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家庭評估與會談技巧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最完整、最有效的「家系圖」學習參考書,
社工人員、家庭治療師和諮商輔導的必備書籍!
廣受家族治療師和健康照護專家使用的「家系圖」,是以一種圖像式的方式,整理在家庭評估時所收集的大量訊息,並在家庭系統裡尋找模式,以利更對症處遇與輔導。在家庭治療及家庭醫學的領域中,家系圖的運用非常廣泛,然而,對於如何有效運用家系圖、如何進行系統化問話、評估及闡釋等方面的資訊,卻相當少見。
本書在國外長銷多年,是許多社工人員與心理治療師的必備參考書籍。它突破了傳統家系圖繪製的教學方法,強調訪談的技巧,並加入醒目的彩色插頁、家系圖實務運用的新素材,以及遊戲家系圖等具有趣味性及普及性的內容,有效地說明了如何建構家系圖、如何進行家系圖訪談及闡釋結果的方法。
書中以許多名人的家庭為例子,包括: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英國黛安娜王妃、美國總統柯林頓、甘迺迪家族、羅斯福家族、知名導演伍迪艾倫、金球獎女演員米亞法羅、老牌演員珍芳達……等等,藉由這些著名的家庭栩栩如生地呈現,幫助我們了解家庭系統理論和系統訪談的原則,而這些原則正是家系圖工作形成的基礎。
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窺探家庭動力豐富性的觀點,也給予實務工作者一個繪製家庭結構的寶貴指南,讓實務工作者在偵測潛在問題及運用資源時,能夠更積極、更容易。本書淺顯易懂的文字與生動有趣的名人實例,讓初學者與一般讀者也能快速了解家系圖的功能與運用,進而開啟自己家庭的探索之旅。
社工人員、家庭治療師和諮商輔導的必備書籍!
廣受家族治療師和健康照護專家使用的「家系圖」,是以一種圖像式的方式,整理在家庭評估時所收集的大量訊息,並在家庭系統裡尋找模式,以利更對症處遇與輔導。在家庭治療及家庭醫學的領域中,家系圖的運用非常廣泛,然而,對於如何有效運用家系圖、如何進行系統化問話、評估及闡釋等方面的資訊,卻相當少見。
本書在國外長銷多年,是許多社工人員與心理治療師的必備參考書籍。它突破了傳統家系圖繪製的教學方法,強調訪談的技巧,並加入醒目的彩色插頁、家系圖實務運用的新素材,以及遊戲家系圖等具有趣味性及普及性的內容,有效地說明了如何建構家系圖、如何進行家系圖訪談及闡釋結果的方法。
書中以許多名人的家庭為例子,包括: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英國黛安娜王妃、美國總統柯林頓、甘迺迪家族、羅斯福家族、知名導演伍迪艾倫、金球獎女演員米亞法羅、老牌演員珍芳達……等等,藉由這些著名的家庭栩栩如生地呈現,幫助我們了解家庭系統理論和系統訪談的原則,而這些原則正是家系圖工作形成的基礎。
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窺探家庭動力豐富性的觀點,也給予實務工作者一個繪製家庭結構的寶貴指南,讓實務工作者在偵測潛在問題及運用資源時,能夠更積極、更容易。本書淺顯易懂的文字與生動有趣的名人實例,讓初學者與一般讀者也能快速了解家系圖的功能與運用,進而開啟自己家庭的探索之旅。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家系圖:繪製家庭系統
家庭醫學
家庭系統觀
警語
第二章 繪製家系圖
描繪家庭架構
繪製有多重伴侶的夫妻關係
遺漏的資訊
從家系圖上追蹤家庭模式
人口統計資訊:取得「事實」
功能模式
家庭關係及角色
家系圖中加入背景因子
文化家系圖:合併種族、民族、宗教、屬靈和遷移
家系圖的社會經濟地位
宗教∕屬靈家系圖
社區家系圖
家系圖中難以記錄的議題
第三章 家系圖訪談
家族資訊網絡
呈現問題及核心家庭
現況
更廣泛的家庭脈絡
家庭拒絕參與家系圖繪製的處理
宗教及文化歷史
對求助者而言的潛在問題
收集文化信念和經驗訊息
關於文化和社會地位等困難議題的問句
非正式的親屬關係
追蹤家庭歷程
關於個人功能的困難問題
訂定家系圖訊息管理的優先順序
家系圖訪談的重點
第四章 透過時空追蹤家庭模式
生命裡的重大事件
家族年代表
生命事件的巧合
重大生命改變、轉變及創傷
週年紀念日反應
在歷史洪流中探索家庭:社會、經濟、政治事件
複雜的家系圖
多重婚姻和近親婚姻:豐富的交錯家庭
孩童的多重安置史
遺漏的資訊
不一致的資訊
道德家系圖
生涯∕工作家系圖
性家系圖
第五章 闡釋家庭結構
家庭成員的組成
手足角色
獨特的家庭結構
生長在多重家庭的孩子:寄養、領養與孤兒院的經驗
第六章 評估家庭模式與功能
家庭結構
角色
功能階級與形式
照顧家系圖
追蹤復原力
家庭資源
第七章 關係模式與三角關係
三角關係
親子三角關係
常見的夫妻三角關係
離婚與繼親家庭的三角關係
寄養兒與被收養兒的家庭裡的三角關係
多世代的三角關係
家外關係
隨時間發展的三角關係
第八章 透過生命週期追蹤個體和家庭
艾瑞克.艾瑞克森的生命週期
佛洛伊德家庭的生命週期
第九章 家系圖的實務運用
與家庭互動的家系圖訪談
因應家系圖訪談中的抗拒
澄清家庭模式
家庭議題的再造和去毒
利用家系圖設計訪談
運用家系圖改善現有的關係
家庭醫學處遇
家庭模式、重要事件、同時發生的生活壓力和文化議題
第十章 家族遊戲家系圖
利用遊戲家系圖邀請、參與、活化治療關係
一次與珍妮的遊戲治療
家族遊戲家系圖所用的材料
額外的家族遊戲家系圖練習
亞力克西斯的例子:再婚家庭中的兒童性虐待
野口:家外人
第十一章 家系圖在家族研究的運用
家庭醫學方面較可信的研究
家族治療的可信度研究
臨床運用的研究
家系圖和生態圖在實務上的應用
家系圖的質性研究
軟體程式
倫理與法律意義
謝辭
附錄
參考書目
按主題排列的參考書目
第一章 家系圖:繪製家庭系統
家庭醫學
家庭系統觀
警語
第二章 繪製家系圖
描繪家庭架構
繪製有多重伴侶的夫妻關係
遺漏的資訊
從家系圖上追蹤家庭模式
人口統計資訊:取得「事實」
功能模式
家庭關係及角色
家系圖中加入背景因子
文化家系圖:合併種族、民族、宗教、屬靈和遷移
家系圖的社會經濟地位
宗教∕屬靈家系圖
社區家系圖
家系圖中難以記錄的議題
第三章 家系圖訪談
家族資訊網絡
呈現問題及核心家庭
現況
更廣泛的家庭脈絡
家庭拒絕參與家系圖繪製的處理
宗教及文化歷史
對求助者而言的潛在問題
收集文化信念和經驗訊息
關於文化和社會地位等困難議題的問句
非正式的親屬關係
追蹤家庭歷程
關於個人功能的困難問題
訂定家系圖訊息管理的優先順序
家系圖訪談的重點
第四章 透過時空追蹤家庭模式
生命裡的重大事件
家族年代表
生命事件的巧合
重大生命改變、轉變及創傷
週年紀念日反應
在歷史洪流中探索家庭:社會、經濟、政治事件
複雜的家系圖
多重婚姻和近親婚姻:豐富的交錯家庭
孩童的多重安置史
遺漏的資訊
不一致的資訊
道德家系圖
生涯∕工作家系圖
性家系圖
第五章 闡釋家庭結構
家庭成員的組成
手足角色
獨特的家庭結構
生長在多重家庭的孩子:寄養、領養與孤兒院的經驗
第六章 評估家庭模式與功能
家庭結構
角色
功能階級與形式
照顧家系圖
追蹤復原力
家庭資源
第七章 關係模式與三角關係
三角關係
親子三角關係
常見的夫妻三角關係
離婚與繼親家庭的三角關係
寄養兒與被收養兒的家庭裡的三角關係
多世代的三角關係
家外關係
隨時間發展的三角關係
第八章 透過生命週期追蹤個體和家庭
艾瑞克.艾瑞克森的生命週期
佛洛伊德家庭的生命週期
第九章 家系圖的實務運用
與家庭互動的家系圖訪談
因應家系圖訪談中的抗拒
澄清家庭模式
家庭議題的再造和去毒
利用家系圖設計訪談
運用家系圖改善現有的關係
家庭醫學處遇
家庭模式、重要事件、同時發生的生活壓力和文化議題
第十章 家族遊戲家系圖
利用遊戲家系圖邀請、參與、活化治療關係
一次與珍妮的遊戲治療
家族遊戲家系圖所用的材料
額外的家族遊戲家系圖練習
亞力克西斯的例子:再婚家庭中的兒童性虐待
野口:家外人
第十一章 家系圖在家族研究的運用
家庭醫學方面較可信的研究
家族治療的可信度研究
臨床運用的研究
家系圖和生態圖在實務上的應用
家系圖的質性研究
軟體程式
倫理與法律意義
謝辭
附錄
參考書目
按主題排列的參考書目
序/導讀
專文推薦1
剝繭抽絲,披沙揀金
得知有這麼一本書時,心中想的第一個問題是:家系圖,可以寫成一本書嗎?這不是在進行每個會談和蒐集資料時,必須畫的一個圖嗎?多數人更可能會認為,不過就是一個圖吧。然而,書名是《家族治療與會談技巧》,顯然是可以做得比評估工作更多、更深的內涵。
家系圖在許多實務工作的領域中使用很多,例如:有兒虐發生的家庭、需要多方資源挹注的身心障礙家庭、經濟弱勢或高風險的家庭、因疾病就醫或住院的家庭等等。而在現代家庭更為多元化的趨勢和現象下,追蹤再婚家庭中的複雜關係、多元文化家庭衝突的檢視等,也都會運用到家系圖。不管何種領域,只要需要家庭實務工作人員進行初評,就會需要繪製家系圖。
家系圖,其實是以圖像的方式將家庭訊息、家庭關係、家庭資源、家庭歷史和家庭脈絡,用一種化繁為簡的方式,快速地提供對家庭模式全貌的瞭解和描述。在圖像的引導下,從橫切面和縱貫面將家庭的結構和歷程加以闡述。
家系圖至少有下列幾項功能:
.家系圖讓我們更容易記住家庭脈絡的複雜性;
.家系圖試圖提出對問題解釋的假設;
.家系圖提供系統化問話的工具,開啟個案系統化的觀點;
.透過家系圖,實務工作者能審視家庭脈絡背景的廣度,將家庭放於更大系統(大家庭、朋友、社區和文化)之間的連結;
.家系圖可以透過家庭會談者的參與,和家庭一起工作,即進行處遇。
本書涵蓋十一章,包括有:家系圖:繪製家庭系統、繪製家系圖、家系圖訪談、透過時空追蹤家庭模式、闡釋家庭結構、評估家庭模式與功能、關係模式與三角關係、透過生命週期追蹤個體和家庭、家系圖的實務運用、家族遊戲家系圖、
以及家系圖在家族研究的運用。每一章均附有詳盡的例子說明。本書以近乎步驟化的方式,逐步帶領實務工作人員蒐集相關資訊、組織資訊和將資訊結構化、提出問題假設並針對不同家庭模式提出處遇策略。然而除了對美格焦點和步驟能仔細說明和給予例示外,又能在不同步驟中,嵌入更大結構議題的討論。
本書可以作為社會工作專業、諮商輔導專業、心理師、醫護專業、家族治療等領域的參考用書,除了協助進行專業評量與處遇之外,更能協助作為研究的工具。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徒救世會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主要服務弱勢婦女及兒童,並成立牧恩中途之家以安置零至二歲高醫療需求等兒童。這一次在大夥兒忙於公務的有限時間下,仍能致力於翻譯此書之工作,不但讓自己員工對家系圖的作用和實施有更明確的瞭解,對於整個社工界的社工知能,更是大有貢獻。
謝美娥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專文推薦
不只是一個圖:家系圖繪製與運用之寶典
家系圖的繪製在許多助人的專業體系中,並非是一個陌生的議題;甚至可以說是一項非常基本的要求;沒有太複雜的文字、圖像或線條,卻可以讓助人者快速了解個案複雜的家庭結構、脈絡或文化。它是不同領域助人工作者可以溝通的共同語言,也是幫助大家穿越時空、了解家庭模式全貌的利器。然而家系圖的存在並不必然代表它被運用地恰如其分,它可能被擺放在一個看似重要的位置,但它所提供的訊息卻未必會被善用在助人歷程中。
本書為《家族治療與會談技巧》(Genograms: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之第三版,就一工具書色彩濃厚的書籍而言,作者能夠不斷採納實務工作者的修改建議而加以更新修正的用心,值得肯定。這個版本並不只是在教導初學者如何繪製家系圖,而是要提醒大家,透過家系圖的繪製和分析,與家庭工作的專業人員能夠透過這個圖與所服務的家庭溝通,更認識你所服務的家庭成員、系統及脈絡,讓讀者可以學到很技術面的家系圖問句指南,可以了解家庭關係模式的闡釋,也可以透過心理學的重要理論概念來了解家庭。
作者還在本書最後介紹了一種透過使用人、動物或各種物件的小模型,來讓家庭成員建構他們家系圖的方法,讓家系圖不再只是以平面繪製的方式出現在紙張上,而是透過類似「遊戲」的過程,來展現出家庭系統動力與不容易表達的訊息。
本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貢獻,即介紹了一些可作為研究用途的家系圖繪製電腦程式軟體網站,讓原本只能運用在實務工作上的訊息,可以藉由科技,讓家庭重要且複雜的資訊得以被評估、比較及彙整,讓藉由家系圖進行量化研究變得可能,開啟了實務工作者與研究者對話合作的契機,也讓原先看似零散獨特的家庭系統,可以透過軟體,從中歸納出更多具整合性的家庭關係與脈絡,並進一步運用在積極性服務或治療模式的建構上,呈現對家庭、實務工作者與研究者三贏的局面!
雖然本書較適合從事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員參考,以更精進自己在家系圖的運用技巧,但本書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實例,也讓初學者能夠很快地了解家系圖的功能與運用。國內近年學術環境的發展與改變,讓教育界的師生無暇也較無意願參與翻譯工作,具專業參考價值的譯著逐漸短缺,而語言的障礙又讓實務工作者失去很多學習的機會,此乃一大缺憾!
感謝財團法人臺北市基督徒救世會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願意在百忙之中將此書翻譯成中文,還有啟示出版社大力協助出版,讓大家有機會學習新知。期許這本譯著的問世,能夠讓國內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教育工作者與研究人員更深入地了解家系圖的闡釋與運用,讓家系圖能夠發揮最大的功能,也讓它不再只是一個圖!
陳毓文
(本文作者為臺大社工系教授)
專文推薦
一紙乾坤,三D「家系圖」
社會工作個案記錄的第一步即是描繪家系圖,在家系圖的學習上,除部份的工作人員還是慣用手繪外,多已進入電腦時代,以word或家系圖製作軟體操作,然而如何精確建構家系圖,仍是基礎社工教育及實務社會工作訓練,不斷強調的專業知能內涵。欣見本書的翻譯出版,不僅細緻地指導家系圖的繪製方法,更令人激賞的是家系圖訪談的引導,教導實務工作者如何與個案對話,增進社工與個案及其家庭之深度工作品質。
家系圖是社會工作者在處理個案及其家庭問題的最佳利器,家系圖以視覺圖象,呈現個案的家庭狀況-家庭成員、成員間的親屬關係、成員間的親疏遠近互動情形、及其種種問題,而生態圖描繪更可以清楚個案目前資源運用的情況。家系圖幫助實務工作者更容易記住家庭脈絡的複雜性,系統化地思考發生在個案生命中的事件和關係,家系圖也有利實務工作者發揮「陪伴」、「work with」的工作精神,和個案一起如老鷹盤旋高空俯視觀看,從個案及家庭的微視與鉅視角度,檢視現況和歷史脈絡的問題與資源。
實務工作者能藉由橫跨家庭脈絡背景和縱跨世代的家系圖,檢視家庭結構、關係和功能的訊息,評估家庭核心成員彼此之間和鉅視系統之間的連結、家庭整體的優勢和脆弱程度,以規劃適切的處遇計劃。從實務記錄角度,家系圖所提供的視覺圖像訊息,更發揮共通語言的效果,可以讓一個原本不熟悉案件的相關人員,快速地透過家系圖取得大量的家庭訊息,增進網絡間的討論,以尋找潛在的問題和發掘解決問題的資源。
本書的重點也在家系圖的訪談,訪談涉及「會談技巧」,而如何問問題也相當考驗社工的專業,雖然大學的基礎教育都著重會談技巧的演練,但社會工作特別是兒少保、家暴工作,多與非自願性案主工作的情況下,案家高張的負向情緒及火藥味十足的現場,更考驗社工的會談問問題的技巧,因此,社工在與案家初訪結束後,常在繪製家系圖才驚覺:「呀,有些資訊沒收集到!」故喜見本書突破傳統家系圖繪製的教學方法,強調家系圖訪談的技巧,以家系圖問句進入到家庭經驗的核心:從出生到死亡,愛、衝突與關係的切斷,以不具威脅的問句方式,陪個案一起談談自身及其家庭的經驗,和聚焦特定議題的討論。
書中每一章節的最後,更詳細羅列家系圖問句指南,相當實務及可操作性,透過「圖像、問題;問題、圖像」,鮮活的問題思考結構與詳盡的家系圖問句架構,加強實務工作者的家系圖訪談技巧,讓圖像更清淅述說個案的故事。
認識東蓉是在七年前,師大開設兒少福利主管人員的訓練課程,東蓉的積極參與、踴躍發言提問,在一班的學生中,很難不去注意到她。東蓉在基督徒救世會已工作七年,對於收養業務付出全部心力,在中央或地方收養相關的會議,也總能見她竭盡心力為兒童發聲。當東蓉提及在加拿大的碩士進修,本書專業的學習對其實務深耕的影響,再加上這幾年她在實務所見,她非常期待將本書的專業與國內的實務界分享,東蓉是「起而行」的實踐者,想了就一定勇往直前去做。從二○一○年開始即帶領基督徒救世會的工作團隊與台北市政府合辦「家系圖之應用實務工作坊」,將本書的精華不僅只停留在翻譯的階段,更具體以課程為推展策略,現場教學Geno Pro繪製,從基礎家系圖理論與問話技巧、家系圖資料蒐集及問話技巧演練、生態圖理論介紹、家系圖中之家庭模式、關係、期待、失落等主題理論介紹及探討,與實務社會工作者的直接互動,經由家系圖瞭解個案的生命故事歷程及其影響,也掌握處遇計畫的擬定方向。
在教學及實務中觀察,雖然「家系圖」是社會工作基礎入門,不論個案工作、家庭工作,家系圖更係跨網絡討論個案時最佳的溝通語言,但即使在實務場合的討論,仍偶見家系圖畫得不準確、錯誤的現象。因此,深信本書的出版,不僅有助家系圖的繪製更精確,更有助實務工作者與個案的實質互動、會談、評估、處遇及問題解決,使國內社工專業,更上層樓。
剝繭抽絲,披沙揀金
得知有這麼一本書時,心中想的第一個問題是:家系圖,可以寫成一本書嗎?這不是在進行每個會談和蒐集資料時,必須畫的一個圖嗎?多數人更可能會認為,不過就是一個圖吧。然而,書名是《家族治療與會談技巧》,顯然是可以做得比評估工作更多、更深的內涵。
家系圖在許多實務工作的領域中使用很多,例如:有兒虐發生的家庭、需要多方資源挹注的身心障礙家庭、經濟弱勢或高風險的家庭、因疾病就醫或住院的家庭等等。而在現代家庭更為多元化的趨勢和現象下,追蹤再婚家庭中的複雜關係、多元文化家庭衝突的檢視等,也都會運用到家系圖。不管何種領域,只要需要家庭實務工作人員進行初評,就會需要繪製家系圖。
家系圖,其實是以圖像的方式將家庭訊息、家庭關係、家庭資源、家庭歷史和家庭脈絡,用一種化繁為簡的方式,快速地提供對家庭模式全貌的瞭解和描述。在圖像的引導下,從橫切面和縱貫面將家庭的結構和歷程加以闡述。
家系圖至少有下列幾項功能:
.家系圖讓我們更容易記住家庭脈絡的複雜性;
.家系圖試圖提出對問題解釋的假設;
.家系圖提供系統化問話的工具,開啟個案系統化的觀點;
.透過家系圖,實務工作者能審視家庭脈絡背景的廣度,將家庭放於更大系統(大家庭、朋友、社區和文化)之間的連結;
.家系圖可以透過家庭會談者的參與,和家庭一起工作,即進行處遇。
本書涵蓋十一章,包括有:家系圖:繪製家庭系統、繪製家系圖、家系圖訪談、透過時空追蹤家庭模式、闡釋家庭結構、評估家庭模式與功能、關係模式與三角關係、透過生命週期追蹤個體和家庭、家系圖的實務運用、家族遊戲家系圖、
以及家系圖在家族研究的運用。每一章均附有詳盡的例子說明。本書以近乎步驟化的方式,逐步帶領實務工作人員蒐集相關資訊、組織資訊和將資訊結構化、提出問題假設並針對不同家庭模式提出處遇策略。然而除了對美格焦點和步驟能仔細說明和給予例示外,又能在不同步驟中,嵌入更大結構議題的討論。
本書可以作為社會工作專業、諮商輔導專業、心理師、醫護專業、家族治療等領域的參考用書,除了協助進行專業評量與處遇之外,更能協助作為研究的工具。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徒救世會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主要服務弱勢婦女及兒童,並成立牧恩中途之家以安置零至二歲高醫療需求等兒童。這一次在大夥兒忙於公務的有限時間下,仍能致力於翻譯此書之工作,不但讓自己員工對家系圖的作用和實施有更明確的瞭解,對於整個社工界的社工知能,更是大有貢獻。
謝美娥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專文推薦
不只是一個圖:家系圖繪製與運用之寶典
家系圖的繪製在許多助人的專業體系中,並非是一個陌生的議題;甚至可以說是一項非常基本的要求;沒有太複雜的文字、圖像或線條,卻可以讓助人者快速了解個案複雜的家庭結構、脈絡或文化。它是不同領域助人工作者可以溝通的共同語言,也是幫助大家穿越時空、了解家庭模式全貌的利器。然而家系圖的存在並不必然代表它被運用地恰如其分,它可能被擺放在一個看似重要的位置,但它所提供的訊息卻未必會被善用在助人歷程中。
本書為《家族治療與會談技巧》(Genograms: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之第三版,就一工具書色彩濃厚的書籍而言,作者能夠不斷採納實務工作者的修改建議而加以更新修正的用心,值得肯定。這個版本並不只是在教導初學者如何繪製家系圖,而是要提醒大家,透過家系圖的繪製和分析,與家庭工作的專業人員能夠透過這個圖與所服務的家庭溝通,更認識你所服務的家庭成員、系統及脈絡,讓讀者可以學到很技術面的家系圖問句指南,可以了解家庭關係模式的闡釋,也可以透過心理學的重要理論概念來了解家庭。
作者還在本書最後介紹了一種透過使用人、動物或各種物件的小模型,來讓家庭成員建構他們家系圖的方法,讓家系圖不再只是以平面繪製的方式出現在紙張上,而是透過類似「遊戲」的過程,來展現出家庭系統動力與不容易表達的訊息。
本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貢獻,即介紹了一些可作為研究用途的家系圖繪製電腦程式軟體網站,讓原本只能運用在實務工作上的訊息,可以藉由科技,讓家庭重要且複雜的資訊得以被評估、比較及彙整,讓藉由家系圖進行量化研究變得可能,開啟了實務工作者與研究者對話合作的契機,也讓原先看似零散獨特的家庭系統,可以透過軟體,從中歸納出更多具整合性的家庭關係與脈絡,並進一步運用在積極性服務或治療模式的建構上,呈現對家庭、實務工作者與研究者三贏的局面!
雖然本書較適合從事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員參考,以更精進自己在家系圖的運用技巧,但本書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實例,也讓初學者能夠很快地了解家系圖的功能與運用。國內近年學術環境的發展與改變,讓教育界的師生無暇也較無意願參與翻譯工作,具專業參考價值的譯著逐漸短缺,而語言的障礙又讓實務工作者失去很多學習的機會,此乃一大缺憾!
感謝財團法人臺北市基督徒救世會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願意在百忙之中將此書翻譯成中文,還有啟示出版社大力協助出版,讓大家有機會學習新知。期許這本譯著的問世,能夠讓國內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教育工作者與研究人員更深入地了解家系圖的闡釋與運用,讓家系圖能夠發揮最大的功能,也讓它不再只是一個圖!
陳毓文
(本文作者為臺大社工系教授)
專文推薦
一紙乾坤,三D「家系圖」
社會工作個案記錄的第一步即是描繪家系圖,在家系圖的學習上,除部份的工作人員還是慣用手繪外,多已進入電腦時代,以word或家系圖製作軟體操作,然而如何精確建構家系圖,仍是基礎社工教育及實務社會工作訓練,不斷強調的專業知能內涵。欣見本書的翻譯出版,不僅細緻地指導家系圖的繪製方法,更令人激賞的是家系圖訪談的引導,教導實務工作者如何與個案對話,增進社工與個案及其家庭之深度工作品質。
家系圖是社會工作者在處理個案及其家庭問題的最佳利器,家系圖以視覺圖象,呈現個案的家庭狀況-家庭成員、成員間的親屬關係、成員間的親疏遠近互動情形、及其種種問題,而生態圖描繪更可以清楚個案目前資源運用的情況。家系圖幫助實務工作者更容易記住家庭脈絡的複雜性,系統化地思考發生在個案生命中的事件和關係,家系圖也有利實務工作者發揮「陪伴」、「work with」的工作精神,和個案一起如老鷹盤旋高空俯視觀看,從個案及家庭的微視與鉅視角度,檢視現況和歷史脈絡的問題與資源。
實務工作者能藉由橫跨家庭脈絡背景和縱跨世代的家系圖,檢視家庭結構、關係和功能的訊息,評估家庭核心成員彼此之間和鉅視系統之間的連結、家庭整體的優勢和脆弱程度,以規劃適切的處遇計劃。從實務記錄角度,家系圖所提供的視覺圖像訊息,更發揮共通語言的效果,可以讓一個原本不熟悉案件的相關人員,快速地透過家系圖取得大量的家庭訊息,增進網絡間的討論,以尋找潛在的問題和發掘解決問題的資源。
本書的重點也在家系圖的訪談,訪談涉及「會談技巧」,而如何問問題也相當考驗社工的專業,雖然大學的基礎教育都著重會談技巧的演練,但社會工作特別是兒少保、家暴工作,多與非自願性案主工作的情況下,案家高張的負向情緒及火藥味十足的現場,更考驗社工的會談問問題的技巧,因此,社工在與案家初訪結束後,常在繪製家系圖才驚覺:「呀,有些資訊沒收集到!」故喜見本書突破傳統家系圖繪製的教學方法,強調家系圖訪談的技巧,以家系圖問句進入到家庭經驗的核心:從出生到死亡,愛、衝突與關係的切斷,以不具威脅的問句方式,陪個案一起談談自身及其家庭的經驗,和聚焦特定議題的討論。
書中每一章節的最後,更詳細羅列家系圖問句指南,相當實務及可操作性,透過「圖像、問題;問題、圖像」,鮮活的問題思考結構與詳盡的家系圖問句架構,加強實務工作者的家系圖訪談技巧,讓圖像更清淅述說個案的故事。
認識東蓉是在七年前,師大開設兒少福利主管人員的訓練課程,東蓉的積極參與、踴躍發言提問,在一班的學生中,很難不去注意到她。東蓉在基督徒救世會已工作七年,對於收養業務付出全部心力,在中央或地方收養相關的會議,也總能見她竭盡心力為兒童發聲。當東蓉提及在加拿大的碩士進修,本書專業的學習對其實務深耕的影響,再加上這幾年她在實務所見,她非常期待將本書的專業與國內的實務界分享,東蓉是「起而行」的實踐者,想了就一定勇往直前去做。從二○一○年開始即帶領基督徒救世會的工作團隊與台北市政府合辦「家系圖之應用實務工作坊」,將本書的精華不僅只停留在翻譯的階段,更具體以課程為推展策略,現場教學Geno Pro繪製,從基礎家系圖理論與問話技巧、家系圖資料蒐集及問話技巧演練、生態圖理論介紹、家系圖中之家庭模式、關係、期待、失落等主題理論介紹及探討,與實務社會工作者的直接互動,經由家系圖瞭解個案的生命故事歷程及其影響,也掌握處遇計畫的擬定方向。
在教學及實務中觀察,雖然「家系圖」是社會工作基礎入門,不論個案工作、家庭工作,家系圖更係跨網絡討論個案時最佳的溝通語言,但即使在實務場合的討論,仍偶見家系圖畫得不準確、錯誤的現象。因此,深信本書的出版,不僅有助家系圖的繪製更精確,更有助實務工作者與個案的實質互動、會談、評估、處遇及問題解決,使國內社工專業,更上層樓。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