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2016年度風險分析報告】臺灣能源轉型十四講
內容簡介
近年來,臺灣的風險爭議事件頻傳,我們的社會面臨越來越艱鉅的考驗;經濟發展之餘,如何享有一個更好的環境與生活,成為人們渴求的願景。在臺灣,食品安全、環境汙染,以及工業開發帶來的災害事件,都牽動著我們對風險治理的討論,特別是關於政府、產業與民間彼此的對立、推託與不信任,造成許多問題的擴大,直至難以解決。本書是「臺灣風險治理系列叢書」第二本讀物,聚焦於「能源轉型」主題,以單元式的規劃方式,邀請學者專家共同探討國內外能源發展趨勢,帶領讀者反思當前臺灣社會的能源與治理議題。
目錄
第一部分:總論
第1講
氣候變遷驅動下臺灣能源轉型挑戰/周桂田
第2講
能源民主的實踐:能源轉型的關鍵課題/林子倫
第3講
低碳能源轉型的正義課題/范玫芳
第二部分:跨國比較
第4講
德國的綠色能源經濟轉型/劉書彬
第5講
美國因應氣候變遷之能源與經濟轉型/鄭景雯
第三部分:能源與空污
第6講
地方空污治理與能源轉型/杜文苓
第7講
禁燒生煤之風險治理/周桂田、林木興
第四部分:低碳運輸
第8講
都市能源轉型與大眾運輸系統/張國暉
第9講
低碳發展的幻象?
臺北市公共自行車與運輸部門的節能減碳/李宗義、徐健銘
第五部分:能源轉型策略與挑戰
第10講
能源轉型的地方戰略:城市能源公司/林子倫
第11講
能源轉型的在地實踐:社區型能源與公民電廠/高淑芬
第12講
能源轉型過程中的能源合作社/房思宏
第13講
「智慧節電計畫」下的能源轉型與系統變遷博弈/賴偉傑
第14講
碳封存是解決全球暖化的救星?/陳薏安、何明修
序/導讀
近年來,臺灣的風險爭議事件頻傳,我們的社會面臨越來越艱鉅的考驗。在經濟發展之餘,如何享有一個更好的環境,追求永續或好的生活,成為人們渴求的願景。除了全球氣候變遷、自然災害,以及傳染疾病的蔓延,在臺灣,食品安全、環境污染,以及工業開發帶來的災害事件,都暴露出我們的社會在面對災害時的脆弱性。從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廠對臺灣廢核的省思、2014 年高雄氣爆、餿水油的食品安全爭議,以及近期臺灣上空可見的霾害與空氣污染,乃至本書出版前夕,臺南地震下倒塌的維冠大樓及其帶來的嚴重傷亡;無論天災或人禍,這些事件的出現,都牽動著我們對風險治理的討論,特別是政府、產業與民間彼此的對立、推託與不信任,造成許多問題的擴大,直至難以解決,風險治理也成為當前重要且急迫的挑戰。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希冀能夠透過論述與研究,建立知識與溝通的平台,促進臺灣社會對當代各種劇烈社會變遷與政策議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建立長程政策論述與規劃建言,並嘗試將學術研究成果,轉譯為企業、政府、公民容易懂的知識,藉以打破學術與社會藩籬,促進社會創新,突破當前臺灣社會面臨的風險考驗,進一步為新的社會價值帶來契機。
從2015 年開始,本中心規劃出「臺灣風險治理系列叢書」,第一本系列叢書主題探討食安、科技與環境;此次系列叢書以「能源轉型」為年度主題,我們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撰文探討分析相關議題。在章節安排上,我們規劃出五個單元,依序為「總論」、「跨國比較」、「能源與空污」、「低碳運輸」,以及「能源轉型策略與挑戰」。本書首先從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的視角出發,探討當前全球氣候治理的政經局勢以及臺灣的轉型挑戰(第一部分),進一步,我們也提供跨國視角,比較德國、美國的能源轉型相關政策與案例,藉以對國內的政策提出建言(第二部分)。其次,本書聚焦探討當前能源爭議的幾個重要主題:空氣污然與煤炭燃燒,檢驗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管制作為和治理成效(第三部分);我們也針對都市與低碳的主題,指出當前都市治理對低碳發展的迷思或限制(第四部分)。最後,本書嘗試回到實踐的問題,引介國內外能源轉型的成功案例,包括社區型或合作社的運作方式,思考能源轉型是否可能又如何可能(第五部分)。
這樣的章節安排與介紹,除了協助讀者掌握本書,也期待提供給讀者不同面向的能源議題思辨。未來,本中心將持續關注風險治理更多主題,並透過實體和數位出版,帶來更多元、更具行動性、制度性和參與性的風險治理系列叢書。
周桂田
2016 年3月11日
試閱
氣候變遷驅動下臺灣能源轉型挑戰
壹.全球氣候風險下之能源轉型
一.能源轉型為世界風險社會運動
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在1990 年代主要工業國啟動再生能源的發展路徑,其主要利基在於尋求先驅的新能源技術與競爭,而僅理念式的推廣綠色能源來因應地區性的環境破壞;然而,自21世紀初以來,此種理念式的科技創新發展,卻被全球各國越來越劇烈的氣候洪災、乾旱與大規模災害損害所驅迫前進。換句話說,這是人類自身在當代工業社會中產生大規模、無法回復的環境污染與災難後果後,所自我對峙、自作自受的風險社會苦境所演變的轉折。而這個轉折正驅迫全人類朝向低碳能源、經濟與社會的轉型,無法逆轉。
能源轉型愈遲滯、怠惰,人類面對的災難將如時間炸彈一般,越晚爆炸威力越大越強。
德國氣候變遷委員會(WBGU, 2011)指出,近十多年來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造成人類日益面對環境、經濟、社會與生存等災難性的崩潰(dramatic collapse),已經迫使世界各國需要從目前高度浩劫資源、能源密集、高度排碳與污染的產業經濟社會,轉型朝向低能源密集、低碳排放、低污染、資源再循環利用之綠色永續社會發展。
因此,能源轉型重要驅力除了莫過於日益嚴峻的劇烈氣候變遷,其也關涉到全球與內國的經濟模式、消費生產、環境與社會永續,具有全球化下大尺度(large scale)與大空間(large space)之跨界風險(trans-boundary risks)(跨領域、跨疆界、跨學科)問題挑戰。我們需要以整體的角度來思考這個新興的、具有高度風險與機會的人類文明變遷。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