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Avant-Garde Poetry from the PRC
1968-2003
從朦朧詩、地下詩歌、第三代詩、西部詩,到海子詩歌……
先鋒詩歌是否已成「過去」?它留下了什麼遺產,抑或啟示?
起於食指創作《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的1968年,
止於新世紀「網路詩歌」興起數年之後的2003年,
補白中國先鋒詩的關鍵發展,側寫當代中國的文化脈絡。
關於中國現代文學史,不可不讀的功力之作!
本書勾畫中國大陸先鋒詩歌1968-2003年間的發展脈絡,正文8章分述以食指等為代表的「地下詩歌」、以北島等為代表的「朦朧詩」、以昌耀等為代表的西部詩、以韓東等為代表的「第三代」詩、以翟永明等為代表的女性詩歌、海子等所彰顯的詩歌轉型、以王家新和臧棣等為代表的1990年代詩歌嬗變。另以〈引子〉介紹了中國當代詩歌最初十多年的情形;〈綴語〉討論了構建漢語詩歌「共時體」的問題;〈附錄〉對「70後」詩人的長詩創作進行了探討。
本書既有宏觀的歷史描述,又有微觀的作品分析,展示了中國當代詩歌流變過程中各種因素的互動關係和諸多代表詩人的文本特徵,有助於讀者瞭解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大陸詩歌的一些重要現象、話題、詩人及作品。
本書特色
☆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者張桃洲,兼具宏觀視野與微觀論析的功力之作!
☆回顧中國當代詩歌35年跨度的先鋒詩歌發展簡史!
☆文學研究名家好評推薦!
目錄
名家推薦
自序
【引子】「時間開始了!」
第一章 「地下」的「火種」
第二章 「朦朧詩」浮出地表
第三章 西部風景:新邊塞詩與巴蜀詩群
第四章 眾聲喧嘩:「他們」及其他
第五章 「黑夜意識」和女性詩歌
第六章 轉型期的詩歌場域
第七章 1990年代的「中年寫作」
第八章 在新的躁動中向縱深地帶延展
【綴語】構建漢語詩歌「共時體」?
【附錄】極限中的迂緩──「70後」詩人長詩寫作一瞥
序/導讀
自序
這本小書,脫胎於我最近十餘年間因不同機緣寫就的評述文字和在當代文學課堂上講授的有關內容(最早可追溯至2003年以前,為南京《揚子江詩刊》撰寫的專欄文章和為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生開始的選修課),原本無意於構建一種詩歌史,然而在一位友人的「誘勸」下,對那些文字和講稿稍加整理後,卻也使之具備了詩歌史的面貌,似乎能夠展示中國大陸當代詩歌發展的某些線索,只不過是片斷的「簡史」:起於食指創作《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的1968年,止於新世紀「網路詩歌」興起數年之後的2003年(惜乎本書對「網路詩歌」本身並未做細緻討論)。將食指創作《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的1968年作為中國大陸當代詩歌的某種意義上的起點,想必會得到不少人的認同,因為食指那時期的創作所開啟的「地下詩歌」潮流,無可爭議地成為中國大陸當代先鋒詩歌的先聲和源頭之一;將本書敘述的詩史止於2003年,或許會令人產生「意猶未盡」之感,但對我而言,做出這樣的決斷之原因有二:一則自茲之後迄今十多年裡的詩歌較為蕪雜、不易把握,遂放棄了勉力概括之的念頭;再則那個時間點留有我個人的生命印記,算是私下以此作一標識。
這確乎是一部關於中國大陸當代詩歌的「簡史」,不僅行文簡潔,並且也沒有全方位地展現各類詩歌發展的脈絡,而是僅描述了大致可被稱為先鋒詩歌的那些詩潮與創作(有別於同期的主流詩歌)的基本情況。全書主體部分包括8章,分述以食指等為代表的「地下詩歌」、以北島等為代表的「朦朧詩」、以昌耀等為代表的西部詩、以韓東等為代表的「第三代」詩、以翟永明等為代表的女性詩歌、海子等所彰顯的詩歌轉型、以王家新和臧棣等為代表的1990年代詩歌的嬗變;「引子」介紹了中國當代詩歌最初十多年的情形,「綴語」討論了構建漢語詩歌「共時體」的問題,整個線索的勾畫相對清晰、自足;此外,「附錄」對「70 後」詩人的長詩創作進行了探討,以增補對較新詩歌進展的認識。不過,雖然名為「簡史」,但全書既有宏觀的歷史描述,又有微觀的作品分析,總體上能夠呈現中國大陸先鋒詩歌流變過程中各種因素的互動關係和諸多代表詩人的文本特徵。希望這本小書,有助於讀者瞭解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大陸詩歌的一些重要現象、話題、詩人及作品。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的論述是在過去十餘年間不同時空條件下完成的,如今時過境遷,一方面書中談及的部分詩人的創作已經出現了較大變化,另一方面我對當代詩歌的看法也發生了一定改變。以現在的眼光,我也許會批評某些詩人(包括一些著名詩人)的當下創作;正如我在「綴語」裡所說,目前中文詩歌的最大問題是精神和認知的「圍欄化」,缺乏宏闊的胸襟和恢弘的氣魄,因而少了必要的創造力和應有的格局。儘管如此,卻並不能否定他們曾經取得的成就和為先鋒詩歌做出的貢獻,而本書中對其在那個階段的創作及特徵的描述和論斷,自感依然大體成立。
本書曾以《中國當代詩歌簡史》為題在大陸出版了簡體字版,此繁體字版相較而言主要有兩點差別:一是恢復了原來出版過程中被刪掉的一些文字和注釋,二是若干章節增補了部分重要詩人的評述,另外還調整了某些表達方式,總體上比簡體字版更豐富、更全面。本書的順利出版,要特別感謝楊宗翰博士的鼎力引薦和徐佑驊女士的辛勤勞作。同時要感謝鄭慧如、劉正忠、楊宗翰三位教授撥冗撰文推薦,以及孟樊(陳俊榮)、楊小濱兩位教授慨允署名推薦。書中若有錯訛,責任在我,敬祈讀者諸君不吝賜教。
張桃洲
2018年冬至前夕
於北京定慧寺恩濟里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