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他,認為槍桿子裡出政權,發動湖南秋收起義。
他,實施三面紅旗,文化大革命展開階級鬥爭。
他,在國共內戰中勝出,創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他,在不同政治傾向的人群中有兩極化的評價。
在本書中,我們將生動完整為您描述毛澤東少年時期點點滴滴的生活情況,以豐富翔實的資料為您闡述毛澤東成長的歷程,呈現一位湖南小山村少年走向共產革命的歷程。
他,實施三面紅旗,文化大革命展開階級鬥爭。
他,在國共內戰中勝出,創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他,在不同政治傾向的人群中有兩極化的評價。
在本書中,我們將生動完整為您描述毛澤東少年時期點點滴滴的生活情況,以豐富翔實的資料為您闡述毛澤東成長的歷程,呈現一位湖南小山村少年走向共產革命的歷程。
目錄
總序
序文
導讀
第一章 韶山神跡 一代偉人初生地
第一節 韶山的由來
第二節 偉人初誕生
第三節 認親石乾娘
第四節 回歸上屋場
第二章 旁聽試讀 小小年紀顯聰穎
第一節 小小「旁聽生」
第二節 「畫」字起風波
第三節 作詩喜得書
第四節 返回韶山衝
第三章 嚴父厲師 促發少兒叛逆心
第一節 私塾求學日
第二節 得名省先生
第三節 智對先生
第四節 憤而離家
第四章 放牛司令 智勇雙全名漸揚
第一節 放牛與傳說
第二節 牛司令
第三節 結怨周大蟲
第四節 妙計懲惡狗
第五章 輾轉求學 學習「六年孔夫子」
第一節 巧釋四姓
第二節 幾次轉學
第三節 偷游泳,罰作詩
第四節 「孔夫子」生涯
第六章 窮人朋友 樂於助人好兒郎
第一節 窮人的朋友
第二節 暴風雨來臨時
第三節 暗助哥老會
第七章 半耕半讀 讀書勞作兩不誤
第一節 半耕半讀
第二節 活照樣幹,書照樣讀
第三節 單腿跪地
第四節 新的老師
第八章 風雲變幻 大鬧祠堂勇救人
第一節 兩本奇書
第二節 路遇老虎
第三節 賒本生意
第四節 大鬧祠堂
第九章 奉命成親 不念私情志存高
第一節 奉命成親
第二節 不做學徒
第三節 堅持求學
第四節 機會來了
第十章 立志出關 東山高小奪魁首
第一節 出關記
第二節 初到東臺山
第三節 文武齊修
第四節 子任的故事
第十一章 同學少年 一師奠定偉業基
第一節 初到長沙
第二節 走進第一師範
第三節 別樣學子生涯
第四節 走向革命
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圖
毛澤東 大事年表
序文
導讀
第一章 韶山神跡 一代偉人初生地
第一節 韶山的由來
第二節 偉人初誕生
第三節 認親石乾娘
第四節 回歸上屋場
第二章 旁聽試讀 小小年紀顯聰穎
第一節 小小「旁聽生」
第二節 「畫」字起風波
第三節 作詩喜得書
第四節 返回韶山衝
第三章 嚴父厲師 促發少兒叛逆心
第一節 私塾求學日
第二節 得名省先生
第三節 智對先生
第四節 憤而離家
第四章 放牛司令 智勇雙全名漸揚
第一節 放牛與傳說
第二節 牛司令
第三節 結怨周大蟲
第四節 妙計懲惡狗
第五章 輾轉求學 學習「六年孔夫子」
第一節 巧釋四姓
第二節 幾次轉學
第三節 偷游泳,罰作詩
第四節 「孔夫子」生涯
第六章 窮人朋友 樂於助人好兒郎
第一節 窮人的朋友
第二節 暴風雨來臨時
第三節 暗助哥老會
第七章 半耕半讀 讀書勞作兩不誤
第一節 半耕半讀
第二節 活照樣幹,書照樣讀
第三節 單腿跪地
第四節 新的老師
第八章 風雲變幻 大鬧祠堂勇救人
第一節 兩本奇書
第二節 路遇老虎
第三節 賒本生意
第四節 大鬧祠堂
第九章 奉命成親 不念私情志存高
第一節 奉命成親
第二節 不做學徒
第三節 堅持求學
第四節 機會來了
第十章 立志出關 東山高小奪魁首
第一節 出關記
第二節 初到東臺山
第三節 文武齊修
第四節 子任的故事
第十一章 同學少年 一師奠定偉業基
第一節 初到長沙
第二節 走進第一師範
第三節 別樣學子生涯
第四節 走向革命
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圖
毛澤東 大事年表
試閱
少年毛澤東
導讀
八百里洞庭靈秀,韶山衝的一個小山村裡,走出了改變全中國命運的人物——毛澤東。這個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的孩子,從書本上領略到了英雄的造反意識,從生活中體會到了社會的殘暴不公,產生了讓他為之奮鬥終生的理想,終於以他堅強、不屈,以及敏銳的頭腦,挽救了病入膏肓的中國。
毛澤東如願進入私塾讀書,但他不守規矩,自有主張,帶頭翹課,偷讀小說,先生會怎麼處罰他?毛父希望毛澤東回家務農,不讓他繼續求學,強壓之下,毛澤東還能實現他讀書的心願嗎?
毛澤東心地善良,他同情窮苦百姓的不幸,不慕權貴,情願與家裡的長工做朋友,又將食物分給飢餓的同學,可是毛父卻是個節儉吝嗇之人,父子志向不同,屢次發生爭執,毛澤東又該怎麼做呢?
貧民生存艱難,爆發了「吃大戶」運動,毛澤東卻走進祠堂,為窮苦人說話,他的「叛逆」行徑會為他帶來災禍嗎?
為了一生的志向,毛澤東出外求學,讀書期間他究竟經歷了哪些事?又是如何從一個普通學生成長為堅強的革命戰士的呢?
第一章 韶山神跡 一代偉人初生地
八百里洞庭風景秀麗,而安臥其間的韶山,更是山奇水清,人傑地靈。1893年12月26日,一個小男孩出生在韶山衝一戶普通的農民家庭,那個時候還沒有人知道,這個小男孩的誕生將改變中國持續了五千年的封建定式,為我們帶來一個嶄新的國家。就讓我們回到一個多世紀前的那寧靜的小山村,看看這個男孩的誕生吧!
第一節 韶山的由來
引鳳來儀
五千多年前,中華大地正處於古唐虞時代,有一年,舜帝率領群臣和娥皇、女英二妃南巡,他們由京城蒲阪(今山西芮城縣西北)出發,經過黃河,跨越長江,漫遊到八百里洞庭湖間,飽覽山河秀色,盡閱民風鄉情。
當舜帝來到湘江中山野之際,他看到一處遍地蒼松翠竹、奇峰怪石、清泉淙淙的地方,頓覺心曠神怡,十分愜意,於是便命令跟隨的侍臣演奏《韶樂》。《韶樂》是當時的宮廷樂舞,悠揚華貴,動聽悅耳,自然非比尋常。
侍臣不敢怠慢,立即演奏起《韶樂》歌舞來。只聽鐘磬咚咚,琴瑟錚錚,笛聲幽幽,莊嚴雄渾的旋律迴盪在千山萬壑之間,振人心懷,引人感慨。舜帝在樂聲中祭祀天地,向著藍天白雲處跪拜行禮,高呼上天之德,為普天之下的百姓祈禱豐收安寧。就在一片祥和肅穆的氣氛下,天空中飛來了鳥中之王——美麗的鳳凰。鳳凰抖動著華麗的羽毛,鳴叫歡唱,與《韶樂》之音相互呼應,陡然增添了天然完美之色,其情其景令所有人大感驚喜。不一會兒,百鳥在鳳凰的召喚聲中歡騰雀躍而至,有的高聲歡叫,有的低聲伴鳴,牠們環拱在鳳凰周圍,形成一道色彩斑斕的彩虹,亮麗無比,久久不肯離去。
此事過後,舜帝的後人們為了紀念這座引鳳來儀的山峰,特地為它命名韶山,那陡峭的山尖,就叫韶峰,山下那條清清的溪流,就叫韶河。而「韶」字,更是成為了人們心目中吉祥、美好的代名詞。
這就是韶山名稱的由來,幾千年來一直流傳在當地人的口中,也記錄在多種歷史典籍之中。清康熙《湘潭縣誌》裡就對此事做過詳盡的記載,《嘉慶一統誌》第三五四卷也有這樣的記載:「相傳舜帝南巡時,奏韶樂於此,故名。」自從舜帝在韶山奏韶樂之後,韶山一帶逐漸開始有人居住繁衍。其中韶山腳下有一塊狹長、平坦、土質肥沃的峪地,人們在此耕作收穫,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這塊土地東西長約五公里,南北寬約四公里,面積不大,位於湘潭、湘鄉、寧鄉三縣交界處,當地人稱之韶山衝,這裡群山環抱、蜿蜒起伏。幾千年以來,在韶山衝生活的人們何止成千上萬,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懇地勞作在這片土地上。
而人們在瞭解韶山由來的基礎上,對於韶山美景也給予了不遺餘力地稱讚,昔人有「歌罷遠遊人不見,玉簫吹月過東臺」之句讚美韶山。清朝湘鄉籍文人周定寧在遊韶峰後,更是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
繞岫嵐光凝欲滴,長風輕嫋雲煙側。
山涵五月六月寒,地擁千山萬水碧。
從來仙境稱韶峰,筆直削山插天空;
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江南第一侖。
從這些詩句中,我們可以看到韶山的美麗風情,體會到人們對它的敬愛之意。
轉眼間到了元末明初年間,一戶姓毛的人家在此落戶,並很快形成當地人口最多的一個姓氏,那麼這戶人家來自何方,他們在此又將度過怎樣的歲月,他們與本書的主角——毛澤東又有何關係呢?
毛氏先祖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朱元璋率領的紅巾軍審時度勢,攻城拔地,勢捲華夏,驅逐了蒙古人,建立大明王朝,重新恢復了漢人統治。其後,他為了穩固統治,開始進一步進行靖邊戰爭。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支部隊奉命來到雲南平息西南戰亂,在這裡,一位從江西遷徙來的農民參軍入伍,成為大明王朝的一名普通士兵。他叫毛太華,原籍江西吉水人,為了躲避戰亂逃避至此。
毛太華入伍後,作戰勇敢,立下軍功,得到提拔,頂補洪武垛籍,成為了一名低級軍官。不久,戰爭結束,王朝鼎革,塵埃落定,但因歷經多年戰事,生靈塗炭,各地百姓死傷嚴重,人口急遽減少,朱元璋首先下令調集邊民、邊軍填補到各省,擴充人口,恢復生產。就這樣,在洪武十三年,毛太華所在地區的百姓和部隊奉命入湘,從雲南輾轉到湖南落戶。
毛太華在雲南早已娶妻,並生育四子,分別叫做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這次奉命遷徙,他帶著長子、四子先到了湖南,落戶在湘鄉縣城北門外的緋紫橋居住,並分得田地幾十畝。數年之後,毛太華過世,毛清一和毛清四先後遷到湘潭七都七甲定居,也就是韶山衝了。從此,毛氏家族便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繁衍下來,辛勤勞作,以農為生。他們到來之前,這裡並沒有姓毛的人家,因此毛太華就成了韶山毛氏家族的第一代祖先。
由於毛太華行伍出身,所以他對於子孫後代的教育中多帶有武人風氣,耿直尚武。受此影響,他的家族後人中不乏英武善戰之士,形成強悍好勝的家族特色。特別到了清朝晚期,曾國藩率領的湘軍異軍突起,在鎮壓太平軍運動中屢立奇功,成為一支勢力強大的地方隊伍。曾國藩的家鄉就在湘鄉,與韶山相鄰,他的隊伍興起時,毛氏子弟得風氣之先,踴躍入伍,跟隨曾國藩出生入死,轉戰南北,不少人立下戰功,獲得各種功名和獎勵。據毛氏族譜所載,當時獲得功名的毛氏子弟有提督三人,副將四人,參將二人,都司七人,守備五人,千總三人,把總六人,可謂功名累累。
一下子出現這麼多有功名的人,在毛氏家族的歷史上實屬罕見,而這些人物的經歷和功名,更是直接感染了同鄉同族的少年子弟,他們為先輩們闖蕩天下、英武敢為的品格所激勵,產生嚮往追隨之意。因此,在當地,人們談兵論政、尚武好鬥的風氣十分濃烈,成為了他們勇敢追求的精神支柱,也成為人們積極改變社會現狀、生存狀況的重要途徑。此後,中日甲午戰爭中,又有不少毛氏子弟乘時而起,建立功勳,直到民國初年,仍有不少人在軍中效力,跟隨國父孫中山參加當時著名的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
人才輩出,成為毛氏家族的驕傲。在當地,一是由於人口最多,二是由於有不少功成名就的人物,因此毛家成為當地最顯赫的家族。當然,在顯赫的背後,依舊有很多窮困潦倒的族人,他們像先人一樣過著農耕農織的日子,艱難度日。在韶山衝,曾經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韶山衝,衝連衝,十戶人家九戶窮。有女莫嫁韶山衝,紅薯柴棍度一生。」道出了當地窮苦人生活的困苦之狀,也反映了他們急於走出韶山,到外面尋求發展的緣由。
歲月如梭,西元1893年12月26日,就在這樣一方土地上,誕生了一位普通的男嬰,他是毛氏後人,根據族譜取名毛澤東。這個孩子與其他剛出生的毛家子弟並無兩樣,哭聲嘹亮,活潑好動,眉宇間流露出英武之色,顯得十分健壯。他的父母像一般家長一樣,為他取名、添置衣物、置辦三日酒宴、祈福,忙得不亦樂乎。當然,他們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孩子日後成就怎樣的一番千古偉業。而現在,他們關注的是這個孩子能否順利成長,祈求上蒼保佑他不會像他們先前的兩個孩子一樣夭折。
那麼,毛澤東出生時家庭是什麼樣子,他的父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擔心?而毛澤東是如何長大成人,其間經歷了哪些故事,他的少年時光對他一生的成就產生了哪些影響?我們將在下面的章節中為您做詳細、精彩的講述。
導讀
八百里洞庭靈秀,韶山衝的一個小山村裡,走出了改變全中國命運的人物——毛澤東。這個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的孩子,從書本上領略到了英雄的造反意識,從生活中體會到了社會的殘暴不公,產生了讓他為之奮鬥終生的理想,終於以他堅強、不屈,以及敏銳的頭腦,挽救了病入膏肓的中國。
毛澤東如願進入私塾讀書,但他不守規矩,自有主張,帶頭翹課,偷讀小說,先生會怎麼處罰他?毛父希望毛澤東回家務農,不讓他繼續求學,強壓之下,毛澤東還能實現他讀書的心願嗎?
毛澤東心地善良,他同情窮苦百姓的不幸,不慕權貴,情願與家裡的長工做朋友,又將食物分給飢餓的同學,可是毛父卻是個節儉吝嗇之人,父子志向不同,屢次發生爭執,毛澤東又該怎麼做呢?
貧民生存艱難,爆發了「吃大戶」運動,毛澤東卻走進祠堂,為窮苦人說話,他的「叛逆」行徑會為他帶來災禍嗎?
為了一生的志向,毛澤東出外求學,讀書期間他究竟經歷了哪些事?又是如何從一個普通學生成長為堅強的革命戰士的呢?
第一章 韶山神跡 一代偉人初生地
八百里洞庭風景秀麗,而安臥其間的韶山,更是山奇水清,人傑地靈。1893年12月26日,一個小男孩出生在韶山衝一戶普通的農民家庭,那個時候還沒有人知道,這個小男孩的誕生將改變中國持續了五千年的封建定式,為我們帶來一個嶄新的國家。就讓我們回到一個多世紀前的那寧靜的小山村,看看這個男孩的誕生吧!
第一節 韶山的由來
引鳳來儀
五千多年前,中華大地正處於古唐虞時代,有一年,舜帝率領群臣和娥皇、女英二妃南巡,他們由京城蒲阪(今山西芮城縣西北)出發,經過黃河,跨越長江,漫遊到八百里洞庭湖間,飽覽山河秀色,盡閱民風鄉情。
當舜帝來到湘江中山野之際,他看到一處遍地蒼松翠竹、奇峰怪石、清泉淙淙的地方,頓覺心曠神怡,十分愜意,於是便命令跟隨的侍臣演奏《韶樂》。《韶樂》是當時的宮廷樂舞,悠揚華貴,動聽悅耳,自然非比尋常。
侍臣不敢怠慢,立即演奏起《韶樂》歌舞來。只聽鐘磬咚咚,琴瑟錚錚,笛聲幽幽,莊嚴雄渾的旋律迴盪在千山萬壑之間,振人心懷,引人感慨。舜帝在樂聲中祭祀天地,向著藍天白雲處跪拜行禮,高呼上天之德,為普天之下的百姓祈禱豐收安寧。就在一片祥和肅穆的氣氛下,天空中飛來了鳥中之王——美麗的鳳凰。鳳凰抖動著華麗的羽毛,鳴叫歡唱,與《韶樂》之音相互呼應,陡然增添了天然完美之色,其情其景令所有人大感驚喜。不一會兒,百鳥在鳳凰的召喚聲中歡騰雀躍而至,有的高聲歡叫,有的低聲伴鳴,牠們環拱在鳳凰周圍,形成一道色彩斑斕的彩虹,亮麗無比,久久不肯離去。
此事過後,舜帝的後人們為了紀念這座引鳳來儀的山峰,特地為它命名韶山,那陡峭的山尖,就叫韶峰,山下那條清清的溪流,就叫韶河。而「韶」字,更是成為了人們心目中吉祥、美好的代名詞。
這就是韶山名稱的由來,幾千年來一直流傳在當地人的口中,也記錄在多種歷史典籍之中。清康熙《湘潭縣誌》裡就對此事做過詳盡的記載,《嘉慶一統誌》第三五四卷也有這樣的記載:「相傳舜帝南巡時,奏韶樂於此,故名。」自從舜帝在韶山奏韶樂之後,韶山一帶逐漸開始有人居住繁衍。其中韶山腳下有一塊狹長、平坦、土質肥沃的峪地,人們在此耕作收穫,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這塊土地東西長約五公里,南北寬約四公里,面積不大,位於湘潭、湘鄉、寧鄉三縣交界處,當地人稱之韶山衝,這裡群山環抱、蜿蜒起伏。幾千年以來,在韶山衝生活的人們何止成千上萬,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懇地勞作在這片土地上。
而人們在瞭解韶山由來的基礎上,對於韶山美景也給予了不遺餘力地稱讚,昔人有「歌罷遠遊人不見,玉簫吹月過東臺」之句讚美韶山。清朝湘鄉籍文人周定寧在遊韶峰後,更是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
繞岫嵐光凝欲滴,長風輕嫋雲煙側。
山涵五月六月寒,地擁千山萬水碧。
從來仙境稱韶峰,筆直削山插天空;
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江南第一侖。
從這些詩句中,我們可以看到韶山的美麗風情,體會到人們對它的敬愛之意。
轉眼間到了元末明初年間,一戶姓毛的人家在此落戶,並很快形成當地人口最多的一個姓氏,那麼這戶人家來自何方,他們在此又將度過怎樣的歲月,他們與本書的主角——毛澤東又有何關係呢?
毛氏先祖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朱元璋率領的紅巾軍審時度勢,攻城拔地,勢捲華夏,驅逐了蒙古人,建立大明王朝,重新恢復了漢人統治。其後,他為了穩固統治,開始進一步進行靖邊戰爭。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支部隊奉命來到雲南平息西南戰亂,在這裡,一位從江西遷徙來的農民參軍入伍,成為大明王朝的一名普通士兵。他叫毛太華,原籍江西吉水人,為了躲避戰亂逃避至此。
毛太華入伍後,作戰勇敢,立下軍功,得到提拔,頂補洪武垛籍,成為了一名低級軍官。不久,戰爭結束,王朝鼎革,塵埃落定,但因歷經多年戰事,生靈塗炭,各地百姓死傷嚴重,人口急遽減少,朱元璋首先下令調集邊民、邊軍填補到各省,擴充人口,恢復生產。就這樣,在洪武十三年,毛太華所在地區的百姓和部隊奉命入湘,從雲南輾轉到湖南落戶。
毛太華在雲南早已娶妻,並生育四子,分別叫做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這次奉命遷徙,他帶著長子、四子先到了湖南,落戶在湘鄉縣城北門外的緋紫橋居住,並分得田地幾十畝。數年之後,毛太華過世,毛清一和毛清四先後遷到湘潭七都七甲定居,也就是韶山衝了。從此,毛氏家族便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繁衍下來,辛勤勞作,以農為生。他們到來之前,這裡並沒有姓毛的人家,因此毛太華就成了韶山毛氏家族的第一代祖先。
由於毛太華行伍出身,所以他對於子孫後代的教育中多帶有武人風氣,耿直尚武。受此影響,他的家族後人中不乏英武善戰之士,形成強悍好勝的家族特色。特別到了清朝晚期,曾國藩率領的湘軍異軍突起,在鎮壓太平軍運動中屢立奇功,成為一支勢力強大的地方隊伍。曾國藩的家鄉就在湘鄉,與韶山相鄰,他的隊伍興起時,毛氏子弟得風氣之先,踴躍入伍,跟隨曾國藩出生入死,轉戰南北,不少人立下戰功,獲得各種功名和獎勵。據毛氏族譜所載,當時獲得功名的毛氏子弟有提督三人,副將四人,參將二人,都司七人,守備五人,千總三人,把總六人,可謂功名累累。
一下子出現這麼多有功名的人,在毛氏家族的歷史上實屬罕見,而這些人物的經歷和功名,更是直接感染了同鄉同族的少年子弟,他們為先輩們闖蕩天下、英武敢為的品格所激勵,產生嚮往追隨之意。因此,在當地,人們談兵論政、尚武好鬥的風氣十分濃烈,成為了他們勇敢追求的精神支柱,也成為人們積極改變社會現狀、生存狀況的重要途徑。此後,中日甲午戰爭中,又有不少毛氏子弟乘時而起,建立功勳,直到民國初年,仍有不少人在軍中效力,跟隨國父孫中山參加當時著名的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
人才輩出,成為毛氏家族的驕傲。在當地,一是由於人口最多,二是由於有不少功成名就的人物,因此毛家成為當地最顯赫的家族。當然,在顯赫的背後,依舊有很多窮困潦倒的族人,他們像先人一樣過著農耕農織的日子,艱難度日。在韶山衝,曾經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韶山衝,衝連衝,十戶人家九戶窮。有女莫嫁韶山衝,紅薯柴棍度一生。」道出了當地窮苦人生活的困苦之狀,也反映了他們急於走出韶山,到外面尋求發展的緣由。
歲月如梭,西元1893年12月26日,就在這樣一方土地上,誕生了一位普通的男嬰,他是毛氏後人,根據族譜取名毛澤東。這個孩子與其他剛出生的毛家子弟並無兩樣,哭聲嘹亮,活潑好動,眉宇間流露出英武之色,顯得十分健壯。他的父母像一般家長一樣,為他取名、添置衣物、置辦三日酒宴、祈福,忙得不亦樂乎。當然,他們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孩子日後成就怎樣的一番千古偉業。而現在,他們關注的是這個孩子能否順利成長,祈求上蒼保佑他不會像他們先前的兩個孩子一樣夭折。
那麼,毛澤東出生時家庭是什麼樣子,他的父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擔心?而毛澤東是如何長大成人,其間經歷了哪些故事,他的少年時光對他一生的成就產生了哪些影響?我們將在下面的章節中為您做詳細、精彩的講述。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