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心,是念頭的加工廠。
你有一條什麼樣的生產線,就會加工出甚麼樣的產品。
◎我們有甚麼樣的心,決定了我們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佛法認為,心是無常、無我的,這一特徵,決定了我們可以對心進行改造。
◎德行是基礎,身心健康是關鍵,外在條件是輔助。建立在這些基礎上的幸福才完整。
我們的內心每天會自導自演地播放小劇場,但會不斷重複的都是我們最在意的事。因為我們對內心缺乏觀照,所以這種重複往往是被動的,是不自覺地被串習推動。我們看到喜歡的人,不由自主就高興;看到討厭的人,不由自主就起了瞋心。但我們該想一想,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情緒?這些情緒是否健康?是否會使心陷入貪著或對立中?如果不加以觀察,這些情緒就會隨串習自動複製,就像電腦自動複製的病毒,最後發展到難以控制的程度。
當我們把念頭當做「我」,就會被念頭所糾纏,使之成為生命的主宰。但我們要知道,念頭終究是虛妄、沒有根。如果我們對念頭保持觀照、保持距離,它就無法影響我們了。濟群法師於本書告訴我們:把向外的目光收回,轉而向內觀照。當我們張開眼睛時,可以看到天地山河,看到目光所及的一切;而當我們有能力打開心眼時,就能像佛陀那樣,對宇宙萬有了了分明。因為心和宇宙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只有認識心性,才能如實了知世界。
佛法就是心法,一切都是立足於心來認識的。隨著科技發展,人類的很多工作正被人工智慧所取代,許多人感到危機重重。其實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生而為人,無法被取代、被超越的是什麼?找到這個寶藏,不論時代如何變遷,我們都能安身立命,自給自足。心,正是那個具足一切的所在。抓住這個根本,我們才不會被外在的世界所轉,真正看清「我是誰」,並由認識心性,而能了知世界真相,解脫生死輪迴,找到生命意義,最終成就佛菩薩那樣悲智圓滿的品質。
目錄
序
心靈創造幸福
一、如何面對逆境
二、幸福要有福
三、提高認識,智慧沒有煩惱
四、多欲為苦,知足常樂
五、幸福來自心靈
心,人生的導演
一、心是什麽
二、心非常非斷
三.心的兩個層面
四、人心與人生
五、結說
大乘佛教的慈悲觀及其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
一、何為慈悲
二、慈悲的修習
三、慈悲在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
佛法對心理問題的解決
一、心是什麽
二、如何改善心理
心理學視角的佛學世界
一、佛教心理治療的原理
二、佛教對心的認識
三、佛教對心理問題的解決
四、結 說
人心、人性與人生
一、認識心性才能看清「我是誰」
二、認識心性才能了知世界真相
三、認識心性才能解脫生死輪迴
四、認識心性才能找到生命意義
五、認識心性才能成聖成賢
六、結束語
解脫心理學
一、意識、潛意識
二、解脫的心理基礎
三、解脫的心理建設
四、解脫的心理障礙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
一、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
二、獲得幸福的方法
心靈環保
一、心的名稱及分類
二、心的特徵
三、心的環保
四、結束語
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邁出溝通的第一步
《六祖壇經》與心理治療
一、凡聖只在迷悟間
二、心理問題的根源──迷
三、心理治療的基礎認知
四、心理治療的方法
五、總結
交流討論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