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有別於早期唯心論船山學、唯物論船山學,以及近代理學式船山學與心學式船山學,本書選擇以兩端而一致之辯證思考來剖析船山學,確立其氣學之義理定位。兩端而一致之辯證思考源自船山易學乾坤並建之觀點,這樣的思考又開展出道器合一、理勢合一、理欲合一等重要內容,顯而易見,易學是船山學之核心,重中之重,理解船山絕不能繞開船山易學,所以本書欲透過對船山易學之建構,來體現船山學之特質與意義。
目錄
自序 I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知人論事 2
一 生平 2
二 易與人生 8
第二章 方法論省思 15
第一節 傅偉勳先生之五謂詮釋 16
第二節 劉笑敢先生之詮釋與定向 19
一 區分之重要 19
二 定向之商榷 21
第三節 牟宗三先生之兩層存有論 24
一 無執與有執,一心開二門 25
二 作為一切原則的內聖之學 27
第四節 林安梧先生之存有三態論 29
小結 35
第三章 義理之定位 39
第一節 心學商榷 39
一 乾坤非體 41
二 宇宙一元 49
第二節 理學商榷 53
一 易之有別 53
二 理之有別 56
第三節 兩端相繼 60
第四節 道論為宗 71
一 氣之思維 72
二 歷史人性學哲學 76
三 兩端而一致 79
四 理氣合一、理欲合一、理勢合一 84
小結 93
第四章 易例原則 95
第一節 著述旨趣 95
第二節 〈乾〉〈坤〉並建 98
第三節 四聖一揆 109
第四節 〈彖〉〈爻〉一致 112
第五節 〈大象〉別立 118
第六節 卦主之尋 125
第七節 占學一理 132
小結 136
第五章 八卦之思想 139
第一節 論乾 139
一 《易》之源 139
二 道與天地 141
三 元、亨、利、貞 142
四 彖傳與象傳 151
五 六爻 155
六 文言傳 159
第二節 論坤 162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62
二 六爻 166
三 文言傳 170
第三節 論坎 173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73
二 六爻 177
三 外傳 178
第四節 論離 181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81
二 六爻 182
三 外傳 185
第五節 論震 186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86
二 六爻 190
三 外傳 193
第六節 論艮 195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95
二 六爻 201
三 外傳 203
第七節 論巽 210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210
二 六爻 214
三 外傳 216
第八節 論兌 217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217
二 六爻 219
三 外傳 220
第九節 對比王弼、程頤 223
第六章 結論 235
一 方法論反省部份 235
二 義理定位部份 237
三 《易》例原則部份 238
四 八卦思想部份 239
參考文獻 241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知人論事 2
一 生平 2
二 易與人生 8
第二章 方法論省思 15
第一節 傅偉勳先生之五謂詮釋 16
第二節 劉笑敢先生之詮釋與定向 19
一 區分之重要 19
二 定向之商榷 21
第三節 牟宗三先生之兩層存有論 24
一 無執與有執,一心開二門 25
二 作為一切原則的內聖之學 27
第四節 林安梧先生之存有三態論 29
小結 35
第三章 義理之定位 39
第一節 心學商榷 39
一 乾坤非體 41
二 宇宙一元 49
第二節 理學商榷 53
一 易之有別 53
二 理之有別 56
第三節 兩端相繼 60
第四節 道論為宗 71
一 氣之思維 72
二 歷史人性學哲學 76
三 兩端而一致 79
四 理氣合一、理欲合一、理勢合一 84
小結 93
第四章 易例原則 95
第一節 著述旨趣 95
第二節 〈乾〉〈坤〉並建 98
第三節 四聖一揆 109
第四節 〈彖〉〈爻〉一致 112
第五節 〈大象〉別立 118
第六節 卦主之尋 125
第七節 占學一理 132
小結 136
第五章 八卦之思想 139
第一節 論乾 139
一 《易》之源 139
二 道與天地 141
三 元、亨、利、貞 142
四 彖傳與象傳 151
五 六爻 155
六 文言傳 159
第二節 論坤 162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62
二 六爻 166
三 文言傳 170
第三節 論坎 173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73
二 六爻 177
三 外傳 178
第四節 論離 181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81
二 六爻 182
三 外傳 185
第五節 論震 186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86
二 六爻 190
三 外傳 193
第六節 論艮 195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195
二 六爻 201
三 外傳 203
第七節 論巽 210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210
二 六爻 214
三 外傳 216
第八節 論兌 217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217
二 六爻 219
三 外傳 220
第九節 對比王弼、程頤 223
第六章 結論 235
一 方法論反省部份 235
二 義理定位部份 237
三 《易》例原則部份 238
四 八卦思想部份 239
參考文獻 241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