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綠色成長是一個全方位(holistic)轉型變革的途徑,訴求在各國的經濟、社會與環境發展上同步達成目標。主要政策目標是要縮小從事經濟活動和回饋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差距,提高回饋「綠色」的投資及創新。
綠色成長政策需由國家推動,鼓勵企業和消費者更環保的行為,以再分配就業、資本及技術朝向更環保的方向去做,並提供足夠的獎勵支持綠色創新。有效的綠色成長,要在流程設計、利害相關人的參與、制度化、目標與指令與領導力各面向的協同合作,才能真正形成一個能夠永續發展的綠色生態系統。
面對綠色成長需要你我的關注!
目錄
導論
0/1碳預算將耗盡本世紀最嚴峻的跨界風險
0/2邁向低碳社會成為求生存的必須
0/3脫勾碳閉鎖 轉型綠色成長
0/4全球知識網路共同面對不確定性
0/5溝通形成綠色生態系統
0/6《巴黎協議》啟動轉型綠色成長的制度性環境
0/7碳氣候變遷風險:誰的責任?
參考文獻
CHAPTER 1 什麼是綠色成長?由來與定義
1/1從褐色經濟到綠色經濟
1/2綠色成長的定義
1/3話說綠色成長
1/4成功的綠色成長策略指南
參考文獻
CHAPTER 2 有關綠色成長的辯論
2/1最保守的第一種論點:綠色成長做為減碳手段
2/2較開放的第二種論點:綠色成長創造就業
2/3最樂觀的第三種論點:綠色成長做為產業轉型
2/4臺灣反思:變與不變的能源政策
參考文獻
CHAPTER 3 綠色成長指標
3/1指標的概念框架
3/2當前全球社會經濟脈絡與成長特色
3/3目標一:環境經濟和資源生產力
3/4目標二:自然資源基礎
3/5目標三:生活的環境品質
3/6目標四:經濟機會和政策回應
3/7綠色成長指標有助自然資源更加有效率嗎?
參考文獻
CHAPTER 4 帶動綠色成長的創新
4/1商業活動、政府作為與綠色創新
4/2國家政策領域對於綠色創新有什麼幫助?
4/3綠色成長與綠色供應鏈(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4/4綠色創新與消費者
4/5邁向綠色創新
參考文獻
CHAPTER 5 綠色成長的目的及國家發展計畫
5/1國家治理能力是綠色成長的基礎
5/2重新定義成長:超越GDP主義
5/3邁向永續成長的新市場
5/4綠色成長與政策執行
參考文獻
序/導讀
臺灣社會無論是氣候變遷、食品安全、環境污染以及各種社會議題頻傳,政府、產業與民間彼此對立、推託、不信任,造成問題如滾雪球般地擴大直至難以解決。對此,我們認為因應鉅變時代,惟有強化風險治理研究,提升公眾風險感知,並將其落實於有效的政策風險溝通,進而提升政府、公民與產業三方面的信任,如此才能突破困境,為難解的難題提出解決方案,即「聚焦風險治理研究,強化風險溝通實踐」。
基於此,風險社會與政策中心致力於研究「邁向低碳社會」主議題,在此架構下延伸四個子議題「氣候變遷能源轉型」、「低碳創新綠色經濟」、「食品安全」與「新社會風險」。我們認為,這是當前臺灣社會轉型的關鍵。除了上述議題研究外,我們亦發展跨國研究來增進臺灣學術國際能見度,延伸至東亞、進而拓展至全球的風險治理架構,以全球在地化風險思維來聚焦屬於我國的風險治理脈絡研究。從進行研究來提供政策參考,建立長程政策論述與規劃建言外,我們亦企圖將這些學術研究成果轉譯為企業、政府與公民易懂的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知識傳播,打破學術與社會藩籬,全面強化風險溝通實踐。我們從建立知識平台出發,藉由社群網絡來連結各行動者,以電子報、多元出版、新媒體等來做為知識的傳遞的管道,並且規劃鉅變轉型講座與鉅變新視界沙龍來執行與落實,同時開設公民學院相關知識課程來進行完整的風險溝通實踐,這是我們的宗旨。
「聚焦風險治理研究、強化風險溝通實踐」是條漫漫長路,雖然如此,惟有邁開步伐,進行典範轉移,臺灣才能夠面對鉅變世代下的發展危機,傳散風險溝通知識來紮根下一世代,我們才能突破臺灣社會轉型困境。
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從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卓越的學術位置出發,編譯出版《一本書讀懂綠色成長》的目的在引發大眾認知意識,並產生對話,對於臺灣土地環境的未來不再只是單一的、發展主義至上的想像,而是能夠以友善生態環境、低碳社會的角度切入去觀看、去凝視、去好好想想我們要怎樣的未來。
就臺灣而言,海平面上升對於臺灣自然生態將產生全面性影響:西南沿岸土壤鹽化、地下水變海水、西海岸沿低窪地區面臨被海水淹沒的危機;海水升溫造成大範圍的珊瑚白化,數以百計珊瑚礁的生物也將會隨之滅絕,魚類、鳥類的生物多樣性改變,生態干擾、潛在傳染病威脅。而極端的異常氣候將嚴重影響農業、生物產業鏈的發展與水資源等問題。對於僅有三成糧食自給率、九成九以上能源從國外進口的臺灣,有無充分的準備因應這樣的環境變遷與生態浩劫呢?
《一本書讀懂綠色成長》這本書的目的,主要是在回應「什麼是我們所期望的未來?」這個嚴肅的課題。從工業革命以來,以化石燃料為主的褐色經濟發展對於「大地藏無盡」的過度樂觀假設,讓環境負載力(Carrying Capacity of Environment)不斷地超過負荷值,引發排碳大國獲利、卻要全世界人民、生態,共同承擔這些難以逆轉的嚴重人為風險。臺灣目前的人均碳排高居全亞洲第一名,而在氣候變遷政策上在全球評比上敬陪末座,為什麼我們不作為?這本小書雖然訴求公民知識、以淺白話語編譯旨在拋磚引玉,但我們卻有很大的期待:希望能夠協助臺灣的政府、企業界、公民社會與媒體,聚焦「綠色成長」並儘速展開對話,凝聚對永續轉型的願景,開始正視並認真討論臺灣未來轉型治理的走向。
綠色成長是一個全方位(holistic)轉型變革的途徑,訴求在各國的經濟、社會、與環境發展上同步達成目標。主要政策目標是要縮小從事經濟活動和回饋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差距,提高回饋對於「綠色」的投資及創新。綠色成長政策需由國家推動,鼓勵企業和消費者更環保的行為,以再分配就業、資本及技術朝向更環保的方向去做,並提供足夠的獎勵支持綠色創新。有效的綠色成長,要在流程設計、利害相關人的參與、制度化、目標與指令與領導力各面向的協同合作,才能真正形成一個能夠永續發展的綠色生態系統。讓我們不僅正視問題共同面對挑戰,同時將希望的種子紮根於臺灣社會。
周桂田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