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垃圾車來了!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沒錯!垃圾車好臭好臭……
但如果沒有垃圾車,
仔細想一想,
你該怎麼辦?
啊哈!
等著去住垃圾山吧!
各式各樣的車輛對孩子總有一股魔力,尤其是像垃圾車這樣的工程車,更是吸引孩子的目光。故事將垃圾車擬人化,用第一人稱描述,由垃圾車自己親口分享他一天中的工作和生活點滴,透過輕鬆活潑的語調和充滿動感的繽紛畫面,加上大量的狀聲詞,歡樂的表現出垃圾車工作的情景,散發出滿滿的活力。此外,以特殊多變的文字大小和編排方式,突顯垃圾車在畫面情境中的情緒,簡潔的文字和圖像,讀起來充滿趣味與節奏感,非常適合和孩子一起大聲朗讀和表演。
麥克穆蘭夫婦住在美國紐約,每天都能看到忙碌的鏟土機、垃圾車、消防車等在辛苦工作,這些車為城市建設和人們的舒適生活付出了很多努力,因此麥克姆蘭夫婦合作為它們創作這樣一套圖書畫,讓小朋友認識這種改造我們生活的機械,不只是單純說明這些車的功能,其實更深一層的是告訴孩子,如何看待地球上的資源,以及尊敬這些車背後的工作人員。
《垃圾車來了!》在國外獲得許多大獎肯定,裡面所介紹的垃圾處理方式,雖然和台灣施行的處理流程不同,但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垃圾車將垃圾集中收集,運到掩埋場埋掉,等它自然分解;或是送到焚化爐燒成灰燼。但這樣垃圾並不會就此消失不見。該怎麼辦呢?就是減少垃圾的量,一是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少用過度包裝或用過即丟的物品;二是確實做好資源回收,一件廢棄不用的物品,到底是垃圾還是資源,都在一念之間。趕快行動,減少垃圾,別讓垃圾成為孩子未來的負擔。
序/導讀
導讀
垃圾不見了!
李世榮
這本在國外獲得許多大獎肯定的繪本,不單只是說明垃圾車的功能,以及如何處理垃圾,提醒孩子垃圾的存在;背後更深一層的意義,是在告訴孩子,如何看待地球上的資源。
《垃圾車來了!》所介紹的垃圾處理方式,雖然和台灣施行的處理流程不同,但放眼世界各國,縱然方法不同,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垃圾車將垃圾集中收集,運到掩埋場埋掉,等它自然分解;或是送到焚化爐燒成灰燼。但是,光是這樣,垃圾其實並不能就此消失不見。
若以自然分解垃圾的方式,寶特瓶要一千年,玻璃罐則要四千年才能分解,可是地球的面積有限,如此不斷堆積下去,總有一天會面臨無處可埋的窘境;至於燃燒垃圾所產生的氣體和灰燼,如果沒有處理好,也會對環境及人體造成危害。此外,為了解決這些垃圾的花費更是驚人,光是在台灣,每天處理垃圾的費用就高達三千萬元!
該怎麼辦呢?目前解決垃圾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減少垃圾的量,做法有兩種,一是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少用過度包裝或用過即丟的物品;二是確實做好資源回收,讓孩子知道,一件廢棄不用的物品,往往可以變成有用的資源。
看看以下的資料,就更能知道資源回收有多重要了。
˙回收一公噸的廢紙,可以拯救二十棵樹木。
˙回收廢紙可減少14〜22%的垃圾量、75%的製紙能源和50%的製紙用水,當然,還可減少空氣汙染。
˙回收一個玻璃瓶節省的能源,可點亮一個100燭光的燈泡四小時。
˙用回收的玻璃製造玻璃,可減少25〜32%能源的消耗、50%的水汙染和20%的空氣汙染。
˙回收一個鋁罐可節省三小時看電視的電力。
˙塑膠類大都是石油製成的產品,回收後可減少50%能源的浪費,但石油的儲量是有限的。
趕快行動,減少垃圾,別讓垃圾成為孩子未來的負擔。
作者的話
這個故事的靈感其實是來自一次糟糕的經歷。有一天半夜,一輛垃圾車停在我家門外,開始擠壓垃圾,於是我被吵醒了。當下我覺得應該衝下樓到街上跟清潔人員反應,請他們明天晚上停到其他家門口,但是,我看著垃圾車,一張在儲存槽的舊沙發正好緩慢的、大聲的、嘎吱嘎吱的被絞進去,就好像被吃了一樣。突然間,我不再生氣了。我興味盎然的看著整張沙發消失在垃圾車的大肚子裡,我知道我會試著寫下這個故事。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