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黃帝外經》丹道修真長壽學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420
    600

內容簡介

靜觀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無數事實啟迪我們:中華民族神聖祖先黃帝是中國傳統文化與文明的始祖之一,也是中國道家文化與中國道家內丹養生修真之道的始祖之一。眾所周知:中國道家內丹養生修真是全人類實現康壽超凡的法寶。

根據《漢書.藝文志》、《道藏.軒轅(黃帝)本紀》與《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傳統醫學》、《古代醫籍志》等史書記載:《黃帝內經》與《黃帝外經》,構成了中國傳統道醫與中醫和中國道家養生與中國道家內丹養生修真文化主體的兩翼,造福世人,永世不竭。

《黃帝內經》以養生治病為主,兼及養生與修真。

《黃帝外經》以養生修真為主,兼及養生與治病。

《黃帝內經》指出宇宙天地人萬物為一體,而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達到健康長壽的理論基礎為:「道法自然」規律與「天人合一」生活,其具體方法載於《黃帝內經》,總綱為:

法於陰陽,
和於術數,
飲食有節,
起居有常,
不妄勞作。

《黃帝外經》則在《黃帝內經》讓人類獲得健康長壽的基礎上,進一步獲得「掌握陰陽」實現「修真長生」的偉大理想。其理論基礎為「天人一氣」,其方法為中國道家內丹養生修真之道,其修煉和秘訣主要蘊藏於《黃帝外經》,集大成於《老子道德經》、《太上老君內丹經》(本經載《道藏》,太上老君即修丹道者對老子的尊稱)。總綱為:

顛倒陰陽:
秘傳內丹口訣為「迴光返照,默守玄關竅」,即老子《道德經》第一章中講的「常有欲以觀其竅」、「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命根養生:
秘傳內丹口訣為「煉腎生精,添油接命」,即老子《道德經》中所講的「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命門真火:
秘傳內丹口訣為「煉精結丹,武火烹煉」,即《太上老君內丹經》中所講的「夫煉大丹者,精勤功行……」

任督生死:
秘傳內丹口訣為「取坎填離,丹道周天」,即老子《道德經》中所講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專氣至柔,復歸於嬰兒乎」。

善養陰陽:
秘傳內丹口訣為「溫養沐浴,煉神還虛」,即老子《道德經》中所講的「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為使海內外讀者能儘快學好、用好《黃帝外經》內含丹道修真長壽秘術,早日獲得身心康壽超凡,《中國道家養生與現代生命科學系列叢書》總主編蘇華仁經過三思後定出書名與結構內容,同時寫出本書緒論,而後首先將中華聖祖與中國道家丹道始祖黃帝、傳世《黃帝外經》內含丹道修真學集大成者中國道家祖師老子、傳承《黃帝外經》內含丹道修真學是傳世主要著作收錄書內,計有:

(1)《老子道德經》中關於丹道的論述
(2)《道藏.太上老君內丹經》
(3)老子親傳丹道弟子尹喜真人著《尹真人東華正脈皇極闔闢證道仙經》

為使廣大讀者能窺丹道九層秘功全法全訣,隨將《黃帝外經》內含黃帝、老子丹道秘傳下手功夫九轉還丹功九層功夫丹道全法全訣當代傳人、世界著名丹道高師吳雲青(1838~1998)傳承修煉的丹道下手秘功九轉還丹功附上。

然後敬請海內外著名丹道名家梅自強門內弟子、廖冬晴博士(道號賢陽)譯成白話文,同時精心注解了55章至82章。同時敬請中國當代江蘇淮安易道醫三者行家嵇道明(原名嵇衛明。)進行注解了《黃帝外經》第1章至54章,同時特意對《黃帝外經》全文81章寫出了具有導讀與探索明意性質的「探微」文章,以益海內外廣大有緣讀者快速學習理解應用《黃帝外經》。最後,由本叢書總主編蘇華仁統一審定修改完善而定稿出版。

尋根求源:
《黃帝外經》的源頭是黃帝兩次登臨崆峒山拜廣成子為師,學習丹道修真長壽秘術,中國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和《莊子.在宥》、《道藏.軒轅(黃帝)本紀》與中國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精心撰寫的《軒轅黃帝崆峒山問道廣成子記》中有詳細記載。《道藏.(黃帝)中山玉櫃服氣經》中則有廣成子傳黃帝丹道修真長壽功夫綱要。

為了使海內外有緣讀者進一步瞭解與《黃帝外經》緊密相關:中華聖祖黃帝的哲學思想、養生修真、治國用兵經典論著,我們又特別收入了《黃帝陰符經》(張果老注),當代國學與考古名家、清華大學考古所廖明春教授提供的、十分珍貴的湖北省江陵市王家台1993年3月出土秦簡《黃帝歸藏易》原始資料,中國安陽周易研究會會長秦文學「《黃帝歸藏易》發源地為古都安陽考」等文章,今一併收入《黃帝外經》以供讀者修真。然後與中國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精誠合作出版。

誠願中華兒女暨天下道德之士有緣潛心精學《黃帝外經》,有緣誠心拜得精通《黃帝外經》蘊藏的修真至道的高師修成丹道,即修成中國道家內丹養生修真大道,成為獲得中華聖祖黃帝《陰符經》中講的「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成就而為世人造福的真人,此乃中華聖祖黃帝、老子及歷代丹道祖師之博大宏願!作為我們後人唯有尊道貴德,日日精煉丹道,以利己利人利社會,永久利天地人生生不息。

目錄

緒論:《黃帝外經》內含中國道家內丹養生修真長壽學是古今人類康壽超凡、事業成功的科學法寶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黃帝》(漢.司馬遷撰)
《道藏.軒轅(黃帝)本紀》(宋.張君房撰)
《莊子.黃帝問道廣成子》(先秦.莊子撰)
《軒轅黃帝崆峒山問道廣成子記》(宋.蘇東坡撰)
《道藏.(黃帝)中山玉櫃服炁經》
《黃帝外經》直譯序言
《黃帝外經》注解與探微緣起

卷 一
第一章 陰陽顛倒篇
第二章 順逆探原篇
第三章 回天生育篇
第四章 天人壽夭篇
第五章 命根養生篇
第六章 救母篇
第七章 紅鉛損益篇
第八章 初生微論篇
第九章 骨陰篇

卷 二
第 十 章 媾精受妊篇
第十一章 社生篇
第十二章 天厭火衰篇
第十三章 經脈相行篇
第十四章 經脈終始篇
第十五章 經氣本標篇
第十六章 臟腑闡微篇
第十七章 考訂經脈篇
第十八章 包絡配腑篇

卷 三
第 十九 章 膽腑命名篇
第 二十 章 任督死生篇
第二十一章 陰陽二蹻篇
第二十二章 奇恆篇
第二十三章 小絡篇
第二十四章 肺金篇
第二十五章 肝木篇
第二十六章 腎水篇
第二十七章 心火篇

卷 四
第二十八章 脾土篇
第二十九章 胃土篇
第 三十 章 包絡火篇
第三十一章 三焦火篇
第三十二章 膽木篇
第三十三章 膀胱水篇
第三十四章 大腸金篇
第三十五章 小腸火篇
第三十六章 命門真火篇

卷 五
第三十七章 命門經主篇
第三十八章 五行生剋篇
第三十九章 小心真主篇
第 四十 章 水不剋火篇
第四十一章 三關升降篇
第四十二章 表微篇
第四十三章 呼吸篇
第四十四章 脈動篇
第四十五章 瞳子散大篇

卷 六
第四十六章 診原篇
第四十七章 精氣引血篇
第四十八章 天人一氣篇
第四十九章 地氣合人篇
第 五十 章 三才並論篇
第五十一章 五運六氣離合篇
第五十二章 六氣分門篇
第五十三章 六氣獨勝篇
第五十四章 三合篇

卷 七
第五十五章 四時六氣異同篇
第五十六章 司天在泉分合篇
第五十七章 從化篇
第五十八章 冬夏火熱篇
第五十九章 暑火二氣篇
第 六十 章 陰陽上下篇
第六十一章 營衛交重篇
第六十二章 五臟互根篇
第六十三章 八風固本篇

卷 八
第六十四章 八風命名篇
第六十五章 太乙篇
第六十六章 親陽親陰篇
第六十七章 異傳篇
第六十八章 傷寒知變篇
第六十九章 傷寒異同篇
第 七十 章 風寒殊異篇
第七十一章 陰寒格陽篇
第七十二章 春溫似疫篇

卷 九
第七十三章 補瀉陰陽篇
第七十四章 善養篇
第七十五章 亡陰亡陽篇
第七十六章 晝夜輕重篇
第七十七章 解陽解陰篇
第七十八章 真假疑似篇
第七十九章 從逆窺源篇
第 八十 章 移寒篇
第八十一章 寒熱舒肝篇

卷 十 學習《黃帝外經》必讀經典《黃帝陰符經》
上篇(神仙抱一演道章)
中篇(富國按民演法章)
下篇(強兵戰勝演術章)

卷十一 老子傳承《黃帝外經》內含丹道修真長壽學著作
第一節 老子《道德經》第一、六、七、十、十六、二十、二十一、二十八、四十、四十一、五十四、五十九、八十一關於丹道的論述(呂祖注)
第二節 《道藏.太上老君內丹經》
第三節 老子親傳丹道弟子尹喜真人著《尹真人東華正脈皇極闔闢證道仙經》
一、添油接命章
二、凝神入竅章
三、神息相依章
四、聚火開關章 ................................................. 637
五、採藥歸壺章 ................................................. 639
六、卯酉周天章 ................................................. 641
七、長養聖胎章 ................................................. 643
八、乳哺嬰兒章 ................................................. 645
九、移神內院章 ................................................. 646
十、煉虛合道章 ................................................. 649

卷十二 吳雲青傳承《黃帝外經》內含的道家內丹養生《九轉還丹功》真傳
第一節 築基
第二節 煉己
第三節 採藥
第四節 得藥
第五節 進火
第六節 烹煉
第七節 溫養
第八節 沐浴
第九節 退符
第十節 九轉還丹功補充明細之解說
跋一 《黃帝外經》直譯後記
跋二 《黃帝外經》探微後記

特別附錄:研究《黃帝外經》必備經典論著精選
第一節 《黃帝外經》與《黃帝內經》篇目對照表
第二節 《黃帝歸藏易》(清.馬國翰輯本)
第三節 古三墳《黃帝歸藏易》
第四節 《黃帝歸藏易》發源地為古都安陽考
羅浮奇人蘇華仁話養生
老子《道德經》與養生大智慧
中國道家養生20字要訣
中華丹道.傳在吳老
力爭能使世人學到一套實用的道家養生之道的叢書
道家養生長壽基地崛起山東沂蒙山

序/導讀

中國道家丹道修真學與現代生命科學結合必將對現代人類身心健康長壽、事業成功做出巨大貢獻--《中國道家養生與現代生命科學系列叢書》序之一



唐明邦


現代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無論宏觀世界或微觀世界研究都有長足進展。唯人體生命科學研究,相對滯後。人類修真長壽之道和生命科學研究成為當今熱門課題,實非偶然。《中國道家養生與現代生命科學系列》叢書,正好為人們提供一套中國先賢留下的寶貴修真長壽經典文獻與修真長壽之道,閱後令人高興頗感實用。其中主要包括:

1.中國道家丹道養生修真學說;

2.中國道家修真長壽精華內丹修真之道;

3.中國道家內丹修真之道與現代生命科學結合對當代人類身心健康的啟示。

我今真誠向讀者推介本叢書,同時簡要試論其內容如下:

一、關於中國道家丹道養生修真學說

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國道家始祖、中華民族神聖祖先黃帝在其傳世名著秘著《黃帝外經》、《黃帝陰符經》就已提出了深刻的丹道養生修真學說。後至距今2500年前,中國道家集大成者、「東方聖經」作者老子,建立了完整思想與修真長壽體系,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中華聖祖道家始祖黃帝、道家祖師老子,首先闡揚天人統一宇宙觀:《黃帝外經》中有「天人一氣篇」,《黃帝陰符經》精闢指出:「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強調人同自然和諧統一。《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同時闡發「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生命哲學,肯定人體保持陰陽和諧和維護生命的基本要求。莊子《齊物論》強調「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人體小宇宙與天地大宇宙是息息相通的統一體。這也同《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堅持的「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哲學思想與修真長壽原理完全一致。道家丹道養生修真學說既指導又吸取中國傳統中醫學中的臟腑、經絡、氣血理論,認為人體生理機能的正常發揮,全靠陰陽與五行(五臟的代表符號)的相生相剋機制,調和陰陽、血氣,促使氣血流暢,任、督二脈暢通。後來道教繼承這一思想傳統,實現醫道結合,高道多成名醫,名醫亦多高道。宗教與科學聯盟,成為中國道家與道教文化的重大特徵。

中國道家丹道養生修真學說、博大精深包容宇宙,但其修真長壽之道卻至簡至易。其修真長壽三原則如下:

1.道家修真長壽思想與修真長壽之道首先重心性修養,《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強調「少私寡慾,見素抱樸」淡泊名利,貴柔居下,不慕榮華,超脫塵世紛擾。

2.道家修真長壽、養性同時重視性格與生活習慣的修養,其核心機制尤貴守和。心平氣和,血氣平和,心性和諧。

3.在修煉完成心性和諧,道家則進一步提出性、命雙修,即心性與肌體雙修,最終達到天人合一,心理與肌體都復歸於嬰兒,長生久視。

道家修真長壽三原則是道家修真長壽最根本、最偉大之處,實乃人類修真長壽至寶。具有深遠科學價值與應用價值,這是歷史經驗與結論。

二、關於中國道家修真長壽精華內丹修真之道

中華民族神聖祖先、中國道家祖師黃帝,中國道家大宗師老子創立的道家丹道養生修真學說和道家內丹修真之道,為後來的中國道教繼承並發展,並以之為指導原則,繼承、創立了多種修真長壽方術,如服食、導引、胎息、存神、坐忘、房中術等;再經過歷代丹家長期實踐修煉,不斷總結提升,形成完整的內丹學體系,成為中國道教丹道養生修真學說與實踐的中心內容。故《黃帝歸藏易》、《黃帝內經》、《黃帝外經》和載於中國《道藏》的《黃帝陰符經》、《老子道德經》《太上老君內丹經》,是有史以來中國道家內丹修真之道最早的經典,因此,中國宋代道家內丹修真之道名家、中國道教南宗祖師張伯端在《悟真篇》曰:

《陰符》寶字逾三百,

《道德》靈文止五千,

今古上仙無限數,

盡從此處達真詮。

道家內丹修真之道的操作規程,多由師徒口傳心授,不立文字,立為文字者多用金烏、玉兔、赤龍、白虎、嬰兒、姹女、黃婆、黃芽等隱喻,若無得道名師點傳,外人實難領悟。

修煉內丹,最上乘的修法是九轉還丹,其目的是讓人類透過內煉生命本源精、氣、神,達到「還精補腦」,再進一步達到天人合一;達到《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九章中講的:「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其具體修煉法如下:首先要安爐立鼎。外丹的鼎,指藥物熔化器,爐,指生火加熱器。內丹修真之道謂鼎爐均在身內。一般指上丹田為鼎,下丹田為爐。前者在印堂後三寸處,後者在臍下三寸處。還有中丹田在膻中穴,煉丹過程即「藥物」在三丹田之間循環。

煉丹的藥物,亦在人身內。指人體的精、氣、神,丹家謂之三寶。乃人體內生命的三大要素。精為基礎,在下丹田;氣為動力,在中丹田;神為主宰,在上丹田,實指人的心神與意念力。煉丹過程就是用自己的心神意念主導人體精水與內氣在三丹田線上回還,以心神的功力調協呼吸,吐故納新,調理、優化人體生理機能。

煉丹過程中「火候」極為重要。心神主導精、氣、神三寶在三田中循環往復,必須嚴格掌控其節奏快慢,深淺層次,是為「火候」。

煉丹成功與否,關鍵在於火候的調控,若無得道、同時修煉成功的內丹學名師點傳,實難知其訣竅。

內丹修煉,分三個階段,火候不同,成就各異,三個階段,當循序漸進,前階段為後階段打基礎,不可超越。

小成階段,煉精化氣。以心神主導精與氣合一,即三化為二。此時內氣循行路線為河車,旨在打通任、督二脈,促使百脈暢通,有健體祛病功效。河車,喻人體內精氣神運行時,恍恍惚惚的軌跡。中成階段,練氣化神。達到神氣合一,即二化為一。是為中河車,功可延壽。大成階段,練神還虛,也稱煉神合道,天人合一,即自身精氣神歸於太虛,太虛以零為代表,即一化為零。太虛與《周易》太極相似,指天地未分之先,元氣混而為一的狀態。此謂大河車或紫河車,乃達到長生久視的最高成就。總的來看,煉丹過程同宇宙衍化過程正好相反。宇宙衍化是《老子道德經》第四章所講的那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簡

而繁,稱為「順則生人」。丹法演化是由三而二,由二而一,由一而零,由精氣神的生命體、返歸太虛,稱為「逆則成仙」。《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曰:「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實現此一法則,端賴火候掌控得法。

丹家指出:內氣在丹田中運轉,火候的調控,須通過「內觀」或「內照」。內觀指的是人的意念集中冥想體內某一臟腑或某個神靈,做到排除一切思慮,保持絕對寧靜。意念猶如心猿意馬,極易逃逸;內觀要求拴住心猿意馬,使心神完全入靜,其功用是自主調控生理系統。入靜在修真中的重要性,為儒佛道所共識。儒家經典《禮記.大學》載孔子主張「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其足以開發智慧。佛教主禪定,亦以靜慮為宗旨。《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強調「致虛極,守靜篤」,為修道根本。

凝神靜慮以修道,必須首先排除外界的九大阻難,如衣食逼迫,尊長勸阻,恩愛牽纏,名利牽掛等。丹道要求「免此九難,方可奉道。」內觀過程,更大的障礙是「十魔」,即種種美妙幻象引誘,或兇惡幻象恫嚇,均能破壞修煉者的意志,使其以為修煉成功而中止修煉。美妙幻象有:金玉滿堂(富魔),封侯拜相(貴魔),笙歌嘹亮(樂魔),金娥玉女(情魔),三清玉皇(聖賢魔)等;兇惡幻象有:路逢凶黨(患難魔),兒女疾病(恩愛魔),弓箭齊張(刀兵魔)等,丹家要求見此十魔幻象應「心不退而志不移」,「神不迷而觀不散」。必須「免此十魔,方可成道。」其詳情請參閱《鍾呂傳道集.論磨難第十七》。

道家內丹修真之道,也稱作內丹學或內丹術,是在道家修真理論指導下制定的一套修煉程式。理論離開方術,容易流於空談;方術失去理論指導,將失去方向與依歸。

中國道家道教的內丹修真學,理論與實踐結合,故能保持其永久魅力,造福人類,享譽古今中外。故世界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一書中,高度評價中國道家內丹修真之道,他寫道:中國的內丹,成為世界早期生物化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三、關於道家內丹學與現代生命科學結合對人類康壽的啟示

自然科學的發展,到20世紀下半頁,興起系統科學與複雜科學,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同時深化,迎來了「科學革命」。大力開展天地生人的綜合研究,建立了天地生人網路觀,從而將整個自然科學特別是人體生命科學研究推向發展新階段。人們開始發現,人體生命科學研究的目標任務,同中國道家與道教內丹『學的目標任務,十分相近,其主要內容有四:

1.優化生命。由優生、優育到生命的優化,使免疫力提高,排除疾病困擾;保持血氣平和,生理機能旺盛,耳聰目明,精神奮發。

2.促進生命延續。做到健康長壽,童顏鶴髮,返老還童,黛發重生,長生久視。

3.開發智慧。增強認知力、記憶力;超強的隨機應變力、獨創力;直覺頓悟,捕捉可遇而不可求的奇思妙悟;打開思想新境界,發現新的科學規律或物質結構。

4.開發人體潛能,具備超常的能量,抗強力打擊,不畏嚴寒、酷暑,耐饑渴、能深眠與久眠;具有透視功能、預測神通;誘發常人所不具備的特異功能。

人體潛能的開發,關鍵在人的大腦,人腦的功能,目前只用到百分之幾;許多人體功能的奧秘尚待破解。超越人的生命界線,早已成為道家道教內丹術奮鬥的目標。這實際上已為人體生命科學提出新任務和新課題。四川教育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468936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751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