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洛夫代表作,以詩藝的反叛和革新,面對生死之題的史詩
《石室之死亡》是一場夢魘,一個難以置信的傳說,
一幕「人生無常,宿命無奈」的悲劇,一條沒有十字架的自贖之路,
它是對抗死亡唯一的方式。
《石室之死亡》為洛夫代表長詩鉅作,一九五九年金廈砲戰期間,洛夫在金門一間石室(坑道)中醞釀而生。當時正處於一種極度混沌、迷惑,以及焦慮不安,他在砲火轟擊和死亡威脅中,反而湧出更豐沛的創作能量。
詩人試圖探究生死:「死亡只是存在的消失,而非生命的結束。」宇宙中形式變化不居,而生命永存;死,是生命暫存於秩序之外,以作為下次輪迴的開始。對形而上展開深廣的沉思與探勘,隨處散發以天地為廬,共萬物而生死的物我交融詩境。其次,詩人靈視死亡、詮釋死亡,賦予死亡豐美形象與意象;再次,對詩中的生、死辯證,從對立衝突到同衾同構,以及「生死同構」思想其前後之細微差異。
詩人自述,投入此詩創作時,初涉超現實主義,不明究竟,卻為它那非理性而又詭異玄妙的表現手法所蠱惑,由潛意識操控的語言結構,反助他掌握了詩的原創性,也探索內心苦悶之源,抒緩了精神壓力,透過一種特殊的創作方式建立存在的信心。
《石》詩創作的另一重大時代意義,是七、八〇年代那群背井離鄉來台的知識青年的實際處境,也成了年輕一輩台灣詩人,修補心靈內傷的方式。他們的詩象徵那個時代的精神,也是那段歷史的見證。
目錄
※ 新版小序
※ 自序/詩人之鏡
〈石室之死亡〉 全詩:一至六十四節
※ 後記/石室之死亡再探索
※ 附錄/論洛夫詩的生死觀——以《石室之死亡》、《漂木》為主兼及其他 / 曾進豐
序/導讀
新版小序
《石室之死亡》一詩是一九五九年金厦砲戰期間我在金門一間石室(坑道)中醞釀並開始創作的,後來有人稱這首詩是詩神與死神交戰的史詩。可是,當時的我確實是處於一種極度混沌、迷惑、焦慮不安的心態。在炮火轟擊下,在死亡的威脅下,我當時卻有著最佳的寫作狀態,結果死神落荒而逃,詩人仍在,《石室之死亡》仍在,而且它的生命力越來越強韌,歷經五十七年批評風雨的黯淡歲月,卻老而彌堅,台灣稱之為最耐讀的一個詩歌文本,中國大陸則視為詩壇一個繞不開的議題。也許由於某種內在的聯繫,《石室之死亡》的意義和價值因《漂木》的問世而高漲。
那麼,《石室之死亡》的意義與價值究竟何在?當年創作時並無清晰的概念,事隔數十年的滄桑嬗遞,對過去想不明白的事,現在似乎頓然開悟。關於《石》詩的意義可作兩點闡釋:其一,開始投入《石》詩創作時,初涉超現實主義,不明究竟,卻為它那非埋性而又詭異玄妙的表現手法所蠱惑,其思維方式就是無思維,語言結構都由人的潛意識來操控,它別無好處,卻有助於我掌握了史無前例的詩的原創性。《石》詩問世後,有人貶為無比的艱澀,距離語言規範太遠,讀不懂,但也有人譽為詩歌藝術史上一次大突破,一次大革命。不料歷經數十年多次風格的變化;迄今仍有人認為「洛夫是一位難懂的詩人」。但也有人直指我是影響台灣數代的詩人,其實這二種說法都言過其實。《石》詩在藝術表現上的原創性,這點我倒是可以欣然承認,其原創性主要在於意象陌生化的特殊處理。如果說詩中蘊含有某種人生體驗和哲思,它不是說出來的,不是以論述方式表達的,而是以具體而鮮活的意象呈現出來的。
讀者總在埋怨,讀《石》詩有障礙,讀不進去,我能理解,因為《石》詩的內容包含戰爭,死亡,情慾三大母題,尤其是死亡,如以寫實手法,理性的邏輯,明朗的散文形式來寫,是不可能表達對死亡的體驗;死亡是不可以理解的,所以我只能採用非理性的內在語式來寫那不講理的戰爭,死亡和情慾。
其二,《石》詩創作的時代背景是戰亂,以及戰亂引起的人生大變局,可以說它就是那個時代的悲劇經驗和悲劇精神的反射。一九四九年,一大批知識青年背井離鄉來到台灣,我稱之為「我的第一度流放」。我們被迫割斷了血脈的母體和文化的母體,內心不時激起被遺棄被放逐的悲情。當時來台的每位年輕詩人無不認為此生再也無望回去自己的家園,何異於一群流浪之犬?精神的苦悶難以言宣,寫詩便成了唯一的宣洩管道。於是探索內心苦悶之源,求得精神壓力的紓解,希望通過一種特殊的創作方式來建立存在的信心,並以此來「修補心靈嚴重的內傷」(見拙作《石室之死亡》再探索),便成為七、八〇年代一群台灣詩人的實際處境,也正是《石》詩創作的重大意義之所在。
《石室之死亡》是一場夢魘,一個難以置信的傳說,一幕「人生無常,宿命無奈」的悲劇,一條沒有十字架的自贖之路,它是對抗死亡唯一的方式。
請讓我卑微地說:不懂就讓它去不懂吧!
洛夫
2015.12.30於台北
試閱
1
祇偶然昂首向鄰居的甬道,我便怔住
在清晨,那人以裸體去背叛死
任一條黑色支流咆哮橫過他的脈管
我便怔住,我以目光掃過那座石壁
上面即鑿成兩道血槽
我的面容展開如一株樹,樹在火中成長
一切靜止,唯眸子在眼瞼後面移動
移向許多人都怕談及的方向
而我確是那株被鋸斷的苦梨
在年輪上,你仍可聽清楚風聲,蟬聲
2
凡是敲門的,銅環仍應以昔日的炫耀
弟兄們俱將來到,俱將共飲我滿額的急躁
他們的飢渴猶如室內一盆素花
當我微微啟開雙眼,便有金屬聲
叮噹自壁間,墜落在客人們的餐盤上
其後就是一個下午的激辯,諸般不潔的顯示
語言只是一堆未曾洗滌的衣裳
遂被傷害,他們如一群尋不到恆久居處的獸
設使樹的側影被陽光所劈開
其高度便予我以面臨日暮時的冷肅
3
宛如樹根之不依靠誰的旨意
而奮力托起滿山的深沉
宛如野生草莓不講究優生的婚媾
讓子女們走遍了沼澤
我乃在奴僕的呵責下完成了許多早晨
在岩石上種植葡萄的人啦,太陽俯首向你
當我的臂伸向內層,緊握躍動的根鬚
我就如此樂意在你的血中溺死
為你菓實的表皮,為你莖幹的服飾
我卑微亦如死囚背上的號碼
4
喜悅,總像某一個人的名字
重量隱伏其間,在不可觸知的邊緣
穀物們在私婚的胚胎中製造危機
他們說,我那以舌頭舐嚐的姿態
便足以使亞馬遜河所有的紅魚如癡如魅
於是每種變化都可預測
都可找出一個名字被戲弄後的指痕
都有一些習俗如步聲隱去
倘若你只想笑而笑得並不單純
我便把所有的歌曲殺死,連喜悅在內
5
火柴以爆燃之姿擁抱整個世界
焚城之前,一個暴徒在歡呼中誕生
雪季已至,向日葵扭轉脖子尋太陽的回聲
我再度看到,長廊的陰暗從門縫閃進
去追殺那盆爐火
光在中央,蝙蝠將路燈吃了一層又一層
我們確為那間白白空下的房子傷透了心
某些衣裳發亮,某些臉在裡面腐爛
那麼多咳嗽,那麼多枯乾的手掌
握不住一點暖意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