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苦難與輝煌:抗戰時期的武漢大學〈1937─1946〉
從大處著眼 、小處入手,折射出那個特殊時代的教育精神內容簡介
                        
本書以抗日戰爭為主線,圍繞樂山這一特定環境下的武漢大學,描述了眾多教授與學生在艱難困苦中,不屈不撓、立志為學的精神風骨;同時兼述民國教育政策、樂山風土人情、武大師生的日常教學與食衣住行。從大處著眼 、小處入手,折射出那個特殊時代的教育精神。                        
					
				目錄
						苦難的細節,輝煌的時代——《苦難與輝煌:抗戰時期的武漢大學》代序/韓(日含)
楔子:一個該用紅墨水記的日子
第一章:烽火西遷
金甌破缺
高校「長征」
「中國之進步在武漢大學」
「蜀之勝曰嘉州」
西遷之路
第二章:校舍與院系
「國立武漢大學嘉定分部」
文廟校本部
大成殿圖書館
崇聖祠校長辦公室
崇文閣—文學院
尊經閣—法學院
李公祠—理學院
三育學校—工學院
老霄頂大禮堂
先農壇實習工廠
第三章:住所與環境
城裡城外,山上山下──武大教授的住所
住黑宮,走白宮──武大學生的住所
第四章:物質與物價
煮字難充眾口饑──從福地到煉獄
教授的吃食與飯局
青衫布鞋,自得其樂
陳立夫首創貸金制
貸金制度與武大學生
學生食堂的「八寶飯」
回味無窮的樂山小吃
第五章:休閒與娛樂
烏尤聳翠接淩雲
峨眉山勢接雲霓
採石江邊知幾回
一碗喝到夕陽西
麻將、棋牌和書畫
電影、戲劇、音樂會
美術展覽
第六章:盜賊與疾病
偉大的「地馬」
風雨故人來
受盡傭人氣
「偏又容易被病抓住」
校醫董道蘊和疤病
業餘醫生蕭君絳
「第八宿舍」
第七章:嘉州城郭半成灰
猝不及防的「8‧19」大轟炸
武大教授與大轟炸
武大學生與大轟炸
1941年的第二次轟炸
第八章:言傳身教與不言而教
文學院的教授
法學院的教授
理工學院的教授
第九章:人文著述與科學發現
朱東潤:《張居正大傳》
蘇雪林:《南明忠烈傳》《屠龍集》
高亨:《老子正詁》和《周易古經今注》
袁昌英:《法國文學》、《行年四十》
朱光潛:《詩論》《談修養》《談文學》
吳其昌:半部《梁啟超》
楊端六:《貨幣與銀行》
石聲漢:《生命新觀》
桂質廷、梁百先:發現「赤道異常」現象
高尚蔭、公立華:發現中華桃花水母
第十章:導師制與訓導處
所謂「導師制」「訓導處」
訓導長趙師梅與導師趙學田
荒唐滑稽的軍訓生活
鍛煉體格的體育訓練
豐富多彩的展覽活動
第十一章:學生社團與民主鬥爭
進步社團
文藝社團
學術社團
其他社團
第十二章:勝利東歸
永生難忘的大喜日子
王星拱調離,周鯁生繼任
趙師梅赴鄂接收
要將武大辦成萬人大學
楊端六講《教學與復校》
圖書儀器先行起航
武大復員辦事處
樂山校產的善後
迢迢東歸路
回到珞珈,喜極而涕
附錄:樂山時期的院士名流
參考資料
後記
				楔子:一個該用紅墨水記的日子
第一章:烽火西遷
金甌破缺
高校「長征」
「中國之進步在武漢大學」
「蜀之勝曰嘉州」
西遷之路
第二章:校舍與院系
「國立武漢大學嘉定分部」
文廟校本部
大成殿圖書館
崇聖祠校長辦公室
崇文閣—文學院
尊經閣—法學院
李公祠—理學院
三育學校—工學院
老霄頂大禮堂
先農壇實習工廠
第三章:住所與環境
城裡城外,山上山下──武大教授的住所
住黑宮,走白宮──武大學生的住所
第四章:物質與物價
煮字難充眾口饑──從福地到煉獄
教授的吃食與飯局
青衫布鞋,自得其樂
陳立夫首創貸金制
貸金制度與武大學生
學生食堂的「八寶飯」
回味無窮的樂山小吃
第五章:休閒與娛樂
烏尤聳翠接淩雲
峨眉山勢接雲霓
採石江邊知幾回
一碗喝到夕陽西
麻將、棋牌和書畫
電影、戲劇、音樂會
美術展覽
第六章:盜賊與疾病
偉大的「地馬」
風雨故人來
受盡傭人氣
「偏又容易被病抓住」
校醫董道蘊和疤病
業餘醫生蕭君絳
「第八宿舍」
第七章:嘉州城郭半成灰
猝不及防的「8‧19」大轟炸
武大教授與大轟炸
武大學生與大轟炸
1941年的第二次轟炸
第八章:言傳身教與不言而教
文學院的教授
法學院的教授
理工學院的教授
第九章:人文著述與科學發現
朱東潤:《張居正大傳》
蘇雪林:《南明忠烈傳》《屠龍集》
高亨:《老子正詁》和《周易古經今注》
袁昌英:《法國文學》、《行年四十》
朱光潛:《詩論》《談修養》《談文學》
吳其昌:半部《梁啟超》
楊端六:《貨幣與銀行》
石聲漢:《生命新觀》
桂質廷、梁百先:發現「赤道異常」現象
高尚蔭、公立華:發現中華桃花水母
第十章:導師制與訓導處
所謂「導師制」「訓導處」
訓導長趙師梅與導師趙學田
荒唐滑稽的軍訓生活
鍛煉體格的體育訓練
豐富多彩的展覽活動
第十一章:學生社團與民主鬥爭
進步社團
文藝社團
學術社團
其他社團
第十二章:勝利東歸
永生難忘的大喜日子
王星拱調離,周鯁生繼任
趙師梅赴鄂接收
要將武大辦成萬人大學
楊端六講《教學與復校》
圖書儀器先行起航
武大復員辦事處
樂山校產的善後
迢迢東歸路
回到珞珈,喜極而涕
附錄:樂山時期的院士名流
參考資料
後記
序/導讀
						  前些年開始,我開始從事民國史尤其是抗戰時期的文獻檔案、書報資料的研究,西遷時的武漢大學當然也在我的關注對象之內。那時我便苦於國內學界關於「武大史」的研究不夠,就抗戰時的武大研究而言,我手頭僅有一部敝校檔案館涂上飆館長主編的《樂山時期的武漢大學》,但一本書是遠遠不夠的。研究成果不足,必然也會束縛到國內外其他學者對於武大校史的研究,因此這本《苦難與輝煌》,必然是未來武大校史研究的一本繞不開的重要著述。
在軍先生既非武大校友,也不是民國史專家,作為一名駐紮樂山的房地產行銷人員,卻寫出了這樣一部幾十萬字的著述,這讓我看來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且感慨萬千的事情。但這也恰恰反映了樂山時期武漢大學在民眾之間的反響乃不可小覷。因為先前很長一段時間,學界對於東吳大學(蘇州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以及復旦大學的校史研究,多半為該校的校史館、檔案館的研究人員或校內的專職教師,而隨著「老大學熱」與「民國熱」在近些年的升溫,在國內一批「校史學」研究隊伍裡,也開始出現了一些其他院校學者的身影。但作為民間學者,肯下功夫、花力氣、不要一分錢經費自發地研究一所大學的歷史,我還沒有遇到過。因此,這既是武漢大學的榮耀,也是在軍先生不經意之間,為武大校史研究所打造出的、里程碑式的學術意義。
				在軍先生既非武大校友,也不是民國史專家,作為一名駐紮樂山的房地產行銷人員,卻寫出了這樣一部幾十萬字的著述,這讓我看來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且感慨萬千的事情。但這也恰恰反映了樂山時期武漢大學在民眾之間的反響乃不可小覷。因為先前很長一段時間,學界對於東吳大學(蘇州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以及復旦大學的校史研究,多半為該校的校史館、檔案館的研究人員或校內的專職教師,而隨著「老大學熱」與「民國熱」在近些年的升溫,在國內一批「校史學」研究隊伍裡,也開始出現了一些其他院校學者的身影。但作為民間學者,肯下功夫、花力氣、不要一分錢經費自發地研究一所大學的歷史,我還沒有遇到過。因此,這既是武漢大學的榮耀,也是在軍先生不經意之間,為武大校史研究所打造出的、里程碑式的學術意義。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