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收視率背後的祕密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329
    47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本資深媒體人的懺情錄,一部新鮮人進入媒體圈必讀的職場指南,
資深媒體人劉旭峰,以畫面感十足的戲劇筆法,引領讀者一窺當代臺灣的媒體大觀園!


觀眾天天守著電視看新聞,自以為了解人生百態,但可能不知道……當你在看電視時,電視臺卻躲在螢幕背後數鈔票!

觀眾給電視臺打賞的是收視率,電視臺拿著收視率去兌換真金白銀。收視率代表的是MONEY、MONEY、MONEY!收視率是電視媒體存活的命脈,是節目和主持人能不能「混」得下去的根本依據。但收視率真的準確嗎?有沒有可能作假?怎麼作假?

臺灣部分電視媒體傳達的錯誤和荒謬訊息不勝枚舉,觀眾邊看邊罵,但可悲又弔詭的就是──「觀眾邊罵還是邊看」。

臺灣傳媒不重視「真正新聞」的惡習難改,製造出虛偽生態、劣質新聞的背後,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在這個惡質的生態裡,又有多少懷抱著「無冕王」憧憬的年輕人,他們良善的初心遭到扭曲?這些浮面的「低、小、下」新聞訊息又是怎麼被生產出來送到觀眾的眼前?

作者劉旭峰曾擔任電視新聞操盤人,擁有近三十年的豐富經歷。他將自己在媒體圈的所見所聞,以戲劇張力十足的短篇故事呈現,深刻描寫看似精明的媒體人在職場中的亢奮、浮沉和茫然,在生活中的荒誕、無奈與無知,並揭露出暗黑收視率背後所隱藏的金權詭計;寫實諷刺的背後,更多的是悲憫臺灣媒體可憎又可憐的真實面目。

作者

劉旭峰

劉旭峰,曾獲文建會最佳劇本獎、新詩獎,在媒體圈混跡近三十年,幾乎以媒體為家,工作生命裡幾乎都是媒體。現職wintv節目部總監,仍舊與電視節目廝殺拼搏。
曾出版過:散文集《收視率萬歲!?》、《收視率葵花寶典》,文章被列為大學學測參考題庫。

目錄

【推薦序】 一位觀點犀利特殊的社會大記者/溫偉群
【推薦序】 臺灣當代社會的呈堂證供/鴻鴻

來來來,告我呀!
總編輯的抉擇
收視率背後的祕密
老兵澎澎
靚女的遺書
我的新娘很陌生
軍官的重生
那一場車禍……
錢少爺的那些事
門外,是誰在咳嗽?
地獄簡訊
爸爸的復仇
媽,我想開窗
那一夜,之後……
山坡上的故事
平靜的絕望
傷心療癒
爸,我記得你就夠了
爸,我們打贏了!
老媽的新寵
修改遺囑

【後記】 螢幕背後 一幕幕精采人生短篇

序/導讀

【推薦序】一位觀點犀利特殊的社會大記者
/溫偉群(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教授)


劉旭峰先生是我過去跑新聞時的同業,我對他的新聞採訪與做人處事都相當尊敬。我很高興看到他的大作《收視率背後的祕密》出版,也很樂意寫幾句話推薦此書。

一九九○年代的臺灣正面臨政治體制與社會的大轉型,公眾普遍對各類嚴肅新聞充滿關注, 記者仍受到社會相當程度的尊敬。我在一九九四年由中國廣播公司的政治線記者,轉任當時新興的TVBS電視臺擔任司法警政記者。面臨媒介與採訪路線的雙重轉換,身處原本就緊張競爭的採訪環境,我的壓力自然不小。所幸我在這一年認識旭峰,至今我對他的協助仍然銘記在心。旭峰當時是臺視新聞部的當紅司法警政記者。在老三臺居優勢的時代,劉旭峰大記者發的新聞,是許多同業每天必看的功課。旭峰是路線上的大牌記者,卻完全沒有大牌的架子,他的新聞觀點經常有他犀利和獨特的切入點,許多記者同業都曾受益於他的提點。與旭峰一起跑新聞的日子裡,我體會到好新聞不僅在於即時取得關鍵訊息,更在於運用冷靜的腦與溫暖的心,才能呈現深入觀點與正向價值。

讀者看《收視率背後的祕密》這本小說,字面上是流暢的文筆與高潮迭起的故事,文字背後充滿畫面感,更有對社會的觀察與人性的省思。看著小說,彷彿當年那個觀察敏銳、說理清楚又有人性關懷的劉旭峰大記者又呈現在我面前了。這也再次提醒我要持續告知學生,社會關懷與人性省思是好記者的必要條件。

祝福旭峰兄,祝福眾多新聞工作者,更祝福我們的社會!

【推薦序】 臺灣當代社會的呈堂證供
/鴻鴻(知名詩人、劇場工作者)


若要問什麼行業是造就偉大作家的溫床?毫無疑問是記者。辛克萊‧劉易士、海明威、歐威爾、馬奎斯僅是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記者遍歷活生生的事件現場,也每天被能不能寫、該不該寫、該怎麼寫……的職業與道德焦慮所考驗。老到的記者必有無數未曾形諸文字的故事。可惜, 臺灣作家有這樣的經歷者並不太多。或許由於媒體生態每下愈況,有良知的記者能夠待下去的,實在困難重重。

我在國立藝術學院的同窗劉旭峰,當年是來自屏東的質樸青年。戲劇系畢業後,他就進入傳播界,從平面到電子媒體,從記者、製作人到頻道管理者。他沒有留在劇場,而是穿梭在社會這個更大的劇場中,不論政經影藝、或是黑道白道,都有第一手的觀察體會。三十年的歷練,當他終於願意寫出那些線上新聞無力或不敢觸及的生命樣貌時,無論是法官、立委、明星、老兵、麵包店師傅、彩券行老闆、或是歡場女子,無論是加害人或復仇者,在劉旭峰筆下,無不以他們獨自的際遇、荒謬的存在,成為無可取代的臺灣當代社會的呈堂證供。其間幽默、悲涼、驚怖……一爐共冶的滄桑感,果然是臺灣文壇罕見底蘊深厚的功力之作。

在其中一篇的一個奇異夢境裡,作者藉著軍官的夢境彷彿離題似地寫下:「原來人與佛,都是要工作都是要乞食的。佛陀藉由乞食來施與福德的對象無分貴賤,人世間服務的對象也應該沒有上下尊卑之分。人與佛不管是入城乞食或者賣保險,人與佛都只是為了生存。重點在做事與做人的態度。」這裡其實洩漏了劉旭峰對所有無分貴賤賢愚的一份寬容之心。正是這種胸懷,讓這些故事雖然個個具有「奇譚」色彩,卻都能夠擺脫窺奇觀點,而引起讀者自身深切的共鳴。

看著年輕影劇創作者書寫的蒼白故事,我往往會建議他們一讀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而現在,又有旭峰的一本好書可以推薦了。這是一本極具畫面感的小說,希望未來臺灣影視也能出現像這本小說一般,能夠直面社會真相的精彩作品。

【後記】螢幕背後 一幕幕精采人生短篇

記者,曾是我重要的工作經歷;新聞,也曾是我主要的生活。

新聞工作多年,我把學生時代接受的文學戲劇訓練帶進了工作,以不同於一般新聞人的視角看見新聞背後不一樣的人生。職場三十年,駑鈍如我,即使年過半百依舊夢想著能寫出一些作品。我謹記浪漫青年時代學到的一句話:「沒有認真生活,就不會有好作品。」而我的生活記憶,大多停留在新聞工作。對新聞以及新聞環境的觀察和體會,就是我生活的重要成分。

不管網路酸民對當下記者職業如何標籤化甚至污名化,但我認識的媒體人當中還是有不少人滿懷工作熱情,只希望好好做事,好好生活。我不想計較成敗或毀譽,只想忠於自己、告訴自己,並且告訴世人,「憑藉熱情努力活著,藉著回顧與反芻過往工作的點滴,我要寫我知道的新聞背後,一幕幕人生的小品。」

文學創作從來都不簡單。雖然我曾經出版過《收視率萬歲》、《收視率葵花寶典》兩本媒體評論雜文,也曾為古董收藏家王度老師代筆過「論交亙古」文物散記上下兩集,但真正的文學作品卻僅有一九八七年獲得文建會舞臺戲本獎的《歸鄉》。所以這本短篇小說集,是我早該知曉天命卻又不肯認命的嘔心之作。

這本文學創作是我小說文體的處女作,我受到國內外許多作家的影響和啟發。藉由書籍閱讀,我向前輩們學習並索取靈感。這些我喜愛的作家包括易卜生、莫泊桑、契訶夫、歐亨利和艾加凱磊特。華文大師部分則包括莫言、張系國、侯文詠、吳念真、張嘉佳……。這些前輩作家,他們像希臘神話裡的普羅米修斯,從至高無上的天神宙斯手中為人類盜取火苗,給了人類光明和熱力。而我則從前輩作品裡找到智慧的火光,進而激發出一篇篇寫作的靈感。

媒體工作上,我曾經在採訪中切入新聞主角的人生重點,在編輯臺上,我也用自己的意志編輯了別人的人生。但我卻深刻了解,螢幕背後有更多溫情、悲情和令人動容的故事。攝影鏡頭背後的真實人生,往往比螢幕前的展演更精彩。這些真實刺激的場面,新聞鏡頭拍不到、編採會議編不出、螢幕裡更看不到。於是,知道它們的人不多,關心它們的人更少。但,新聞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我想就透過這本短篇小說集,把原本屬於新聞的故事用戲劇的元素還原它們,讓一般讀者在生活中也能品味也能體會:「原來……,在新聞之外,真實的生命故事更精彩。」

新聞工作讓我不自覺的路過新聞人物的世界,這些「路人」的故事也躍進我的生活。我想透過小說重新編寫他們的故事,把它們夾藏進年輪的縫隙。希望向前推展的時間巨輪能帶給讀者一點點力量,多一點去面對真實生活的力量。

螢幕背後的故事恁多,但是在這本小說輯裡,我個人的選擇沒有寫下駭人聽聞的歷史事件或者風口浪尖的驚爆內幕,也沒去扒糞政府官僚的因循散漫。我講述的多是工作中的殘影和感慨,以及路人朋友的經歷和新聞事件的另類視角。在下班回歸真實生活之後,我用一顆好奇心填補中年人工作之餘的殘影,用創作的熱情支撐無數個未眠的深夜,用一個又一個被遺忘的新聞故事編輯屬於我自己的人生。

對於有感觸的人來說,工作背後的故事永遠說不完。對於到了中年卻還愛遐想的我來說,螢幕背後的真實故事給了我更多另類省思。
真實生活的體會永遠嘗不盡。我只能告訴自己,「想寫就寫,能寫就寫。認真生活,好好活著最重要。至於其它……,沒有其它。」
若你有幸翻閱本書。此刻我只想告訴你,「看完它,繼續走你該走的路,編輯屬於你自己的人生。」

每時每刻你有你的全新世界,你有你的工作你的生活,你得自己用心過。#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326667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2
    • 商品規格
    • 14.8*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