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20世紀末中國戲劇思潮流變與詮釋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280
    40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以20世紀中國的大歷史視野,從時間縱向和空間橫向兩個維度,客觀考察1970年代中期後20世紀末20餘年中國大陸戲劇藝術思潮的流變。從歷時性維度,簡要梳理和「記述」20世紀末中國戲劇的階段性邏輯發展歷程,相應指出各個歷史階段的重要戲劇現象和思潮軌跡。從共時性層面,力圖概括與詮釋20世紀末中國戲劇藝術的共性特徵,總結、歸納支配戲劇藝術生命和發展走向的規律。論著在兩個層面,對中國大陸20世紀末戲劇藝術思潮作了史論式的勾勒和描述,是刻錄著「一個時代畫外音」的歷史備忘,也是留給新舊世紀轉換時代的一個特別注腳。

 

本書特色

 

1.詮釋20世紀末中國戲劇藝術的共性特徵,總結、歸納支配戲劇藝術生命和發展走向的規律。
2.對中國大陸20世紀末戲劇藝術思潮作了史論式的勾勒和描述。

作者

葉志良

 

文藝評論家。出版有《戰時東南文藝史稿》(1994,合作)、《中國東南抗戰文化史論》(1995,合作)、《當代戲劇形態論》(1998)、《多聲部的劇場》(1999)、《小說魔方》(2000)、《大眾文化》(2004)、《抗戰時期的金華文化》(2008,合作)、《現代中國傳記寫作的歷史與敍事》(2012)、《絕對信號:轉型期中國戲劇藝術思潮》(2013)、《跨界敍事:戲劇與影視的文化闡釋》(2014)等論著,主編《20世紀中國傳記文學論》、《戲劇鑒賞》、《審美知識》、《快樂跟你走——金華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二十分可樂〉現象研究》等。

目錄

「秀威文哲叢書」總序/韓晗
緒  論  歷史語境的重構與當代戲劇的轉型
一  中國話劇現實主義思潮的歷史呈現
二  新時期中國戲劇的藝術轉型

 

上篇  20世紀末中國戲劇藝術思潮的歷時形態
 

第一章    70年代末—80年代初:思想解放語境中的當代戲劇
一  含淚的控訴:「傷痕」式主題首開風氣
二  面對現實:新型社會問題劇的勃興
三  為領袖塑像:革命傳記劇拓題材「禁區」
 

第二章  80年代:新時期探索戲劇的崛起與發展
一  在借鑒語境中形成的探索思潮
二  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的交融
 

第三章  90年代:當代戲劇思潮的兩種流向
一  新寫實戲劇:現實主義的深化
二  前衛姿態:先鋒戲劇試驗

 

下篇  20世紀末中國戲劇藝術思潮的共時形態
 

第四章    超越「情節劇」結構意識
一  結構—功能的重構
二  「不像戲的戲」的結構形式
 

第五章  時空重組和結構張力
一  非線性時空的構築
二  折疊後的時空呈示
 

第六章  敘述觀念與舞臺表現
一  逾越常規的敘述操練
二  敘述者:敘事的局部視角
 

第七章  綜合敘事的語言策略
一  語言的顛覆
二  詩化的符號
 

第八章  多聲部的劇場
一  小劇場的空間詩學
二  能指化的舞臺呈現
 

第九章  新的綜合:擴張與泛化
一  與生活同構的環境戲劇
二  戲劇藝術與其他藝術的互滲

 

主要參考書目
後  記

序/導讀

後記

 

  歷史是一場難以謝幕的悲喜劇。20世紀的中國命運多舛,各種歷史人物和事件紛紛登臺亮相,演繹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話劇。特別是1970年代中期後20世紀末的20餘年,改革開放的中國,終於迎來了渴望已久的文化解凍。此時,外來現代文藝思潮的激流湧入,加快催生了中國文藝思想和表現形式的快速轉型。在那個四季都洋溢著春天氣息的時代,20世紀後期的中國戲劇,也真正迎來了藝術上「百花齊放」和思想上「百家爭鳴」的時代。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世界的多元文化交融的歷史語境下,轉型時代的當代戲劇呈現出紛雜多變的青春活力。一批彰顯時代探索精神的先鋒戲劇,爭先恐後登臺亮相。面對轉型時代的一份份新潮戲劇速食,當時中國的戲劇界顯然來不及進行理論的品味與思考。因此,與轉型期中國戲劇創作和演出實踐的熱鬧繁榮景觀,和積澱深厚的古代戲曲研究成果相比較,1970年代中期以後乃至新世紀前夜的中國戲劇理論研究則顯得較為冷場。這一方面表現為相關的研究成果不多,另一方面是研究成果較為表像和分散。

 

  出於對中國當代戲劇藝術20多年來,一直堅守與不懈努力下產生的至誠熱愛,也出於對一段與本人自然生命同步的黃金時代的藝術緬懷,拙著回顧上個世紀最後20多年中國轉型期戲劇的藝術變遷,字裡行間中處處瀰漫著一個激情時代的氣息,迴旋著一個文化轉折和藝術轉型時代的「畫外音」。作為一份中國當代戲劇研究的歷史備忘錄,拙著除了呈現給讀者相隔10年的兩個時代的不同氣息外,更主要是從20世紀的大歷史視野,從時間縱向和空間橫向兩個維度,客觀考察了1970年代中期後20餘年中國戲劇藝術思潮的演進。德國藝術史家格羅塞在《藝術的起源》中曾經說過,藝術科學有兩項任務:一是對其發生發展的歷史流程進行「記述」;二是對其個性特徵進行「解釋」——將藝術特質的「實際情形」歸納為一般法則。因此,拙著從歷時性維度,簡要梳理和「記述」20世紀末中國戲劇的階段性邏輯發展歷程,相應指出各個歷史階段的重要戲劇現象和思潮軌跡。從共時性層面,力圖概括與詮釋20世紀末中國戲劇藝術的共性特徵,總結、歸納支配戲劇藝術生命和發展走向的規律。本著作者對戲劇藝術的理解,在兩個層面,對中國20世紀末戲劇藝術思潮作了史論式的勾勒和描述。這本燒錄著「一個時代畫外音」的論著,就是作者留給新舊世紀轉換時代的一個特別注腳!

 

  拙著在寫作的過程中,得到諸多老師和朋友的幫助和指教,在此深表謝意。同時,也吸收和借鑒了學者們的研究成果,謹向這些朋友們、學者們表示感謝。

 

作者謹記于杭州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326323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4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