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近代中國文學講話‧散曲史:盧冀野論著兩種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文學講話》和《散曲史》,均為盧前(盧冀野)先生早年的文學論著。兩書均出版於一九三○年。《近代中國文學講話》一書,被相關學界認為是中國最早提出「近代中國文學概念」的二書之一。而《散曲史》則被稱為「元明清三代散曲的第一部通史」,雖然兩書成書較早,內容比較簡略,但由於它們具有的完整性、開拓性和先覺之識,被學界所推崇,它們在各自的文學研究領域內,均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意義。這裡重新整理,並合編出版,期望將作者獨特的眼光和傳統中國文學的一些觀點,介紹給廣大讀者。
目錄
近代中國文學講話
第一講 詩歌革命之先聲
第二講 喬那律士姆與近代散文
第三講 同光以來之小說家
第四講 劇壇之厄運及幸運
散曲史
發端第一(「散曲」散曲史發端)
元曲第二(元一代散曲盛況)
明曲第三(明曲前後兩時期)
清曲第四(自清以來散曲家)
補志第五(散曲史編後補志)
第一講 詩歌革命之先聲
第二講 喬那律士姆與近代散文
第三講 同光以來之小說家
第四講 劇壇之厄運及幸運
散曲史
發端第一(「散曲」散曲史發端)
元曲第二(元一代散曲盛況)
明曲第三(明曲前後兩時期)
清曲第四(自清以來散曲家)
補志第五(散曲史編後補志)
序/導讀
序
《近代文學講話.散曲史》──盧冀野論著二種。係盧冀野先生二十五歲時的兩本文學論著。這兩本書,如今世上已經極難一見了。但是,它們又是盧冀野的學術生涯中的兩個重要環節。兩書雖然談的題目、領域不完全同,而又有許多共同之處。
《近代中國文學講話》一書,是盧冀野一九二九年在上海光華大學授課時的記錄稿;而《散曲史》,實則是他一九三○年,在成都大學任教時的講義。兩書共同出版於一九三○年。兩書的篇幅也都不算太大,內容與後來的同類著作相較,有些簡咯。但在各自領域內,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地位。
《近代中國文學講話》一書,被有人評價為中國最早提出「近代文學概念」,且用諸書名的二本書之一。論者認為「意味著作者已經認識到近代文學不同與古代文學,……先覺之識功不可沒。」
《散曲史》則被稱為「元明清三代散曲的第一部通史」,「為後來散曲史的研究和撰述,開闢了先河。」。是盧冀野著名的《論曲絕句》的「放大展開」。
就是盧冀野先生自已,當然也完全意識到他的這兩本書的價值與不足。他在《近代中國文學講話》序中,曾有「(胡適之先生和錢子泉先生)……與我這本小冊子的範圍與立場都有些不同。……我願以拋磚引玉之誠意,盼望在最近有一部傑構,以彌補我的缺憾。」的一節話。
在《散曲史》中的發端之末尾,他又說:「散曲史之設學程,肇端於茲。不有述造何以闡發?……惟,千里啟於蹊步,層台賴諸累土。草創之編,所望於他日論定爾。」
所以此次出版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近年來日益趨熱的這兩個學術領域,幫助讀者填補資料的空白。
值此重新出版的機會,作為作者後人,還要特別感謝日本著名學者樽本照雄先生和河北師範大學的楊棟先生。是他們於前幾年,曾分別慷慨地,為我們提供了這兩本書的全套複印件。使得後來文本的輸入和整理,成為可能。同時,對為此曾予以很大幫助的南京戲劇研究所的朱禧先生、南京大學中文系的解玉峰教授,也一併表示謝意。
《近代文學講話.散曲史》──盧冀野論著二種。係盧冀野先生二十五歲時的兩本文學論著。這兩本書,如今世上已經極難一見了。但是,它們又是盧冀野的學術生涯中的兩個重要環節。兩書雖然談的題目、領域不完全同,而又有許多共同之處。
《近代中國文學講話》一書,是盧冀野一九二九年在上海光華大學授課時的記錄稿;而《散曲史》,實則是他一九三○年,在成都大學任教時的講義。兩書共同出版於一九三○年。兩書的篇幅也都不算太大,內容與後來的同類著作相較,有些簡咯。但在各自領域內,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地位。
《近代中國文學講話》一書,被有人評價為中國最早提出「近代文學概念」,且用諸書名的二本書之一。論者認為「意味著作者已經認識到近代文學不同與古代文學,……先覺之識功不可沒。」
《散曲史》則被稱為「元明清三代散曲的第一部通史」,「為後來散曲史的研究和撰述,開闢了先河。」。是盧冀野著名的《論曲絕句》的「放大展開」。
就是盧冀野先生自已,當然也完全意識到他的這兩本書的價值與不足。他在《近代中國文學講話》序中,曾有「(胡適之先生和錢子泉先生)……與我這本小冊子的範圍與立場都有些不同。……我願以拋磚引玉之誠意,盼望在最近有一部傑構,以彌補我的缺憾。」的一節話。
在《散曲史》中的發端之末尾,他又說:「散曲史之設學程,肇端於茲。不有述造何以闡發?……惟,千里啟於蹊步,層台賴諸累土。草創之編,所望於他日論定爾。」
所以此次出版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近年來日益趨熱的這兩個學術領域,幫助讀者填補資料的空白。
值此重新出版的機會,作為作者後人,還要特別感謝日本著名學者樽本照雄先生和河北師範大學的楊棟先生。是他們於前幾年,曾分別慷慨地,為我們提供了這兩本書的全套複印件。使得後來文本的輸入和整理,成為可能。同時,對為此曾予以很大幫助的南京戲劇研究所的朱禧先生、南京大學中文系的解玉峰教授,也一併表示謝意。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