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影響力習慣》作者莉茲.懷斯曼經典著作──
《與成功有約》作者史帝芬.柯維專文推薦:
「我相信這本書跟每個人都有關係,無論是初任主管的人或是世界領袖。」
為什麼有些領導人能創造人才,
有些人卻會摧毀人才?
拋掉減法思維,培養乘數思維,
用更少的資源達成更多成果。
當你引導出部屬最好的一面,
也會看見自己最好的一面。
★《致勝心態》作者卡蘿.杜維克盛讚:「這本書將永遠改變我們對領導的看法。」
★「領導學之父」華倫.班尼斯力薦:「領導者如何激發我們天性中更美好的一面?本書比任何書都更能回答這個基本的領導力問題。」
◤你不必是個天才,但你可以成為天才製造者。◢
我們都曾接觸過兩種截然不同的領導者,第一種「減數者」是點子的殺手,會從周圍的人身上奪取智慧與精力。另一種「乘數者」領導人則是會放大身邊人的聰明和能力,與他們共事時,大家頭上會亮起燈泡,問題迎刃而解。
如今,當領導人被期望用更少資源做更多事情時,我們迫切需要更多乘數者。本書深入探討兩種領導風格,並展示乘數者的重要影響力──善用既有資源、吸引與優化人才、培養全新思維和技能,以及推動組織變革與創新。
▌掌握5大原則,成為點石成金的乘數者
◆人才磁鐵:人們明白自己將能獲得充分發揮與發展,因此搶著替乘數者做事。
◆解放者:營造動機十足的環境,給予安全空間,施加正向壓力,讓人們投入才智與努力。
◆挑戰者:乘數者會播種機會,列出延展型挑戰,激發人們的信念與熱情。
◆辯論製造者:設定議題框架,激起辯論的火花,最終透過嚴謹辯論來推動健全決策。
◆投資者:提供人們必需的資源及所有權,使其即便沒有領導者也能締造佳績。領導人是協助他人領導的人。
現今太多組織仍是過度管理、低度領導。在企業資源稀缺之際,能夠使人們才智與能力倍增的領導人將越來越搶手。本書是寫給每個想在景氣艱難時代度過資源緊絀的經理人,也是寫給熱血的乘數者:當你引導出別人最好的一面,你亦將看見自己最好的一面。
▌知名跨國企業經理人都在用的乘數領導法
.Nike全球設計長約翰.霍克設定探索的空間,創造允許犯錯、快速學習的良好循環。
.Apple執行長提姆.庫克在凍結人事之下實現成長,利用既有資源使成長飆升。
.寶僑公司執行長雷富禮重新架構新產品研發,帶動營收成長,成功振興公司。
.麥肯錫公司韓國合夥人崔宰讓部屬共享成果,投資他們的未來發展,確保團隊獨立運作。
.德國赫素藥廠沒有組織圖,執行長史特容曼採取「阿米巴模式」,發掘及吸引合適人才。
▌部屬對於乘數型領導人的高度評價
.「跟她一起工作就像是一項高強度運動。很累人,但很帶勁。」
.「他必定承受來自更高層的壓力,但他沒有製造焦慮給我們。他從不驚慌失措。」
.「他對問題強硬,但對人溫和。當你犯錯,他會先幫你解決,而不是鞭笞你。」
現今企業用的是「加法」,認為必須投入更多資源,才能提高成長,但作者懷斯曼認為,善用既有資源便能提高成長,即「乘法」領導──只要更有效率地汲取人員的能力,讓組織擁有的資源力量倍增,便能看到成長飆升。
領導力專家懷斯曼分析了150位領導者的數據,透過深入的案例、實際的技巧和方法,無論是新手主管或是身經百戰的高階經理人,皆能學會汲取組織中所有的能量和智慧,帶領眾人取得莫大的成就。
各界一致推薦
王繁捷|貝克街蛋糕創辦人、暢銷作家
江湖人稱S姐|女力學院創辦人
周品均|唯品風尚集團執行長
盛治仁|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
張敏敏|JW智緯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陳慧蓉|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暨客戶成功事業群總經理
黃齊元|「藍濤亞洲」總裁、「東南亞影響力聯盟」發起人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劉宥彤|台灣國家新創品牌計畫 Startup island Taiwan 計劃主持人
(以上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國際讚譽
「一本迷人的書,展示了心態如何影響人們的領導方式。這本書將永遠改變我們對領導的看法。」──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史丹佛大學心理學系Lewis and Virginia Eaton教授、《心態致勝》(Mindset)作者
「正如林肯曾經提出的著名問題:領導者如何激發我們天性中更美好的一面?本書比我這些年來讀到的任何書都更能回答這個基本的領導力問題。」──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南加州大學特聘教授、《驚喜的年代,華倫班尼斯回憶錄》(Still Surprised)作者
「本書是一部卓越的作品,出現得正是時候!每一位領導人和領導學家的書架上都應該要有它。」──羅德瑞克.克瑞默(Roderick M. Kramer),史丹佛大學商學院William R. Kimball組織行為學教授
「莉茲.懷斯曼的見解大有幫助、實用,也很有意義。任何必須在同樣(或更少)資源之下完成更多成果的領導者,都會認為這本書是一份饋贈,也是寶貴的資源。」──戴夫.烏瑞奇(Dave Ulrich),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教授
「當世界各地的管理者應對著複雜的經濟環境時,本書提供了一份豐富的路線圖,用以挖掘組織內部人員的全部價值。對於在創新市場經營業務的人而言,本書是一筆重大的投資。」──傑夫.亨利(Jeff Henley),甲骨文公司董事會副主席
「本書將對每一位執行長和財務長產生影響。乘數者可以從他們的人身上獲得如此多的效益,使他們的工作實際上變得事半功倍。」──約翰.杜爾(John Doerr),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公司普通合夥人
「偶爾會有一本書迫使我們向自己提出重要但困難的問題,本書就是這樣一本書。懷斯曼讓我們想像我們的組織在未來可以實現更具戲劇性的生產力。」──提姆.布朗(Tim Brown),IDEO公司執行長
「作者成功地探討了一個至關重要、但尚未被探索的現象,即領導者如何釋放他人的智慧和能力。對於那些渴望在知識經濟中領導大局的人來說,本書是必讀之作。」──普哈拉(C.K. Prahalad),密西根大學Paul and Ruth McCracken特聘教授、《金字塔底層大商機》(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作者
「本書對現今的領導者來說是很棒的啟示。作者提供了實用指南,為領導者示範該如何善用各層級人們的智慧,使整體組織變得更聰明。這是一本非常適合當下、充滿見解的書。」──諾爾.提區(Noel Tichy),密西根大學管理與組織教授,
「我們都認識乘數者──他們能讓身邊每一個人展現最好的一面,而不是最糟的一面。他們是一間公司裡最棒的資源。如果你想學習如何成為乘數者,或是如何讓別人變成真正的乘數者,就要讀這本書。若你想提升自己的事業、壯大你的公司,就讀這本書。」──凱利.派特森(Kerry Patterson),暢銷作家,著有《不可不知的關鍵對話》(Crucial Conversations)
「本書讀來引人入勝。對每一位處於領導地位或渴望成為領導者的人而言,這是必備的手冊。莉茲.懷斯曼顯然做足了功課,閱讀本書的人將因此變得更好。」──拜倫.皮茲(Byron Pitts),《ABC夜線》(ABC Nightline)主播
「這本具有吸引力與顛覆性的書,提出一個關鍵問題:『我們該如何培養並善用人們的才能來解決現代的重大議題?』本書讓我們重新思考許多舊有的假設。」──加瑞斯.瓊斯(Gareth Jones),IE商學院客座教授
「本書提及關於領導的基礎事實——一個等著被提出、被探索、最終被解決的事實。莉茲.懷斯曼創造了一種會長久跟隨我們並影響數百萬人的語言。」──凡爾納.哈尼什(Verne Harnish),創業家協會(Entrepreneurs’ Organization)創辦人
「經歷過三十多年的高階主管評估,我明白有些人取得的成就遠超過其他人,但原因卻不總是那麼明確。懷斯曼提出了新穎且引人注目的分析,闡述了乘數者如何創造價值,而其他人則是如何破壞價值。」──湯姆.佛瑞爾(Tom Friel),海德思哲國際諮詢公司(Heidrick & Struggles)前執行長暨董事會主席
「一個井然有序的系統,可作為個人工具,或作為團隊發展研討會的工作手冊。」──《Booklist》
目錄
國際讚譽
推薦序──史蒂芬.柯維(暢銷書《與成功有約》作者)
前言
Chapter 1 乘數效應
▌乘數型領導人是天才製造者。他們讓身邊的人更聰明、更能幹。乘數者激發每個人獨特的才智,營造天才的氛圍──創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以及集體智慧。
Chapter 2 人才磁鐵
▌人才磁鐵創造一種吸引的循環。他們的組織是就業的熱門選擇,人們爭相為其工作,明白人才磁鐵會讓他們延展、成長,加速他們的職涯進步。
Chapter 3 解放者
▌解放者將人們從公司階級制度的壓迫中解放出來。他們讓人可以自由思考、發言與合理行動。他們營造環境讓最佳創意得以浮現,讓人們可以好好工作。
Chapter 4 挑戰者
▌挑戰者運用自己的才智,為公司找出合適的機會,挑戰與延展組織去達成目標。他們並未侷限在自己知道的東西,而是催促團隊超越他們自己與組織的知識。
Chapter 5 辯論製造者
▌辯論製造者讓團隊參與重大決策。透過討論、異議及辯論,他們產生落實決策的集體意志力與決心,精確且有效地解決問題。
Chapter 6 投資者
▌乘數者投資他人的方式,可以讓他們在手邊的工作發揮全部才智,同時拓展其能力範圍與影響力。平均而言,乘數者得到他們所領導之人的兩倍能力。
Chapter 7 意外的減數者
▌意外的減數者是那種儘管有著最佳意圖,卻對他們領導的人造成貶損影響的經理人。當我們的直覺告訴我們要多幫點忙,我們或許要少幫點忙。
Chapter 8 應對減數者
▌即使為減數者工作,你還是可以做個乘數者。只要有正確心態與智慧方法,便能將貶損效應降到最低。乘數型領導是一門管理學,應對減數者則是一門藝術。
Chapter 9 成為乘數者
▌想要成為乘數者,你不需縮小自己。要讓身旁的人成長,你需要用可以讓他們壯大自己的方式領導。當你引導出別人最好的一面,你亦引導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謝辭
附錄A 研究流程
附錄B 常見問答
附錄C 乘數者
附錄D 乘數者討論指南
附錄E 乘數者實驗
序/導讀
前言(節錄)
本書以一個簡單的觀察作為開頭:我們組織裡的智力多過我們所運用的。這引導出一個概念,有一種類型的領導人,我稱為乘數者(Multiplier),他們看見、運用及培養他人的才智,而其他領導人,我稱為減數者(Diminisher),則是阻斷身邊人的才智。
這個觀念引起世界各地經理人的共鳴,或許是因為當時正逢全球經濟衰退,企業管理發生地殼構造改變,我們感覺天崩地裂。以前可預測與可管理的事情變得起伏震盪、不確定、複雜且模糊不清。舉例來說,資訊爆炸之下,科學與技術的資訊量每九個月便增加一倍。由於資訊量太多了,一個人不可能全盤掌握,因此,領導人的角色也跟著改變──從經理人知道、指揮與命令的模式,變成領導人看見、激發、要求與釋放他人的能力。
以往被視為顛覆性的觀念已成為新常態。減數型老闆依然存在,但就像老舊的黑莓機一樣,遲早會落伍過時,人們會升級到新機型。企業經過一番計算便會明白,他們無法再容忍領導者浪費人才,壓抑重要創新,延遲企業成長。畢竟,公司如果可以找到既能締造成果又能培養身邊人的領導者,為什麼要挑選貶損人們的結果導向型領導人?逐漸地,我們看到減數型領導人被要求轉變⋯⋯不然就離開。
我們來看看約根的命運,他是一家大型跨國製藥公司的總經理。約根是典型的減數型領導人,像獨裁者似地經營全國業務,讓他的部屬過著悲慘日子。多年來,他的行為受到容忍,因為他能締造成果。之後,公司進行大幅重整以因應市場變遷。公司不再是一個人高高在上指揮,而是改成以動態團隊為核心,可以跨越組織界限。習慣發號施令的約根難以適應這種非獨裁方法。數個月後,約根被叫到歐洲的公司總部,上級告知他的領導風格行不通。約根以動人的簡報,詳細報告他的單位的業績。高層團隊阻止他繼續說下去:「這純粹是領導風格問題,你無法再擔任領導人。」約根被解除總經理職位,降職到較低的職員崗位。他以前的部屬聽到消息時歡欣慶祝,尤其是一個差點辭職不幹的人。但是,約根並不是因為部屬叛變而被排擠;他是環境的犧牲品。商業環境逼迫他的公司退出減數者陣營,而他卻跟不上隊伍。我們已看到越來越多資深領導人在類似情境下不知所措。
一些組織追求創新與敏捷,其他組織則吃力地想要用較少資源做到更多事情。維吉尼亞州阿爾伯馬爾郡公立學區助理督導馬修.哈斯(Matthew Haas)表示:「我們的引擎都快沒有汽油,只能燒空氣了。我不能想像你可以獨立作業卻不合作的世界。以前我們可以封閉自己,現在想要有效率就必須合作。當你思考什麼對組織才是最好的,放下自我之後,乘數者是唯一可行之路。」
雖然方向明確,我們顯然尚未達標。民調機構蓋洛普的「全球職場狀態」指出,在全世界142個國家中,只有13%的人全力投入工作。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SHRM)的報告指出,2009年時,86%的美國人滿意自己的工作,此後這個比率一直緩慢而穩定地下降。
這種對工作的冷感並不完全是情緒問題,而是反映出今日大部分公司賴以維持的基本資源「智慧資本」遭到浪費的情況。2011年,在評估數百名企業高層主管之後,我們發現經理人平均只利用了66%的人員能力。換句話說,根據我們的分析,經理人花一美元在他們的資源上,卻只用到66%的產能──浪費了34%。若只評估經理人的直接部屬,這個數字上升到72%。近五年來我們追蹤這項指標,看到了緩慢而穩定的進步,從2011年的72%上升至2016年的76%。儘管經理人已經更能估計自己對他人造成的貶損影響,大多數經理人依然高估自己的乘數特質。他們自認對團隊具有推動與啟發的效應,但團隊成員卻不這麼認為。我們已在進步了;然而,太多組織仍是過度管理、低度領導。
若要實現更為豐富的工作方式,許多重要問題仍有待解決:我們多快可以達到目標?什麼是最佳的影響途徑?誰能做出改變、誰不能?我們要如何處理那些做不到的人?我們如何採取行動及重塑整體文化?許多作家會坦承,他們往往在寫完書以後,才對一個主題有了最重要的省思。藉由思考這些問題、持續教導與研究先驅企業及其領導人,本書這個新版本加入我和同僚所學到的東西。
1. 普世存在的需求。在研究領導力的時候,我們會學到許多有關服從的事。我學到各種文化、職業、產業的人,每天上班時都希望能好好發揮──不是被分配更多工作,而是被認同他們能夠做出重大貢獻,逐步進行更具挑戰性的工作。乘數型領導人的需求跨越產業與文化範疇;不是只在矽谷等創新中心,它與製造、教育和醫療等產業,以及上海、首爾與聖保羅等城市都是息息相關。在階級制度分明的文化中,我們仍能找到乘數型領導人的存在,但卻發現減數型領導人的影響更為強烈──乘數型與減數型領導人之間的差異由兩倍變成了三倍(減數型領導人平均運用員工能力的大約30%,全球平均則為48%)。
此外,這不僅限於千禧世代。當然,新員工與年輕員工期待、甚至要求自己的待遇不同於老員工。但是,我不相信千禧世代實際上需要或想要不同於其他企業公民的待遇。各種年齡與階段的人都希望自己發表的意見受重視,自己的聲音被聆聽,且職場讓他們可以成長。千禧世代只不過是沒有等待的耐心,又被科技賦予太多力量、無法不說話。對千禧世代好的,對主流也是好的。
2. 有時,好人才是壞人。我開始進行這項研究的時候,大多數減數型領導人看似是專橫、自戀的惡霸。但我逐漸了解,發生在我們職場裡的貶損絕大多數是出於好意,我稱之為「意外的減數者」(Accidental Diminisher)──想要做個好主管的好人。後來,我比較無意關心誰是貶損者,反而更想知道是什麼激發出我們每個人內在潛伏的貶損傾向。第七章〈意外的減數者〉是新的一章,探究我們的最佳意圖何以誤入歧途,以及在自我意識與簡單變通方法之下,原本表現不錯的主管可以成為傑出領導人。我添加這一章,是因為我們在職場的最大收穫並不是改革那些死硬派減數者,而是協助意外的減數者變成更刻意行事的乘數者,以及增加職場上的乘數者時刻(或許是將員工才能利用率由現今的平均76%提升到100%的目標)。
3. 最大障礙是環境與文化。若想建立充分利用才能的組織,我們需要進擊與防守的計畫。大部分閱讀本書的領導人渴望成為乘數型領導人,找到「他們本性中的善良天使」,一如林肯所說的。然而,他們的努力都白費了,因為他們花了太多心力去對付身邊的惡魔。對其他人來說,貶損型同僚導致他們極為衰弱,以致他們想要卓越領導的意願也被削弱了。為了解如何化解短視、健忘的減數者,我調查了數百名專業人士,也另外訪談了數十人。我了解到,減數者的貶損效應並非無可避免的。雖然你無法改變別人,但你可以改變你的回應,磨鈍你的減數型老闆或同事的銳利邊緣。第八章〈應對減數者〉提出策略與方法以逆轉貶損循環,或者至少將影響降到最低。
解鎖個人潛力不只是個人意願及個人行為改變就行了;這是整個體系的機能,而重塑集體文化將是一場硬仗。為了協助你們理解大規模改變的複雜性,我和懷斯曼集團的團隊研究了成功進行這項轉變的組織。第九章〈成為乘數者〉將說明協助整個組織克服惰性,由省思走向影響的途徑。
這個新版本亦含有一些新增資料,例如世界各地的新乘數者案例。附錄E是一套實驗,協助你培養乘數者心態和實務做法。此外,附錄B的問答集擴大了篇幅,新增我曾被數千讀者問過的犀利問題,包括:危機時刻如何領導?性別有影響嗎?具有強烈貶抑紀錄的代表性領導人,例如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該怎麼辦?
我們的世界正在急速變遷。為了跟上腳步及創造使人們欣欣向榮的職場類型,我們需要真正的乘數型領導人以取代減數型領導人,大規模啟發集體才智與能力。這項展望與行動的規模十分龐大,所以我們開始吧。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