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冰凍地球(終部曲):失落星球[完]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全球獨家收錄1.5萬字番外故事】
冰凍地球三部曲顛覆想像大完結!
跨越無盡浩瀚銀河,起點與終點的壯闊追尋!
★美國亞馬遜百大名家、暢銷長紅「亞特蘭提斯進化三部曲」作者,又一科幻驚世之作!
★橫掃美亞三大科幻排行榜冠軍,作品總銷量突破 4,000,000 冊!
★全球24種語言發行,Goodreads近3.5萬名讀者系列推薦好評!
各界重磅推薦:(以姓名筆劃排序)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物理系博士 余海峯|暢銷奇幻小說作家 陳郁如|臺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校長 董家莒|
臺北市天文協會理事長 劉志安|科學教育專家/科學X博士 蕭俊傑|
爾灣加州大學 NASA ACME E-FIELD Flames太空實驗首席科學家暨Lasers, Flames & Aerosols研究團隊主任 簡毓倩博士|
北一女物理教師 簡麗賢|
***
遠在一百三十一光年之外的耀眼星球,
是否為地球難民的最終歸屬?
物種滅絕倒數計時,機會稍縱即逝,
我的選擇即將左右人類的未來。
*****
詹姆斯與艾瑪等人難以挽救逐漸死去的家園,
決定帶領全世界最後的倖存者們逃離毀滅的地球,
所有人分乘兩艘太空母艦,前往敵方指定的行星──克卜勒四十二。
當他們使用電網提供的人體休眠技術,
撐過了漫長的星際之旅,終於在新母星降落之後,
卻赫然發現另一艘母艦的人員已全體失蹤,
只留下意義不明、疑點重重的圖案線索……
跨越茫茫宇宙,蒼穹星空,浩渺長河的旅程終處,即將揭曉!
冰凍地球三部曲──
冰凍地球首部曲.寒冬世界
冰凍地球二部曲.太陽戰爭
冰凍地球終部曲.失落星球(完結篇)
*****
「大滅絕檔案三部曲」各界驚豔讚賞:
本書之精湛出彩,有如閱讀暢銷大師丹.布朗與麥可.克萊頓的傑作!──英國衛報
李鐸刻畫塑造人物的功力總是凌駕於周遊科幻驚悚情節之上!──出版人周刊
這本書巧妙地將虛擬假說與現實環境的威脅結合,並揭露了人們和政府可能如何反應。讀來令人反省並關心自己所在的這個世界!──亞馬遜評論
疫病、恐慌、陰謀、人性揉合入巨大恢弘的敘事架構,猶能遊刃有餘緊扣命題抽絲剝繭,是作者科幻驚悚之作的再進化版。──名人書房主持人、資深新聞主播,詹慶齡
一翻開這本書,我就被感染了。除了我熟悉的非洲、病毒、醫療,這本書更融合了科技、人性、與末日。多次想逃離書中的血腥災難,卻不自覺被陰謀背後的驚奇吸引,無法不沉浸這本科幻懸疑小說。──馬偕紀念醫院兒科醫師,戴裕霖
*****
「亞特蘭提斯進化三部曲」亞馬遜讀者絕佳好評:
完美融合真實歷史與科學幻想的上乘傑作!──Holly Y
精采萬分又高潮迭起的小說,其中幾個重大轉折讓人不可思議!──Katya Taylor
一本完全無法放下它的作品,我拿起來後只能一路看完,停不下來!──Amazonian
新型態冒險動作驚悚推理文學!超級緊張刺激啊!──Watsondrums
作者精巧揉合科技、歷史以及無止境想像力的故事,完全值得花時間一讀!──Ryan Horvath
驚悚、刺激、懸疑、陰謀、娛樂,充滿各式天外奇想的快感冒險!──BeachReader
雷霆萬均的處女作!一鳴驚人、雄心萬丈的解讀永恆奧祕之作!──EMW
滿分五星推薦這個故事!如此神奇美妙詮釋失落的亞特蘭提斯之謎!──Doxymom
令人難以置信的一本書,在讀完前我不肯離開它一秒鐘,非常高興能找到它!──Derek D
序/導讀
【科幻小說所昭示的未來預言與先見之明】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物理系余海峯博士
作為一個喜歡做科普的科學家,我時常想科普應該如何寫才好看?
科學研究寫的文字與科普的十分不同。科研究結果會寫論文,其內容往往非常濃縮、精確、準確。科學家之間傳達科學知識,不能有多一句多餘的說話,也不需要比喻和簡化。
科學普及的文字卻完全不同。科普往往利用大量比喻,內容也不及論文般濃縮精簡。科普很多時候會把同一個理論用幾種不同方法寫出來,有時更會挑選一些有時效性的熱門話題來寫,務求引起更多人的興趣。
科研面向學術界,科普則面向社會大眾。然而兩者都是以傳達科學訊息為任務。這就形成了一個問題:寫科普的人,往往很難知道自己寫得是否真的有趣。或者說,科普作者往往不知道如何引起大眾的興趣。
直到我讀過一本以故事形式去寫科普的科幻小說,完全擴闊了我的眼界。我也曾說過一本故事形式的科普,覺得這真的很不容易。莫說只是結合科研和科普,要把科學知識順理成章地融合科幻故事,相比起寫論文或一般科普,完全是另一種境界!
去年,當整個世界都在應付Covid-19肺炎病毒時,城邦文化奇幻基地編輯室聯絡我試讀傑瑞.李鐸(A. G. Riddle)的《冰凍地球三部曲》。其實在前一年(2019年),我就已經受他們邀請,推薦過他的前作《大滅絕檔案三部曲》,內容與危險的傳染病有關。當時肺炎疫情仍未爆發,現在看來,李鐸真是有先見之明的作家。
那時,我深深被李鐸敘述《大滅絕檔案三部曲》故事情節的手法吸引。雖然故事亦包含極大量的真實傳染病學科學知識,但我始終並非生物學相關領域專家,只是覺得「一邊讀小說一邊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很過癮。
然而,首部曲《寒冬世界》裡則講述許多天文、太空方面的科學知識,是我的研究專業範疇,我才意識到李鐸的科普功力有多深厚。有很多都是我曾經寫過和講過的科普題材,但李鐸卻能以我未想像過的角度去講述同一個問題。
例如,主角詹姆斯在首次太空任務簡報裡詳細描述了形成太陽系的科學理論,令人眼前一亮。他更以二維平面下陷來比喻重力,這不就是科學家在解釋相對論時經常用到的比喻嘛!這些天體力學理論的描述,想不到會在科幻小說角色口中說出來,而我就像是在簡報室裡聽詹姆斯敘述的其中一位任務人員,有置身其中的感覺。
詹姆斯在準備第二次太空任務時描述火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亦很詳細。在小行星之中的穀神星、灶神星、智神星和健神星,雖已被發現多時,卻未廣為大眾認識。故事尾聲只簡單提及的類星體,卻是這類太空科幻小說中較為罕見的元素,更是我的研究領域(高能量天體物理學)裡極其熱門的研究題材!
作為科學家,李鐸在各範疇科學知識的涉獵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同時間,作為科普作家,作者說故事的能力更令我眼界大開!更重要的是,他的故事裡並不只有科學和科幻,歷史、政治、人性、愛情,甚至流行文化等等,都一一牽涉其中。字裡行間,他令我想起卡爾.薩根(Carl Sagan)的科普與科幻經典《超時空接觸》。
薩根的科普和科幻,同樣注重人性的反思。《超時空接觸》裡的外星文明雖與《寒冬世界》裡描述的有很大分別,但我感覺到兩者其實都希望藉由與外星文明的接觸,刻畫地球人類社會的變化、人性深處的黑暗與善良等等。
我想,科學並不是鐵板一塊,反而更像一個光譜。科學並不一定是冷漠無情的。科學普及,就是把科學人性化的面向展現出來的藝術,而李鐸的文字,正是如此。
我誠摯地推薦《冰凍地球三部曲》給所有喜歡科幻小說的書迷。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