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電子書】少年毛澤東

79特價2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少年毛澤東

導讀

八百里洞庭靈秀,韶山衝的一個小山村裡,走出了改變全中國命運的人物——毛澤東。這個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的孩子,從書本上領略到了英雄的造反意識,從生活中體會到了社會的殘暴不公,產生了讓他為之奮鬥終生的理想,終於以他堅強、不屈,以及敏銳的頭腦,挽救了病入膏肓的中國。

毛澤東如願進入私塾讀書,但他不守規矩,自有主張,帶頭翹課,偷讀小說,先生會怎麼處罰他?毛父希望毛澤東回家務農,不讓他繼續求學,強壓之下,毛澤東還能實現他讀書的心願嗎?
毛澤東心地善良,他同情窮苦百姓的不幸,不慕權貴,情願與家裡的長工做朋友,又將食物分給飢餓的同學,可是毛父卻是個節儉吝嗇之人,父子志向不同,屢次發生爭執,毛澤東又該怎麼做呢?

貧民生存艱難,爆發了「吃大戶」運動,毛澤東卻走進祠堂,為窮苦人說話,他的「叛逆」行徑會為他帶來災禍嗎?

為了一生的志向,毛澤東出外求學,讀書期間他究竟經歷了哪些事?又是如何從一個普通學生成長為堅強的革命戰士的呢?

第一章 韶山神跡 一代偉人初生地

八百里洞庭風景秀麗,而安臥其間的韶山,更是山奇水清,人傑地靈。1893年12月26日,一個小男孩出生在韶山衝一戶普通的農民家庭,那個時候還沒有人知道,這個小男孩的誕生將改變中國持續了五千年的封建定式,為我們帶來一個嶄新的國家。就讓我們回到一個多世紀前的那寧靜的小山村,看看這個男孩的誕生吧!

第一節 韶山的由來
引鳳來儀
五千多年前,中華大地正處於古唐虞時代,有一年,舜帝率領群臣和娥皇、女英二妃南巡,他們由京城蒲阪(今山西芮城縣西北)出發,經過黃河,跨越長江,漫遊到八百里洞庭湖間,飽覽山河秀色,盡閱民風鄉情。

當舜帝來到湘江中山野之際,他看到一處遍地蒼松翠竹、奇峰怪石、清泉淙淙的地方,頓覺心曠神怡,十分愜意,於是便命令跟隨的侍臣演奏《韶樂》。《韶樂》是當時的宮廷樂舞,悠揚華貴,動聽悅耳,自然非比尋常。

侍臣不敢怠慢,立即演奏起《韶樂》歌舞來。只聽鐘磬咚咚,琴瑟錚錚,笛聲幽幽,莊嚴雄渾的旋律迴盪在千山萬壑之間,振人心懷,引人感慨。舜帝在樂聲中祭祀天地,向著藍天白雲處跪拜行禮,高呼上天之德,為普天之下的百姓祈禱豐收安寧。就在一片祥和肅穆的氣氛下,天空中飛來了鳥中之王——美麗的鳳凰。鳳凰抖動著華麗的羽毛,鳴叫歡唱,與《韶樂》之音相互呼應,陡然增添了天然完美之色,其情其景令所有人大感驚喜。不一會兒,百鳥在鳳凰的召喚聲中歡騰雀躍而至,有的高聲歡叫,有的低聲伴鳴,牠們環拱在鳳凰周圍,形成一道色彩斑斕的彩虹,亮麗無比,久久不肯離去。

此事過後,舜帝的後人們為了紀念這座引鳳來儀的山峰,特地為它命名韶山,那陡峭的山尖,就叫韶峰,山下那條清清的溪流,就叫韶河。而「韶」字,更是成為了人們心目中吉祥、美好的代名詞。

這就是韶山名稱的由來,幾千年來一直流傳在當地人的口中,也記錄在多種歷史典籍之中。清康熙《湘潭縣誌》裡就對此事做過詳盡的記載,《嘉慶一統誌》第三五四卷也有這樣的記載:「相傳舜帝南巡時,奏韶樂於此,故名。」自從舜帝在韶山奏韶樂之後,韶山一帶逐漸開始有人居住繁衍。其中韶山腳下有一塊狹長、平坦、土質肥沃的峪地,人們在此耕作收穫,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這塊土地東西長約五公里,南北寬約四公里,面積不大,位於湘潭、湘鄉、寧鄉三縣交界處,當地人稱之韶山衝,這裡群山環抱、蜿蜒起伏。幾千年以來,在韶山衝生活的人們何止成千上萬,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懇地勞作在這片土地上。

而人們在瞭解韶山由來的基礎上,對於韶山美景也給予了不遺餘力地稱讚,昔人有「歌罷遠遊人不見,玉簫吹月過東臺」之句讚美韶山。清朝湘鄉籍文人周定寧在遊韶峰後,更是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
繞岫嵐光凝欲滴,長風輕嫋雲煙側。
山涵五月六月寒,地擁千山萬水碧。
從來仙境稱韶峰,筆直削山插天空;
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江南第一侖。

從這些詩句中,我們可以看到韶山的美麗風情,體會到人們對它的敬愛之意。

轉眼間到了元末明初年間,一戶姓毛的人家在此落戶,並很快形成當地人口最多的一個姓氏,那麼這戶人家來自何方,他們在此又將度過怎樣的歲月,他們與本書的主角——毛澤東又有何關係呢?

毛氏先祖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朱元璋率領的紅巾軍審時度勢,攻城拔地,勢捲華夏,驅逐了蒙古人,建立大明王朝,重新恢復了漢人統治。其後,他為了穩固統治,開始進一步進行靖邊戰爭。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支部隊奉命來到雲南平息西南戰亂,在這裡,一位從江西遷徙來的農民參軍入伍,成為大明王朝的一名普通士兵。他叫毛太華,原籍江西吉水人,為了躲避戰亂逃避至此。

毛太華入伍後,作戰勇敢,立下軍功,得到提拔,頂補洪武垛籍,成為了一名低級軍官。不久,戰爭結束,王朝鼎革,塵埃落定,但因歷經多年戰事,生靈塗炭,各地百姓死傷嚴重,人口急遽減少,朱元璋首先下令調集邊民、邊軍填補到各省,擴充人口,恢復生產。就這樣,在洪武十三年,毛太華所在地區的百姓和部隊奉命入湘,從雲南輾轉到湖南落戶。

毛太華在雲南早已娶妻,並生育四子,分別叫做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這次奉命遷徙,他帶著長子、四子先到了湖南,落戶在湘鄉縣城北門外的緋紫橋居住,並分得田地幾十畝。數年之後,毛太華過世,毛清一和毛清四先後遷到湘潭七都七甲定居,也就是韶山衝了。從此,毛氏家族便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繁衍下來,辛勤勞作,以農為生。他們到來之前,這裡並沒有姓毛的人家,因此毛太華就成了韶山毛氏家族的第一代祖先。

由於毛太華行伍出身,所以他對於子孫後代的教育中多帶有武人風氣,耿直尚武。受此影響,他的家族後人中不乏英武善戰之士,形成強悍好勝的家族特色。特別到了清朝晚期,曾國藩率領的湘軍異軍突起,在鎮壓太平軍運動中屢立奇功,成為一支勢力強大的地方隊伍。曾國藩的家鄉就在湘鄉,與韶山相鄰,他的隊伍興起時,毛氏子弟得風氣之先,踴躍入伍,跟隨曾國藩出生入死,轉戰南北,不少人立下戰功,獲得各種功名和獎勵。據毛氏族譜所載,當時獲得功名的毛氏子弟有提督三人,副將四人,參將二人,都司七人,守備五人,千總三人,把總六人,可謂功名累累。

一下子出現這麼多有功名的人,在毛氏家族的歷史上實屬罕見,而這些人物的經歷和功名,更是直接感染了同鄉同族的少年子弟,他們為先輩們闖蕩天下、英武敢為的品格所激勵,產生嚮往追隨之意。因此,在當地,人們談兵論政、尚武好鬥的風氣十分濃烈,成為了他們勇敢追求的精神支柱,也成為人們積極改變社會現狀、生存狀況的重要途徑。此後,中日甲午戰爭中,又有不少毛氏子弟乘時而起,建立功勳,直到民國初年,仍有不少人在軍中效力,跟隨國父孫中山參加當時著名的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

人才輩出,成為毛氏家族的驕傲。在當地,一是由於人口最多,二是由於有不少功成名就的人物,因此毛家成為當地最顯赫的家族。當然,在顯赫的背後,依舊有很多窮困潦倒的族人,他們像先人一樣過著農耕農織的日子,艱難度日。在韶山衝,曾經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韶山衝,衝連衝,十戶人家九戶窮。有女莫嫁韶山衝,紅薯柴棍度一生。」道出了當地窮苦人生活的困苦之狀,也反映了他們急於走出韶山,到外面尋求發展的緣由。

歲月如梭,西元1893年12月26日,就在這樣一方土地上,誕生了一位普通的男嬰,他是毛氏後人,根據族譜取名毛澤東。這個孩子與其他剛出生的毛家子弟並無兩樣,哭聲嘹亮,活潑好動,眉宇間流露出英武之色,顯得十分健壯。他的父母像一般家長一樣,為他取名、添置衣物、置辦三日酒宴、祈福,忙得不亦樂乎。當然,他們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孩子日後成就怎樣的一番千古偉業。而現在,他們關注的是這個孩子能否順利成長,祈求上蒼保佑他不會像他們先前的兩個孩子一樣夭折。

那麼,毛澤東出生時家庭是什麼樣子,他的父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擔心?而毛澤東是如何長大成人,其間經歷了哪些故事,他的少年時光對他一生的成就產生了哪些影響?我們將在下面的章節中為您做詳細、精彩的講述。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