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材料也神奇─科技學者許樹恩的一生傳奇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作者以《材料也神奇》為題材寫自傳,載述著台灣材料科學一路走來的發展辛酸史!
這是一本既是文學、也是科學的傳記!記述作者一生與材料科學結緣的傳奇。他是台灣第一位材料科學(美國西北大學)碩士、國內第一位材料科學研究所(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台大第一位材料科學專業出身的專任教授、台灣成立世界上第一個「材料科學」學會的參與執行人、發明「材料科學」一詞的美國西北大學Morris Fine教授的第一個中國研究生。
在作者一生的回憶中,告訴您海軍機械學校的崛起與消失、國防科技中山獎學金創設的緣起與意義、中山科學研究院的籌設與發展史,及親身參與我國發展飛彈、核能和航太工業的辛酸見證,還有他主持發展飛彈和主持印鈔票的奇異經歷。
看他如何把自己一個人當做三個人用,一方面努力於國防材料科技研究,一方面從事材料科學教育,另一方面發揮於國家重點科技建設,把材料科學的理念和理想發揮到極致。
本書嚴肅中帶有風趣,詼諧中含有哲理闡!闡述作者一面求生一面求知的奮鬥人生!述說他在戰亂中於已成歷史名詞的北平市立九中、私立匯文中學、國立北平高工、海軍機械學校等校,一路求生亦求學的早年歲月,對日抗戰後,加入了海軍機械學校隨校來台。
由投身軍旅而意外地與材料科學結緣,他是使材料科學、材料科技、材料過程三者同時在國內生根的先驅,並進軍國際學術社團,為國內的最新尖端科技學術爭取一席之地。更告訴您,如何讓您自己和子女在求知和就學的路途上,可以了無遺憾,如何完全以本土的資源,在學術研究上進軍國際。
他以材料科學的專業知識探索材料與物理、材料與人生、材料與自傳之間的哲理與神奇。
材料不只是身外之「物」,其實人也是活的材料,是以稱為萬「物」之靈。人之往生稱「物化」,是從活材料轉化為死材料。寫自傳就是在物化前,將一生值得記載的事,在軀體以外的材料上留下記號,所謂給歷史留點記錄。
作者簡介
許樹恩,1928年生,河北玉田人。海軍上校退役。
海軍機械學校42年班造械系畢業、美國西北大學材料科學碩士、美國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博士。
· 曾任:
曾參與中山科學院籌備,歷任中山科學院副研究員、研究員、組長,並創設材料研究發展中心任中心主任。其間一度調任國營事業中央印製廠總經理。
國立台灣大學專任副教授、教授暨兼任教授凡26年,暨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慶豐集團科技顧問兼旭陽科技公司總經理。
· 榮譽:
1998年,膺選澳大利亞國家科技暨工程學院外籍院士
· 著作:
編著有《X光繞射原理與材料結構分析》(與吳伯泰合著,國科會精儀中心)、《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與G. C. Sih合編,荷蘭 VNU Science Press 1987年出版)等科技專書三本和《In Studies Of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 (Volume-21) 》(紐約NOVA科學出版公司)等科技參考書貢獻專章四本及國際學術論文約一百五十篇。
· 科學專利發明:
「釔系超導粉末及其超導體之快速製作方法」(共同發明人:陳崇一、王坤龍、李志明,陳新仁,中華民國專利1992)、「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ation of Hydrogen Storage Alloys」 (共同發明人:M.T. Yeh、J.Y. Wang and H.P. Kao,美國專利1994)、「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of Hydrogen Storage Alloys by Spontaneous Reaction Synthesis」(共同發明人:M.T. Yeh and H.P. Kao,中華民國專利1997)等科學發明專利十二項。
目錄
鄭 序3
自 序7
· 第一章 我的家世與家庭15
童年的時與空
海峽這一邊的家庭
· 第二章 年少求學的坎坷歷程29
玉田縣立沽小鄉村車禍,大難不死
河北省立唐中
北平市立九中與匯文中學
國立北平高工
· 第三章 考入海軍機械學校49
平津區初試
南京複試
上海入學和入伍
南遷馬尾
崑崙艦歷險記
海軍機校在馬尾
從馬尾、馬公到左營
白色恐怖
機校教育在左營
機校生活片段和張天心先生
機校五年竟無學位
海軍機校的崛起與消失
· 第四章 機校畢業後的國內外短期訓練79
畢業海上見習去日本
軍援出國受訓──水雷維修保養及教官訓練
珍珠港光儀修護工廠實習
軍官外語學校留美儲訓班
國內研究所進修補習班
· 第五章 軍事學校畢業生當棋子的日子 95
棋子與種籽
主編「海軍機械」月刊和奇人伍法岳
信陽軍艦政工官
水雷場大火
人事官軼聞
· 第六章 考取國防科技獎學金和留美西北大學111
國防科技中山獎學金
中年留學的特色
西北大學簡介
材料科學研究所
獲頒西北碩士學位
留學生生活情趣
風雲際會定期返國
籌備中山科學研究院
兩件特殊第一手資料
· 第七章 史丹福大學讀博士139
至史丹福大學的機運與世局
史丹福概況
材料科學暨工程研究所
留學生活情趣
博士學位與校友會
· 第八章 中山科學院造飛彈163
中科院即景
太空世紀與航太材料
任務導向與重點突破
中央銀行徵調函
· 第九章 異類的經歷─印鈔票181
中央印製廠總經理
安全維護下馬威
印製生涯二千天
技援沙國,G to G到P to P
印鈔經驗愛與憎
· 第十章 重返中山科學研究院217
返院經緯
成立「材料研發中心」的辛酸
材料科技如愚公移山
材料研發成功因素
· 第十一章 飛彈重振雄風與航太工業245
雄風飛彈發展經過
客串雄風神醫,妙手回春
專業中心對主計畫的貢獻
材料過程與航太工業
航太工程學會
航太工業發展委員會(CASID)
· 第十二章 一九八八年前後的中山科學院269
全盛時期的巔峰
巔峰過後的瘦身
材料研發中心揚名中外
材發中心十周年慶
升格為材料暨光電研究所
張憲義舉家叛逃
中科院、核研所劃清界線
對國家核能發展的影響
中科院三十年的中流砥柱
李登輝時代的中科院
· 第十三章 台大教授二十六年和材料科學學術鑽研291
台大、中科院合聘制度
台大機研所專任教授
台大材研所兼任教授
學術研究涉獵領域
成立中國材料科學學會
材料科技與國防和國家重點科技
中國近代科技之父──李國鼎先生
我的學術耕耘與收穫
創新材料合成技術
研究興趣大轉移
夏克萊的故事
· 第十四章 數十萬里,海外遊蹤329
新南威爾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訪問教授
學術會議重回故土
膺選澳洲國家科技暨工程學院外籍院士
空中飛人趣聞拾遺
· 第十五章 若有所失,若有所悟343
人生逆旅
與材料結了不解緣
移居澳洲退休安養與照顧愛妻
澳洲的醫保和社福
寫自傳的經緯和原動力
· 第十六章 材料也神奇355
材料科學與物理
材料探源
奈米的世界
材料與人生
材料對未來世界的影響
超意識、超自然、暗能與神
· 附錄一 作者歷年在國際學術學刊發表之論文篇名395
· 附錄二 許樹恩年譜409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