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台灣原創生態繪本|認識候鳥的第一本書
符合SDGs目標「陸域生態」閱讀書單
金鼎獎科普作家 + 鳥類生態畫家 聯手打造
以擬人化的方式,將候鳥的遷徙過程化為一趟冒險之旅,
生動文字中蘊含豐富知識,精細繪圖裡呈現鳥類百態。
瞭解候鳥的生命歷程,進而尊重自然生態、守護台灣、愛惜地球。
台灣的特殊地理位置與豐富生態環境,成為熱門的候鳥休息站。
一年四季,有數百種候鳥途經台灣,就像是來自遠方的旅人,
有些在台灣度過寒冬,有些則短暫過境後繼續啟程、往更南方飛去。
透過繪本的美麗呈現,跟著候鳥一起啟程,
認識光臨台灣的各種候鳥,一覽候鳥的熱門遷徙路線,
瞭解候鳥為何而遷徙以及旅途中的艱辛,還有各種有趣的候鳥小知識!
【精彩內容摘錄】
候鳥熱愛旅行。
每年季節轉換之際,有些鳥兒就會準備啟程,展開一趟跨海長途旅行,我們稱牠們為「候鳥」。
全世界約一萬種小鳥之中,大約有四千種是小鳥屬於「候鳥」。
有些候鳥特別喜歡來台灣!
台灣就像個繁忙的機場,每個季節都有各種小鳥起飛降落。
一年四季,有數百種小鳥會途經台灣,有些停留在台灣過冬,有些選擇在台灣放暑假,
有些則只是短暫過境台灣、休息幾天之後繼續上路,飛往其他國度。
有些候鳥喜歡長途旅行……
有些則偏好輕旅行。
落腳台灣的各種冬候鳥,大多來自亞洲的溫帶和寒帶,包括西伯利亞、日本和中國東北。
到了九月,候鳥們就會開始往溫暖的南方前進。
比較不怕冷的候鳥,像是天鵝、野雁和雁鴨,不會飛到太南方。
有些候鳥會飛得比較遠,牠們要飛到溫暖的熱帶或亞熱帶,因為那裡有廣大的泥灘地和茂盛的紅樹林。
最受候鳥歡迎的熱門遷徙路線,是從俄羅斯出發,
一路前往日本、台灣、菲律賓、中南半島、馬來群島、甚至澳洲和紐西蘭,
這就是「東亞澳遷徙線」。
候鳥不用手機,就能自動導航!
候鳥遷徙的旅程長達數百、甚至數千公里,卻能每年定時往返繁殖地和度冬地。
牠們的大腦裡配備了天生的指南針,不需要地圖,也不用手機,就知道要往哪裡飛。
候鳥的旅途危機四伏!
候鳥的旅行看似悠遊自在,實際上可能會遇到各種危險。
遷徙可不是鬧著玩的,這是一趟冒著生命危險的旅程。
但是不遷徙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候鳥別無選擇,只能勇敢上路。
能活著抵達度冬地,都是不容易的事。
適讀年齡:4-6歲(學齡前)、7-10歲(國小低中年級)
學習領域:自然科學
議 題:環境教育、戶外教育
S D G:陸域生態
關 鍵 字:候鳥、生態、生物、遷徙、永續、保育
顧問單位: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出版緣起】
台灣位於溫帶和熱帶、大陸和大洋之間,有高聳的山、也有遼闊的海岸泥灘,是熱門的候鳥休息站。一年四季,有數百種候鳥會途經台灣,牠們就像是來自遠方的旅人,有些在台灣度過寒冬,有些則短暫過境後繼續啟程、往更南方飛去。
春天騎樓下的家燕、大家耳熟能詳的黑面琵鷺、繽紛斑斕的八色鳥、個頭巨大的東方白鸛和丹頂鶴、體型嬌小的日本鵪鶉和柳鶯……,都是在台灣可以見到的候鳥。可以擁有這麼多與候鳥近距離接觸的珍貴相遇,讓我們格外珍惜身在台灣的特別之處,也敬佩這些為了生存、冒著生命危險遠道而來的旅人,是這本繪本最初的出發點。
透過繪本的美麗呈現,以擬人化的方式,將候鳥的遷徙過程,化為生動有趣卻又充滿冒險精神的旅行。讀者在閱讀中,彷彿跟著候鳥一起啟程,認識光臨台灣的各種候鳥,一覽候鳥的遷徙路線(甚至還有熱門遷徙路線!),瞭解候鳥為何而遷徙、也知道牠們旅途中的危機四伏,以及各種有趣候鳥知識。
無論是親子共讀,或是孩子們自讀,都期盼在閱讀繪本中,得到自然知識的補給,更能尊重自然,一起為台灣、為地球的生態保育盡一分心力。
●書籍特色
◆台灣原創生態繪本,帶領孩子認識候鳥的第一本書。
◆符合SDGs目標「陸域生態」閱讀書單。
◆金鼎獎科普作家 + 鳥類生態畫家聯手打造。
◆有趣生態知識+童詩般的文字+精細寫實圖畫,以親切易讀的繪本形式呈現科普生態知識。
◆以德國蔬菜環保油墨印製,無毒好安心。
●延伸教材:「候鳥請你幫幫忙」桌遊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體驗候鳥的遷徙冒險旅程,「候鳥請你幫幫忙」桌遊將是最佳選擇。這是一套台灣原創桌遊,由桌遊設計師許永清(許奶爸)為本書量身打造,遊戲中所有鳥類知識皆由本書作者林大利審訂,而精緻繪圖則由繪者陳裕旻擔綱。
正如繪本中的描繪,候鳥的遷徙歷程是一場攸關生存的冒險之旅。你願意幫忙候鳥完成艱困的遷徙旅程,引導牠們順利抵達目的地嗎?遊戲任務將由所有玩家共同合作,引導候鳥飛行到各自顏色所屬的遷徙目的地。是一套可以訓練策略思考、培養團隊精神、學習生態知識、建立保育觀念的候鳥桌遊,不僅適合親子同樂,也可作為教學現場的SDG補充教材。
更多桌遊資訊請搜尋:候鳥請你幫幫忙
符合SDGs目標「陸域生態」閱讀書單
金鼎獎科普作家 + 鳥類生態畫家 聯手打造
以擬人化的方式,將候鳥的遷徙過程化為一趟冒險之旅,
生動文字中蘊含豐富知識,精細繪圖裡呈現鳥類百態。
瞭解候鳥的生命歷程,進而尊重自然生態、守護台灣、愛惜地球。
台灣的特殊地理位置與豐富生態環境,成為熱門的候鳥休息站。
一年四季,有數百種候鳥途經台灣,就像是來自遠方的旅人,
有些在台灣度過寒冬,有些則短暫過境後繼續啟程、往更南方飛去。
透過繪本的美麗呈現,跟著候鳥一起啟程,
認識光臨台灣的各種候鳥,一覽候鳥的熱門遷徙路線,
瞭解候鳥為何而遷徙以及旅途中的艱辛,還有各種有趣的候鳥小知識!
【精彩內容摘錄】
候鳥熱愛旅行。
每年季節轉換之際,有些鳥兒就會準備啟程,展開一趟跨海長途旅行,我們稱牠們為「候鳥」。
全世界約一萬種小鳥之中,大約有四千種是小鳥屬於「候鳥」。
有些候鳥特別喜歡來台灣!
台灣就像個繁忙的機場,每個季節都有各種小鳥起飛降落。
一年四季,有數百種小鳥會途經台灣,有些停留在台灣過冬,有些選擇在台灣放暑假,
有些則只是短暫過境台灣、休息幾天之後繼續上路,飛往其他國度。
有些候鳥喜歡長途旅行……
有些則偏好輕旅行。
落腳台灣的各種冬候鳥,大多來自亞洲的溫帶和寒帶,包括西伯利亞、日本和中國東北。
到了九月,候鳥們就會開始往溫暖的南方前進。
比較不怕冷的候鳥,像是天鵝、野雁和雁鴨,不會飛到太南方。
有些候鳥會飛得比較遠,牠們要飛到溫暖的熱帶或亞熱帶,因為那裡有廣大的泥灘地和茂盛的紅樹林。
最受候鳥歡迎的熱門遷徙路線,是從俄羅斯出發,
一路前往日本、台灣、菲律賓、中南半島、馬來群島、甚至澳洲和紐西蘭,
這就是「東亞澳遷徙線」。
候鳥不用手機,就能自動導航!
候鳥遷徙的旅程長達數百、甚至數千公里,卻能每年定時往返繁殖地和度冬地。
牠們的大腦裡配備了天生的指南針,不需要地圖,也不用手機,就知道要往哪裡飛。
候鳥的旅途危機四伏!
候鳥的旅行看似悠遊自在,實際上可能會遇到各種危險。
遷徙可不是鬧著玩的,這是一趟冒著生命危險的旅程。
但是不遷徙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候鳥別無選擇,只能勇敢上路。
能活著抵達度冬地,都是不容易的事。
適讀年齡:4-6歲(學齡前)、7-10歲(國小低中年級)
學習領域:自然科學
議 題:環境教育、戶外教育
S D G:陸域生態
關 鍵 字:候鳥、生態、生物、遷徙、永續、保育
顧問單位: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出版緣起】
台灣位於溫帶和熱帶、大陸和大洋之間,有高聳的山、也有遼闊的海岸泥灘,是熱門的候鳥休息站。一年四季,有數百種候鳥會途經台灣,牠們就像是來自遠方的旅人,有些在台灣度過寒冬,有些則短暫過境後繼續啟程、往更南方飛去。
春天騎樓下的家燕、大家耳熟能詳的黑面琵鷺、繽紛斑斕的八色鳥、個頭巨大的東方白鸛和丹頂鶴、體型嬌小的日本鵪鶉和柳鶯……,都是在台灣可以見到的候鳥。可以擁有這麼多與候鳥近距離接觸的珍貴相遇,讓我們格外珍惜身在台灣的特別之處,也敬佩這些為了生存、冒著生命危險遠道而來的旅人,是這本繪本最初的出發點。
透過繪本的美麗呈現,以擬人化的方式,將候鳥的遷徙過程,化為生動有趣卻又充滿冒險精神的旅行。讀者在閱讀中,彷彿跟著候鳥一起啟程,認識光臨台灣的各種候鳥,一覽候鳥的遷徙路線(甚至還有熱門遷徙路線!),瞭解候鳥為何而遷徙、也知道牠們旅途中的危機四伏,以及各種有趣候鳥知識。
無論是親子共讀,或是孩子們自讀,都期盼在閱讀繪本中,得到自然知識的補給,更能尊重自然,一起為台灣、為地球的生態保育盡一分心力。
●書籍特色
◆台灣原創生態繪本,帶領孩子認識候鳥的第一本書。
◆符合SDGs目標「陸域生態」閱讀書單。
◆金鼎獎科普作家 + 鳥類生態畫家聯手打造。
◆有趣生態知識+童詩般的文字+精細寫實圖畫,以親切易讀的繪本形式呈現科普生態知識。
◆以德國蔬菜環保油墨印製,無毒好安心。
●延伸教材:「候鳥請你幫幫忙」桌遊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體驗候鳥的遷徙冒險旅程,「候鳥請你幫幫忙」桌遊將是最佳選擇。這是一套台灣原創桌遊,由桌遊設計師許永清(許奶爸)為本書量身打造,遊戲中所有鳥類知識皆由本書作者林大利審訂,而精緻繪圖則由繪者陳裕旻擔綱。
正如繪本中的描繪,候鳥的遷徙歷程是一場攸關生存的冒險之旅。你願意幫忙候鳥完成艱困的遷徙旅程,引導牠們順利抵達目的地嗎?遊戲任務將由所有玩家共同合作,引導候鳥飛行到各自顏色所屬的遷徙目的地。是一套可以訓練策略思考、培養團隊精神、學習生態知識、建立保育觀念的候鳥桌遊,不僅適合親子同樂,也可作為教學現場的SDG補充教材。
更多桌遊資訊請搜尋:候鳥請你幫幫忙
序/導讀
【作者序】珍惜我們與候鳥共存的島嶼 /林大利
鳥有翅膀,可以一走了之。
鳥類吸引人的地方,或許就在於牠的捉摸不定。一會兒在身邊活動,看似伸手可觸、垂手可得;一下子卻又振翅高飛,變得遙不可及、消失天際。可能也因為如此,我們總是嚮往能自由飛行的鳥類,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在科學上,飛行確實也讓鳥類成為一群獨特的生物。不然,按照演化和親緣分類的規矩,鳥類應該屬於「爬行類」,和蛇龜鱷蜥成為一家人。
同時,飛行也讓鳥類成為一群非常重要的指標生物。如果生活環境劣化、食物資源不足、缺乏繁殖場域,鳥類大可頭也不回的另覓新天地,甚至不辭辛勞的週期性長距離往返,也在所不惜,最後成為了年復一年遷徙的候鳥。
在北半球溫帶地區,尤其苔原和針葉林,夏天是天堂,冬天是冰天雪地。夏天的溫帶地球,生產力不會輸給熱帶雨林,滋養了眾多鳥類和大型哺乳動物。但是,到了冬天,氣溫驟降、食物有限,樂園變成荒漠,候鳥只好展開長途旅行。
2019年,我啟程到澳洲昆士蘭大學進修,意外加入了澳洲的遷徙水鳥研究團隊。我們關注整個東亞-澳大拉西亞遷徙線上,候鳥的生存威脅。因為這裡有太多候鳥遇到生存危機,我們所在的台灣也不例外。不妨試著想想看,如果連鳥類這樣移動能力非凡的生物都活不下去,那會是何等嚴重的光景?表示這整個大環境,幾乎沒有鳥類的落腳之處,只能一隻又一隻消失。而且,鳥類活不下去的環境,會是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嗎?我不是很有把握。
這幾年,我們陸續展開國際合作,有時北上日本,有時南下澳洲,偶而前往印度。不知不覺中,越是關注這些候鳥,我也越來越像候鳥一樣,定期往返台灣和遷徙線各處。台灣尤其重要,因為這裡是許多候鳥重要的休息站兼交流道。如果我們可以照顧好台灣的野鳥棲地,那對許多候鳥來說,是一大福音。能有優良的休息站提供食物和休息的場所,有便利的交流道轉換路線,是旅人最大的福氣,對候鳥當然也不例外了。
藉由南來北往台灣的候鳥,我希望讓大家看見各種候鳥為生存啟程,同時也接受旅途中的挑戰。喜歡上牠們,也能更加珍惜我們與他們共存的島嶼
【繪者序】一償宿願/陳裕旻
聖經裡有一段記載,提到候鳥會依季節變化而定期遷徒,是在《舊約》(耶勒米亞書)第八章第七節:「天空的鸛鳥會知道自己的時令,斑鳩、燕子和雁鳥都固守自己的歸期時令。」
我的大學畢業專題製作就是「台灣候鳥」的賞鳥地圖指南,甚至還因此有了個「鳥旻」的外號。從那時開始,我就對神祕莫測的旅客――候鳥,有著滿滿的好奇心。之後在馬祖北竿島服兵役的兩年期間,我每天都仰望天際,看著無數候鳥盤旋來回,有東方鵟、赤腹鷹、燕隼、紅隼、蒼燕鷗、玄燕鷗……等等,當時我忍不住心想,如果能變成候鳥就好了,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翱翔在天空了!
想要畫候鳥繪本的這個想法,一直深藏在心裡,但苦無機會實現。很幸運的在多年之後終於出現了曙光,在水滴文化的安排下,與鳥類專家林大利老師合作《愛旅行的候鳥》繪本。由衷感謝林大利老師的協助與指點,不只讓我長知識,也才能順利完成「有專業認證」的候鳥繪圖。雖然畫這本繪本的過程非常漫長,但是很開心有生之年有機會完成它,一償多年宿願。
生態專家、閱讀推手 齊聲推薦
鳥有翅膀,可以一走了之。
鳥類吸引人的地方,或許就在於牠的捉摸不定。一會兒在身邊活動,看似伸手可觸、垂手可得;一下子卻又振翅高飛,變得遙不可及、消失天際。可能也因為如此,我們總是嚮往能自由飛行的鳥類,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在科學上,飛行確實也讓鳥類成為一群獨特的生物。不然,按照演化和親緣分類的規矩,鳥類應該屬於「爬行類」,和蛇龜鱷蜥成為一家人。
同時,飛行也讓鳥類成為一群非常重要的指標生物。如果生活環境劣化、食物資源不足、缺乏繁殖場域,鳥類大可頭也不回的另覓新天地,甚至不辭辛勞的週期性長距離往返,也在所不惜,最後成為了年復一年遷徙的候鳥。
在北半球溫帶地區,尤其苔原和針葉林,夏天是天堂,冬天是冰天雪地。夏天的溫帶地球,生產力不會輸給熱帶雨林,滋養了眾多鳥類和大型哺乳動物。但是,到了冬天,氣溫驟降、食物有限,樂園變成荒漠,候鳥只好展開長途旅行。
2019年,我啟程到澳洲昆士蘭大學進修,意外加入了澳洲的遷徙水鳥研究團隊。我們關注整個東亞-澳大拉西亞遷徙線上,候鳥的生存威脅。因為這裡有太多候鳥遇到生存危機,我們所在的台灣也不例外。不妨試著想想看,如果連鳥類這樣移動能力非凡的生物都活不下去,那會是何等嚴重的光景?表示這整個大環境,幾乎沒有鳥類的落腳之處,只能一隻又一隻消失。而且,鳥類活不下去的環境,會是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嗎?我不是很有把握。
這幾年,我們陸續展開國際合作,有時北上日本,有時南下澳洲,偶而前往印度。不知不覺中,越是關注這些候鳥,我也越來越像候鳥一樣,定期往返台灣和遷徙線各處。台灣尤其重要,因為這裡是許多候鳥重要的休息站兼交流道。如果我們可以照顧好台灣的野鳥棲地,那對許多候鳥來說,是一大福音。能有優良的休息站提供食物和休息的場所,有便利的交流道轉換路線,是旅人最大的福氣,對候鳥當然也不例外了。
藉由南來北往台灣的候鳥,我希望讓大家看見各種候鳥為生存啟程,同時也接受旅途中的挑戰。喜歡上牠們,也能更加珍惜我們與他們共存的島嶼
【繪者序】一償宿願/陳裕旻
聖經裡有一段記載,提到候鳥會依季節變化而定期遷徒,是在《舊約》(耶勒米亞書)第八章第七節:「天空的鸛鳥會知道自己的時令,斑鳩、燕子和雁鳥都固守自己的歸期時令。」
我的大學畢業專題製作就是「台灣候鳥」的賞鳥地圖指南,甚至還因此有了個「鳥旻」的外號。從那時開始,我就對神祕莫測的旅客――候鳥,有著滿滿的好奇心。之後在馬祖北竿島服兵役的兩年期間,我每天都仰望天際,看著無數候鳥盤旋來回,有東方鵟、赤腹鷹、燕隼、紅隼、蒼燕鷗、玄燕鷗……等等,當時我忍不住心想,如果能變成候鳥就好了,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翱翔在天空了!
想要畫候鳥繪本的這個想法,一直深藏在心裡,但苦無機會實現。很幸運的在多年之後終於出現了曙光,在水滴文化的安排下,與鳥類專家林大利老師合作《愛旅行的候鳥》繪本。由衷感謝林大利老師的協助與指點,不只讓我長知識,也才能順利完成「有專業認證」的候鳥繪圖。雖然畫這本繪本的過程非常漫長,但是很開心有生之年有機會完成它,一償多年宿願。
生態專家、閱讀推手 齊聲推薦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