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台南縣派系興起與政黨政治的確立
內容簡介
本書由台南縣出發,介紹自戰後以來,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縣內海派、山派及高系三大主要派系勢力的形成過程;以及這三大派系勢力在縣長選舉過程中,彼此競爭、結盟的情形;不過,到了1970年代末期反對運動的興起,縣內受台灣大環境政治變遷的牽動,逐漸形成一股有別於國民黨所控制的政治勢力,而這也對1980年代中期以後的政黨政治時代的來臨,奠定了基礎。
本書所要探討的焦點主要有,早期海派取得勢力獨大的原因及過程為何?國民黨來台後培植山派的經過情形與結果如何?高系出現的原因及其顯示的意義為何?1977年11月起國民黨派系替代策略挫敗的過程及原因何在?
1981年的縣長選舉,國民黨為何首度出現違紀參選?選舉結果對國民黨與其所屬各政治派系間的互動關係有何代表性意義?又1985年的縣長選舉,無黨籍與國民黨籍候選人的競爭經過為何?選舉結果對國民黨所屬政治派系的消長有何影響?
到了1987年,縣內反國民黨勢力整合,成立民進黨縣黨部時,主要有那些勢力匯入?首次實質政黨競爭的1989年縣長選舉其競爭過程為何?導致新營事件的主要原因何在?又此次選舉結果對縣內國民、民進兩大主要政黨的勢力消長,有何特別的意義?
1993年的縣長選舉,國民黨在決定提名人選時,對提名制度的落實情形為何?民進黨在提名過程中,黨內所屬各勢力彼此間的競爭結果為何?最後,1997年的縣長選舉,推出候選人參選的民進黨及國民黨,其黨內各勢力在提名過程的競爭情形為何?以及民進黨候選人能以明顯
本書所要探討的焦點主要有,早期海派取得勢力獨大的原因及過程為何?國民黨來台後培植山派的經過情形與結果如何?高系出現的原因及其顯示的意義為何?1977年11月起國民黨派系替代策略挫敗的過程及原因何在?
1981年的縣長選舉,國民黨為何首度出現違紀參選?選舉結果對國民黨與其所屬各政治派系間的互動關係有何代表性意義?又1985年的縣長選舉,無黨籍與國民黨籍候選人的競爭經過為何?選舉結果對國民黨所屬政治派系的消長有何影響?
到了1987年,縣內反國民黨勢力整合,成立民進黨縣黨部時,主要有那些勢力匯入?首次實質政黨競爭的1989年縣長選舉其競爭過程為何?導致新營事件的主要原因何在?又此次選舉結果對縣內國民、民進兩大主要政黨的勢力消長,有何特別的意義?
1993年的縣長選舉,國民黨在決定提名人選時,對提名制度的落實情形為何?民進黨在提名過程中,黨內所屬各勢力彼此間的競爭結果為何?最後,1997年的縣長選舉,推出候選人參選的民進黨及國民黨,其黨內各勢力在提名過程的競爭情形為何?以及民進黨候選人能以明顯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