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著名哲學家東方美教授
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釋迦牟尼49年所說的一切經文,內容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淨空老法師
吾兒出家三件事:一唸彌陀登上品;二證本性明空有;三弘正法度有情。—定弘法師母親 趙良玉女士
本書是定弘法師出家以來的一系列演講合集,包含《我為什麼要出家?》、《學習誠敬心的心得分享》、《佛法的人生智慧》、《體驗人生最高享受》、《禪與福慧人生》、《宗教團結—共同弘演愛的教育》、《振興佛陀教育的方法》、《如何降伏淫欲》等11篇演講。法師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大眾佛陀教誨的真諦,讓我們共同聆聽法師的文字般若,親近佛陀,體驗人生的最高享受。
本書特色
一位年輕的金融學教授,
為什麼放棄高薪的工作,
走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道路,
進而放下世間的一切名聞利養,
毅然選擇出家修道,
立志弘法利生大眾?
定弘法師講述出家以來的心得和體會
目錄
一、我為什麼要出家? / 5
二、學習誠敬心的心得分享 / 31
三、佛法的人生智慧 / 58
四、體驗人生最高享受 / 84
五、禪與福慧人生 / 118
六、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座談會 / 137
七、宗教團結—共同弘演愛的教育 / 172
八、振興佛陀教育的方法 / 176
九、如何降伏淫欲 / 208
十、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簡講 / 225
十一、永明延壽大師《四料簡》淺釋 / 259
序/導讀
【前言】
本書是定弘法師出家以來十一篇演講的文字集結,這些講座,深入淺出,將佛陀教育的內涵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地表達了出來,能夠很好地幫助普通大眾正確地認識佛陀教育,解除對佛陀教育認識的盲點,進而瞭解和學習佛陀的教誨,真正體驗人生的最高享受。基於此原因,我們特將其整理成書,期待法師的法音以文字般若的方式,以利更多的有緣人。
本書在整理過程中,精簡了部分口語,為了保持演講的完整性,法師自身的學佛經歷和出家經過,雖多次出現,仍予以保留。
本文字稿未經法師最後審定,由於編者德薄學淺,其中定有不妥之處,敬請諸方家仁者不吝賜教。
一、我為什麼要出家?
(編者按:定弘法師的母親趙良玉女士曾說:「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孝敬天下的父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大孝;能成就聖賢、普利眾生,使千秋萬代的人獲益無窮,是至孝。我支持兒子走上大孝,奔向至孝。」
早在二○○六年,趙良玉女士就寫下了《送子拜師文》,將兒子鍾茂森博士交給當代大德上淨下空老法師門下,接受其諄諄教誨。她在這篇《送子拜師文》中說道:「師父上人,您曾說過一句名言:『聖賢是教出來的。』好得很!我今天就把兒子送給您調教,希望茂森在您的指導下專心修身弘道,並效仿您當年不管人、不管事、不管財,專一潛心治學,自度度他。我希望茂森將來能傳承您的法脈,發揚光大,臨終往生極樂世界,上品蓮生。至於採取什麼形式,或如師父上人行作沙門,或如李炳南先生示在家相,完全聽從您的指導、安排。」
上淨下空老法師在收到趙良玉女士的《送子拜師文》後,曾經開示道:「現在鍾茂森居士發心要來學,他的母親非常難得,寫了一封信給我。將來鍾茂森是出家、在家由我決定,她不會有意見,這就好!我怎麼想法?我讓鍾茂森出家,將來做個好法師,續佛慧命,弘法利生。怎麼選擇是自己的事情,但是選擇的時候,肯定對於將來會有影響。」
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農曆六月十五日),鍾茂森博士出家的殊勝緣分終於成熟,在上淨下空老法師的推薦下,鍾茂森博士於香港圓明寺上暢下懷老法師座下剃度出家,法名定弘。九月,在河南大相國寺受具足戒。發願「一生持戒念佛,求生淨土,續佛慧命,弘法利生。」
一位年輕的金融學教授,為什麼放棄高薪的工作,走上義務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路,進而放下世間的一切名聞利養,毅然選擇出家修道,立志弘法利生?二○一一年七月十六日,定弘法師在《修行與生活座談會》上,專門講述了《我為什麼要出家》。)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菩薩、大德,大家好!
定弘今天以出家的身分,第一天、第一次跟大家見面。承蒙三寶加持,淨公恩師的護持,定弘昨天在香港圓明寺上暢下懷老法師座下剃度出家。法名定弘,這是外號,內號是傳道。因為暢公知道我已經在走弘法這條路了,他鼓勵我一定要弘法,所以取「定弘」這個名字。我這個派,就是暢公的這個派,叫做金頂毘盧派,是南北朝寶志公禪師創立的教派,主要是弘揚華嚴和淨土的,到我這輩是傳字輩,傳道。暢公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內、外號合起來就是弘道。
昨天是農曆六月十五,新曆是七月十五號,星期五,三個五,暢公定的這個日子讓我出家。我們的淨公恩師特別出席我的剃度圓頂儀式。昨天的剃度法會也非常殊勝,有七、八百人前來見證。一連好幾天都下雨,大家說這可能是灑淨。尤其是昨天早晨下得特別大,我想可能大概我這心地比較骯髒,雨就下得特別多,要洗得乾淨一點。結果法會當中天氣就變得非常晴朗。
和我一同出家的還有兩位,一位大陸的,一位香港的。昨天落髮,除了傳統的儀式之外,暢公還特別恭請我們的淨公恩師給大家講了幾句話。我們三位新出家的戒子,向淨公恩師頂禮三拜。他老人家囑咐我們:「出家以後一定要為弘揚佛陀教育事業做貢獻,要把佛教回歸到教育上來,希望叢林(就是寺院)要回歸到教學。」古時候的叢林,就是佛教的大學,每天都有講經說法。現在講經說法的寺院很少,師父上人勸勉我們要發願,將佛陀的教育復興起來。
除了恭請淨公恩師開示以外,暢公還特別請家母也為大家講幾句話。其他的兩位新出家的戒子,他們的家人沒有來,我母親代表家長出席觀禮。我向母親三拜之後,母親也特別的在大眾面前,讀了她寫的一篇《送子出家》的祝願文。她的祝願文是這樣寫的:「祝賀茂森兒六月十五剃度出家,從此走上覺者的道路。喜見佛陀教育事業中又添新兵。值此圓頂之日,母贈兒《送子出家偈》一首:『吾兒出家三件事:一念彌陀登上品;二證本性明空有;三弘正法度有情。』」旁邊我母親特別標出來,她希望我出家之後做到的三件事,正是《無量壽經》裡面的三個真實。
「一念彌陀登上品」是住真實之慧;「二證本性明空有」是示以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我們的自性、真心。真心當中空有不二,事有理無,相有性空,真正明心見性,就達到了真實之際。第三,弘揚正法,廣度一切有情眾生,這是惠以真實之利。尤其是淨土法門,這是真實當中的真實。所以我今後其他的經論一切放下,專修、專弘淨土法門,一門深入《無量壽經》,至少要攻十年,求得到念佛三昧,求往生把握。
母親在祝願文裡面,藉宋朝宗澤將軍《早發》這首詩送兒上路。「傘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譁。」這是將軍借物來抒發自己的心態。將軍要發兵準備去征戰了。發兵的時候大家靜靜地走,所以能聽到傘墜抖動和馬踏著沙的聲音。一路上,水長山遠,這條路很遙遠的,任重而道遠,坎坷、曲折肯定會有。而且路多花,花是比喻誘惑,有各種各樣的誘惑和障礙需要去克服。「眼中形勢胸中策」,自己心裡有主宰、有目標、有方向,鍥而不捨,就一定能夠達到目的地。要走這條路不可過急,也不能過緩,我們雖然是緩緩地走,「外若遲緩,內獨駛急」。這是母親對我出家的一個祝福。
出家這個志願,其實我很早就有了,到今天終於宿願得成。我剛剛開始學佛,就有出家的緣。我是一九九○年開始接觸佛法,當時還沒有接觸到我們師父上人的經教。那時我在廣州,因為我外公去世的因緣,我母親帶著我的外婆和我走入廣州光孝寺,當時是為了散散心,遇到了本煥老和尚,當時他是光孝寺的方丈。他慈悲接引我們入佛門,送我們一些書,其中就有師父淨公上人的《無量壽經》的錄音帶,我記得是一心圓公司錄製的。
當時本老見到我,跟我好像特別有緣,對我講了不少話,兩次勸我要出家,說出家,將來你要做大法師。當時我剛上大學,只想著要出國,沒想著要出家。後來本老邀請我們師父上人到廣州光孝寺講《阿彌陀經》,邀請了兩次。我們是第二次的時候遇到我們師父上人。我母親當時從頭到尾聽了《阿彌陀經》,還做了詳細的筆記。跟師父上人的緣就這樣結上了。
後來在我出國留學之前,一九九五年,有一次隨母親跟一些居士到上海參加一個佛七。法會結束之後我們有一個很殊勝的緣分,到了徐教授(淨空老法師的弟弟)家裡。那時我們還不認識徐教授,是當地的居士問我們要不要去?我們說,要去,好啊!我們就去了。沒想到就是徐教授家,當時我們師父上人的母親還在,在房間裡念佛。當時徐教授護持老母親求生淨土,所以外人都不能見面。他告訴我們說,老母親在這個房間裡面,拍著椅背,自己在那念佛。我們不打攪。徐教授很慈悲,送給我們母子很多師父老人家的錄影帶,有《了凡四訓》、《認識佛教》等等。
後來我出國留學到美國,於是就找到達拉斯淨宗學會,從此就得以常常親近師父上人。在我二十四歲,一九九七年的時候,剛剛讀博士,那年五月,師父老人家到達拉斯淨宗學會主持佛七,在佛七當中有開示,我就參加了那次佛七。每天在現場聽師父老人家講開示,聽得非常感動。
當時韓館長(指韓瑛居士)剛剛過世,大家正在做追思的法會。師父上人為最後一批悟字輩的法師剃度,因為師父老人家講,他自己是不給人剃度的,都是韓館長要他剃他才剃,這是最後一批了。有些同修問我:「你要不要趕上最後一班車?以後沒機會了,師父老人家要封刀了。」當時我就油然生起要出家的衝動。但是這種衝動只是一種感情的,不是一種理性的。
當時是猶豫來、猶豫去,下不了決心。最後沒法子了,請教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