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善導大師(西元六一三~六八一年)唐代僧。號終南大師,為淨土宗第二祖。山東臨淄人。幼年投密州明勝法師出家。貞觀十五年(六四一),赴西河玄中寺,謁見道綽大師,修學方等懺法,又聽講《觀無量壽經》。此後專事念佛,篤勤精苦,遂得念佛三昧,於定中親見淨土之莊嚴。其後入長安光明寺,傳淨土法門。
大師行持精嚴,遠避名利,不受供養,好衣美食皆供養大眾,自食粗惡。書寫《阿彌陀經》十萬卷,及淨土變相三百幅,見塔廟伽藍損壞者,必修復之。道化京華諸州,眾皆仰慕其德,被稱為「彌陀化身」。高宗時,於洛陽龍門造立大盧舍那佛像。永隆二年示寂,世壽六十九。著有《觀無量壽佛經疏》、《淨土法事讚》、《往生禮讚偈》、《般舟讚》等。
善導大師,出生於隋末唐初這個動盪的歷史時代,自幼便立志學習佛法,救民於水火。少年出家,初涉《觀經》,覺得淨土法門是修成佛果的捷徑,於是隨師研習佛法,他的一生,就是研習、宣講、抄寫、疏注《觀經》的一生。善導大師多才多藝,不僅勤奮講法抄經,而且擅長於繪畫。在長安他畫了三百餘幅淨土變相,武則天冊封皇后之後,善導大師又奉旨監鑿龍門大盧舍那佛像,在這項歷時十五年的浩大工程中,善導大師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創造了佛教史上,特別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蹟。
善導大師自身持戒非常嚴格,每次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乞食為事,粗衣糲食,成為世人修持的典範。加之他講法生動,感染力強,抄經送眾,繪圖化眾,因而入長安之後,使得淨土法門大盛。善導大師還在世時,淨土宗便幾乎風靡天下,近代在新疆吐峪溝高昌故址,發掘諸多古代寫經,中就有善導大師所抄寫的《阿彌陀經》殘簡斷片,表明淨土大師所弘揚淨土法門已傳到了西域。
善導大師的念佛法門基本沿習曇鸞大師和道綽大師的理論體系,他首先肯定凡夫乘彌陀願力都可往生極樂淨土,這便最大限度地擴大了淨土的適應對象,像禪宗人人都可能見性成佛。但善導大師認為,修持者想得往生,還得具備一定條件,也就是要具備往生的正因。他把這正因歸納為「安心」、「起行」、「作業」。
「安心」,即具足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
「起行」,起身口意三業之行。身業是禮阿彌陀佛,口業是稱讚彌陀及一切聖眾的身相光明及淨土莊嚴等。
「作業」,就是按以下四修法策勵實行:一、恭敬修,即禮拜佛陀,身心恭敬;二、無餘修,即稱名憶念彌陀及淨土聖眾,不雜餘業;三、無間修,即修行三業乃至回向發願,無有間斷;四、長時修,即以畢命為期,心行相續,誓不中斷。
大師行持精嚴,遠避名利,不受供養,好衣美食皆供養大眾,自食粗惡。書寫《阿彌陀經》十萬卷,及淨土變相三百幅,見塔廟伽藍損壞者,必修復之。道化京華諸州,眾皆仰慕其德,被稱為「彌陀化身」。高宗時,於洛陽龍門造立大盧舍那佛像。永隆二年示寂,世壽六十九。著有《觀無量壽佛經疏》、《淨土法事讚》、《往生禮讚偈》、《般舟讚》等。
善導大師,出生於隋末唐初這個動盪的歷史時代,自幼便立志學習佛法,救民於水火。少年出家,初涉《觀經》,覺得淨土法門是修成佛果的捷徑,於是隨師研習佛法,他的一生,就是研習、宣講、抄寫、疏注《觀經》的一生。善導大師多才多藝,不僅勤奮講法抄經,而且擅長於繪畫。在長安他畫了三百餘幅淨土變相,武則天冊封皇后之後,善導大師又奉旨監鑿龍門大盧舍那佛像,在這項歷時十五年的浩大工程中,善導大師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創造了佛教史上,特別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蹟。
善導大師自身持戒非常嚴格,每次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乞食為事,粗衣糲食,成為世人修持的典範。加之他講法生動,感染力強,抄經送眾,繪圖化眾,因而入長安之後,使得淨土法門大盛。善導大師還在世時,淨土宗便幾乎風靡天下,近代在新疆吐峪溝高昌故址,發掘諸多古代寫經,中就有善導大師所抄寫的《阿彌陀經》殘簡斷片,表明淨土大師所弘揚淨土法門已傳到了西域。
善導大師的念佛法門基本沿習曇鸞大師和道綽大師的理論體系,他首先肯定凡夫乘彌陀願力都可往生極樂淨土,這便最大限度地擴大了淨土的適應對象,像禪宗人人都可能見性成佛。但善導大師認為,修持者想得往生,還得具備一定條件,也就是要具備往生的正因。他把這正因歸納為「安心」、「起行」、「作業」。
「安心」,即具足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
「起行」,起身口意三業之行。身業是禮阿彌陀佛,口業是稱讚彌陀及一切聖眾的身相光明及淨土莊嚴等。
「作業」,就是按以下四修法策勵實行:一、恭敬修,即禮拜佛陀,身心恭敬;二、無餘修,即稱名憶念彌陀及淨土聖眾,不雜餘業;三、無間修,即修行三業乃至回向發願,無有間斷;四、長時修,即以畢命為期,心行相續,誓不中斷。
目錄
總序
卷首語
一、楔子
二、密州出家
三、圖畫淨土
四、廬山尋祖
五、祖塔感夢
六、襄陽弘法
七、雪夜拜師
八、綽師解惑
九、法會俗緣
十、痛別并州
十一、滻河明誓
十二、城南宣法
十三、妙法決疑
十四、念佛示範
十五、感業續緣
十六、法事新規
十七、御賜門額
十八、龍門龕佛
十九、精釋寶典
二十、情歸壟原
後 記
卷首語
一、楔子
二、密州出家
三、圖畫淨土
四、廬山尋祖
五、祖塔感夢
六、襄陽弘法
七、雪夜拜師
八、綽師解惑
九、法會俗緣
十、痛別并州
十一、滻河明誓
十二、城南宣法
十三、妙法決疑
十四、念佛示範
十五、感業續緣
十六、法事新規
十七、御賜門額
十八、龍門龕佛
十九、精釋寶典
二十、情歸壟原
後 記
序/導讀
佛光與慧燈 星雲
佛教傳入中國近二千年,高僧輩出,法雨霑霖;禪智淨範,流布南北,蔚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清流。多少棲心禪理之士,機鋒峻烈,殺活自在;多少受持妙法之僧,廓清心體,刮垢磨光。歷代經籍及《海東高僧傳》中有具體記載者,約一千七百餘人,俱能垂高明於典範,顯聖諦於法界。
可惜古籍艱澀難讀難懂,已與現代人之心靈脫節,由於古文的障礙,歷代高僧之人格光芒漸漸黮黯,佛法意境也慢慢隱晦,現代人普遍缺乏判讀古經籍之學養,即使悉心諦聽,也難以拂除文吉之烏雲,識見高僧行誼,永拔生死根本,戒除貪恚愚癡苦惱的憂患,這是很可惜的!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以歷代高僧之風采再現今世為宗旨,力求現代化、白話化、小說化、真實化,將歷代高僧道範與淨行活潑呈顯,以親切通俗的面貌,溫渥現代人的心靈,期望為現代人樹立新的智慧長明燈。
《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預定出版十二門一百位高僧,完整輝映各宗派及教化上卓有貢獻之歷代僧伽,以白話語彙及小說體裁忠實記傳,成為白話版的現代《高僧傳》,是我繼《佛光大藏經》、《中國佛教經典寶藏》、《中國佛教百科全書》之後,推展「人間佛教」的第四套大型叢書。希望能將蛛網塵封之高僧行誼再現當代,讓前賢的智慧燈炬普照三千世界迷茫眾生,讓聖僧的佛法光芒照亮九洲大地的黑暗角落!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佛教傳入中國近二千年,高僧輩出,法雨霑霖;禪智淨範,流布南北,蔚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清流。多少棲心禪理之士,機鋒峻烈,殺活自在;多少受持妙法之僧,廓清心體,刮垢磨光。歷代經籍及《海東高僧傳》中有具體記載者,約一千七百餘人,俱能垂高明於典範,顯聖諦於法界。
可惜古籍艱澀難讀難懂,已與現代人之心靈脫節,由於古文的障礙,歷代高僧之人格光芒漸漸黮黯,佛法意境也慢慢隱晦,現代人普遍缺乏判讀古經籍之學養,即使悉心諦聽,也難以拂除文吉之烏雲,識見高僧行誼,永拔生死根本,戒除貪恚愚癡苦惱的憂患,這是很可惜的!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以歷代高僧之風采再現今世為宗旨,力求現代化、白話化、小說化、真實化,將歷代高僧道範與淨行活潑呈顯,以親切通俗的面貌,溫渥現代人的心靈,期望為現代人樹立新的智慧長明燈。
《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預定出版十二門一百位高僧,完整輝映各宗派及教化上卓有貢獻之歷代僧伽,以白話語彙及小說體裁忠實記傳,成為白話版的現代《高僧傳》,是我繼《佛光大藏經》、《中國佛教經典寶藏》、《中國佛教百科全書》之後,推展「人間佛教」的第四套大型叢書。希望能將蛛網塵封之高僧行誼再現當代,讓前賢的智慧燈炬普照三千世界迷茫眾生,讓聖僧的佛法光芒照亮九洲大地的黑暗角落!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