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人在什麼時候會說謊?本書探討說謊背後的心理,提出多種謊言定義。
「自我欺騙」和「遺漏事實」是否算謊言的一種?怎麼定義說謊的成功與失敗?
《什麼是說謊?》透過簡單例子,解釋謊言的不同面向,幫助我們理解何時何地人們可能會說謊。在這本書中,作者強調了「謊言」這一概念的普遍性和廣泛性,使得對它的研究面臨著挑戰。因為謊言是如此普遍,大多數人認為對它的理解已經足夠,不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然而,正是因為謊言的這種看似自然的特點,需要在不同學科和主題範圍內從多個角度進行研究,以揭示其中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儘管謊言在日常生活中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我們要從更深層次的角度重新思考這一行為,以獲得對其真實本質的更深刻理解。
目錄
導論
在哲學中謊言飄移無規的歷程
說謊者悖論
真理、假話相及實:柏拉圖
憑藉蒙騙的意圖:奧古斯丁
在語言中注入謊言:蒙田
第一章 謊言構成的要素
語言,謊言發送者和接受者
所相信的看法與所知道的內容
意圖、對立的推論之公設,及在謊言中的時間性
意圖的闡明與隱瞞
小總結和各定義的初步探究
第二章 謊言的領域:區域、邊界及鄰近空間
一個廣闊的語義領域
說話者的意圖
時間性
在非物質性場域的軍事策略
透過刪減而成立的謊言
對自己講的謊言
第三章 謊言的成功與失敗
什麼是一個成功的謊言?
失敗謊言的各個面向
結論
第四章 文章摘錄與評論
文章摘錄 1:奧古斯丁<論謊言>
評論
引起爭論的謊言個案
謊言的分類
透過各個定義的角度去衡量在謊言上的爭議
文章摘錄 2:伯納德·威廉士:《真理與真誠》
評論
非自然的表意及欺騙性的意圖
欺騙之論述
隱涵及蘊涵
序/導讀
導論
「說謊,即是說與真理相反的話。」──對於本書題目所標示的問題的即時回答,通常會得到的就正是這個自然直接的定義。如接納這定義的「說謊」,它之存在,可說是幾乎所有人都曾經說過謊,或者自己也都曾是接收過謊話的人。因此,所有人皆知道或相信自己知道,什麼是謊話。因此,本書題目所提出的問題實在不值得密切關注。然而,經過了反省,這最初步的定義甚至不會令提出問題者滿意。要定義「說謊」,實在需要展示在其範圍內已知的情況,由此而累積對「說謊」而言種種相異不一致、但同時本質性的元素,即那些沒有在以上那最初步定義中呈現的特質。
「謊話」似乎太過普通眾所皆知,因此研究它會面對一個極大難題:它只會在罕見的情況下,才會引起對概念界域的規限有偏好的那些業餘人士的好奇心,原因是它的定義貌似一目了然,及不應該會有任何爭議。它那普遍而且廣佈現象的特質,所要求的研究乃在最多樣的不同學科及主題範圍之中,從不同角度進行,如此,這多樣多角度研究正將「謊話」在不一致的概念組成的模糊聚合中被稀釋,而這等等概念乃是在多重及不協調的面向中被理解。
總的來說,很多時候謊言都是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眾人皆知,也不會觸發追尋更精確定義的需求,同時,它也是大量紛雜的運作與及相連的概念的根源。
如站在要界定謊言的角度,就必然要強硬竊取某些權力,而這等權力卻是裁判官、警察局長官或相若之當權階級人員所缺少的。沒有人能真正證明人們所曾說的確是謊言,縱使有某說謊的人承認了自己曾經說了謊,同時也有對應的證據讓人們假設這是事實。於此,我們採取了一個全知的觀點:說謊者的信仰,乃是他的內心意想企圖是被假設為可以被得知的。這個觀點,可說是建立模型的觀點,但在任何人的真實的情況中,都不會被理解。
(未完)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