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無限的荒謬:恩格斯發展觀研究
本書是「歷史」與「當代」衝擊和交匯的產物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全新」的方式探討了一個「古老」並曾一度被「埋沒」且慣於「視而不見」的問題。
本書是「歷史」與「當代」衝擊和交匯的產物。無論「馬克思主義」這一「非哲學理論」曾以何種緣故歸入「哲學研究」,從實際的結果看,它很少被以「純粹哲學」的形式進行探討。從蘇東到東亞,從英美到歐陸,對其觀點的研究、理解、評價與反思無不時常受到上至「國際政治」下到「經濟生活」等方方面面實踐的影響。在此意義,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效用」,不論是「積極的」或是「消極的」,不論是「已有定論」還是「一筆爛賬」,人們已經說了太多,其中唯獨缺少純粹獨立的「理論反思」。
同時,「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命運,也隨時代的變遷經歷了數次「脫胎換骨」的改變。「馬克思主義哲學化」這一共產意識形態的「陳舊規制」撞見改革開放後(至少曾經一度)日益「學術化」的中國學界,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對此,具有真正「知識分子」品格的幾代中國學人已經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本書代表了與此一脈相承的創新研究,從中可見「九零世代」的年輕學子如何以「純粹哲學」的方式,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命題」為對象,展開無愧於「良心」與「真理」的獨立思考。
目錄
序言/馬天俊
引言 全書的奠基
§ 上篇 概念的準備
▍第一章 無限─從日常用法到哲學概念
第一節 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的理解
第二節 黑格爾體系的理解
第三節 過渡的進行
▍第二章 以《純粹理性批判》界說兩種無限
▍第三章 哲學史上的兩種無限
第一節 亞里士多德
第二節 庫薩的尼古拉和笛卡爾
第三節 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茨
▍上篇小結
§ 下篇 形上的考察
▍第四章 學說的悖謬
第一節 潛無限
第二節 實無限
第三節 「挪移」和「雜拌」
▍第五章 恩格斯─悖謬的自覺和解決的方案
▍第六章 恩格斯與黑格爾的差異
第一節 無限性
第二節 質量變
第三節 發展觀和差異的總結
▍下篇小結
結語
跋(一) 目的論─在恩格斯與黑格爾之間
跋(二) 「值域」非何
參考文獻
索引
原始後記 在灰色與青色之間
出版後記 寰宇之內尋正義
序/導讀
▍序言
恩格斯不像馬克思那樣擁有哲學博士頭銜,但和馬克思一樣具備深厚哲學教養。自從他們在巴黎成為摯友,戮力同心,投入旨在人類解放的改變世界的革命事業,他們又都立意揚棄或消滅他們一向得其教化且一度寄以厚望的哲學。對於他們的事業來說,哲學不夠用了,迷戀哲學甚至是耽誤事的。
他們超越哲學,從而使作為異化的思辨揚棄為改變世界的現實實踐的一個能動的成分,這是歷史人物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卓越成就。對於這種成就,不必也不應囿於傳統成見而繼續勉為其難地理解為什麼「哲學」,倒應遵照他們明言的自我理解而稱之為「世界觀」或「新世界觀」。
這種超越當然不是簡單地回到缺乏哲學中介或未經哲學異化陶冶的粗樸的世界觀,相反,這是超越中的回歸,是作為超越的回歸。揚棄哲學之際所達到的,乃是富於教養的世界觀。也可以說,這是世界觀經歷了哲學異化環節的自我復歸。
世界觀本來內在於現實實踐,它以哲學方式異化之後就與實踐相對立,這是一個否定性的環節,通常的世界觀因此「上升」為哲學。在這個意義上,恩格斯之後出現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哲學」─當然只不過是這樣一個否定性環節,因為它把使世界觀上升為哲學─即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當作自己的任務,因為它還有待於重新上升為世界觀。如果說「馬克思主義哲學」迄今仍然沒有上升為新世界觀,那只不過表明它還一直沒有真正達到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本身的高度。之所以沒有達到,也不是因為不夠智慧,而是因為時代的歷史成就一般說來還沒有達到那樣一種高度。
實際上,由於的確是在馬克思和恩格斯之後出現,「馬克思主義哲學」便使自身處於一種虛幻的超越地位,即一種與現實實踐缺乏否定性聯繫而又自認為與現實實踐具有真正聯繫的地位。這種地位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處理某些典型哲學問題時常拿「實踐」來解題,而且往往還從恩格斯和馬克思那裡找來不少論斷做依據。這樣就一舉造成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是降低了馬克思和恩格斯,誤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範式,把馬克思和恩格斯實踐範式的世界觀思想重新拉回來試圖解答哲學上的問題,罔顧那種思想本是要揚棄哲學從而消解或廢除哲學問題的。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哲學」還囿於哲學,還夠不上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另一方面是降低了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誤會了作為異化的哲學之本己的思辨範式,把思辨範式的哲學問題降格為生活行動問題從而貌似輕鬆地用行動來解答思辨問題,殊不知這樣做就還根本沒有達到哲學應有的思辨高度。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實在還不夠哲學。因此,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面臨著雙重的困窘:如果與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範式真正保持一致,作為異化的「哲學」就難以保全,反之,如果還要成為「哲學」,作為實踐範式的新世界觀的馬克思恩格斯思想就難以宗奉。
當然,如若在解釋世界與改變世界之間,在哲學與實踐之間,論者能夠保持適當的範式界限意識,那麼仍然可以針對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本著思辨範式進行哲學研究,反思其新世界觀中已然揚棄為要素的哲學內容。這樣做所成就的是哲學,但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本身的延續或光大。或者,可以本著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實踐範式來繼續批判性地剖析作為異化的哲學,揭示其思辨性質乃至意識形態性質。這樣做所能成就的不再是哲學,但卻可能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本身的發揚光大。在我看來,榮偉傑《無限的荒謬:恩格斯發展觀研究》這部著作大體是上述選項中以哲學研究為己任的一個學術嘗試。它批判性地反思恩格斯思想中的「無限」議題。
這部著作原是作者的大學本科畢業論文。我是這篇畢業論文的指導教師,曾與作者進行過頻繁而深入的討論。我們的問題意識和哲學理解有重要的交集。我十分讚賞他的獨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更樂見其創獲正式刊布於世,廣請學林公議,庶幾有裨於天下公器。
是為序。
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馬天俊
草於2019年11月28日暨恩格斯冥誕199週年之際
翌日改,又翌日寫定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