細地描繪重慶大廈的地理環境,在此我先勾勒幾筆。重慶大廈位於遊客聚集的彌敦道36至44號,毗鄰高檔的半島酒店和假日酒店,再多走幾步路就能抵達香港新穎炫目的購物商城,步行十分鐘可以到達旅遊地標天星碼頭,每數分鐘就有一班船載客渡過維多利亞港。重慶大廈周圍都是接駁港鐵的入口,港鐵每五分鐘左右就有一班列車載大批旅客駛向中港邊界,總路程只有四十分鐘左右。幾句簡短的介紹已經體現重慶大廈在香港的中心地理位置,它正好插在高樓林立的黃金地帶,周圍遍佈世界上最貴的樓市。這種地理環境之下,重慶大廈冠有「黑暗中心」的名聲。

本書中的相片除特別指明之外,皆攝於重慶大廈或其周圍。相片與文字中討論的人和商業活動沒有直接關聯,僅用以勾勒出大廈的環境及遭遇。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8816463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4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